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煥磊
(中鐵十九局集團軌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0026)
在城市軌道交通工程中,盾構法不會對地面交通產生影響,同時易于管理,在一定覆土范圍之內,隧道施工費用受覆土量影響較小,適合建設覆土深度比較深的隧道。通過運用盾構機穿越人防工程空推過礦山法隧道技術,能夠顯著提升土方和襯砌安全,掘進速度比較快?;诖耍攸c分析盾構機穿越人防工程空推過礦山法施工要點。
盾構空推法,指在地層比較復雜的盾構區間隧道段,運用礦山法開挖,形成良好的預支護,然后運用盾構機進行空推,管片拼裝通過[1]。具體的施工原理是施工人員在復雜盾構區段隧道,利用礦山法進行開挖,形成穩定的初期支護后,在初期支護的仰拱上部進行鋼筋混凝土弧形導臺的施工,盾構機順著導臺空推進行管片拼裝,順利通過隧道同時噴射豆礫石,將拼裝管片與初期支護襯砌間的空隙有效填充。
以某城市軌道交通工程為例,某城市地鐵三號線中的一個標段施工環節,穿越區間上部道路比較窄,建筑物數量多,隧道埋深較大,結構覆土厚度9.68~13.02 m。盾構機施工過程中,遇到地下障礙物,經過調查得知盾構機刀盤前方大約16 m 范圍內,分布有較多的混凝土塊體和直徑18 mm 的鋼筋,混凝土抗壓強度達到45 MPa,經過綜合判斷與分析后,該不明障礙物屬于廢棄人防工程。該既有人防工程埋深為19 m,分布范圍較廣,由于停機位置周圍地下管線分布復雜,無法采取地面處理措施,故施工單位決定采用盾構機穿越人防工程空推過礦山法隧道技術。
受廢棄人防工程的影響,該段地鐵區間的右線決定采取礦山法開挖,以將障礙物清理。在礦山法施工期間,施工單位需要在小里程端的端頭設置操作平臺,采取環形開挖預留核心土方法施工,鋼筋網噴射混凝土,加強支護。出渣與運料均采取水平運輸+垂直運輸方式:洞內所開挖的渣土采取人工裝車方式,運送到端頭井中存放,然后使用小型挖機將渣土運送到渣土車當中,利用專業的運輸軌道,使用電瓶車將渣土吊出口,采用龍門吊將渣土卸到渣土池當中[2]。
開挖到人防混凝土后,施工人員采取破碎錘與風鎬結合施工方法,將人防工程混凝土鑿除,針對沒有進入到盾構隧道內部的部分,初期支護的型鋼格柵架設完畢弧,及時噴射混凝土,然后進行回填施工[3]。在左線人防工程混凝土施工時,施工人員可利用右線與人防洞為作業通道,將人防洞內部的雜物全部清理,順著盾構隧道的輪廓線,使用水鉆將人防工程混凝土徹底切斷。對進入到盾構隧道影響區間的人防工程混凝土,可以采取靜態爆破方法進行施工,將人防工程混凝土進行破碎處理,然后利用砂土回填,將人防洞到右線的通道口封閉,盾構機方可順利掘進。
在破除人防工程的過程中,由于混凝土強度比較高,破除難度增大,為了避免對地面交通產生較大干擾,施工人員采取破碎錘破除方法進行施工。在小型挖機中安裝振動錘,開挖過程中遇到混凝土結構,使用破碎錘砸出缺口,觀察人防洞門結構是否發生異常現象。在進入到廢棄的人防工程之前,使用人員采用氣體檢測儀檢查有害氣體,確認無有害氣體后,才能夠進入到人防工程洞內[4]。人防工程破除遵守“自上而下”施工原則,破除完畢后,在隧道開挖輪廓線外部,施工紅磚砌墻,對人防工程進行封堵處理;封堵處理結束后,安裝型鋼格柵與鋼筋網,同時噴射混凝土,加強初期支護。
礦山法隧道開挖結束后,施工人員將玻璃纖維格柵水平、均衡地放在端頭墻部位;兩種格柵搭接過程中,可以使用12#鉛絲綁扎施工,綁扎結束后,噴射混凝土。在端頭部位,需要密排三品格柵。端頭墻位置施工完畢后,還要根據施工方案要求,進行洞門預埋件的施工,確保洞門預埋件位置精確、尺寸合理。
在該地鐵工程施工中,盾構刀盤直徑6.28 m,盾體直徑6.25 m,礦山法初期支護施工期間,襯砌斷面支護內徑分別是6.5 m、6.6 m。因此,為了進一步提升盾構施工的安全性,提高施工速度,在礦山法開挖段施工之前,施工人員設置鋼筋混凝土導臺,確保盾構機能夠有序推進,強化其防水效果。在礦山法開挖期間,初期支護設置完畢后,施工人員需進行鋼筋混凝土導臺的設置,保證鋼筋混凝土導臺和隧道中心線保持重合[5]。
鋼筋混凝土導臺強度達標后,要立即回填,保證回填質量滿足規定要求,然后進行盾構的推進施工。盾構機到達端頭墻位置后,此部位玻璃纖維已經被推斷,端頭墻被破除后,立即停止推進。為了更好地提升端頭墻位置砂袋的安全性,禁止盾構機推動砂袋[6]。
