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嵐
(南京林業大學工程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江蘇南京 210037)
在現代化住宅區打造一個綠色平衡的生態環境和相對美觀的景觀,不僅可以優化城市住宅區的居住環境,也有利于提高人們的審美和生活品質。現代城市化的發展對人們的居住環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壞,因此打造一個舒適美觀的住宅居住觀景有利于提高城市居民的居住質量。而在園林景觀的打造過程中,苗木的配置十分關鍵,不僅要科學地選擇何種苗木的類型、數量,還要在配置過程中添加設計元素,保證整個園林景觀的美觀和實用性。
隨著人們對生活品質和居住環境有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在建造現代化住宅時,除了要滿足住宅的實用性要求,優美的環境也成為人們關注的另一大重點。我國的現代化住宅區園林景觀規劃設計發展較晚,即便近些年建筑行業的發展十分注重景觀的規劃和打造,但仍然有很多的住宅區景觀規劃不合理,尤其是苗木配置不合理。要想在城市現代化的發展過程中,實現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打造一個綠色舒適的小區環境是十分有必要的[1]。這就要求景觀規劃人員根據當地的地域特征和環境特征,選擇合理的喬木、灌木、地被、球類及花卉植物,進行科學合理的配置,充分優化小區環境,滿足城市化進程中人們對自然環境的追求。
在現代化住宅區的園林景觀規劃中,不僅要保證景觀的美觀性和技術性,還要充分優化住宅區的環境,增加景觀綠化的實用價值,其中對土層的處理就是為苗木生長做準備的基礎必備條件。對苗木種植區域進行清理和整平處理是最基本的操作,園林景觀規劃的基本思路就是要將住宅區中不適宜人們居住和生活的區域改造成宜住區,土層質量的好壞會直接影響苗木的生長。如果沒有一個合理的土層處理方案,不僅會影響整個綠化帶的排水系統,還會影響苗木的順利生長,從而整個園林景觀中的綠色生態系統的打造都會受到不良的影響[2]。在處理過程中,一般著重清理直徑較大的石塊和土塊。如果種植區域的土壤不滿足種植要求,還需要進行土方回填處理,之后要對整個區域的土壤進行整平,局部地區設計微地形,起伏有致,利于景觀排水,改造后的土層要滿足苗木的生長需求和需要。
土壤處理完畢之后,就要開始安排苗木的種植。園林景觀的打造不是簡單地設計規劃好圖紙就可以立馬按部就班地施工的,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還需要切實結合當地的情況展開工作。因此在正式開始種植前,首先要將需要種植的苗木按照設計規劃圖紙進行放樣,如果在放樣過程中發現實際操作和圖紙有沖突之處,需要及時調整設計,以免影響園林景觀的實際效果。
在放樣測量完畢后,開始挖掘苗木種植所需要的洞穴。洞穴的挖掘有一定的講究,不同的苗木對洞穴大小和深度的要求都不一樣,一般來說,要按照苗木的實際需要,將植穴控制在比苗木根莖大約20~30cm 的范圍內,如此才能確保苗木有足夠的生長空間,不影響苗木后期的生長質量。
在喬木種植時,還要進行特殊的處理。由于喬木枝干相對較大,蒸騰作用強,因此要對其根據進行抗蒸騰處理。尤其在溫度較高的季節和氣候較為干燥的地區,設置相應的排水設施,保證喬木生長過程中水分充足是必須的[3]。
在灌木種植時,要保證灌木的根部有足夠的生長空間,且灌木的根部能吸收足夠的水分和營養。在運輸過程中,選擇土球保護其根系的灌木,在回填植穴時將灌木的樹苗提取出來。一方面要保證灌木在運輸過程中能夠存活,另一方面又要保證灌木在種植過程中其根部能夠順利扎根,茁壯成長。
要打造一個規劃合理,能夠長期健康發展的園林景觀,就是要打造一個完整的、有自我修復循環系統的自然生態環境。因此僅僅注重植物景觀的打造是遠遠不夠的,在規劃設計過程中還要加入水景景觀和其他景觀如亭臺、園路的打造。在規劃其他景觀環境時,不僅要考慮它們的美觀實用性,還要盡可能排除其對苗木造成的不良影響。例如在設計亭臺小路時,不能選用質量差、甲醛含量高的石材和木材;在設計水景景觀時,要保證苗木的水循環系統不被破壞等。
