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
摘? ? 要:本文首先闡述了綠色建筑相關理論概述,接著分析了綠色建筑的內涵與設計管理現狀,最后對強化綠色建筑設計管理的有效措施進行了探討。希望能夠為相關人員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綠色建筑;設計管理;措施
1? 引言
綠色建筑尚處在初級發展階段,為使綠色建筑不斷發展壯大,就需要從設計階段開始,落實綠色設計理念,加強綠色設計管理制度,強化設計人才的學習培養。在未來的建筑設計中,為人們提供更多更合理的綠色建筑設計,降低能源浪費,節約施工成本,減少對環境的威脅,實現建筑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2? 綠色建筑相關理論概述
2.1? 綠色建筑定義
綠色建筑又稱生態建筑、可持續發展建筑,隨著全球能源危機爆發應運而生。可以總結為一種旨在與自然和諧共處,盡最大努力節能、節材、節地、節水,來減少污染,保護生態環境,從而為人類提供健康、舒適、高效居住使用空間的建筑。近年來,我國重視綠色建筑的推廣和建設,有關數據顯示,目前有30%的城鎮新建建筑已達綠色建筑的建筑標準。
2.2? 綠色建筑設計原則
綜合各國工程實踐,分析得出綠色建筑的設計原則,要遵循以人為本,以節能設計為核心,以立足實際為基礎,以個性化設計為突破。具體來講,綠色建筑設計的理念必須深入人心,以為人類服務為宗旨,通過減少噪音、控制污染物排放、科學通風采光等措施,實現美觀節能的效果;要始終堅持以節能為核心,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資源浪費,延長建筑壽命;要時刻立足實際,根據各地地理條件及氣候特征有效推進綠色建筑發展;綠色建筑要想實現突破性發展,必須開拓創新提高技術水平,遵循該經濟性、地域性以及階段性的技術設計路線,實現精細化的設計管理。
3? 綠色建筑的內涵與設計管理現狀
綠色建筑,是在可持續發展原則指導下,通過人、建筑與自然三者協調平衡,實現經濟與人口、資源、環境和諧發展的現代建筑理念。所謂“綠色建筑”的“綠色”,并不是指一般意義的立體綠化、屋頂花園,而是代表一種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在充分利用環境自然資源,不破壞生態平衡條件下,通過整體的科學設計,集成綠色配置、自然通風、自然采光、低能耗圍護結構、新能源利用、中水回用、綠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高新技術建造的一種建筑。具有選址規劃合理、資源利用高效循環、節能措施綜合有效、建筑環境健康舒適、廢物排放減量無害、建筑功能靈活適宜等特點。
3.1? 能源的現狀
一直以來,我國的能源消耗不斷增加,采暖與大型鋼鐵工作等均是以煤炭為主要能源,煤炭是當前消耗最大的能源,其次是石油、天然氣與水,但煤炭與石油均屬于不可再生的資源,終有一天會消耗殆盡的,對國家的經濟與環境發展會產生較大影響。從能源儲量來看,我國能源位居前列,但消耗量同樣較大,一旦對能源的節約不夠重視,必然會導致入不敷出的問題,影響子孫后代的發展,甚至會出現沒有能源可用的情況。必須要秉持為后代負責的態度,節約能源,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因此,必須要采用合理的建筑設計,運用新型的建筑保溫與采暖材料,降低能源損耗。
3.2? 建筑能耗情況分析
從當前的能源分析情況來看,我國是能源消耗大國,但消費量同樣很大,浪費問題頗為嚴重,作為人們生活的根本,建筑能耗必須要引起人們的重視,每年消耗的材料占世界能耗的40%以上,石油消耗超過三億噸以上,煤炭消耗達26億噸以上,在2007年的時候,我國建材消耗高居世界第一,污染排放量也高居世界第一。為了改善人們的生活品質,改善人們的家園環境,就必須要重視節能,加強建筑領域中節能環保設備的選擇,運用自動感應的電氣設備,人走設備關的環保態度,強化人們的環保理念。