盾構空推過礦山法隧道施工過程中,其管片的拼裝采用錯縫拼裝方法,管片拼裝和掘進同時進行。在選擇管片的過程中,要結合盾尾間隙和推進油缸的實際行程,科學確定管片的拼裝點位。
管片安裝結束后,及時進行管片螺栓復緊作業。管片拼裝成環的過程中,要將螺栓片依次擰緊,待管片完全脫出盾尾后,進而二次擰緊;后續盾構掘進到每環管片拼裝前,還要對相鄰、已經成環的三環范圍內管片螺栓進行嚴格檢查,做好相應的復緊工作。采取風動鑿巖機,利用管片吊裝孔進行有效引孔,引孔深度不宜超過80 cm;使用風動鑿巖機,在引孔內部插入長度為80 cm 的鋼釬,鋼釬和管片吊裝孔部位,采用快干水泥進行封堵[7]。
盾構機在空推過程當中,由混凝土噴射機自刀盤前方,向管片后背吹入豆礫石頭與砂混合料,豆礫石直徑在5~10 cm,將管片和隧道初期襯砌間縫隙有效填充。盾構空推期間,要進行注漿作業,初期支護和管片之間填充豆礫石,其填充孔隙率約為40%。豆礫石之間的空隙采取同步漿液回填法,在同步注漿期間,施工人員要結合現場的具體情況,科學控制注漿壓力,禁止漿液竄入到前方盾體。
(1)盾構機與管片姿態的監控測量。盾構機推進到接收范圍后,要求施工人員精確測量出盾構機具體位置,確定成洞隧道中心軸線和隧道設計中心軸線,并對盾構機接收洞門進行復測,保證盾構機貫通姿態得到更好的控制。
(2)千斤頂推力下降后及時提升密封性。待盾構機空推到洞口位置時,由于刀盤前部的反壓料不能堆積,因此千斤頂的推力會逐漸下降,千斤頂給管片施加的壓力也逐漸減少。如果此部位的管片連接不密實、存在縫隙,會降低注漿質量,容易引發大面積滲水現象。因此,施工人員需要在盾構的推力過小時,將洞門周圍管片環和環之間連接緊密,使用風動扳手將縱向螺栓與橫向螺栓全部擰緊,在下一環掘進到1.2 m 后,再次擰緊。在安裝管片之前,避免止水條出現破損,若發現管片上出現砂漿或者渣土,要立即清理。在吊裝孔中安裝好管片吊裝頭,然后利用槽鋼,將吊裝頭緊密連接,15 環管片拉緊處理,將其連成整體,避免管片出現松弛,提升其密封性能。
(3)到達接收井后加強管片定位。盾構機達到接收井后,其刀盤前方反力會逐漸消失,為了更好地平衡管片拼裝的質量,避免尾盾管片出現上浮或者下沉現象,施工人員還要加強管片定位。
3.6.1 施工風險分析
(1)盾構機欠挖環節刀盤出現卡殼風險。因為礦山法開挖環節,需要采用爆破施工方法,因此,特別容易出現欠挖現象,導致盾構機在前進時刀盤卡殼。
(2)盾構姿態出現較大偏差。礦山法施工結束后,施工人員利用盾構機進行空推,盾構機空推前需要穿越上軟下硬地層。在此過程當中,如果基巖大于100 MPa,再加上上部地層存在較大差異性,盾構機在運行過程中容易出現姿勢上抬現象,對最終的施工效果帶來較大影響。若盾構機姿態出現較大偏差,也會對隧道內部結構產生較大影響,影響后續空推的順利進行。
(3)盾構機前進反力不足,管片出現滲漏。因為盾構機在推進期間,前方無阻力,產生的反力過小,止水膠條仍然保持原有狀態,膠條所受的擠壓力過小,降低其防水性,導致管片連接位置出現滲漏。
(4)豆礫石填充質量不達標,管片出現上浮。由于豆礫石填充不密實,盾構機管片和礦山法所形成的初期支護存在較多空隙,注漿難度增加,影響注漿效果,管片逐漸上浮同時出現側移,嚴重影響初期支護質量。
3.6.2 質量控制措施
(1)合理設置支撐結構,加強管片螺栓檢查力度,并及時擰緊,保證盾構機能夠正常推進,避免出現滲漏水現象。
(2)及時注漿,提升隧道初期支護的穩定性與安全性。豆礫石填充完畢后,施工人員可注入少量的雙液漿或聚氨酯。
(3)合理控制盾構姿態。由于盾構姿態調整難度較大,因此,在調整的過程中,施工人員要嚴格控制其精度,避免導臺出現傾斜。導臺施工結束后,施工人員要進行參數復測,保證各個參數無誤后,方可進行后續施工。盾構機達到施工位置后,施工人員需要及時調整其姿態。隧道施工期間,盾構機姿態調整誤差±20 mm,盾尾間隙為70 mm。
(4)為了避免盾構空推期間出現扭轉或者抬頭現象,在噴射豆礫石時,施工人員要將刀盤下部殘留的豆礫石全部清除,同時保證導臺表面清潔,避免豆礫石下穿盾體引發盾構機抬頭。
(5)盾構機通過礦山法隧道時,施工人員禁止轉動刀盤,避免盾體出現扭轉。
采用盾構機穿越人防工程空推過礦山法隧道技術,能夠提升盾構機刀盤的穩定性,顯著降低工程施工成本,縮短工程施工工期。在此地鐵工程施工期間,施工人員采用上述施工工藝,有效保護隧道兩側建筑物,避免建筑物出現大范圍沉降,經過專業的檢測機構檢測后,工程質量達標,故能夠為類似項目提供有效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