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文成
在2019年第五個烈士紀念日來臨之際,江蘇省海門市四甲鎮關工委關工志愿者黃斌對四甲初中千余名青少年講述了解放戰爭時期,四甲出了兩個小英雄,一個叫姜福坤,一個叫姜來慶。
小英雄姜福坤,1934年10月出生于古余鄉第一保(現四甲鎮靶場村)貧苦農民家庭。 他8歲時父親病故,14歲時母親又因病離開了人世,成了孤兒,靠討飯度日。
1947年春的一天早晨,姜福坤外出乞討,來到丁家園(今貨隆鎮境內)。正巧,民主政府余西區中隊駐在這里,一個身穿便衣的哨兵問他干什么。他說:“我要找部隊。”哨兵便帶他到里屋見中隊長陳選文。陳選文見他身上穿得破破爛爛,赤腳破鞋,問了他家庭情況后說:“我們部隊每天晚上摸黑行動,遇到敵人要打仗,你怕不怕?”姜福坤回答說:“跟你們一起行軍打仗,我什么都不怕。”陳選文說:“你主動要求當兵,我們歡迎。你年紀還小,暫時先做一些其他工作,參軍的事以后再考慮。你聽到敵人方面有什么情況,隨時來向我報告。”區中隊留他吃了中飯,并給了2斤元麥米見子。姜福坤雖沒有被收留,但他參軍的決心沒有變,每十天半個月總要到區隊去一次。有兩次他探聽到敵人出動的消息,便立即尋找區隊向陳選文報告。
1948年2月14日(農歷正月初五),陳選文一早來到姜福坤的小草屋,要他去四甲壩摸清東、西步哨,敵人設防和地形情況。姜福坤手拿討飯棒、提著破籃子,從西步哨進去,觀察檔子、崗哨、地形。一個還鄉團分子對他產生懷疑,將他帶到哨所訊問。姜福坤說:“我無父母,討飯活命,今天年初五財神生日,想到鎮上討點年糕、饅頭吃吃,其他我不懂什么。”后姜福坤又被帶到敵人區公所,嚴刑拷打,幾次昏死過去,但他咬緊牙關,未向敵人透露半點機密。第二天一早,敵人將遍體鱗傷的姜福坤在西岳廟墳場活埋,犧牲時年僅15歲。
小英雄姜來慶,1933年3月出生于德安鄉(現四甲鎮東南村)貧苦農民家庭。1947年5月,姜來慶獲悉敵人將要來德安鄉捕捉民兵中隊長陳耀先。姜來慶迅速通知陳耀先及民兵轉移。敵人撲了空,抓走了已懷孕的陳耀先妻子戴瑞英,并揚言,若陳耀先在10天內不去自首,即處死戴瑞英。德安鄉民兵決定針鋒相對,以牙還牙。姜來慶自告奮勇,手拿討飯棒,經過3天偵察,終于獲悉國民黨反動派區長陶德中的小老婆回德安鄉娘家的消息。民兵們采取行動,一舉抓獲陶妾。陶德中救妾心切,不得不同意雙方換人。戴瑞英于是獲救。
姜來慶的真正身份被德安鄉國民黨反動派鄉長張錫范發覺,同年10月,姜來慶不幸被捕。他被押到通源鎮西岳廟(今通源小學)受盡酷刑,但他堅貞不屈,敵人惱羞成怒,將姜來慶活埋。臨刑前,他高呼:“中國共產黨萬歲!”
同學們聽了黃爺爺深沉地講述當地小英雄英勇事跡以后,紛紛表示要認真學習革命先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弘揚忠于祖國、熱愛人民的光榮傳統。

江蘇省海安市教育系統在學校師生中廣泛開展“傳承紅色基因,發揚光榮傳統”主題教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