4? 強化綠色建筑設計管理的有效措施
4.1? 加強專業工種的科學配合
綠色建筑設計管理,涉及到多個專業領域,各專業之間只有達成科學協作,才能將綠色建筑設計提高到最佳水平。各領域的科學協作,又需依靠各專業工種之間的合理配合。根據參與人員的職責技術分工,要突出建筑師的控制地位,還要科學把握結構和設備工程師的配合角色。具體來講,建筑師作為專業水平最高、整體項目理解最為深刻,工作團隊中的靈魂人物,必須提升其地位和決策權,通過有效把控項目生成全部過程,確保研討、設計、集成、施工各環節應用綠色措施,從而確保項目的總和達到綠色環保性能;一套完整的建筑設計方案不僅包括建筑方案,還包括機構與設備以及其他相關生態要素方案集成體,因此結構和設備等工種,對于設計理應把握配合角色,積極主動地發揮更多的影響力。只有全員參與,科學配合,才能實現綠色建筑的完善設計。
4.2? 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
完善綠色建筑的節能設計需要對可再生能源進行利用。社會迅速發展和經濟的快速進步的同時也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費和減少,以傳統為主的不可再生能源很快枯竭,所以,我們在建筑施工中必然要使用一些可再生綠色環保能源,像太陽能、地熱能等諸如此類。科學技術的發展為我們提供了新型能源的利用條件,太陽能更是被人們廣泛利用。太陽能綠色、實用、環保、可再生,循環利用太陽能,得到我們想要的光與熱。如今許多大型工廠使用太陽能制造電量,太陽能作為發電機關鍵的發電源,并且市政府也采用太陽能來進行市政采光,太陽能還被廣泛使用到家庭住宅的設計中。
4.3? 重視科研開發與實踐利用
綠色建筑設計的應用在節能建筑工程中尤為重要,關鍵是我們對節能材料的開發和研制。目前,我們除小部分技術含量相對較低的節能材料可以自產外,其余大部分高效的綠色節能材料還需要依賴國外的生產與外國的專利技術。例如在建設過程中需要進行替換的小部分鋼筋,例如高分子工程塑料,高溫耐火泡沫板等,這些材料還是依賴去外國采購或去國外進行專利技術生產。正是由于這個原因我們國家就必須要加強綠色節能材料的自主開發和自主研制,力爭在研發的基礎上進行自主設計與自主生產,走向高效節能材料獨立化的道路。
4.4? 全力優化綠色建筑設計模式
積極學習和參考國際成功典型的綠色建筑設計,結合本國實際來優化綠色建筑設計模式。可以加大應用綠色設計信息資源工具,如效仿美國HOK建筑事務所編制發型的此類工具,還可以加入建筑環境性能分析工具等內容。此外,綠色建筑設計多學科、多門類、多工種的交叉,綜合性極強,需要多個專業團隊提供技術支持,我國必須打破現有僵化的設計體制,轉化為高效集成化的設計體制,從而實現綠色建筑設計的優化。
4.5? 發展新材料
隨著建筑工程項目不斷推進,增加了對能源的需求,并且在實際的建設當中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我國能源的緊張局勢。因此,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在建筑工程領域被引起高度的關注。而綠色建筑設計,需要建筑材料具有節能環保的特性,促使建筑材料生產商,開始將生產的目光投入到綠色新型材料。在建筑材料的選擇時,盡可能地選擇能耗低、節能性強綠色建筑材料。
5? 結束語
要想做好建筑設計的難度很大,而綠色建筑設計就更難,從事建筑設計的人員必須要遵守綠色建筑的設計原則,在未來的設計中,為人們提供更多完整且合理的綠色建筑設計。
參考文獻:
[1] 徐金冰.綠色建筑設計的技術實施要點與設計原則[J].住宅與房地產,2018(36).
[2] 高震.綠色建筑設計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解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8(27).
[3] 李睿洋.淺談建筑設計中的綠色建筑設計[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