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市文化體育和旅游局
在“消費提振年”背景下,今年“五一”假期,成都文商旅體消費矩陣迎來集聚式發展。作為成都熱門旅游地,都江堰市大力培育多元消費場景,積極創新優質消費供給,著力營造良好消費環境,接待游客人次和實現旅游綜合收入均創“五一”假期歷史新高,分別達177.89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28.43億元,在成都市區(市)縣中名列前茅。
立足地方優勢資源,激發多元消費活力
深化文旅融合,推動重點片區能級提升。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投資近2億元建設運營的青城樂道商業街暨逍遙集市正式開街開市,成為集購物、休閑、娛樂、餐飲等于一體的綜合性商業街區,有力彌補青城山鎮區域消費短板弱項。持續豐富5A級景區、4A級景區消費業態,全新推出西關口“月光寶瓶”、觀鳳橋“文創體驗館”、“天府源老茶館”、灌縣古城天和盛世梨園文化特色街巷等全新網紅商業地標,漢服潮玩、NPC場景扮演、國風國潮打卡等多重元素讓場景“活”起來、人氣“聚”起來、消費“火”起來。
節會活動為媒,拉動消費提質經濟增長。堅持以精品節會活動為契機,積極聚集消費人氣,拉動提升假日旅游經濟效益。精心發布“親近山水、世界文化遺產之旅”“清涼夏日、乘風破浪暢爽之旅”“田園風光、鄉村魅力體驗之旅”3條“五一”精品旅游線路,推出虹口漂流節、夏季熊貓冰雪節、“天府好水·清涼一夏”夏季旅游消費季、家電購物節等系列活動,融創文旅城開展熊貓巡游、奇趣浪花派對、水上氣球雨、國風沉浸式體驗活動并發放冰雪消費券,舉辦“熊貓集市”“熊貓寶寶冰雪體驗課”“氣墊飛行學院”等七大主題活動,青城山—都江堰景區推出沉浸式秦漢文化探尋活動,文廟開展“六藝體驗、禮敬先賢”國學精粹體驗等活動。
發力夜間經濟,延長游客駐留居停時間。著眼滿足游客“夜色”消費新需求,推出新文旅消費新場景,推動“流量經濟”向“留量經濟”轉化。成都融創文旅城融創樂園推出“童夢巡游嘉年華”9大主題方陣并策劃開展潮玩音樂派對、邂逅精靈花仙子、賞震撼大湖秀等夜間全齡友好型消費體驗活動,仰天窩“自拍熊貓”廣場推出“邀你拍大片看秀場”系列活動,有效推動都江堰水街夜市、灌縣古城“灌口集”夜市、南橋夜景、天府源廊橋“藍眼淚”、三聯韜奮書店24小時書店、融創文旅城—大融城—百倫廣場—大潤發商圈等串珠成鏈、連線成片,促進“夜市、夜食、夜娛、夜游、夜宿、夜讀、夜養”等夜間經濟產品體系持續完善。
精耕鄉村旅游,拓展全域旅游縱深感。依托14個成都市級AA級以上林盤景區等鄉村旅游資源,持續深化民宿農家樂品質提升專項行動實效,推出精致露營、非遺民俗體驗、山地極限運動、森林康養等多元消費體驗新場景,實質推動都江堰市全域游縱深演進。玫瑰花溪谷推出系列玫瑰主題活動,青城道茶觀光園、茶溪谷等景區推出親子采茶體驗研學游,石羊林盤露營、虹口房車露營、篷客·高原河谷溪谷營地、途悅·霞客行房車度假營地等成為熱門旅游目的地,坐忘森林、青暇山居等“青城文宿”精品特色民宿創新深化溫泉、茶道、太極等定制化、個性化、主題化產品。
智慧暖心服務,提升游客服務滿意度。持續深化智慧都江堰“一網統管”“一網通辦”“一網通享”“一鍵回應”系統集成效能,持續為游客提供“來了還想再來”的智慧暖心旅游服務。全域部署開展“五一舒心游”專項行動,在域內6個高速出入口、青城山—都江堰景區、融創文旅城等重點交通節點優化車流導向,增設臨時停車場,免費提供機關事業單位停車位500個,對游客車輛實行輕微違章“只提醒、不處罰”包容審慎執法。發揮智慧都江堰城運中心實戰應戰功能,實時發布景區游客流量、停車位余量等信息,有效引導分流,緩解交通壓力和客流擁堵。深化黨建引領社區“微網實格”治理,發動1000余名社區網格員下沉服務游客,積極融入成都市級2000萬元旅游誠信金運行平臺,進一步完善“旅游投訴快速處置、旅游糾紛快速賠付”工作機制,12345、96526等熱線實時處理涉旅咨詢,涉旅投訴妥處率達100%。
有力有效提振消費,持續壯大“五大IP”
下一步,都江堰市將持續壯大大遺產、大青城、大熊貓、大灌區、大冰雪“五大IP”旅游產品矩陣,推動旅游消費高質量發展。
一是緊緊圍繞服務當前成都大運會籌辦“頭等大事”,瞄準境內境外重點客源市場,創新開發社交旅行、養成式旅行、精致露營、電競賽事等“潮消費場景”,構建“必須來”的線下體驗場景和“不須來”的線上消費場景。
二是啟動都江堰市博物館、水文化博覽館、青城山道文化交流中心等博物館群落建設,加快推進靈巖山國際禪文化旅游區建設,改造提升抗震救災和恢復重建陳列館,抓好文化遺跡、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建筑保護,增強文化地標吸引力和感染力。加快都江堰市放水節、青城武術申報世界級非遺項目,開展成都國際非遺節分會場、都江堰市田園詩歌節等展演活動,深化李冰、孫思邈、張大千、徐悲鴻等歷史文化名人研究活化,保留城市記憶。深化民宿農家樂品質提升行動,支持其在建筑設計、空間營造、服務提升等方面體現天府文化和世界遺產的生活美學,做實“青城文宿”民宿品牌。
三是積極打造巴蜀文旅綜合樞紐,積極融入“一帶、一線、兩走廊”建設,加強與三星堆、金沙遺址、三蘇祠等合作,打造都市圈精品世遺旅游環線,與重慶市南川、大足、銅梁等地聯合開展文旅產業招商推介及精品線路發布活動,推動構建景區門票、住宿、餐飲等協作互推機制,促進川渝文旅產業聚能強勢。加快開通渝都、滬都旅游專列,加密成灌快鐵運行頻次,提高成渝旅游穿透力、旅游市場主導力,做強旅游集散功能。
四是提升旅游管理現代化水平,推進智慧旅游“城市一張圖”(CIM)建設,迭代提升“一部手機游都江堰”功能,拓展提升全域旅游大數據中心功能,完善“綜合管理決策、高峰客流調控、突發事件管控、旅游資訊供給、游客全程服務”智慧化管理功能,建成地質災害天網二級監控平臺和涉旅山洪自動化監測預警系統,實現自動化監測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