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麗
摘? ? 要: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建筑工程規模逐漸擴大,逐漸趨向高層化和功能多樣化,工程結構更加復雜,對施工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體積混凝土是指混凝土結構截面尺寸超過1m,且在澆筑施工過程中采用相應的處理方法將混凝土結構中存在的溫度應力控制在施工允許范圍內,以免產生裂縫的混凝土結構。目前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已在建筑工程中得到廣泛應用,但大體積混凝土裂縫是工程建設中普遍存在的技術問題,裂縫形成時,裂縫出現在特別重要的結構部位,危害大,降低結構耐久性,減弱構件承載力,同時可能危害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因此,施工時要嚴格遵守相關技術規范。文章結合筆者多年的工作經驗,為分析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要點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要點分析
1? 引言
由于大體積混凝土與其他的混凝土施工技術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要求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必須更加注重施工質量以及施工流程。因此,需要工作人員加深對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的認識,應用自身的專業技術和專業知識,有效地保障大體積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促進建筑結構的穩定。
2?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的設計構造
當前建筑項目中施工需要大量的混凝土作為基礎材料。在大體積的混凝土設計構造的討論過程中,技術人員和施工人員就要針對大體積的混凝土特性進行更加全面的認知,積極的學習相關的知識,結合施工的特點進行細致分析,進而保證大體積的混凝土基礎設計可以滿足項目的建設需求。要遵守相關行業標準及施工標準,大體積的混凝土設計構造要根據實際的工作狀態進行靈活調整,比如在水平施工縫的寬度確定上就可以進行差異化選擇。強調混凝土施工過程溫度裂縫控制,保證混凝土的澆筑水平能夠滿足鋼筋捆綁的模塊體系的施工強度要求。大體積的混凝土施工對于模板等基礎設備有著非常高的要求,這就需要施工人員可以結合模板的種類,靈活的進行施工技術的變更。對于模板的特性以及保溫性能進行確定,降低外界因素對于混凝土的影響程度。采用保溫措施,可以選擇保溫性能更佳的木質模板。
3? 大體積混凝土出現裂縫原因
大體積混凝土出現的裂縫主要分三種深度:分別是表面、深層以及貫穿性。由于深度不同,相應產生的危害性嚴重程度不同,表面裂縫危害相對較小,其次是深層裂縫,貫穿性裂縫最為嚴重,對建筑工程的穩定性和整體性造成嚴重影響。出現裂縫主要原因如下:受室內和室外溫差影響。水泥水化熱和外界氣溫變化是大體積混凝土結構內外溫差影響。大體積混凝土不能及時散發熱量,這樣就會使內和外的溫差變大。影響室內室外溫差的原因還有水泥的種類和加水量。如果水泥內部溫度很高,但是外部溫度突然降低,這樣就使內外溫差加大產生溫度應力。如果提高室外溫度,對內部散熱會產生不利影響。所以,需要控制大體積混凝土結構的內外溫差情況。
4? 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
4.1? 混凝土拌制及泵送
根據施工現場實際情況和進度要求,確定攪拌機的規格和數量,專業工人調整設備參數,加水空轉,使其內壁完全濕潤,然后按配比投入原材料,合理控制攪拌時間,混凝土均勻攪拌后運輸。為盡量減少運輸過程中溫度和水分的流失,必須加強覆蓋工作。混凝土泵運輸前要檢查其坍塌度和易性,引起分離現象。混凝土質量達不到相關標準,禁止適用于施工采用混凝土泵輸送到施工現場,按設計方案要求規劃管道,輸送管道表面不得存在破損現象。后期澆筑工程應組織施工人員定期檢查管道磨損情況,避免爆管現象的發生。
4.2? 預防大體積混凝土裂縫措施
