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鑫,姜雨佳
(湖南工學院建筑工程與藝術設計學院,湖南衡陽 421005)
在現代建筑行業之中,BIM 技術已是一項得到廣泛應用的技術,建筑行業在使用BIM 技術展開建筑工程設計與建造活動時,往往需要多個建筑類專業的人才應用BIM 實踐平臺展開協同合作,這也為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建筑類專業提供全新的教學啟發:以“信息共享,協同工作”為核心的BIM 技術,目前已在建筑行業之中得到廣泛應用,相應地,建筑行業對BIM 專業技術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多,在此形勢下,對BIM 技術所涉及的各個專業學生開展協同聯合式培養,構建創新型BIM 人才培養模式,集成不同專業的教學優勢與教學特色,切實推動BIM 人才培養水平實現提高。在展開教學實踐時,不應再沿襲傳統的分專業教學模式,而應重視加快“多專業協同”教學,對不同專業的學生進行“聯合培養”,從而將現代建筑行業的工作模式引入教學實踐之中,促進學生的實踐能力實現全方位提高[1]。
目前,現代建筑行業的發展趨勢是工程數量增加、規模擴大,適應這一發展趨勢,建筑類行業也需要對教學方式加以創新,通過構建“多專業協同”創新型BIM 人才培養模式、應用BIM 技術對建筑工程從設計到施工、再到管理的各個流程進行模擬,能夠有效增進學生對工程設計建造流程的了解,促進學生獲得工程圖紙閱讀能力、工程造價編制能力的提高,使學生的專業素質實現發展[2]。
在“多專業協同”BIM 人才培養模式之中,教師將BIM 技術融入建筑類專業學生的課程作業之中,調動不同專業的學生聯合應用BIM 技術展開工程項目設計,能促進學生展開跨專業學習,豐富學生的知識結構體系,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建筑工程問題的能力。在聯合教學的過程中,學生能參與到跨學科學習之中,他們的知識水平與實踐能力均將實現切實提高。
現代工程項目,無法由某一特定專業完成,而是需要多個不同專業展開協同合作,溝通交流與協同合作也因此成為建筑類學生必須具備的一項關鍵能力[3]。通過構建“多專業協同”的BIM人才培養模式,教師能讓不同專業的學生圍繞具體的BIM 項目展開交流合作,并在這一過程中實現不同專業課程的資源共享,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協作溝通能力。
“多專業協同”的BIM 人才培養模式與現代建筑行業開展工程設計與建造的主要模式之間存在一致性,通過構建和實施這一模式,教師能幫助學生提前適應現代建筑行業的運作體系、完成角色心理的轉變,提高學生的職業核心競爭實力,使學生能更好地適應就業市場的實踐需求,推動學生實現個人就業價值。
“多專業協同”的BIM 人才模式,主要依托于BIM 協同實訓平臺而得以應用,其將專業理論課程與專業技能實踐課程有機結合起來,輔之具體的工程案例,引入模塊化思維對BIM 教學內容進行重構,根據BIM 技術應用的核心能力要求,建立完善的BIM 專業技術人才培養體系[4]。
“多專業協同”BIM 人才培養模式下,建筑類專業應用BIM軟件來對工程項目中BIM 技術的應用過程加以系統梳理,分為基于BIM 的設計與分析、設計與計算、設計與優化、招投標管理以及施工過程管理與模擬五個教學模塊,對BIM 技術所涉及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專業實踐技能進行系統整合,切實改善教學質量。
實訓教學對于BIM 人才培養具備關鍵實效,“多專業協同”BIM 人才培養模式下,不同專業聯合開展實訓,將建筑工程設計建造的各個環節作為實訓項目,包括工程設計、工程施工、工程管理和工程造價等,讓學生應用BIM 技術完成協同合作,在統一平臺上進行仿真實踐,從而切實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5]。
明確的BIM 人才培養目標,對構建“多專業協同”的BIM 人才培養模式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6]。為此,建筑類專業應著力通過查閱相關文獻、開展廣泛的市場調研工作、市場調研明確建筑行業關于BIM 人才的實際需求,著力圍繞這些人才需求制定BIM 人才培養目標和人才培養方案,確保人才培養目標始終與就業市場的最新需求相適應,從而切實提高人才培養水平。對建筑行業人才需求的最新變化,同樣需要及時跟進,確保人才培養方案真正與時俱進,充分發揮“多專業協同”BIM 人才培養模式在增強學生綜合競爭力方面的作用。
“多專業協同”BIM 人才培養模式,強調調動不同建筑類專業學生共同開展BIM 協同設計,因此,建筑類專業應重視對各個專業中與BIM 技術相關的專業課程加以集成和整合,展開統一教學,從而充分優化課程教學的結構與內容,提高教學效率,減少教學過程中的重復性工作。比如,在開展“工程制圖與CAD”這門課程的教學時,可以同步開展三維Revit 建模教學,將這兩部分內容有機整合起來,展開集中教學,促進學生的三維建模設計能力實現提高。
BIM 人才培養工作具備很強的實踐性,在實踐之中,教師應著力引入BIM 工程實例,以具體的案例幫助學生形成對BIM 技術在建筑行業中的應用,圍繞案例組織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案,將建筑工程的相關知識進行整合,增進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與此同時,重視以具體的工程案例引導學生應用專業知識分析實踐問題,打造創新性建筑課程,通過為學生展示工程案例的具體實踐流程,進行施工模擬,有效還原工程施工現場,從而解決學生缺乏現場實習經驗的問題,提高學生解決實踐問題的能力。
“多專業協同”BIM 人才培養模式需要以專業的BIM 軟件為支撐,因此建筑類專業應重視與計算機企業達成合作,根據各個專業的實踐教學需求,開發BIM 實踐平臺,與此同時應用這一平臺開展綜合項目研究工作,推動教師實踐參與至開發過程之中,切實提高教師的綜合教學能力。此外,學校還可以與企業合作建設校外實訓基地,進一步推動不同專業的學生通過合作完成BIM實踐。
伴隨BIM 技術在建筑行業中的使用頻率提高,BIM 專業技術人才培養工作也成為建筑類專業應著力在教學實踐中達成的一項重要任務。從BIM 技術的特征出發,構建“多專業協同”的BIM 人才培養模式,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專業素質實現發展,切實增強學生的綜合創新實踐能力和協同合作能力,提高學生的核心就業競爭能力。基于“多專業協同”的BIM 人才培養模式,主要由模塊化課程教學體系和實訓教學項目共同構成,為有效構建這一模式,應用型本科院校建筑類專業應重視結合建筑行業關于BIM 技術人才的實際需求,合理制定BIM 人才培養目標,重視對BIM 技術相關課程進行整合與集成,從而優化課程教學結構與內容,重視將BIM 工程實例引入教學實踐之中,對BIM 課程教學方法進行創新,著力推進BIM 實踐平臺建設工作與實踐項目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