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榮萍
摘? ? 要:支模施工是指在框架較大的建筑結構中使用鋼管架設和模版施工的總稱,是當前被廣泛使用的模版支撐結構,具有低成本、節能、強度大等優點。結構達到8m以上的成為高支模,因為在施工中存在坍塌的風險,由于高度原因,極易造成人員的傷亡,屬于風險較大的工程。
關鍵詞:高支模;施工技術;安全控制措施
1? 前言
高層建筑的施工對國家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隨著近些年建筑工程的不斷發展,高層建筑在節省土地資源方面的優勢慢慢地顯露出來,所以越來越多的高層建筑拔地而起。高支模施工可以為高層建筑、大型建筑提供堅實的基礎性支持,增加整體結構的穩定性。但是高支模的穩定性存在缺陷,在作業過程中,如果出現失穩的情況,就很容易發生事故。
2? 高支模施工技術的要點分析
2.1? 基底處理
因為高支模整體荷載較大,所以存在一定沉降的風險,尤其是在基底未經過任何處理的情況下,這種風險就很難被控制。基底處理是通過將回填土進行壓實,從而提升基底的強度,可以承受較大的壓力。如果想提高壓實的質量,可以使用分層壓實的方法來進行。
2.2? 測量
高支模施工前的測量工作是所有建設方案實施中必不可少的基礎環節,精密的測量可以保證地基施工安全和合理的進行,并且可以避免結構的不穩定。在測量過程中,工作人員分步以及熟練的操作其過程確保了任務高效、優質的完成。此外,為了確保測量的準確性,還要求除了有專業技能過硬測量人員外,還要求測量工具的先進性,只有保證這兩點才能為工程提供更為準確的測量數據。
2.3? 剪刀撐的設置
根據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施工要求,為了提高滿堂支撐架整體結構的穩定性,需要適當的增加豎向、水平剪刀支撐,從而提高支撐架的剛度及穩定性,確保腳手架具有充足的承載能力。同時,為了確保架體的穩定性,還需要在豎向剪刀撐頂部的交叉點平面內設置水平連續剪刀撐。
2.4? 支架搭設
支架搭設工作進行時,要先清理基層,針對高支模的結構特點進行拼接和安裝,主要是采用了松木板,因而需要重點考量好安裝材質的特性。針對支架部件之間對齊情況進行充分考量,要預留出之間的一定距離,并且這個縫隙不能過大。完成搭設工作之后,還需要有效控制好支架的干濕度情況,有效避免變形的情況出現。
2.5? 外連裝置
外連裝置主要采用鋼管套箍,將其與四周的結構進行連接,再利用直角扣件進行連接來提升外連裝置連接的剛性。另外,在利用直角扣件連接的過程中,對增強支膜架的整體穩定性有著極大的作用,而且,在連接方法上,也會根據土木工程高支模施工的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連接方法,一般情況下,外連裝置的連接方法主要在結構上采用外框架柱處、梁下1.0m和地面上1.0m處設置框架柱拉結和雙桿箍柱式拉桿等方式,從而有效的提升土木工程高支模施工的有效性、可靠性。
2.6? 高支模驗收要點
由于高支模體系屬于支撐體系中的一種,對建筑結構起到良好輔助作用,為了保證高支模施工更加安全,做好驗收工作特別關鍵。高支模安裝結束后,驗收人員需要馬上進行全面檢驗,不但要認真檢測高支模的各項性能,還要認真觀察體系內部的各個支架支撐情況,保證各支架內部結構更加完整,銜接更加緊密。在高支模驗收過程當中,驗收人員要加大對高支模內部結構的驗收力度,保證高支模體系的各項性能符合有關規定。
3? 高支模安全控制的措施
3.1? 編制好高支模專項方案
