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艷
(晉中市道路綠化管理處,山西晉中 030600)
市政道路園林綠化對于促進現代城市進步和發展有不可忽視的價值,要重視和加強市政道路園林綠化施工,分析其中存在的缺陷,探討市政道路園林綠化施工與養護的措施,使之具有長效性和持續性。
一方面,市政道路園林綠化是國家倡導的城市化建設中必不可少的一環,它不僅有利于國家環保行業的進一步發展,還可以保護、美化城市的環境,推動城市的建設與發展。另一方面,市政道路園林綠化可以切實地提高城市空氣的質量,減少空氣污染,如吸收各種車輛排放的尾氣,降低城市的噪聲污染等。當前,許多城市都已經注意到市政道路綠化的重要性,開始大力發展市政道路綠化工作,卻出現了在道路綠化后無人養護施工與管理的情況。長此以往,市政道路園林綠化難以發揮出有效的作用,同時也使市政道路園林綠化發展停滯不前,進而影響城市化的建設和發展。因此,各個城市應該逐漸認識到市政道路園林綠化養護施工與管理的必要性,在道路園林綠化建設后要定期對其施以養護和管理,如定期澆水施肥、修剪、防蟲、除蟲等,這樣才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出城市道路園林綠化的價值,如經濟效益、生態效益、觀賞效益等,從而推進城市化快速發展。
由于大型施工機械在市政道路時候來回碾壓,導致種植園林綠化的土壤變的堅硬,這樣會使植被在種植后不能得到良好的通氣,降低了植物的成活率。雖然這些設備能使市政道路變得平整耐用,但是對于種植的植物來說,有著非常大的影響。除這些因素外,還有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的亂堆放,導致在周圍的綠化帶種植的植物長期吸收有害物質,使其生長環境越來越差,更加不利于其生長。
對于市政道路園林管理部門來說,只要將植被種下去,就不怎么關心植被的生長情況,這樣的話會導致植被因疏于管理而大量的死亡。這樣不僅會造成經濟上的損失,也會給市容市貌造成不良影響。尤其是在夏季,氣溫的升高會帶走大量的水分,這時如果不及時澆水,植被會因缺水而大量的死亡,這樣不僅使成本增加,也會給城市環境帶來不好的影響,而且使綠化工作效率大大降低[1]。
現代城市道路的規劃需要綜合多種因素,如道路的長度及走向,隨著城市人口數量的增長,在各個城市中也呈現出不同的人口密集點,合理規劃道路能夠有效緩解交通擁堵的問題,而道路綠化更能為居民起到有益身心的作用。當前的市政道路園林綠化施工規劃還缺乏科學合理性,道路綠化監管標準和綠化養護標準不夠全面,缺乏對園林綠化施工養護的綜合性管理。施工單位應依據城市的實際情況設計施工方案,爭取做到未雨綢繆,嚴格遵守工程建設要求的道路綠化建設原則,增強道路的規劃性與功能性,使道路的綠化建設達到預期的標準。同時,有關部門應嚴格按照綠化工程的規劃方案,既要注重對成本費用的節約,又要保證工程施工的質量,加強從業者的職業素養。
在制定明確的施工方案之前,施工單位必須要依據實際的場地情況,結合多種因素進行考量,保證道路綠化建設工程的有效進行,在鋪設植被之前,要先對施工現場進行衛生清理,保證施工場地的整潔度,同時對于建設材料的選擇,應傾向于性價比更強的材料,避免額外不必要的花費。在現場的監督工作應綜合考慮實際的交通安全,做好相應的防護措施,防治在道路綠化工程的建設時出現其他安全問題,道路的警示標示要明顯,施工操作要規范,才能為工程施工打下堅實的基礎。
春秋季節是栽培植被的最佳季節,3 月中旬可栽種落葉類等耐寒性較差的植物,因秋冬季節是長青類植物的停止生長期,故春季發芽前是這類植物的最佳栽種時期。選在秋季栽種常綠闊葉林可以符合植被的生長需求,保證土壤的保水能力,提高植物的存活率。為使苗株健康生長,栽種時還應對樹木的枝葉進行適當的修剪以減少樹木自身的水分蒸發量,提高其樹體對環境的適應能力[2]。
