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斌
(遼寧省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遼寧 沈陽 110000)
現階段我國存在人口基數大,道路交通建設尚不完善的問題。致使交通擁堵和各種交通事故頻發,道路的總體利用率低這是目前存在于我國大部分城市所面臨的通病之一。渠化設計可以有效提高交叉口的道路通行能力,減輕交通壓力,降低危險發生率保障交通的通暢。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突飛猛進,人口大量的從農村地區遷移到城市,給城市的各項基礎設施建設造成了很大壓力,尤其是道路交通方面。道路數量增加,交通通行量上升,相應的設備供給與整體水平雖有提高但仍難以適應社會需要。加之在人流量和車流量大的早高峰與晚高峰時期,非機動車以及行人通行的車道狹窄綠燈時間短,部分市民的法制意識與道路交通安全意識差等因素都導致了交通無序的現象。所以針對此類問題,道路交通管制部門要進行平面交叉口交通的組織分析并確定啟動優先權交叉口機制來改善無序問題。
例如開展優先權交叉口建設,規范交通秩序。首先道路管制部門要先分析交通無序的原因為渠化規劃提供理論依據對癥下藥。通過對一段時間的實時路況進行觀察,發現在早上七點到八點之間,下午六點到七點之間會出現經常性的道路嚴重擁堵情況。車輛隨意插隊變道,非機動車和行人不遵守道路交通法規闖紅燈,在機動城駕駛到上行駛都導致交通通行量下降。據此道路管制部門將工作重心置于在早晚高峰時期分流行人與機動車,分批放行治理建設優先權交叉口。考慮到特殊時間段內行人與非機動車數量較大行駛速度慢,道路管制部門將二者實行一體化設計。在渠化設計中體現為:第一,在行人非機動車通過交叉路口時,在交叉口面積較大,車流量大且車速行駛快的情況下為他們設置交叉口安全島。安全島起到保證交通秩序分流非機動車和行人的作用,當綠燈時一批行人將會從安全島抵達馬路對面,下一批行人則會到達安全島等待綠燈再次亮起后通過馬路。處于十字路口等交叉面積較大的道路時,在安全島出口的設計上可以依據道路的往來情況設置相應的多方位待轉區如左轉非機動車安全島停留地,有效的疏導了大規模的人流,確保通行順暢減少了非機動車行人隨意穿行機動車道的危險現象。第二,在行人過街設計上要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原則,尤其要注意老幼病殘孕特殊群體的交通安全問題。在一般情況下當非機動車行人通道寬度大于兩米時,為提高通行能力可以把道路設計在安全等級較低,小面積交叉口位置。在保障人群過街安全的同時兼顧了通行便利。當處于面積較大的交叉口時,全面考慮各類人群的通行能力行人過街的設計步速應小于1.0m/s,為需要特殊保護的人群提供安全通道。安全通道與道路上的安全島相連,基本符合一般的行駛路線,機動車遇到安全通道后要有意識的放慢速度以免發生意外。如經電子監控檢測,機動車未避讓安全通道上的特殊人群將會被處以罰款。只有科學的開展優先權交叉口機制,利用安全島、安全通道等方式分流非機動車和人群才能保障特殊時期道路交通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渠化交通是指在道路設計上采取劃分車道,建設綠帶和安全島的方式,使車輛與行人可以像渠道中的水流一樣互不干擾的流暢通過。由于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市中心的企業數量與規模與日俱增,大批居民每天都會在固定的一段時間內從城市的各個方向涌現市中心進行工作生活。這就直接導致了市中心交通壓力的增大,出現潮汐車流擁堵的現象。因此道路管制部門要將原有的雙向車道改為多向車道設計可浮動變化的出口車道分流車輛保障通行順暢。
例如設計十字形交叉口和潮汐車道,為車流提供更多的出口,避免車輛隨意變道行駛而帶來的交通秩序混亂。道路管制部門通過長時間的數據分析發現車流量呈現出潮汐變化趨勢在早上七點到八點人流與車流從周圍想市中心移動,下午六點到七點又大規模的離開市中心。由此道路管制部門主要采取兩種措施:第一,設計潮汐車道靈活應對固定時間段的車流變化。在設計車道時改變傳統的雙向車道模式,將劃分相向而行的車道的固定路障變為可移動的分隔帶,把分隔帶與監控相連接并受到交警的人為控制。當早高峰來臨后,交警通過觀察監控了解總體的路況信息,車輛大幅度的駛向市中心,此時對進城的車道需求量大出城車道的需求量少,交警就可以控制移動隔離帶將出城的車道臨時改為進城車道減輕交通負擔,保障通行的流暢。第二,把交錯叉口改為十字形或T 字性叉口,減少叉口數量。在大面積的交叉口路段,簡化車道設計把幾個大致方向相同的小交叉口合并為一個大交叉口,擴大出道口車道的面積。對于交錯叉口而言需要處理的交通流量多,在車流量大的時間短無法控制車流走向并且不利于對此條路段陌生的司機的行駛更易導致交通擁擠。所以道路管制部門可以通過對于交叉口相連的某條道路采取單向交通或禁止右轉等措施將車道控制為十字形,減少交叉口的數量,控制對象交叉口的流入量。同時交警以實施必要的交通規制和改善信號相位的方式,配合十字形叉口的道路管制工作,讓車道呈現出小股水流匯入大河的態勢,促使車輛的有序形式,體現渠化設計的便利之處方便群眾生活。
由于我國人口基數大,車輛管理的不健全,導致道路利用率依然較低。針對因為行人隨意穿行馬路,機動車不按規定行駛所帶來的交通事故,道路管制部門可以通過改善道路規劃,實行渠化設計的方式來規制群眾的危險行為,提高道路的通行量。
例如綜合考量道路規劃采用渠化設計,提高道路通行能力。道路管制部門針對路段的具體情況制定適合的道路設計方案。在大面積的交叉口地帶通過建設安全島的方式,分流非機動車和行人,保障行人在綠燈的時間范圍內安全通過馬路,避免因為綠燈時間短而道路長而出現的行人滯留在馬路中間的現象出現。在車道數量多并且較寬的道路上應建設交通島。用來限制和引導車流的行駛方向,令斜交對沖的車輛變為直角交叉或銳角交叉,避免因道路過寬引發的車輛并行,搶道的問題,降低機動車相撞的風險,保障道路安全。同時交通島的位置要按車流順暢的流線設計,面積適中與該條道路的寬度相適應。交通島上還應種植醒目的綠化,高度適宜不影響通視范圍。其次道路設計作為市政項目的重點工程還要注意渠化的美觀程度。在規劃初期要充分考慮發展與環境之間的關系,使得交叉口的渠化設計與綠化設計協調發展,豐富路口形式。道路管制部門可以依據本地方的歷史文化或自然環境特色,設計出有地方魅力的交通島,安全島等渠化設計。如在四川重慶地區設計者可以把具有地方自然特點的熊貓與渠化設計相聯系,將安全島,隔離帶的綠化做成生動可愛的熊貓的形象,既可以滿足道路管制的需要又能使居民在出行中保持良好的心情。
近年來,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面積不斷擴大,道路數量也隨之增加。相關的基礎設施雖有一定發展但仍然難以滿足現有的交通通行量。針對人車行駛無序,潮汐車流擁堵和交通事故頻發的現象,道路管制部門要進行城市交通的平面交叉口組織和渠化設計,提高通行率便利居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