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校
摘? ? 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發展形態的轉變,建筑行業迎來新一輪時代發展浪潮,一時之間各項房屋建設工程紛紛立項動工,有力推動了我國城市化發展進程。但在部分房建工程施工中,受到技術與施工理念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限制,工程地下防水施工質量有所不足,并以此為誘因引發各項施工問題的出現、影響建筑體的運行使用。為有效解決這一問題,本文則從技術角度著手,對地下防水施工技術在房建施工中的主要應用重點與施工難點開展以下分析。
關鍵詞:房建施工;地下水防水;施工技術;重難點
1? 地下防水施工技術在房建施工中的主要應用難點
1.1? 地下水位評估精度不足
在當前我國部分房建工程施工階段中,雖然組織開展了全面性工程勘察作業,精確勘察施工區域地下水的水位高度、分布結構與流通情況,并針對性采取相應防排水措施。但受到外界因素的共同干擾影響(如周邊環境降雨情況的變化),都會導致地下水分布與流通情況呈現動態變化趨勢、地下水位出現一定幅度的升降問題。而由于部分房建工程對地下水位的評估精度有所不足,沒有及時采取相應防水措施,導致地下水位在升降過程中對工程施工質量、安全系數造成影響。例如在地下水位大幅度升降時,有一定可能引發地層塌陷問題的出現。針對這一問題,需要周期性開展地下水勘察作業,全面分析在不同外界因素共同影響下,地下水位的升降變動規律、提高地下水位評估精度,并針對性制定有效地下防水措施。
1.2? 缺乏有效監管
在部分房建工程中,由于所構建工程管理體系過于僵化(有待進一步優化完善),亦或是部分企業為追求更高經濟效益從而配置、采購劣質防水材料,這都導致房建工程地下防水實際施工質量低于設計要求與驗收要求,無法在建筑全壽命期間內發揮充足防水功能。此外在部分房建工程中,也存在所制定地下防水施工方案缺乏合理性與可行性的問題(例如存在薄弱防水環節),這都對房建工程地下防水施工質量造成嚴重影響干擾、針對這類問題,施工企業需要及早轉變自身建設理念(嚴格遵循國家相關施工條例、樹立安全生產的正確建設理念)、結合實際施工情況對工程管理體系進行優化完善;在工程地下防水設計工作完成后,基于設計方案組織開展模擬施工與深化設計作業,及早對設計方案中所存在各項問題與防水薄弱環節進行優化完善;政府相關主管部門與監理機構充分發揮自身監管職能,不定期對房建工程所適用、配置防水施工材料開展質量檢測工作、分析施工方案的合理性與可行性(提供有效理論指導)。
2? 地下防水施工技術在房建施工中的主要應用重點
2.1? 控制混凝土配比
在部分房建工程施工中,企業出于多方因素考慮,并未采購商品混凝土,而是結合實際施工情況與設計要求,在施工現場配制具有高度防水性能的混凝土材料。但在防水混凝土配制環節中,時常受到人為因素影響而出現各類問題,導致最終所配制防水混凝土的實際性能屬性與預期要求有所出入。例如所制定防水混凝土配合比方案缺乏合理性,部分拌合材料的添加量缺乏控制等等。針對這一問題,需要在防水混凝土配制環節中,相關人員嚴格遵循國家相關施工規范條例,將砂石、水泥、拌合水、粉煤灰等拌合材料的添加比例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并提前組織開展小規模混凝土試生產作業,基于混凝土材料實際屬性成分不斷對配合比方案加以修正調整,直至所配制防水混凝土材料的質量完全符合設計要求;提前配置相關計量裝置,構建防水混凝土計量體系。施工人員在添加各類半個材料是,應用不同容量規格的裝置進行計量,避免拌合材料多放以及少放問題的出現;在防水混凝土配制完成后,開展材料質量檢測作業。
2.2? 控制防水混凝土施工質量
