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鑫
(大同市市政建設發展公司,山西大同 037000)
從業主方角度分析,影響市政工程施工進度的主體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類:
(1)業主方的項目管理能力問題,業主方從項目籌備建設開始就進入了施工項目全過程的進度管理,從建設前期階段到施工階段,再到竣工收尾階段,都是業主方涉及的進度管理環節。在上述過程中會涉及許多與其他參建單位之間的合同關系、協調工作內容,還包含許多資源配置、合理安排等工作,因此,對業主方的項目管理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2)業主方在進度管理方面的制度與執行能力。前期工作需要業主方積極與相關政府部門協調與推進,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不可控性,但是到了施工建設環節,則是制度執行的最佳階段,因此在施工建設階段非常考驗施工單位的建設管理尤其是進度管理的水平與能力,而作為業主方,需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監督與管理施工單位的進度水平,不能把所有工程按時履約的責任全部轉嫁到施工單位,而應該充分做好監督管理工作,避免“以包代管”的方式。最后是調動業主方項目管理人員的積極性,充分提高相關人員的責任意識和主觀能動性,避免消極態度對待進度管理,要通過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的方式進行進度滯后的風險識別和及時糾偏。
從客觀因素分析,對市政工程施工進度產生影響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類:
(1)客觀環境因素。市政工程施工中往往面臨的自然環境、施工環境具有一定的復雜性,這些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市政工程的施工進度。首先,復雜的地質環境、前期的地質勘察報告是由業主方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勘察設計公司進行的,因此,業主方須嚴格審核地質勘察報告的科學性、真實性以及與現場實際情況的吻合程度等;其次,惡劣的施工氣候環境,如高溫、驟冷以及特大暴雨,尤其是在南方地區還會存在持續性降雨、臺風等,北方地區會有高溫干旱天氣、風暴雨雪等情況,這些都會對施工進度造成嚴重影響;另外,甲方在開展施工前要做好環評相關工作,并對開展施工后可能會對周邊居民生活產生影響的情況進行相關的申請審批報備,以免后期的正常施工時發生因擾民情況而影響施工進度的情況。
(2)施工資源配置。各項施工資源配置的合理與否,也會對市政工程項目的進度造成影響,例如進出場材料的采購與安排、施工設施設備的進出場安排、勞動力組織安排等工作。該環節大部分工作由施工單位負責進行組織和管理,但是在某些承包方式中存在有甲供材料的情況,因此,業主方采購的各項材料資源等也要符合施工進度的相關要求,對此,務須要按照施工組織設計由施工單位統一管理,甲方負責協調配合,避免由于資源配置不當造成窩工浪費,影響施工進度。
(3)資金周轉因素。項目資金是整個項目順利開展的關鍵因素,資金的到位與否一方面決定了項目能夠順利完成,另一方面也對施工進度造成重要影響。若發生資金鏈條斷裂,不僅會影響施工材料的及時供應,還會由于工資發放等問題影響工人工作的積極性;另外,非良性的融資方式也會增加融資成本,增加資金風險,因此,作為業主單位即投融資的主要負責主體,要在前期做好資金的統籌規劃安排,合理地進行項目融資,從而有效規避資金風險,保障項目融資安全。
(1)制定進度管理計劃,確立施工進度管理目標。在進行項目招投標階段,業主方應根據項目建設需求,結合合理的定額計算方式確定科學合理的工期,在與施工單位簽訂合同時須明確施工工期要求。且施工單位應根據業主方的招標需求在投標時就編制好合理的工期要求,在中標之后根據合同需求進行施工進度計劃的制定、細化工作,將總工期進行逐步分解,精確到年度、季度、月度、周甚至到日計劃,確保進度管理目標如期完成。
(2)加強前期準備階段管理,防止變更造成進度滯后。首先,做好市政建設項目開工前的各項準備協調工作,包括施工場地布置、“三通一平”以及與附近居民的協調溝通工作,避免于開工后因準備工作不到位出現停工、窩工,而導致的進度延后;其次,在委托勘察設計時,應確保勘察報告的真實性與科學合理性,設計方案的準確性、合理性,避免由于反復設計變更引起施工方案的變更、工程量的增減、施工工藝的變更等而影響施工進度。
