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stachio



#新中國最早的“春晚”#
你知道新中國最早的“春晚”出現在什么時候嗎?1956年的《春節大聯歡》!那次春晚,大咖云集:錢學森、老舍、巴金、郭沫若、梅蘭芳、侯寶林……由于當時電視機在中國大陸還沒普及,家家戶戶都用被稱為“話匣子”的收音機收聽了這場晚會。雖然它的排場和演出陣容都無法和現在的春晚相比,但是喜慶和歡樂都寫在每個人的臉上。轉眼間,《2020年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已經進入了緊鑼密鼓的籌備階段,一年一度的春節聯歡晚會早已成為陪伴中國人過大年的一道特殊風景。吃著年夜飯,或吃完年夜飯,一家人坐在一起看春晚,就是最大的幸福。
@陪李在現:哇,都是語文書里的人!
@肖雨北妮:春晚已經不單純是一臺晚會了,而是中國人團聚的情結。
#故宮600周年生日快樂#
作為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的木質結構古建筑群之一,故宮在今年迎來了600周年的生日?!渡闲铝恕す蕦m》第二季節目中,鄧倫、張魯一、馬天宇在探尋明永樂年問故宮建造的始末時,故宮博物院專家趙中男老師表示,故宮實際建造時間只有三年半,但準備過程十分漫長。以大殿的楠木大柱為例,早在修建故宮的十多年前,永樂皇帝就派大量人員到云貴、湖廣一帶的深山老林里砍伐、運送金絲楠木。因此,整個建造過程凝結了無數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心血。故宮600周年生日快樂!
@ryxr:在探尋中穿越時空,看到故宮建成的始末,還有不被開發的故宮區域。故宮的存在,見證了歷史,也讓我們看到了巨匠的偉大。
#初中生寫論文分析兒童票制度#
是否買兒童票到底取決于年齡還是身高?來自甘肅省蘭州樹人中學的初一學生姚音希用論文給出了自己的答案。這篇論文的靈感來自她的親身經歷——出門買兒童票坐高鐵,上車后卻被乘務員要求去量身高。在媽媽的指導下,姚音希通過200多份有效問卷調查發現,現在兒童的身高普遍較以前的要高,以年齡劃分來決定是否購買兒童票更為合理。姚音希希望能夠通過這篇論文,讓有關部門對現有制度進行調整,從而解決這一困擾著許多人的問題。
@子綰:又是一條不能被我爸媽看到的新聞。
@塞甜甜:我從小個子就比較高,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已經一米四了,這輩子沒買過幾次兒童票,長得高又不是我的錯!
#圓明園馬首回歸#
2019年11月13日,圓明園馬首銅像捐贈儀式在國家博物館舉行。馬首銅像為清代圓明園長春園西洋樓建筑群海晏堂外十二生肖獸首噴泉主要構件之一,工藝水平極高。此前,澳門商人何鴻燊出資結束了馬首銅像百余年的漂泊之旅。如今,他將馬首銅像正式捐贈給國家文物局,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和澳門回歸20周年獻禮。馬首銅像將與牛、猴、虎、豬、鼠、兔六尊獸首銅像聚首京城,共同展出。期待十二生肖獸首銅像齊聚!
@小千真是長勢喜人:長得好可愛呀!懷疑迪士尼動畫里的馬都是根據咱們中國的銅像畫的!
@AdelaideY:何先生可以放心了,國家現在有能力保護好銅像。謝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