齊銀萍
摘? ? 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建筑行業始終保持著極快的發展速度,建筑規模的擴大也成為城市化進程持續推進的重要表現。當前,我國的建筑工程已經形成了一套相對成熟的現代化體系,各類先進的施工技術也廣泛應用到了建筑工程的施工過程中去,一方面有效提升了建筑工程施工的基本效率,另一方面又使得建筑工程質量的提升以及功能的多元化發展提供了可能,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當然,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應用對于程序、操作等均具有較高的要求,必須嚴格遵循施工的基本原則才能保證施工目標的有效完成,這就要求廣大建筑工程企業要加強對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深入研究,突破施工過程中的重難點問題,為建筑工程質量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
1? 引言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必須要重視混凝土施工技術的了解,在所有階段都要增強混凝土質量管理。特別是大體積混凝土,提升混凝土質量的有效方法是增強混凝土澆筑施工控制,這樣才可以更好地保證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質量。
2? 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的基本特點
顧名思義,大體積混凝土的最突出特征就是其體積較為龐大,這也是其與普通混凝土施工相比最為明顯的差異。一般情況下,建筑工程所指的大體積混凝土的厚度均在80cm以上,這一數值大大超過了傳統混凝土的基本參數。正是由于其具有龐大的體積與更高的厚度,使得其擁有更加穩定的結構性能,適應了現代建筑工程更高標準的施工要求,當然,這也對施工技術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可以預見的是,大體積混凝土作為一種新型施工技術,其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將更加深入,且施工技術體系也必然會持續擴充。具體來說,當前,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具有如下基本特點。
2.1? 施工程序更加復雜
建筑工程的施工現場涵蓋了多樣化的施工要素,因此環境相對復雜,這就使得各個環節的施工均會受到現場施工環境不同程度的影響。而大體積混凝土本身體積龐大,加之其施工過程對于溫度等環境條件具有更高的要求,為了保證施工的基本質量,需要配套更加復雜的施工程序,同時,也需要制備更高標準、更多元化的建筑材料。
2.2? 裂縫問題容易出現
裂縫問題是混凝土施工過程中的普遍問題,而這一問題在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中更為常見,任何環節的疏漏均可能會導致裂縫問題。由于大體積混凝土構造較為厚實,在現場施工中受周邊溫度等條件的影響,與傳統混凝土結構相比,會產生更大的水化熱,同時這些熱量的散發相對較慢,從而使得內外部結構存在一定的溫度差,為裂縫滋生提供了條件。而一旦大體積混凝土出現裂縫問題,不僅會造成大量的材料浪費,也會嚴重阻礙工程進度的有效推進,這也就要求施工隊伍必須選擇更高質量的配套技術。
3? 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的要點
3.1? 科學選擇配合比
控制建筑材料的配合比是減少裂縫的有效方法,這就要求施工人員在工作時嚴格控制沙石的配合比,同時還要根據施工的實際情況在混凝土中加入適量的粉煤灰或減水劑,來更好地控制混凝土的溫度。合理優化配合比設計對于配置大體積混凝土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它能夠很好地降低混凝土水熱化,控制混凝土內部的溫度,同時還能有效減少大體積混凝土對水泥的需求量。
3.2? 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
