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苗苗,強娟娟,佘遠華
(湖北正衡水利工程檢測有限公司,湖北荊州 434000)
根據國家統計局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 年中國水利建設投資完成金額達7934.8 億元,水利建筑工程投資完成5675.2 億元,均保持增長趨勢,這表明我國水利工程項目仍處于穩健發展之中[1]。在此過程中,為確保整個項目的質量達標,對施工環節的質量檢驗與評定便顯得尤為關鍵,通過質量檢驗與評定,能及時發現施工環節中存在的問題并解決,避免后續施工中出現不必要的返工現象。在這樣的情況下,針對水利工程施工質量檢驗與評定有關情況加以分析便十分必要,通過對此方面情況的分析,希望能進一步發揮質量檢驗與評定的價值,為水利工程施工質量的提高提供幫助。
2007 年,水利部發布的《SL176—2007 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質量檢驗與評定規程》(簡稱《規程》)是水利工程施工質量的檢驗與評定標準,為施工質量的檢驗與評定提供方法、依據和規范[2]。《規程》的主要內容由項目劃分、施工質量檢驗、施工質量評定三個部分所組成,三者缺一不可。首先,項目劃分是后續兩項內容的前提和基礎,可以劃分為單位工程、分部工程以及單元工程三個層級,項目法人需在主體工程啟動之前將項目劃分相關資料遞交給質量監督機構,由其進行等級劃分[3]。其次,質量檢驗是采取檢查、測量以及試驗的方法,評估工程質量特性的符合情況,檢驗的內容包括施工準備、原材料、中間產品、水工金屬結構、質量事故與缺陷、工程外觀等等。最后,質量評定是對質量檢驗的結果、國家及行業標準、合同約定質量標準進行比較,分為合格標準、優良標準,合格是通過驗收的最低標準。項目劃分、施工質量檢驗、施工質量評定是對一個水利工程項目進行施工質量檢驗與評定時的完整流程,三個環節之間存有十分密切的關聯性,并且只有在前一個環節的工作完成之后,才能為下一個環節工作的開展提供充足的條件。
就現階段來看,我國水利工程施工質量檢驗與評定環節之中仍然存有一些問題,其中水利工程項目劃分環節欠合理的問題尤為顯著。水利工程項目可以劃分為單位工程、分部工程以及單元工程三個層級,是質量監管機構開展質量檢驗與評定工作的前提,然而質量監管機構在對項目做等級劃分時的主要參照依據是標段施工圖紙,很多情況下設計單位無法提供全部的標段圖紙,或者所提供的圖紙與實際施工的情況有所不同,對于一些隱蔽工程位置的反應不足,基于不全面圖紙資料基礎上所做的項目劃分必然也會與實際情況不相符[4]。同時,水利工程項目的施工現場會遭遇各類突發狀況,線路、設計方案隨時都可能會進行調整,現場調整之后,設計圖紙也要進行相應的變動,但是設計變更等相關程序需要持續一段時間,這可能會延誤后續工作的開展。
水利工程施工質量檢驗與評定的主要問題是質量檢驗有效性不足。對水利工程施工項目的質量檢驗工作需要由具備專業資質的檢測單位負責,但是在具體開展過程中,獲取檢測資質的單位數量比較有限,而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的數量卻在不斷攀升,現有的質量檢測單位遠遠不能滿足實際需求[5]。目前,很多質量檢測單位處于超負荷的工作狀態之下,繼而影響質量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并且由于工作效率偏低,對于檢測結果的有效性也缺乏足夠的保障。由此可以看出,當前水利工程質量檢驗環節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處,這些問題有待盡快解決和完善,否則會對檢驗結果的有效性造成限制和削弱,延誤施工正常進度。