施工前需要編制好高支模專項方案,針對施工中頻發的問題,加強對方案的管理。在制定方案前,需要對施工現場進行實地勘察,獲取方案中涉及到的各項參數,將其應用于方案中。通過對勘察結果以及數據的分析,總結出可以在高支模施工中達到控制目的的具體流程,并將其應用到方案中。方案中需要體現各個環節的技術要求,保證在施工中使用的各項技術的合理性。當方案完成后,需要提交到上級部門對其進行嚴格的審核流程,審核完成后才可以將其投入到使用當中,如果未通過,則需要參照相應的標準對其進行修改,并再次提交。
3.2? 做好荷載計算
考慮支模的荷載是否能達到結構所需的標準是設計階段的一個基礎步驟,支模本身的荷載是有最大限度的,一旦超過了這個數值就很可能出現失穩甚至坍塌的情況。當失穩發生時,如果建筑物上部分的壓力超過了支模結構的荷載極限,則結構會出現整體傾斜或偏向一面的坍塌。所以必須提前做好荷載計算,得出結構能達到的荷載計算,并按照其數值設計具體施工流程以及所需要使用的技術、材料等。
3.3? 做好安全技術交底
安全技術交底是指項目負責人對所有參與施工的人員進行安全培訓,并以書面形式來證明這項工作的完成。在交底時,應當由項目總工程師與施工團隊的負責人一起完成,雙方都需要在書面上進行簽字核實,確定這項工作已經在雙方的見證下完成,同時標明日期。交底工作的目的是讓所有施工人員都能夠明確安全的重要性,并自覺遵守相應的規范,避免發生事故對自身造成危害。另外,交底書也證明了培訓的良好完成,如果在施工中有人出現了不規范的行為,則可以對其采取相應的懲罰措施,情節嚴重的可以追究其法律責任。
3.4? 控制高支模材料質量
材料控制一般包括對材料的購入與進廠兩方面的管理,并且要深入每一個細節當中。除了保證選擇各項指標都符合需求的材料外,在施工過程中一定要對施工材料的質量進行嚴格的把控,即材料本身性質要符合工程所需求的標準且要由正規廠商提供。在實際的高支模施工中,在材料的把關上除了包括對材料供應商的供貨資格進行審核,還需要對材料的生產單位進行實地考察,材料生產的環境對其質量有著很大的影響,所以這一點不能夠忽略。在施工材料進入現場后必須要進行檢查,并且要求廠家出示本批次材料的合格證書以及材料在進廠后必要情況下進行再一次復試。
3.5? 做好驗收工作
驗收工作由多個環節組成,每一步都需要按照要求來完成,在支模結構完成后,需要由施工人員進行第一次檢驗。在這之后,由項目經理與其他負責人進行再次檢驗,確保其中不存在任何問題。最后,由監理人進行整體的核實與驗收工作。整個流程需要符合相應規范,且參考方案中對支模的要求,如果存在差異,則需要進行返工。
3.6? 安全監督檢查
在施工過程中會由于部分人員的一些疏忽而出現不規范的操作,進而導致一些安全隱患,監督檢查工作是為了及時發現這些潛在的安全隱患,并進行解決,避免對他人的安全構成威脅。當前安全監督檢查工作普遍存在覆蓋范圍小、過程不仔細等問題,很多隱患都被忽略了,因此需要對當前工作中存在的缺陷進行完善。應當參考導致安全問題的各項因素,并結合經常出現的事故種類來完善監督檢查工作,整個過程需要由多個人員共同完成,確保不會出現紕漏,使這項工作能夠更加全面地確保施工的安全不會受影響。
4? 結語
高支模施工在建設項目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完善的施工流程可以保證后續的澆注工作可以順利完成,進而達到提高建筑物的質量標準。由于高支模在施工階段以及施工后都會面臨沉降、坍塌等風險,所以需要做好對每一個技術要點的把控,防止過程中出現安全問題。為了避免人為因素導致坍塌,還需要保證參與施工人員的專業水平以及對方案的執行能力,確保每個環節都能被控制到位。
參考文獻:
[1] 王洪柬,趙楠.淺論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術分析[J].工程技術:全文版,2016(11):2.
[2] 吳遠東,郭正興.高大模板支撐結構坍塌事故分析及預防措施[J].江蘇建筑,2011(144):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