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暢
摘? ? 要:科學技術不斷進步,也促進了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在提高,綠色建筑需求越來越多。整體來看,建筑行業不僅在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中起到了積極影響,更對于經濟結構的調整、施工技術的創新、可持續發展理念的融合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各種因素的干擾下,綠色設計與建筑施工都存在著許多問題沒有尚未解決,為了改善弊端現狀,本文特意查找了相關資料,對建筑設計中綠色建筑技術的優化結合做出了具體的分析。
關鍵詞:現代社會;建筑設計;綠色建筑技術;優化結合;應用探討
1? 傳統建筑的缺陷以及綠色建筑的發展現狀
1.1? 傳統建筑設計的問題和缺陷
隨著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傳統的建筑設計中的設計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現代社會對建筑的需求,存在很多問題。首先是建筑質量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建筑材料的質量是控制建筑整體質量的關鍵,還有傳統的建筑在設計上存在不合理,導致建筑的質量不合格。在建筑面積和空間的控制重視不足,所以造成建筑的設計存在較大的偏差,從而影響建筑的質量。
其次是傳統的建筑對環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所以傳統的建筑在設計時僅僅重視更多的經濟效益,沒有重視對環境產生的影響,所以給人們生活的環境帶來較大的影響。最后就是建筑的成本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傳統的建筑設計中由于人工技術具有一定的限制,而且缺乏成本控制的意識,所以對建筑項目沒有進行全方位的考慮,導致建筑的資金投入很多卻沒有重視建筑成本的節約問題,產生很大的浪費。還有就是傳統建筑的設計不合理,導致后期建筑需要返工,這樣造成更多的建筑資金的浪費,產生更大的建筑成本。
1.2? 綠色建筑的發展現狀
當前的我國的建筑和西方發達的國家相比較來說,首先是缺乏完善的綠色建筑體系,由于綠色建筑的發展興起時間較短,所以發展的時間較短,在很多方面的經驗都明顯不足,所以在綠色建筑上的技術構建還不夠完整,沒有充分考慮建筑本身的適用性,所以綠色建筑產生了一定程度的限制,而且在應用中還產生很多質量問題。其次是綠色建筑的經濟產業鏈的發展不夠完善,隨著建筑行業的不斷發展,綠色建筑在技術上逐漸優化升級,形成了一定的產業鏈,但發展還不夠成熟,所以表現為技術上的分散。
除此之外,還有綠色建筑的整體技術水平較低,當前的很多綠色建筑技術人員的專業能力不足,缺乏嚴格的系統知識的訓練,而且對綠色建筑的市場需求了解不充分,存在技術水平低,以及無法滿足市場需求的現象。
2? 綠色建筑技術與建筑設計的結合策略
將綠色建筑技術與建筑設計有機整合,需著重注意如下幾方面內容:優化綠色建筑規劃設計;注重氣候環境適應性;合理開發利用可再生清潔型能源;改造建筑外圍結構,合理利用智能化系統,以此實現建筑工程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的最大化。
2.1? 綠色建筑規劃設計的合理優化
在綠色建筑設計規劃中,工作人員需依靠計算機的模擬功能,對建筑現場的氣候環境進行詳細分析和了解,并結合環境特征、建筑朝向及布局結構優勢,對光照、通風、聲音及熱能等進行合理調整,且確保各項調整工作在工程項目申報審核前完成,以加強工程建設方案的合理性,促進工程項目建設的順利進行。另外,在該規劃設計環節內,工作人員還應結合現場實際情況,對平面設計圖紙進行優化,注重建筑結構設計的合理性,提升自然資源及能源的使用效率。
