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俊
(四川公路橋梁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四川 成都 610200)
公路綠化使原本光禿禿、單調的公路變得豐富美麗,給行人提供了和諧漂亮的行車環境。隨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等思想的深入,人們對高速公路的綠化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單單是簡單的種點花草的問題,高速公路綠化環境現在是與公路美學、環境學等多種學科相結合下的產物,不僅包括公路占地的綠化,還包括沿著公路的一切景色,如山丘、農田等。所以我們要對高速公路綠化環境進行重新的認識和了解。
高速公路的綠化設計要符合整體的需要,不同地區的高速公路綠化設計也有所不同,要充分考慮安全、自然條件、周圍環境等等。綠化首先要考慮通行安全的問題,保證安全距離和司機的視野開闊。不僅可以幫助道路設施功能的發揮還要方便公路和環境的養護。綠化環境要考慮公路和兩側的環境,做到保護和美化相結合。增加植物的多樣性,在選擇植物栽種時,結合經濟、美化、適合等作用進行選擇,做到因地制宜。例如護坡道和土質邊坡適合栽種耐干旱和耐貧瘠的植物,也可以栽種適應能力強的矮灌木。邊溝外側的綠化在美化的同時要注重生態的保護,可以栽種淺根性灌木。
中央分隔帶的綠化是非常重要的,它的作用主要是按照汽車行駛的方向分隔車道,避免車燈炫光干擾到司機,如果汽車之間距離較近,可以減少司機的心理壓力或者緩解司機因長時間駕車引起的疲勞。還可以幫助司機引導視線以及美化環境。綠化模式以整形式設計為主,上層種植小喬木,并且每株之間等距排列,下層搭配一些灌木等植物。還可以采用圖案式的設計,即利用灌木或者綠籬,修剪的整齊一些,排列成不同的圖案來美化環境。還有一種是平植式,采用密植適宜的植物,對其進行修剪和種植,在種植過程中弄一些圖案。每一種都要考慮是否可以耐汽車尾氣的污染、植株健壯還有不用經常修剪等。這三種模式要根據當地的綜合情況進行考慮,選擇合適的綠化模式。
邊坡綠化模式要與中央分隔帶的綠化模式相融合,需要考慮實際的土壤質地、坡的陡峭程度還有公路高度等等,主要作用是固坡還有避免水土流失。土壤型邊坡顧名思義主要由土壤構成,此模式主要采用機械噴草。還有土石混合型邊坡,主要由巖石、碎沙等物質組成。至于巖石型邊坡,一般分級處理,第一級先鋪漿砌片石,再栽種藤本植物,目的是幫助硬質的坡面看起來軟化一些,第二級和第三級可以栽種三維網植草綠化坡面。
立交區的綠化模式采用自然式群落種植的綠化模式居多,即采用喬木、灌木、草木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綠化。這種模式仿照了大自然的植物群落和自然更替,使生物更加的豐富多樣,不僅很大的提高了景觀效果還使生態環境得到了改善。
公路兩側的綠化在不影響行車安全的情況下,可以種植喬木和灌木。主要根據兩側的環境進行種植,比如兩側多是自然景觀、田園風景或者濕地,可以多種植較矮的灌木,這樣車上的乘客可以享受大自然不一樣的風景。如果周圍的環境看起來光禿禿的,那么可以多種植一些喬木等,既可以使乘車人員感到美,還可以改善周圍的環境。公路兩側的綠化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設計種植,可以達到人工景觀和自然的風景相結合。
高速公路綠化植物的選擇非常重要,這關系著綠化是否成功。在選擇綠化植物時要因地制宜,最好是選擇當地的植物,這樣植物可以更好地適應環境,存活率比較高,還可以凸顯出當地的特色。如果要從外地引進,一定要選擇適應環境能力強的,可以先在當地試種,如果沒有問題再大量的購進,使用在高速公路綠化中,如果處理不當容易產生生態入侵的問題。綠化植物不僅要適應當地的氣候條件,還要適應公路周圍的環境,公路周圍汽車廢氣污染比較嚴重。一般以常綠的植物為主進行種植,也可以有一些彩色的葉子作為裝飾,這樣看起來更美一些。一定要選擇抗病能力、抗旱能力強的植物,因為對高速公路綠化植物的管理不像平常的植物那么細膩,所以一定要適合粗曠式的管理。
上文提到中央隔離帶主要作用是防止司機眩暈,還有公路隔離,所以在植物的選擇上也要針對這種功能進行選擇。最好選用常綠的植物,多采用闊葉樹。中央隔離帶的汽車尾氣排放很厲害,還需要考慮中央隔離帶所處的地理環境、氣候的特點等等,選擇可以抵抗尾氣污染、抵抗干旱、景觀效果也比較好的植物。比如內威榮高速采用了紅葉石楠,還穿插的種植了一些花灌木作為裝飾,比如紫薇等等,還有一些擁有頑強生命力的黑麥草等地被植物。
邊坡的綠化作用除了最基礎的美觀之外,還起到穩固路基、避免水土流失等等,上文中也有所提到。應該選擇草本植物和灌木相結合進行種植,因為草本植物可以把地面鋪滿,這樣對減少水土流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灌木的保護能力更強,而且灌木還可以為草本植物創造適合生長的條件。比如內威榮高速草本植物采用了刺槐、小冠花等,有些地方土壤不是很肥沃,甚至采用了一些生存能力強的野草進行種植。灌木植物種植了春蘭、迎春藤等,對路基的保護和防止水土流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互通立交的土壤條件相對較好,面積大、土壤比較肥沃,一般可以選擇種植的植物種類比較豐富。但是這里對環境的綠化要求也比較高。可以采用小喬木,來引導司機的駕駛視線,更好的滿足行者的視角和行車。出口的部位可以密集種植一些灌木,目的是如果司機行車出現失控可以減少一些沖擊力,很大程度的降低事故傷害。考慮好安全之后,還要考慮如何使綠化環境更加美觀,可以種植藤本植物。
由于我國高速公路的發展非常迅速,而環境、地勢和氣候都比較復雜和多樣,這對高速公路的綠化環境有一定的難度,尤其是在植物的選擇上面,這是關鍵所在也是相對薄弱的地方。高速公路的環境不是非常容易改善的,需要我們從各個方面進行努力和研究。當高速公路的沿線有常青和茂盛的樹木,還有一些花草作為點綴,不僅可以保障司機的行車安全,還可以與大自然融為一體,使人在行車中得到幸福滿足的感受,這是我們高速公路綠化環境的目標,我們要加倍努力來保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