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鵬程
(山西六建集團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24)
在建筑工程施工技術中,主要包含地基施工、混凝土施工、鋼結構施工技術等多種類型,結合建筑工程建設需要,對施工技術實施科學管理、控制,可以保證建筑工程整體施工質量,為工程后期順利投運奠定基礎。
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建筑企業運用的技術、方法以及管理模式,都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工程建設質量,控制施工技術應用質量,規避不良因素影響,可全面提高建筑施工水平,確保建筑工程建設施工與我國標準規定相符。在控制施工技術質量的時候,建筑企業應根據我國相關法律法規以及質量管理規定,對施工技術質量控制方案予以科學制定,按照方案內容進行建筑工程施工,使建筑工程各個環節嚴格按照流程進行操作,消除安全隱患的同時,還能獲得良好的施工效果。
在施工準備時期,若建筑企業未能選擇合適的施工技術,或者選擇的施工技術存在較大的問題,在建筑工程建設中會對質量造成嚴重破壞。在準備階段出現施工技術選擇問題時,主要與建筑工程設計工作有關。設計人員在設計過程中,由于缺乏對建筑工程的全面考慮,選擇的施工技術無法提高工程建設質量,并且還會存在許多安全隱患。
施工階段技術控制問題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選用的材料存在問題。材料在建筑工程成本中占比較大,如果施工中選用的材料存在問題,或者材料未能有效存儲,使材料出現質量問題,運用在建筑工程中,會使建筑工程質量出現問題;②施工人員的技術存在較大的差異。建筑工程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在工程中會使用較多的施工人員,在施工中無法運用技術進行正確的操作,同時在施工中出現違規情況,使建筑工程施工質量存在問題;③建筑企業選用的機械設備存在問題,如果性能較差、操作難度較大等,不僅會消耗較多的能源,還會使施工現場出現較混亂的情況,在混亂的施工現場,經常出現交叉作業的問題,導致建筑工程施工質量不斷下降;④建筑企業未能做好周圍環境的管理工作,許多建筑工程的地質條件、交通條件以及氣候等,會使建筑工程施工發生較大的變化,如果施工企業未能做好環境管理工作,會造成建筑工程施工質量存在嚴重的問題。
在建筑工程建設的準備階段,設計單位應組織工程勘查單位,對建筑工程所在的位置進行全面勘測,在勘測中獲得多項數據,其中重點數據包括地質結構、水文條件等。基于獲取的地質結構數據和水文條件數據等,設計單位制定合理的建筑工程設計方案,要求設計方案可以保證建筑結構設計更加合理,在具體施工中,建筑企業需要對設計方案進行全面落實,保證施工安全性、有序性、高效性,讓方案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在勘測地質結構數據和水文條件數據等過程中,要求每項數據必須客觀真實,圍繞客觀真實的數據,以設計中對地基的穩定性進行計算,設計人員應結合獲取的數據,計算出地基結構實際可以承受的土壓力,使建筑工程承載建筑重量,并且在承載重量過程中,產生的沉降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
在工程地基施工過程中,為保證工程地基穩定性,要求建筑企業必須進行精準的測量放線,根據設計參數,測量人員應精準把控地基的高程、方向以及規格,利用此類參數,制定有效的措施,規避地基沉降問題。測量人員在測量放線的過程中,需要使用精密的測量儀器,如全站儀、水準儀等,在測量期間,測量人員應根據每項數據,精準確定每個測量點的高程,確定高程后進行復測,使整個測量點位獲取的誤差控制在規定的范圍內。在進行測量的同時,進一步增強地基的穩定性,避免地基出現沉降和變形情況,建筑企業根據土質結構,采取多樣化的施工技術質量控制策略,利用排水固結、強夯、滾動施工技術,可以在加強地質結構穩定的同時,減少地質結構發生的變化。
