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震
(盧氏縣河山水利設計有限公司 472200)
目前,我國水運發展站在一個全新的起點。第一,我國港口硬件設施全球遙遙領先,這些設施現代化,專業化水平達到世界領先地位,設施的規模龐大,裝卸效率以及專業技術在世界上都名列前茅。第二,我國港口可以停靠世界上最大最先進的集裝箱船、游輪等。第三,我國水運在世界經濟發展中,凸顯出其基礎性和先導性作用,支撐了黨和國家提出的“一帶一路”建設,在對外貿易中發揮積極不可代替的作用。我國已經成為了水運大國,其在中國乃至全世界的經濟發展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水運在我國發展至今,已經形成了其獨特的經濟技術特征:運載能力大,消耗少,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小,運營成本相對較低,這個也是支持和服務經濟發展的基本保障。是世界物流的中心環節。從國內發展戰略角度來看水運在綜合運輸中的顯著作用,據統計2019 年水運完成年75.86 億噸,占全國貨運總量的14.8%,貨物周轉量98621.46 億噸,占全國貨物的52.1%。最近國家提出的“一帶一路”發展倡議都和水運發展密切相關。我國水運在國家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黃金運輸道功能。
從國際領域來看,國際上的貿易基本上是海上運輸為主,只有不到10%屬于其他的運輸方式。2019 年全球海上貿易總數達到120.5 億噸,其中我國運輸總量占近70%,事實證明我國國際船舶運載能力屬世界領先地位,全世界10 大港口我國擁有七個,我國融入世界產業體系完全由水運來引領者。
我國水運雖然發達,但綜合實力與美、日、歐盟等國相比,呈現出華而不實、大而不強等特征。比如國際海運方面,經研究調查發現我國海運的實力仍處于中偏上,與海運大國相比還是有相當大差距的。
為了滿足經濟的迅速發展和建設我國交通強國的偉大決策。建設交通強國前提是要有富強的國家,這樣才能打好我國制定下來的百年發展交通目標的基礎,實現以服務群眾為目標的交通運輸服務,才能讓世界以中國為中心的海運發展緊密團結在一起。再者是自身強健,這樣才能在技術上引領全球,以實現水上交通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最終實現交通現代化發展。作為經濟強國,在建設水運發展時,其主要目的就是要在中國現代化發展進程中,在交通強國的社會背景下,全面發展現代化的水運交通。
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全面發展的理念,把握我國的基本國情,根據推進“五位一體”、“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全面推進我國水運變革,努力使我國水運在質量、效率及動力得到全面提高。以我國水運網絡覆蓋全球化,航運國際化、黃金水道建設等為發展戰略目標,集中建設設施裝備、提升服務功能、堅持可持續發展和擴大國際影響力的四大戰略領域,以長江為中心的內河黃金水道建設的運載體系,以“一帶一路”為重點的航運服務網絡建設,構建支撐國家重大戰略和交通強國、海洋航運強國等建設,使水運成為我國經貿發展建設的重要支撐,有力支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目標的實現。
因此,在水路交通發展戰略新目標上,我們把它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首先,要為全面進入小康社會做好服務。其次,為建設交通強國做好先行準備。最后要繪制好藍圖,為達到交通強國而打好基礎。預計2020 年后我國水運強國的戰略部署主要分兩個階段來實現目標目標,考慮先行性,可以對目標年提前五年來進行實施。第二階段,提高水運設施建設,把我國打造成水運大國,水運水平要排名在世界最前,這個目標要在2030 年實現。水運設施建設包括全球航運服務網絡和全流域黃金水道全面建成,達到世界一流水平的海陸物流服務體系。在傳統航運服務網絡的技術和功能得到全面完善時,也要完成服務“一帶一路”的全球航運服務網絡布局,水運在這當中起到了保障性和引領性的作用,水運的服務性發展理念完全的彰顯出來。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中國國際航運中心基本建造成功,有相當一部分現代航運服務業將達到世界一流水平,“一帶一路”沿線的航運能力明顯提高,并在水運界形成示范性。我國水運體系的迅猛發展,促進著世界各國的水運業發展,同時也促使著我國國際影力響全面提升。第三階段,在2045年要達到世界水運強國的目標,處于全球領先的總體地位。其中航運服務、中國國際航運中心、黃金水道的國際影響力全方位提升,要成為全球海運治理體系的重要貢獻者。我國的海運發展理念要得到大多數國家的認同,并被廣泛采納。水運要成為我國經貿、大國外交、人類共同體的支撐,及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目標實現。
水路的全面發展主要以設施裝備調整優化、服務功能拓展轉型、綠色智慧創新發展、國際影響全面提升等四個方面進行戰略部署。未來 三十年根據我國水運戰略的實施情況,在黃金水道、集疏運體系、航運中心、航運網絡、影響力提升等領域將作為我國水運發展的重點戰略部署。針對上述領域的部署任務,提出以下幾戰略規劃:
內河的發展一直是我國的短板,通過打造長江等高級內河航道為基礎,建立各航道干接之間的聯系,組建通江達海的高標準航道網絡系統,針對船型進行現代化、整潔化、標準化的整合及港口集約化、快速化、通暢化的調整,有效實現水陸的完美銜接,打造全面高效的黃金水道。
集疏運體系的完善重點是港口集裝箱鐵水聯運,著重強化各運輸體系的銜接,形成整體有效的發展趨勢,為共同發展打造合力之勢,提升整個行業的服務效率,促進整個物流鏈之間全程效率的快速發展。
實施創新制度,拓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運輸需求,以增加沿線國家市場為主要方向,提升全方位服務質量,形成具有中遠期目標的全球競爭實力,建設一個具有全球引領力的世界一流中國特色國際化航運中心。
服務網絡的 重點是完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服務體系,加強布局各港口支點的建設,建立健全航運網絡,提升增值服務的質量,打開航運全面開放的新局面,促進人類命運共同的形成與發展,推動形成新的格局形態,為全球航運建立完善的服務網絡。
水運的治理需要積極開放合作,共同參與發展,貢獻智慧與資源,嚴格遵循國際航海運輸規則,主導國際海運規范標準的制定,在水運治理方面提出中國的意見,使中國智慧在國際海運發展中占據一席之地,讓全球海運體系凸顯中國元素,為世界海運市場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水運在我國發展的總歷程中,奠定了扎實的基礎,也起著非常重要的先導性作用,支撐著我國提出的“一帶一路”經濟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和最新制定的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戰略實施。近些年來的水運全面發展戰略,在我國的對外貿易中也發揮異常重要的作用。事實證明我國現在已經是水運大國,在水運中擁有了其他國家無可比擬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