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軍
(民勤縣自然資源局規劃技術保障中心, 甘肅 武威 733399)
《中華人民共與國城鄉規劃法》自2008 年實施以來,標示著城鄉一體規劃時代已經到來,文件對城鄉規劃建設做出了具體的指示和要求。目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在城鄉建設開啟新局面的情況下。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這就要求我們依據村莊自身的條件進行合理規劃,完成產業結構調整,構建可持續發展的農村產業體系。
在國土空間規劃“五級三類四體系”中,村莊規劃作為城鎮開發邊界線外的詳細規劃,意味著村莊規劃將更具有操作性和實施性。在農村規劃中,鄉村規劃體系包含兩個方面:村莊布局規劃、村莊規劃兩部分。
1、中央五部委《關于統籌推進村莊規劃工作的意見》中對村莊的類型提出了明確的分類,確定了集聚提升類、搬遷撤并類、城郊融合類等5 類村莊的分類標準。在確定遷移與保留的村莊類型、區位條件、人口變化以及發展趨勢時,應該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縣域村莊布局等規劃作為依據,做到科學有序引導村莊規劃建設;并實現近期和遠期的統籌發展,通過集中力量,突出重點,向中心村集聚,基層村定居點,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2、把各鄉鎮所在地、中心村聚居點、基層村聚居點與新型農村社區的布點與發展經濟規模等問題作為重點解決對象;有針對性地統籌謀劃村莊發展定位、主導產業選擇、用地布局等,擬定人口向鄉鎮所在地、產業發展集聚區集中,符合農村實際、切合經濟社會發展的村莊布局。
《村莊與集鎮規劃建設管理條例》由國務院1993 年發布實施,其規定:編制村莊、集鎮規劃可以按照以下兩個階段進行:村莊、集鎮總體規劃與村莊、集鎮建設規劃。隨著國土空間規劃的不斷深入,對“多規合一”村莊規劃的編制方向提出了明確的指引,中央五部委《關于統籌推進村莊規劃工作的意見》和《自然資源部辦公廳關于加強村莊規劃促進鄉村振興的通知》中,明確要求村莊規劃要堅持全域管控和底線思維,做到居民點建設有管控、重要建設項目有安排。
長期以來,城市發展與農村發展都是走的不同的道路,在農村建設中的區域影響與城鄉互動問題上缺乏研究,致使城鄉發展各自為戰、布局分散。當前比較重要的問題是:沒有明確的規劃依據,在實際工作中,對于農村分類發展等方面沒有具體政策作為指導。
就目前而言,在我國農村中,存在比較嚴重的 “一戶多宅”問題。在農村人口大量進入城市后,“空置村”問題開始逐步凸顯出來,農村建設用地的浪費情況相當嚴重。而且在工業化以及城鎮化步伐加快的背景下,存在的一個典型問題即:建設用地指標稀缺。對此,要進行城鄉發展一體化,要做到保障農民基本利益,以此為基礎,設置相應的機制,如用地退出機制在,讓土地資源能夠得到有效利用。
在對于特色保留型村莊進行規劃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做好有效結合,進而促進產業發展。
在農村布局規劃方面,農村規劃布局,必須要將有利于農業生產、農民生活與農民就業作為主要原則,在此基礎上關注城鎮對于農村發展起到的作用,充分發揮其領導力,讓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等能夠順利進行。此階段需秉持以下原則,第一,試點先行;第二,群眾自愿;第三,以點帶面;第四,有序推進,滿足上述要點,進而建設規劃新型農村住宅社區,實現人口集聚管理、實現資源信息共享,解決農村隨意建房,而帶來的耕地濫用、土地浪費等問題,不僅達到了農民改善居住環境與建造房屋的基本需求,而且還節約了土地資源,改善了農村整體居住環境。
在農村規劃的內容上,將推進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作為主要目的,根據農村實際情況,把市場經濟的相關手段,靈活的運用到農村建設規劃中,推進農村產業經濟的發展,提高農村“自我發展”,將村民利益落實到實際發展中,讓大家切身感受到規劃發展的好處。此項工作除了讓農民的生活需求得到極大的滿足,和對于生產問題也有較強的解決能力。
首先,對于農村產業發展以及城鎮化等多方面需融合考慮,審視自身,找準自身的優勢,尋求自身定位。其次,在發展規模上,村鎮的發展與城市不同,需要走自己的產業發展特色道路,打造自身的產業優勢,創建核心競爭力。在這一點中,更要堅持以鄉村振興戰略為準則,創新農業發展,推進農村現代化,讓農業更有奔頭,讓農民變為有吸引力的職業。鄉村的興衰和國家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的任務在農村區域,當然最深厚的基礎以及最大的潛力同樣在農村。
在農村土地利用規劃上,嚴格控制總量,優化結構,以提高資源節約率,達到改善農民生活環境的目的。對于農村中的生活以及生產用地等,需要做好集中規劃,打造美麗鄉村。對此,首先應處理好規劃布局中的集中與分散關系,秉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充分結合村民的生活方式,控制好建設用地規模,不能出現隨意擴張的現象。
在開展保留型村莊規劃工作時,要避免重城輕鄉的發展理念,從實質上對鄉村進行深層次研究,對此需全面認識“多規合一”,這是在鄉村振興視角下,通過理清村莊管理問題,而編制的科學的村莊規劃,不管從產業經濟還是基層治理等方面來看,都有著很強的實用性,對于促進鄉村發展來說,是非常強有力的支撐。
在進行村莊規劃時,應該秉持以下幾項原則,第一,以城鄉一體化發展趨勢為主要依據,對于村莊的功能進行詳細考察,明確其發展方向,讓村莊規劃建設能夠和城鎮發展協同進行。第二,在進行村莊規劃時,要最大程度確保村民利益,秉持尊重村民意愿的原則,在這樣的基礎上,調動他們參與的積極性。第三,重視生態保護,無論如何規劃,都要將保護生態放在關鍵位置,打造美麗鄉村。第四,集約資源,在規劃時要合理利用能源,保護自然資源,尤其是耕地,林地等。還可以將周邊村莊聯合發展,實現對基礎設施資源的充分利用。
綜上所述,在進行村莊規劃的過程中,不容忽視的一個關鍵點是產業規劃。對于特色保留型村莊的規劃來說,實現村莊產業的發展,有效改善村民的生活水平是規劃工作的一項要點,所以在具體開展工作時,必須綜合考慮實際情況,分析當前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解決。秉持基本原則,發揮村莊自身的優勢,更好地打造有特色的村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