目前,混凝土材料在建筑工程中得到廣泛使用,在不同的位置選用不同強度等級的混凝土,現階段,如C20、C25、C30 級混凝土使用最常見,建筑企業在制拌強度等級C20 混凝土過程中,應按照0.51:1:1.81:3.68 的比例進行制拌,其中水的重量為175kg、水泥重量為343kg、沙粒重量為621kg、石子重量為1261kg。建筑企業在制拌強度等級C25 混凝土過程中,應按照0.44:1:1.42:3.17的比例進行制拌,其中水的重量為175kg、水泥重量為398kg、沙粒重量為566kg、石子重量為1261kg。建筑企業在制拌強度等級C30 混凝土過程中,應按照0.38:1:1.11:2.72 的比例進行制拌,其中水的重量為175kg、水泥重量為461kg、沙粒重量為512kg、石子重量為1252kg。
在完成各種強度等級混凝土制拌后,企業應對專人進行有效安排,根據有關標準,對混凝土強度進行科學檢測,保證混凝土強度可以讓施工需求得到滿足。與此同時,應考量外部環境情況,在澆筑混凝土時,為提高混凝土的易和性,可以在混凝土中加入適量的減水劑。
在澆筑混凝土的時候,可以同時開展振搗工作。建筑企業應重視澆筑施工和振搗施工,在澆筑中盡量一次性完成澆筑,避免混凝土出現斷層情況,在振搗施工中,施工人員應對每個位置實施充分振搗,防止混凝土工程產生蜂窩、孔洞、麻面等問題。建筑企業應組織施工人員進行專業技能培訓,在培訓中向施工人員重點講解澆筑施工技術要點和振搗施工技術要點,并在實際施工中,由專人負責施工人員的操作,同時進行監督管理,使混凝土澆筑施工和振搗施工質量獲得保障。在完成混凝土澆筑施工和振搗施工后,建筑企業采用放射性探傷技術,檢測混凝土是否存在質量問題。
在澆筑混凝土的時候,水泥和水會產生水化反應,在水化反應中會釋放大量的熱量,同時受到外部溫度的共同作用,可能會因此產生混凝土裂縫。為規避此問題,企業應選用水化熱反應低的水泥,在制拌混凝土過程中,應控制制拌時間,并開展后續養護。
建筑結構的規模和功能不同,使用的鋼結構也會發生變化。在準備時期,企業需會審圖紙,組織設計單位、施工負責人員、監理單位人員進行共同會審,研究設計圖紙,分析鋼結構圖紙存在的問題,針對問題實施有效的解決措施,并制定完善的鋼結構施工組織方案,在方案中詳細標注鋼結構施工規范以及工藝操作流程等,以便在實際施工中,有效加強鋼結構施工技術管理,從而提高鋼結構施工質量。
在鋼結構施工的準備階段,建筑企業應做好以下工作:①施工人員應檢查底板情況:a.平整度情況;b.螺栓緊固情況;c.清理鋼結構表面雜物;②在完成鋼結構驗收后,按照流程進行吊裝施工,有助于增強鋼結構的穩定性;③在完成鋼結構施工后,建筑企業在基礎底部,使用膨脹混凝土加固基礎,使基礎與柱底板相互連接,形成更加穩定的體系;④在鋼結構施工中,提高施工質量,應在承載力較大的位置使用強度較高的螺栓,用于連接各個位置。在高強度螺栓連接后,施工人員應對使用的螺栓以及連接位置的緊實程度實施檢測,只有檢測驗收合格,才可開展下一階段施工。
在建筑工程中會使用大量的材料,其中水泥、鋼筋等消耗量較多。在水泥、鋼筋等材料的采購過程中,建筑企業應選擇具備生產資質的供應商,并簽訂供應合同,材料一旦出現問題,建筑企業可以及時更換。在材料進入施工現場后,建筑企業按照抽檢合格率的方式,對材料進行檢查,符合標準的材料進行存儲。在存儲材料過程中,要求材料的存儲環境具有干燥、通風等特點,防止材料出現質量問題。在設備管理工作中,選擇使用設備具有較高性能,并開展維修工作、養護工作,保證設備運行狀態良好,以提高設備使用率,避免建筑工程由于設備因素引發質量問題。
綜上所述,在建筑工程施工的各個階段,建筑企業應做好質量管理工作,包括人員管理、材料管理以及設備管理。在材料管理工作中,建筑企業應重視混凝土、鋼結構等材料管理,在施工中運用正確的施工技術,可以有效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質量。建筑企業應不斷提高施工技術運用水平,根據建筑行業相關規定和標準,制定合理的施工質量管理方案,嚴格按照方案進行工程建設,使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符合建設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