設置混凝土配合比需要遵循相關原則,只有降低混凝土含水量才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增強結構抗裂性可以增加直徑比較小的鋼筋。在容易出現破裂位置可以設置暗梁。需要在結構突變時采取有效措施。掌握施工技術標準,優化混凝土材料配比,以免出現混凝土坍塌,另外需要控住混凝土溫度。在混凝土凝固后期需要減少用水量。需要用振搗技術提高混凝土強度。
4.3? 循環水冷卻管道降溫
(1)根據承臺的尺寸與承臺豎直方向距上下表面20cm以及砼中間部位布置溫度傳感器72個,平均每10m2在上、中、下各布置1個,以測量砼芯部及表面的溫度變化。(2)承臺高度為2.5m,在承臺中間橫向布置一層冷卻管,冷卻管間距1m,距離四周邊緣為0.5m。(3)冷卻管采用直徑448mm薄壁鋼管,接頭采用絲扣連接,每根鋼管兩端伸出砼外10cm。在距邊緣0.5m處用三通連接成兩個回旋形回路,設置兩個出水口和兩個進水口。其他管口臨時用絲堵進行封堵。冷卻管安裝完成后,經通水試驗確保管路不漏水,再投入使用。(4)在承臺外側設置1個9m3的循環水箱或簡易水池,水箱外用壓力罐連接兩個進水口,管道上用閥門控制進水或停水。(5)砼澆筑完成后,往冷卻管注水降溫,降溫時間以砼芯部與表面溫度和表面溫度與環境溫差不大于25℃為準。(6)為防止砼表面熱量散發較快,保證砼表面與環境溫度的溫差不大于25℃。在砼表面用塑料布和氈布進行保溫、保濕。(7)砼溫度的測量。由于砼在養護階段溫度變化比較大,在前7天對砼每2h測溫1次,以后每4h測溫1次。主要控制砼中心溫度與表面溫度,表面和大氣溫差不超過25℃,降溫梯度一般每天不超過3℃。由6人分成3班輪值測溫,并做好溫度記錄,發現意外情況及時和技術人員聯系。(8)在承臺降溫達到要求后,對承臺內的冷卻管采用壓漿封堵,所壓砂漿標號比承臺砼標號高一個等級。在注漿時,將每根管兩頭的臨時絲堵全部打開,因管道比較長,按順序進行逐根壓漿。
4.4? 整體分層與斜面分層連續澆筑
該方案適用于平面尺寸不太大的結構,施工時間從短邊開始,順著長邊方向推進,從中間向兩端推進,或從兩端向中間推進。整體結構全面分層澆筑混凝土,為保證其整體性和結構安全性,各層混凝土澆筑應在下層混凝土首先凝固之前完成。當結構長度超過厚度的3倍時,最好采用斜面分層澆筑方案。施工時,混凝土振動應從澆筑樓下端逐漸上升,保證混凝土的施工質量。
4.5? 施工組織
當混凝土供應量有保證時,宜多點同時澆筑;考慮人員數量、工種,晝夜班組的交接班,總方量、混凝土供應量、運輸時間,單位時間內澆筑方量、機械數量等因素,以保證連續作業及施工質量。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混凝土施工時,控住混凝土的溫度非常重要,從攪拌混凝土到澆筑到養護都需要控制混凝土溫度,才可以保證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質量。混凝土出現裂縫情況大大降低了混凝土強度,這樣就會使建筑使用期限減少,因此,需要不斷在材料、設計、施工、養護等方面加以管控,通過采取減小混凝土內部約束應力、減小混凝土內外溫差、優化結構設計配合比、控制好原材料質量及使用種類、根據澆筑強度合理組織、改善施工工藝、做好溫度監測工作及加強養護等方面的有效可行技術措施,這樣才可以使建筑工程保質量完成工作,同時需要不斷研究改善施工技術措施。
參考文獻:
[1] 吳錫華.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在房屋建筑工程的應用[J].居舍,2018(22):59.
[2] 李林潔.房建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探析[J].建材與裝飾,2018(32):23~24.
[3] 郭培亮.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分析[J].建材與裝飾,2018(32):25.
[4] 黃福靈.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要點[J].河南建材,2018(4):460~462.
[5] 鹿承動.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J].居舍,2018(2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