在澆筑建筑基底部的混凝土期間,首先需要確保大體積混凝土澆筑的連續性,避免因為澆筑施工工序不到位或間斷澆筑施工行為而使大體積混凝土出現裂縫等質量問題。針對建筑結構中的底層結構澆筑,靈活運用車載架臂泵等一些的澆筑設備去澆筑這些部位,之后再相應地澆筑建筑的中心筒部位,同時要注意以中心筒為核心來逐步澆筑其周邊區域的梁板。鑒于澆筑基地轉換層部位的大體積混凝土中核心筒部位處以及周邊承臺部位處所用的大體積混凝土強度各有不同,所以在實際的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施工中要注意靈活地運用分層澆筑法開展澆筑施工。而要確保每一層澆筑的大體積混凝土厚度控制在500mm,同時大體積混凝土澆筑后可能會因為自身重力作用而自動地構成澆筑斜坡,這樣就可以所增加澆筑橫截面積來充分地釋放出所澆筑大體積混凝土中的熱量。在這個環節的澆筑施工環節中,可以采取逐步向前澆筑的分層澆筑施工工藝,期間要認真地做好交接縫部位混凝土振搗施工,確保整體混凝土澆筑施工的質量。此外,在利用大型澆筑設備澆筑大體積混凝土期間,不可在同一位置處開展連續布料施工作業,且要采取漸進式布料作業的施工方式,在施工作業區域中應用水平轉動的方式開展大體積混凝土布料施工。
3.3? 混凝土振搗施工技術
在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施工期間,也要做好振搗施工。在振搗施工之前,要結合實際的建筑施工實際情況科學地確定振搗棒的埋設位置,力求確保振搗施工的全面性與均勻性。一方面,針對振動棒設備間的位移距離適宜維持在400mm之內,振搗時間適宜控制在20s~30s之內,同時要本著“快插、慢拔”的原則開展振搗施工作業;每次振搗棒插進的深度適宜控制在50mm,且要確保振搗棒深入下層混凝土中10mm左右距離,以便確保兩層混凝土之間保持良好的銜接性。另一方面,鑒于建筑工程對混凝土抗裂強度等具有較高要求,可以針對大體積混凝土采取二次振搗施工,并且在分層澆筑大體積混凝土施工過程中需要逐層遞增澆筑的坡度,逐步延伸其坡長,且要將振搗設備科學地設置于坡度兩端位置。此外,在振搗大體積混凝土期間,要以振搗的大體積混凝土表面不存在下沉、灰色泥漿涌出或氣孔等情況為主,這時候即可停止施工振搗施工。
3.4? 混凝土養護
對于大體積的混凝土養護,一般主要通過保溫保濕的方式,來防止其存在嚴重裂縫情況。對混凝土實施澆筑中,要于其內部進行溫度的傳感器或者是測溫管的設置,從而實現對混凝土其外部與內部溫度的實時掌握,實現對其內外溫差的控制,保證其內外的溫差與后期降溫的速率都能夠符合相應溫差要求標準。在混凝土澆筑結束后,也要對其進行及時的養護,通過在其表面覆蓋各種材料,來達到其溫度與濕度具有良好的條件,覆蓋的材料一般包括麻袋、塑料的薄膜以及阻燃的保溫被等類型,還可以進行擋風的保溫棚以及遮陽性降溫棚的設置,防止混凝土存在干縮裂縫的情況。要求混凝土保濕養護的時間要大于兩周,在養護的時間內還要做好對其養護措施的及時檢查,防止由氣候因素以及人為因素等對養護措施造成影響,導致其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在進行一段時間的養護后,當混凝土其表面的溫度以及環境溫度之間具有的差異在30℃之下,就可以對其表面的覆蓋物以及保溫保濕的措施進行去除。為了保證養護的效果,可適當增加混凝土的養護時間,同時在拆模中一定要迅速,避免由于外界環境因素影響而導致裂縫情況的出現。
4? 結束語
大體積混凝土的應用對于提高建筑工程的基本質量具有重要意義,但同時,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也具有施工難度大、技術要求高的特點,如果操作不當很容易造成工期進度的停滯,也會為建筑工程質量埋下較大的威脅。因此,建筑企業必須組織專業的施工人員,把握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的要點,嚴格遵循施工的基本程序與標準要求,做好施工階段的質量控制,切實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可靠性。
參考文獻:
[1] 林旭,張印國.淺談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應用現狀與發展[J].建材與裝飾,2019(24):13~14.
[2] 鄭龍平.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及預防措施[J].江西建材,2019(7):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