以凱布朗利博物館為例,其屬于垂直綠化的典型代表。該建筑中采用了流動式的植物灌溉系統,將綠化植物從人行道向墻壁、天臺、屋頂等區域延伸,進一步增大了綠化覆蓋范圍。此外,在該建筑設計中,工程設計師還通過金屬桁架和聚酰胺毛氈等材料的應用,構建了完善的種植系統,這為綠色植物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例如再生骨料混凝土。建筑規劃設計中,因影響因素較多,進而使得施工進度管理工作受到阻礙。為此,相關人員要結合工程概況與各類影響因素,完善建筑設計圖紙,盡可能的削弱不利因素的影響。
2.2? 加強氣候環境適應性
在建筑工程規劃設計環節,需充分考慮工程項目所在區域的地理位置與自然環境,根據外部環境特征,優選建筑材料,調整工程參數。例如在低溫持續時間較長的東北地區,建筑設計要重點考慮窗墻比,合理規劃建筑綠化形態。東北地區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風,冬季低溫持續時間較長。在綠化設計時,應注重植物選擇,盡可能的選擇四季常綠植物,如常夏石竹等。
商品經濟與汽車行業的良好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生態環境污染。例如,近兩年備受關注的霧霾問題,已經被列入災害性天氣。對此,在綠色建筑設計環節,應優選低能耗、輕污染的建筑材料,且注重建筑設計與氣候環境的適應性,并利用氣候的自我調節能力,滿足生產生活需求。
近年來,被動節能技術的興起也是以氣候的自我調節為基礎的。被動節能技術核心理念是指,通過優化建筑設計,運用建筑圍護蓄熱、自然采光與通風等手段,提高自然能源綜合利用率,改善室內環境。在建筑設計過程中,主動節能技術與被動節能技術的有機整合,可以有效延長熱舒適時間,降低取暖制冷設備的使用頻率,進而在增強舒適度體驗的基礎上,達到節能降耗的目的。
2.3? 開發利用可再生清潔型資能源
在綠色建筑設計過程中,要合理開發利用可再生清潔型能源。例如,開發利用太陽能資源,可有效降低能源損耗,減輕生態環境污染。太陽能資源的開發利用具體體現在如下三方面:太陽能空調、太陽能熱水器以及太陽能電池。再者,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還包括地表淺層的地熱能資源。此類能源可以用于空氣調節系統、地埋管換熱以及地下地表水的換熱等環節。基于此,在綠色建筑規劃設計中,應對土壤結構特征予以充分考量,從而確保節能設備選用的合理性。
2.4? 合理規劃外圍結構,構建智能化系統
為了保證建筑視覺上的美觀性,設計者在外圍結構設計中,加強了透明玻璃的應用,但從節能環保角度考慮,使用透明玻璃,盡管可以保證室內采光效果,但卻會增加冬季的輻射效應,而且在持續高溫季節,由于科技的限制,全透明外圍結構的隔熱效果也不是很理想。也就是說,全透明玻璃組成的外圍結構增加了室內制冷設備的使用率,加大了能源的損耗。即便在全透明外圍結構上增設遮陽物,其能耗依然很高。為此,綠色建筑設計應當避免使用全透明外圍結構。
再者,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智能系統與互聯網及通訊設備的融合應用,不僅構建了良好的室內空間環境,也實現了能源節約的目的。
3? 結束語
總而言之,綠色建筑技術在建筑領域的優化結合十分重要,應該引起相關人員的特別關注。又因為綠色建筑技術的優化結合直接影響到社會經濟發展,所以多方面考慮現實情況,選擇最最科學的管理辦法相當關鍵。一直以來,建筑行業都在我國的社會發展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城市化進程既已加快,那么,積極的響應國家號召,才能夠徹底實現綠色建筑規劃的目標。建筑設計要點多,建筑施工難度大,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影響,綠色建筑技術的優化結合仍會暴露一些問題,各種挑戰擺在面前,我們毫不畏懼而且主動創新,進一步加強了技術研究后優化工作將會走向更大的成功。
參考文獻:
[1] 孫磊,程良.解析建筑設計中綠色建筑技術優化結合[J].建材發展導向,2017(23):235.
[2] 孫蓓.解析建筑設計中綠色建筑技術優化結合[J].中國房地產業,2017(28):183.
[3] 耿月春.論綠色建筑技術在建筑設計中的優化與結合[J].中國房地產業,2017(2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