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智添
(福建騰美市政建設有限公司 363107)
當前,市政公路建設項目越來越多,建設的要求越來越高。為提高市政公路給排水施工質量,應明確施工中存在的問題,如:地質勘查資料及管線探測資料、管線高程和平面位置、新建給排水系統與原給排水系統銜接等方面的問題,然后制定針對性處理措施解決問題,切實提高市政公路給排水施工的效率。
市政公路給排水施工前,應對管線施工部位地質狀況進行全面的了解,明確現有管線數據信息,以便為排水施工提供參照。我國市政公路給排水施工時,因施工部位地質狀況比較復雜,主要表現:巖土體行政方面存在一定差異,巖土體離散型較大,以及巖土體不均勻等,這些對給排水施工進度、質量,構成的影響非常大,無法保證給排水施工的順利實施[1]。與此同時,給排水施工前,應對現有地下管線、供電、供水、供氣管線等情況加以了解,以便保證管線探測資料的完整性,防止發生給排水施工對相關管線構成不良影響。當前,較多勘測企業為維護自身經濟效益,不能正確看待管徑管道勘測工作,沒有進行小管徑管道檢測工作,這對部分管線、施工進度,均造成了直接的影響。針對于此,應明確施工位置管道鋪設的具體狀況后,對四周住宅/商鋪安裝小口徑給誰管道、排水管道作以標識。
管線高程、平面位置的沖突問題比較凸顯,在給排水后續施工中比較常見。這方面問題的出現和較多因素有關,如:管線探測資料不準確/不完善,不能明確地下管線鋪設的具體信息。如:給排水關小施工部門沒有很好的掌握現有管線鋪設資料,對供水管線鋪設資料、供電管線鋪設資料,以及供氣管線鋪設資料等掌握不理想,所以無法保證埋設位置的合理性。上述問題的發生,導致探測管線狀況受到威脅,而發生管線探測埋設位置、高程沖突的情況;施工圖紙設計不合理、不規范,也會引發管線高程、平面位置沖突狀況,和施工設計部門人員工作隨意、不能重視給排水施工設計有關,進而發生了給排水施工工程質量方面的問題。
給排水施工時,因公路修建需要將兩側的道路市政管線系統,予以隔斷方式進行處理。原管線渠道系統自身問題所致,使得新建給排水系統、原給排水系統,不能很好的實行銜接。而發生新建管道、原管道不能銜接的原因,和施工設計企業沒有對原給排水管道現狀進行研究、沒有考慮到管線因素有關。所以,施工過程設計圖紙中的描述,和現有管線情況無法保持統一狀態,這時則會發生施工設計方案、現有管道鋪設沖突的問題[2]。較多施工企業設置公路工程自用冷卻水管,易于產生誤認為市政給水管的幾率較大,因此出現給排水施工方面問題。同時,一些施工設計部門不能對現有管道相關情況作以了解,而這也是不能達到設計要求的主要原因。管線勘測資料不完善,沒有予以小管徑管道勘測工作更多的重視,則無法做好管道銜接設計工作,產生新建管道、原管道沖突狀況,此時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支持,并且限制給排水施工情況。
給排水施工質量好壞,對于市政工程建設的整體質量影響非常大。當前,常見的給排水施工質量問題包括:管道安裝問題、溝槽回填問題、操作人員責任意識問題。其中,管道安裝問題的原因和較多因素有關,如:安裝人員因素、安裝材料質量因素、剛性接口填料因素等,容易會發生管道漏水問題。溝槽回填不符合質量標準、不能遵循施工設計圖施工,均無法達到溝槽回填時分層夯實的效果。回填土中含有石塊/雜質,應經專人回填,但結合實際情況來看,均由機械方式回填,故此溝槽回填壓實度不符[3]。操作人員責任意識不足,不能做好溝槽回填、管道安裝等方面的工作,沒有進行檢測實行下一道工序,故此出現給排水施工管道漏水、路面下沉的現象。
給排水施工,為市政公路工程施工中的重點,給排水施工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市政工程的整體施工效率。針對于此,應明確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制定對應的處理措施,并做好設計階段勘查方面的工作。這就需要對市政公路沿線的給排水管線進行了解和分析,端正工作態度,避免發生漏測、誤測的情況。設計階段提供的勘測資料應保持完整性,設計人員準確掌握現有管道情況,構建施工方案[4]。與此同時,需明確施工地段地質狀況、淤泥地質特征,予以地基處理,并做好地質開挖石方量的統計工作。若是需要保留原管道,應做好管道的檢查、勘測方面工作,及時處理破損、淤積等問題,實行新建給排水系統、原給排水系統的銜接。
給排水施工設計的過程,需要考慮到施工過程細節問題,按照施工圖紙設計要求、相關規范,對施工圖紙進行設計。原管道、新建管道銜接時,應明確原管道鋪設情況,考慮到給排水系統施工計劃,將當前管道鋪設的數據信息整合,以便達到完善給排水施工方面的效果[5]。做好新建給排水系統、原給排水系統銜接方面的工作,還可防止發生積水、漏水方面的問題。在和原管道銜接階段,應保證管道間有一定的跌水高差,標高設計、實際標高的差異,應控制在規定的范圍內。
市政公路給排水施工時,需要遵循施工圖紙相關標準設計,考慮到現有管道長度因素、現有管道位置因素、現有管道走向因素,以及現有管道井位數因素等,并加強對開挖地段地質狀況的了解。如果發現影響施工質量因素,應立即上報并處理,然后確定勘測的具體范圍、勘測內容,及時做好交換樁關鍵位置的復測、管道保護方面工作[6]。此外,應經專人采購材料并落實責任制,要求采購人員掌握專業知識,嚴格控制采購材料質量。材料進場前需接受內、外壓試驗,待質量達標后即可投入應用。
竣工驗收階段,應實行施工管道密閉性試驗,遵循相機制實行試驗。試驗后,遵循具體標準加以溝槽回填,選擇適合的夯實方法。此外,在應用壓路機時,需保證碾壓重疊寬度>0.3m,壓路機行進速度<每小時2km,最后通過攤鋪瀝青混凝土方式修復路面。
市政公路給排水施工時,應實行設計階段勘察方面的工作,并做好施工質量控制工作、給排水施工竣工驗收工作。如果施工過程發現問題,需要予以深入分析,并制定相應措施處理,從而提高市政公路給排水施工的整體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