唯有結合實際施工情況,配制適當種類與防滲等級的防水混凝土材料,并嚴格遵循相關施工規范條例開展混凝土澆筑作業,才能為房建工程地下防水施工質量提供必要保障。例如根據不同地下工程的埋深深度而選擇恰當的防水混凝土材料。以某工程為例,在地下工程埋深小于等于10m時,所配置防水混凝土材料的防滲等級為P6,抗滲壓力為0.6N/mm2;在埋深大于10m小于等于20m時,防水混凝土材料防滲等級為P8,抗滲壓力為0.8N/mm2。此外也需要注重保障所安裝模板內壁的光滑性與潔凈性,不會在澆筑環節對防水混凝土材料的吸水性造成影響干擾;為避免漏漿施工問題的出現,需要在模板間用對拉螺栓進行固定、提高模板密封性;提前做好施工縫處理作業,并將混凝土澆筑裂縫控制在合理范圍內。
2.3? 防水混凝土攪拌施工重點
為充分保障所配制防水混凝土材料的攪拌質量(不同顆粒之間均勻分布),需要配置相關攪拌機械設備,優先開展防水混凝土機械攪拌作業,并結合實際施工情況,對混凝土材料的攪拌作業時間長度進行控制、適當延長。而在添加早凝劑等各類外加劑時,也需要結合實際施工情況與國家相關施工規范條例,挑選適當種類外加劑,選擇適當時間節點向防水混凝土材料中加入相應添加劑,從而實現對添加劑應用效用的最大程度發揮。
2.4? 防水卷材施工重點
在部分房建工程中,普遍選擇應用防水卷材對工程基礎與建筑物之間開展無滲漏連接作業,發揮抵御外界雨水與以防止地下水滲漏問題出現的應用效用。而在防水卷材施工環節中,需要注重預留適當大小的搭接縫;結合實際施工情況制定正確施工順序(例如優先開展基層清掃與涂刷處理劑作業,最后開展卷材鋪設以及工作面交接作業);在涂刷處理劑時,需要以相同方向開展涂刷作業,確保涂層厚度、均勻性符合施工要求;結合實際施工情況(如氣候溫度等),選擇恰當防水卷材粘貼施工方式;明確防水卷材鋪設作業要求。例如在應用拉鋪法開展防水卷材鋪設作業時,需要將卷材全幅鋪開,隨后選擇一側將卷材揭起、中線對折、劃開防水卷材,最終基于所劃定基準線開展防水卷材鋪設定位作業。
2.5? 施工縫布設重點
在房建工程施工階段中,需要結合實際施工情況,在指定區域中布設一定數量的水平施工縫,此外需要額外設置適當規格尺寸的止水鋼板帶,并開展防水混凝土連續澆筑作業(對表層結構所分布、粘黏各類灰塵雜質與殘留混凝土進行清理),做好施工縫防水作業。
2.6? 防水混凝土拆模與養護重點
在防水混凝土拆模環節中,需要確保混凝土材料的強度系數達到一定標準后再組織開展拆模作業;結合實際施工情況與模板結構,針對性制定合理拆模施工順序;在混凝土拆模作業完成后,立即組織開展模板清理作業;禁止開展野蠻拆模作業,避免防水混凝土構件出現表面結構破損等施工問題。在防水混凝土養護環節中,需要將養護區域氣候溫度控制在合理范圍內,避免混凝土出現凍裂等問題;定期開展混凝土灑水養護作業,并結合實際氣候溫度對灑水養護作業開展頻率、灑水量進行優化調整,確保防水混凝土在養護階段內的長期濕潤性;制定合理混凝土養護時間長度。
3? 結束語
建筑地下防水性能作為房建工程整體施工質量的重要衡量標準之一,防水性能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建筑使用壽命、安全系數,重要性不言而喻。唯有明確地下防水施工技術各項應用重點與難點、采取合理問題解決措施、結合實際施工情況制定合理施工順序,才能實現對房屋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性能的大幅優化提升,推動我國建筑行業的長足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會永.淺談房屋建筑工程中的防水施工技術[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7(33):140.
[2] 劉淑娟.淺談房屋建筑工程中的防水施工技術[J].江西建材,2017(1):61~62.
[3] 賈劍平.建筑地下防水工程常見問題與技術對策[J].建材與裝飾,2019(15):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