在道路園林綠化養護中施肥屬于重要環節之一,綠化植物的生長習性、品種差異導致其不同生長階段所需肥料不盡相同。養護管理者需要剖析每一種植物的特性,提供適合的養料,以保障健康成長。作為養護人員,必須具備施肥管理知識以及一定植物知識,結合土壤情況、氣候條件、溫度變化、植物實際生長狀況合理施肥與追肥,以保障肥料使用的合理性與科學性,避免施肥過少無法促進植物生長,或施肥過多產生副作用,考慮到施加肥料也可能讓道路園林中的部分雜草茁壯成長而影響到正常植物的營養吸收,在施肥前應處理雜草,若雜草過多則以噴灑農藥方式完成,以保障植物對肥料的有效吸收。對于特殊綠色植物,在其需要大量養分的生長階段需及時補充基肥,可適當添加水溶肥之類的速效肥來保障其生長速度。
市政道路園林綠化中的各類植物由于所處環境為露天狀態,需要考慮到日光照射以及雨水天氣對其需水量的影響,及時做好土壤排水工作,避免水分過多導致植物澇死或爛根。可在排水施工時采用開挖暗溝或明溝的方式排出多余水分,確保降水季節植物根部不存在蓄水,確保植物周圍土地平整以免存在坑洞出現積水導致生長苔蘚;其次,在灌溉養護方面需考慮到植物生長所需要的水資源保障,根據植物長勢情況定期灌溉。簡單來說,可采用定期澆水方式,認識到自然降雨無法滿足道路園林綠化植物對水分的有效需求,在澆水原則上遵循少澆、多澆、定期澆,合理規劃澆水次數及澆水量[3]。
在市政道路園林綠化植物規劃中,對于一些不喜歡陽光的植被,不能種植在向陽面,同理,不喜陰的植被,一定要種植在向陽面從而來保障植物對日照的需求。炎熱夏季光照強烈時應考慮到高溫對植物生長的不利影響,世間萬物,都得依靠太陽獲取能量,但是對于有些植物,還是要做好遮陽準備,防止太陽暴曬導致植被死亡。以樹木植物為例,需全面了解樹木野生生存狀態以及類型,確定最佳生存狀態,移栽到適合的位置,綜合考慮陽光分布密度與照射角度,對影響樹木生長部分或枯死部分定期修剪。
由于道路綠化養護植物的生長環境不同于普通園林植物,在道路兩側更容易受到灰塵污染而影響長勢。可通過定期修剪的方式保障其觀賞性,避免盲目生長影響交通安全。在病蟲害方面,主要需關注白粉病、根腐病等道路樹木常見疾病,定期對植物展開除蟲、消毒操作。對于花卉植物需尤其注意花期,合理安排植物品種來保障道路美觀性[4]。
對于市政道路園林種植的植被,靠天然養料基本很難存活,所以,在植被被種植后,要進行人工的施肥,除此之外,還要不定期進行修剪維護,才能確保植被的健康生長。植物在對養料的需求上比較苛刻,并不是養料足植物長得就健康,相反,如果不科學的施肥,可能會適得其反,促使植物死亡。所以,在種植過程中,要通過對植物的生長特點判斷植物所缺元素,從而有針對地進行施肥。確保一定的植物存活率。
在生物學上,對植物的生長有一個專有名詞:頂端優勢,顧名思義就是因生長素在植物頂端聚集從而增加植物的生長速度。也正是因為這樣,如果植物任其自由生長,則會對其他植物造成一定的影響或者死亡。所以,植物必須在一定的時間內修剪,同時,對于園林內的雜草,要定期去除,不然因雜草吸收養分而是種植的綠化植被死亡[5]。
總之,市政道路園林綠化施工養護要結合當地鄉土植被狀況、土壤特征氣候條件,做好道路園林綠化施工的科學規劃和設計,加強園林綠化施工管理,并注重園林綠化的養護作業,創建美麗、特色的宜居城市。在現代生態型城市的建設中,市政道路園林的綠化工作十分重要,通過合理布局綠化施工、將植被與施工設計相結合,能有效提升城市景觀價值,并且利于今后的養護工作。而后期的園林綠化養護工作也同樣重要,通過科學有序的合理養護,不僅能確保植物的成活,還能為凈化城市環境、造福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物質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