(3)重視業主方組織管理,并結合業主方的項目投資經驗,進行合理的組織設計與管理,為項目的順利實施制定合理的管理流程,在與施工單位的協調工作中采取主動,例如在進度審核、工程進度款請款時應主動與監理單位溝通,確保相關流程銜接順暢,避免由于流程脫節造成的進度管理失控。
(4)完善進度管理獎懲機制,通過相應的獎懲制度促進施工單位保障施工進度,通過設置合理有效的激勵措施確保施工進度按照既定目標進行,對于在科學合理范圍內縮短工期的應給予一定的獎勵。
首先,對于施工方而言,可以鼓勵其積極采用行業內先進的施工技術,通過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等來提高施工水平,保障施工質量,通過技術與管理方式的創新,提高施工效率,縮短傳統工藝的間歇時間或減少工藝流程,促進施工任務能夠按時保質完成,進而有效保證施工進度的管控目標得以如期實現,例如設置相關的獎勵措施激勵施工單位發明相關專利或引進專利技術進行施工,在提交的施工方案中采用以經濟技術指標進行方案的評選及優化等方式促進施工創新;其次,對于業主方而言,可以探索新型組織管理模式,創新管理方式,強調工作執行、并運用科學合理的分析方法,梳理出對市政工程施工進度產生重要影響的各項因素,重點解決關鍵問題,攻破影響進度的重、難點問題,從而保障項目的順利建設,實現業主方的預定目標。
資源配置主要包括有材料要素、施工機械設備要素、人員要素等方面,因此,要綜合各方要素的特點進行資源的優化配置,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①材料資源配置。對于施工材料的安排,要提前考慮好采購運輸等周期,提前做好市場詢價、合同簽訂工作,確保材料的質量可靠、價格合理,同時,還要做好施工現場材料的倉儲轉運工作、材料款的支付等,使施工能夠順利進行;②設備資源配置。對于施工用設備機械要做好相關的調配工作,并按要求進行定期的檢查與維護,確保設備使用安全,淘汰報廢設備,以有效確保設備的完好率及正常運轉,提高設備使用率和項目的機械化水平;③人力資源配置。對于人力資源要確保人員的及時到位,平衡供給,同時還要加強各參建人員的教育培訓工作,提高相關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及專業技術水平,對于業主方的管理人員要進行定期的企業培訓及安全教育主題培訓,提高作為業主方的管理要求,保障施工進度目標的順利實現。
首先,一個項目的順利建設離不開多方參建單位的共同作用,而業主單位作為其中的核心主體,在協調多方關系中起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業主單位要充分預見在各方參建單位中可能會產生的問題,積極主動解決問題,及時采取各項措施化解不同主體之間的矛盾,盡量確保在和諧的環境下解決沖突。
其次,由于市政建設項目施工中會不可避免地對周圍環境造成影響,從而對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與出行造成一定的干擾。因此,相關管理人員應提前做好準備,與項目建設所在地的政府建立良好的關系,服從政府的安排,按照政府的要求完成相關審批流程;并與項目建設所在地的周圍群眾進行及時的溝通,對周邊居民生活可能會造成影響的施工活動要進行相關內容的公示,獲得周圍居民的理解,以為工程順利推進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最后,要對各類自然環境進行較為準確的預測,對在冬季、雨季施工的情況要提前做好預案,不可一味地壓縮工期,如此不僅可以確保施工進度計劃的合理性,而且可以避免施工方為壓縮工期而忽視工程質量留下質量隱患。
業主方要對項目所需資金做好妥善的籌措計劃與安排,同時,根據施工方提交的作業進度計劃與物資需求計劃,科學合理地安排資金的使用與結算管理,并與監理單位、施工單位進行及時、良好的溝通,認真審核工程已完工工程量,對相關的預結算文件進行核對并協調進度資金,及時完成各類資金結算,降低融資成本,制定具體的資金預算計劃,確保資金的專款專用、資金安全。
市政工程項目較其他建設項目而言其施工內容更為復雜、環境更為多變,可影響到施工進度的各類因素更多,并且多為互相關聯、交叉作用,稍有管控不到位便可能會對施工進度目標的如期達成帶來負面影響。對此,各參建方的相應管理者務須要充分考慮、提前分析影響項目實際進度的各個關鍵因素,靈活應對,妥當安排,確保施工組織合理、技術措施先進、資源配置充裕、資金供應有保障,進而促使施工進度目標得以如期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