質量評定真實性較差是水利工程施工質量檢驗與評定中的主要問題。現階段在水利工程質量評定方面的主要問題是真實性較差。首先,現有的工程質量評定機制與工程結算兩者之間并不發生聯系,因此施工部門對質量評定的重視程度不足,施工負責人所提供的評定資料并不真實,不是根據現場測量的結果進行資料整理,而是存在隨意編寫資料或者篡改資料的情況,在資料真實性缺乏保障的情況下,最終獲取的評定等級真實性也有待考量。其次,目前監測單位所使用的質量評定表格與實際工程的情況兩者之間并不能完全相符,一些規定過于煩瑣和復雜,但卻與工程質量的實際情況相關性不大,應用價值較低。在真實性無法保證的情況下所開展的水利工程質量評定結果并不能真正反映工程項目的實際問題,不僅無法及時發現并解決施工過程中面臨的問題,甚至可能會埋下安全隱患,對整個工程項目的安全性造成威脅。
解決現存問題的首要工作便是要以更加科學的方式開展項目劃分工作。首先,《規程》的中的劃分標準可進行適當的放寬,在總原則不變的情況下,賦予業主單位一定的調整空間,以便應對施工現場的各類突發狀況,提高工程項目劃分的可操作性。其次,對于一些重要隱蔽、關鍵部位單元工程,在進行劃分時也要更加靈活,根基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必要時可以減小重要隱蔽或關鍵部位單元工程所占據的比例,這樣的方式可以減輕工程壓力,避免在驗收時出現形式化、程序化的現象。最后,對質量監督機構在項目劃分中的程序可以適當進行精簡,很多情況下由于質量監督機構的人員無法及時到現場對聯合驗收的結果進行復核,因此過于煩瑣的程序,其實際應用價值并不高,可以對此進行適當的精簡,提高工程項目的劃分效率和工作合理性。
針對當前之不足,水利工程項目的質量檢驗中,應當要著力提高檢驗效率,全面提高工程質量檢驗的水平。首先,政府相關部門需要加大對質量檢測單位的培養,提高檢測單位的專業資質水平和檢測單位的資質水平,鼓勵檢測單位的創建,擴大質量檢驗檢測單位的規模,緩解當前檢測單位的負荷與壓力,這對于工程質量檢驗成果以及效率的提升具有推動性作用。其次,政府有關水利的行政部門、水利行業協會需要創建專門的檢查工作機制,擴大檢驗范圍,在開展檢測活動時,要對大中型水利工程現場的臨時檢驗檢測能力進行復核,并對此實施監管。最后,補充業主抽檢檢測頻率的相關說明,對相關費用進行明確的規定與說明,為業主檢測抽檢工作的開展提供依據,也為項目整體上的投資控制提供一定的參照。
針對當前在水利工程質量評定方面存在的問題,應當要加大監管力度。首先,首先,由于當前很多施工單位所提供的資料真實性比較欠缺,不能客觀反應出工程質量的真實情況,對此政府相關部門需要加大對此類情況的監管,設置專門的工作小組,對施工質量評定工作進行抽檢,引起施工單位的重視,從而才能提升質量評定結果的真實度。其次,結合《規程》中有關于水利工程質量評定的相關要求,對質量檢測單位所提供的表格進行適當的精簡和優化,使其與實際情況之間更加相契合。水利工程質量評定標準可以分為優秀、合格兩個等級,只有達到合格的等級,才能達到工程驗收的標準,對于判定為不合格等級的項目,需要按照規范進行處理和解決之后,才可以開展后續施工活動,而優秀等級內的質量水平相對更高,對項目工程質量的等級評定也要圍繞上述內容而展開即可,無須添加其他與工程質量相干性不足的內容。
綜上所述,近年來國內水利工程項目處于穩步發展的態勢之中,而伴隨著項目規模增長的是對于質量越來越嚴格的要求,尤其是施工環節中的質量問題更是關乎于整個工程項目,因此便需要在施工環節加以質量檢驗與評定,挖掘可能存在的質量隱患問題,為施工的順利進行提供保障。為達到這樣的目標,結合當前所存在的問題,水利工程施工質量檢驗與評定中,應當要科學開展水利工程項目劃分工作,全面提高水利工程質量檢驗效率,加大水利工程質量評定監管力度。通過這樣的方式,質量檢驗與評定在水利工程施工環節中的質量監督作用才能得到發揮,才能督促施工質量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