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強

摘? ? 要:建筑工程是現代社會場所的主要生產途徑,其質量對于社會生活活動的展開亦有直接影響,作為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方,工程監理需要積極提升自身的工作水平,進而保證工程質量達成要求。本文以工程監理管理與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性為基礎,對工程監理與工程各個主體關系及相關要求進行闡述,并提出工程監理實效提升的策略,能夠為工程監理效益達成提供借鑒。
關鍵詞:建筑工程;工程監理;施工
1? 前言
建筑工程開展的本質是市場所需、企業所需,市場需要建筑滿足商業、居住等需求,企業需要建筑工程推動企業發展,因此建筑工程需要滿足市場需要,達成相關功能要求,同時也要達成企業需要,實現企業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1]。此中,最為關鍵的在于兩個方面,相對市場而言,質量最為重要;相對于企業而言,效益最為重要。兩者均衡才能達成共贏的局面,管理則便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途徑,工程監理管理則是工程管理中的重要組成。
2? 工程監理在施工中的重要性
我國建筑工程中施行工程監理制度距今約為20數年,這一制度實施的過程中,對于整體建筑工程有極為重大的意義。工程監理設置之初便是為了實現工程的三控二管一協調,三控是指質量、進度、投資三個方面的控制,這便要求監理參與到項目前期規劃,但因為相關規定將監理限制在施工階段,前期的規劃設計中監理缺位,成為單純的施工質量監管單位。前期規劃與設計是施工的標準以及目標,在這一過程中監理缺位,對于監理單位在工程中的質量管理有不利影響。另一方面,在招投標法中監理職責得到明確,但與實際施工中,仍存在較多不合理的情況。
3? 各方與監理關系及要求
3.1? 監理對象
承包商是監理發揮監管作用的目標,亦是合作關系。建筑工程進行施工的過程中,承包商是監理方的服務方,施工中的資料及施工組織設計等都要報備給監理方。工程監理在進行投資、進度、質量的管理活動過程中,都是經由承包商來達成的。因此監理方需要與承包商協調好關系,使其能夠主動配合監理工作,并執行監理指令,這是工程監理實現管理活動的主要途徑。
3.2? 協調各方
隨著現代經濟的不斷發展,需要不斷加強建筑工程建設施工管理,以此實現建設企業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除承包商以外,監理方也要使各方利益達成一致,強調工程建設總目標,同時與承包商積極進行溝通,使承包商能夠主動向監理匯報施工實際狀況及施工結果、施工中遇到的難點等。監理與承包商之間了解深入后,監理展開工作也會更為順暢,關于方案的爭執與對抗也會逐漸減少。同時對于各個承包商之間的協調也是較為重要的部分,對施工交互的安排要保證安全合理。
3.3? 工作匯總
依據監理工作的進展或者狀況,需頻繁的組織例會,對進度、質量等方向的問題匯總。通過各方人員對原因的分析,明確問題關鍵,進而提出階段性的意見。工作成果需要監理及時向業主報備,以此使得業主能夠及時了解到建設及監理工作實況,進而為整體工程施工調整提供決策信息。監理工作相對較為復雜,進行施工問題匯總的過程中也同樣較為繁瑣,為了實現工作高效,要按緊急程度對問題進行分類。
3.4? 落實自檢
監理單位是業主的手耳,也是受業主委托展開施工管理及監督,因此從合同關系及隸屬關系上來看,監理都不應該為質檢工作負責,應該在施工單位自檢完成、進行報驗后進行質檢工作。現階段中,較多施工單位的質檢人員淪為傳聲筒,施工中的某一部分完成施工之后,質檢員便會向監理傳話,讓監理進行驗收,自檢流程徹底淪為形式。針對這一情況,監理應該公事公辦,分項抽檢合格率不能達成要求的情況下,需要承包商立即進行整改,直至抽檢達到要求(如圖1)。
4? 工程監理管理實效提升策略
4.1? 以政府監督目標為導向
監理主要職責便是使建設工程達成相應的標準,這一標準與工程規劃及設計有著直接聯系,但最為重要的還是達成政府相關質量標準。因此在建筑施工的過程中,要以政府監督目標為導向展開監理工作。政府監督目標主要為以下內容:對涉及工程各方的主題職責執行質量責任相關行為進行監督;工程質量檢查及監督;檢測報告及監理資料等與質量相關資料進行檢查及監督;竣工驗收檢查監督;砼預拌及預制構件的質量進行檢查及監督;相關責任主體及相關機構的違反法律法規的行為進行調查并取得證據,進一步核實后,提出線管的處罰規定或根據委托權限進行行政懲處;提交有關工程質量監督的報告材料。
4.2? 區別監理單位與政府監督
以政府監督目標為導向,但不可否認的是,政府監督與監理單位實際工作還存在較多區別,因此在實際監理工作中要注意區分與政府監督的差別。區別主要包含以下內容:工程監理具有科學、公正、獨立、服務的特點,但政府監督則是宏觀性、強制性、執法性的;工程監理工作伸縮性相對較大,主要取決于業主委托范圍的大小。政府監督則是在工程建設全周期,也就是項目立項至項目竣工的整個過程;工程監理工作要按照監理合同及法律法規展開工作,政府監督則是依據相關質量規范及法律;工程監理工作是微觀督查與控制,同時對監理目標進行全過程控制,政府監督則是宏觀監督、調查及確認;工程監理是經濟管理辦法,與行政管理辦法具有較大的差別。
4.3? 完善監理相關制度
監理工作職責明確是實現工程建設效益的基礎,在對監理工作明確后,便需要對監理責任進行明確,連帶責任制較為適用于監理,從上之下的連帶責任制能夠使具體責任明確,相關部門負責人亦能重視到監理實物。其次是建立信息反饋制度與巡場制度,監理單位進行規范性的信息反饋渠道,由工程甲乙雙方對監理進行監督,通過各階段的監督反饋,監理單位對監理人員進行績效及能力評估,為監理制定培訓取向及發展規劃。巡場制度是由監理單位專人對各項目監理人員進行巡查,以此提升監理人員責任心并提升施工方及業主方的信任度。
5? 結束語
工程監理作為建筑工程中主要的監督方,不僅需要對工程質量進行監督,還需要根據業主需要發布指令,工作上與各方溝通密切,工程管理工作的難度相對較大。本篇對工程監理在建筑工程重要性進行了分析,并對其工作職責進行明確,更提出了提升監理工作實效的策略,能夠為工程監理管理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 饒曉燕.淺析建筑工程質量保證保險風險管理服務與監理服務的區別[J].建設監理,2019(6):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