3.1.1 選擇不會污染環境且具有一定抗污染能力的苗木品種
在現代化住宅區園林景觀規劃中的苗木配置過程中,所選擇的苗木一定是無害的,不僅不能對環境本身造成一丁點兒的污染,同時其枝葉、果實也不能對人體造成任何的傷害。例如有的苗木本身帶刺,有的苗木氣味難聞,有的苗木在生長過程中會產生飛絮,有的苗木花粉過多等,即便這類苗木的觀賞性較高,但也不適合應用在現代住宅區的園林景觀中。另一方面,現代化住宅區一般都處于城市范圍中,城市中的廢水、廢氣以及其他生活垃圾產出量巨大[4]。因此在選擇現代化住宅區園林景觀中的苗木類型時,要選擇具有一定抗污染能力的苗木品種,才能真正起到凈化小區環境的作用。有的苗木過于嬌貴,需要特殊的護理和保護,如將此類苗木種植在小區園林中很容易遭到破壞,不利于園林景觀的整體可持續發展。
3.1.2 以闊葉樹木作為主要苗木品種,且盡量減少常青樹中的栽種
在現代化住宅區的園林景觀規劃中以落葉闊葉樹木為主要苗木,減少常青樹中的栽種的主要原因是,住宅區是人們休閑、娛樂、放松的區域。景觀環境給人們帶來的舒適感十分重要,闊葉樹木較為高大,枝葉疏散,會給人帶來一種輕松、自在的感覺。而在住宅區,人們在生活中對采光的要求較高,尤其在四季分明或冬天較為漫長的地區,長期光照不足會十分影響人們的居住感受。采光不足的問題一旦存在,后期想要得到改善就十分困難,因此從一開始就應該充分考慮這一問題,在選擇苗木時要遵循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常見的落葉闊葉植物有欒樹、櫸樹、樸樹、合歡、無患子等。
3.1.3 選擇種子或果實較小的植物種類
在選擇園林景觀中的苗木時,選擇有果實或種子的苗木,秋季碩果累累,小區的環境也會變得更加生動有趣。但所選的苗木的種子或果實也不宜過大,符合景觀需求較為果樹有銀杏、枇杷、柿樹、橘子、桃樹等。
3.1.4 選擇有一定觀賞性的苗木
觀賞性是現代住宅區園林景觀的必備性質,在進行苗木配置時,要充分結合當地的氣候類型、水土環境和人文環境,利用植物自身的色彩進行合理的搭配。打造四季相宜、符合人文審美的四季景觀。苗木之間還要注重合理搭配,整個的園景景觀規劃中要有一定的重點,如若不能達到“一步一景”的要求,那么至少在不同的區域有突出的景觀重點。還可以根據建筑的類型選擇合適的苗木進行搭配,例如在較為低矮的樓房區域就不適合栽種過多的喬木;在建筑較為密集的區域不適合栽種過多的灌木;在路口或亭臺附近要有一定的草坪區域等。住宅區種植設計中,充分利用植物的觀賞特性,進行色彩的組合與協調,通過植物葉、花、果實、枝條和干皮等顯示的色彩在一年四季中的變化為依據來布置植物,創造季相景觀。
3.1.5 根據南北差異因地制宜地選擇苗木種類
我國的面積寬廣,所跨經緯度幅度較大,氣候類型復雜多樣,苗木的種類也十分豐富。不同的地區適合種植不同的苗木。例如在四季如春的南部地區,鳳凰木、樸樹、藍花楹等存活時間較長,就可以選擇這些苗木來作為基調樹種;在冬天較為漫長的北方地區,就可以選擇白樺、銀杏、郁李等作為基調樹種。
在打造現代住宅區園林景觀時,要將人與建筑、建筑與植物,進行科學的搭配結合。在一個住宅小區中的綠化區,通常可以分為動區和靜區兩個部分,動區通常是健身區,里面有一些健身器材供人們使用,也會有較大面積的場地便于有需要的人打籃球、羽毛球、踢足球等;靜區通常是休憩區,人們會在靜區喝茶、聊天、下棋等;因此在進行苗木配置時,要將苗木的配置規劃與不同的區域進行有機的結合,例如在動區就要營造出空間感和寬闊感,在靜區就更注重寧靜感和觀賞性的打造。在園林景觀規劃中,苗木的配置有著具有極大的主導性,而在這個過程中從苗木的選擇到苗木的配置方法,都直接影響著景觀規劃的美觀性和合理性。
本文就現代化住宅區園林景觀規劃中的苗木配置展開分析,首先介紹了我國現代化住宅區園林景觀的規劃現狀,指出在現代化園林景觀規劃過程中土層的處理、苗木的選擇、水循環系統的打造等為重點內容,最后有針對性地提出幾點苗木的配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