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太權
(中鐵二局新運公司, 四川 成都 610031)
隨著近些年我國一帶一路戰略的有效實施,鐵路運輸有了快速發展。軌道工程是鐵路運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軌道工程施工主要包括鋪軌、機械化整道、長軌換鋪施工等等內容。但是對于既有線軌道工程,特別是各既有站場改造來說,由于施工的范圍相對集中、施工工序復雜,涉及到多專業配合及各專業施工人員、施工機械設備非常多,所以需要重點控制好現場的施工安全管理。為了確保既有線改造施工能夠正點安全開通,最大限度減少對行車的影響,既有線施工一定要嚴格遵照既有線施工安全管理辦法和相應標準規范進行,加強施工組織以及安全管理。
第一,設計圖詳解。
根據設計圖詳細了解軌道設計標準、施工工程量等工作,以便有目的、針對性開展詳細施工調查,具體內容如下:
①了解設計標準與原標準是否發生變化,坡度和標高是否變化;新舊道岔的坐標差異量、曲股線路曲線要素是否發生變化,曲線撥道長度、撥移距離及利舊情況等;
②路基、涵洞等結構是否需要加寬、加長;既有道岔拆鋪方案盡量減少對既有線的影響;
③根據設計圖了解新舊道岔前后絕緣接頭位置里程變化,初步計算好配軌,原則上新岔前后按要求配置新軌,最大化利用舊軌,若出現軌型不一致,增設異型軌;
④根據平面圖核實換鋪道岔范圍接觸網桿、信號設備等既有設備位置關系,初步判定遷改設備還是采取縱移道岔方案。
第二,施工現場調查。
①主要調查道床厚度、坡度銜接、起撥道量(既有線實際標高測量)、道口、橋隧及絕緣接頭位置等軌道設備位置關系及實際狀態,施工過程中對既有設備的影響和保護措施的制定;
②路基斷面型式及排水情況;
③道岔類型及軌道與道岔的連接形式,道岔實際坐標,道岔前后線路既有平面位置與設計線位關系,本次動道地段配軌計算,與不動道地段平縱斷面關系處理(方案敲定),盡量減少對既有設備擾動;
④道岔預拼位置確定。
⑤起落道時路基斷面及站場排水的影響;曲線軌道撥道對路基的影響,施工對電務信號設備、行車設備、機務設備和客運設備等的影響及解決辦法;
⑥資源配置及組織。機具設備進場道路及存放場地確定;軌料來源及運輸組織、現場存放場地規劃;施工人員就近安置;大型設備(機車、軌道車、搗固車)占用車站股道及施工期間進路安排等。
勘察的目的不僅是調查清楚現場施工條件,便道運輸條件,道砟、道岔、配件、工器具存放條件,施工人員住宿地點,重要在于正確編制施工方案,現場有計劃、有目的地按方案推進,同時有利于加強設計核對,優化設計和施工。
既有線封鎖施工需要制定統一的組織機構(領導小組)全面統籌安排,該機構要求管理隊伍安全意識到位、有責任心、思想統一、組織協調能力強、業務熟練,配置的施工隊伍戰斗能力強。站場改造期間應加強與“路局”施工辦、運輸處的領導溝通,詳細了解“列車運行圖”,最大限度爭取天窗點的數量和時間,減少因無天窗點停工等待的時間。方案編制必須符合設備管理單位相關要求。
第一,施工方案編制主要依據。封鎖施工的內容、工作量、作業時間、施工影響范圍,對行車和既有設備干擾程度,以及施工單位的準備工作開展提供條件等都需參照除設計以外的以下資料:列車運行圖、車站平面布置情況、車站作業情況、區間的閉塞方式、車站信號聯鎖方式、維修天窗、線下和四電改造施工方案等。
第二,施工方案編制。
①施工單位提出初步意見。施工單位應以最大限度減少封鎖點內的施工工作量,減少封鎖時間和天窗點數量為原則,并以科學的方法提出封鎖條件。
②由運營單位的運輸組織部門和施工辦組織建設、施工(含四電改造)、設計、監理單位及運營單位業務部門及有關站段召開封鎖施工方案審查會,會同研究封鎖施工方案,此項工作一般需要經過3 至4 次,最多可達7 至8 次之多。
③運輸管理部門、施工辦根據方案會的意見,最終確定封鎖施工方案,按審核意見完善施工方案。
④報請建設單位監理、建指,工務段、電務段、供電段、工務處、電務處、供電處、建管處、運輸處,施工辦等單位審批。經審批完成后與相關設備管理單位簽訂施工安全及配合協議,部分路局需簽訂支付費用或保證金合同。
第三,封鎖時間及條件的確定。根據所在路局營業線運輸繁忙程度、維修天窗、設備技術條件、結合施工單位組織水平確定基本封鎖時間。首先確定各單項封鎖作業時間標準,這個標準可根據近年的施工水平,統計出各單項作業時間的平均數,再通過分析調整確定。然后,確定封鎖施工中的工序關系,盡可能實現施工工序的平行作業減少封鎖施工的總延續時間。
第四,具備封鎖施工條件的確認。根據施工單位工作量及完成任務情況,提前組織設備管理單位配合部門人員檢查施工單位進度,確認點外施工完成情況是否具備進行封鎖施工條件,如道岔預拼幾何形態檢查符合要求并完成線外工電聯調、線路經整道達標(部分工程線需完成大機養具備開通條件)方可進行插鋪和線路撥接施工。
(1)施工過程中為了確保既有線行車的安全性,需要安排專門的駐站聯絡員、現場防護員、監督員和,備足通迅工具和防護用品,上道前按要求取得路局培訓合格持證上崗,施工單位同時要對其進行安全安全培訓和交底。
(2)施工過程中現場施工人員、作業設備多,不同專業施工存在著很多的交叉工序。為了避免施工人員受到本線以及鄰線行車的損傷,施工過程中要安排監護人員進行監護,同時施工人員要加強自我保護,施工人員之間也要進行相互保護。避免其他無關人員受到施工傷害,在施工地段和現場委派專人看守并巡查,同時要設置相應的臨時圍護和固定防護設施。
(3)施工過程中涉及到材料以及施工機具,為了避免施工材料、機具侵入到既有鐵路界限,一定要委派專人監護并進行檢查,同時要實施安全教育。為了避免機械作業侵線,在施工之前一定要實施交底,并設置護樁護欄進行防護。
(4)既有線的兩側存在著較多的設備,為了避免施工機具碰撞周邊的地上設備,需要對既有設備實施防護,并且進行值守看護,同時對于施工人員實施交底教育。對于既有線周邊的地下管線來說,為了避免管線受到施工的影響而破壞,一定要事先和設備管理機構進行聯系,深入到施工現場實施調查探究,并進行標識。在沒有探明地下管線具體位置前嚴禁采用機械設備進行施工。
(5)加強大型設備和自輪運轉設備的施工防護。若是在既有線兩邊15m 范圍內存在著和既有線機械以及車輛等高或更高的施工情況時,需要在鐵路限界之外設置防護帶。在駐站聯絡員、防護人員等沒有到位情況下不能啟動車輛。另外,在既有線兩側10m 之內進行施工時,不能進行車輛的調頭。若是一定要進行調頭,那么也要設置相應的調頭區域,并且委派專門人員進行監護,在鄰線來車的情況下需要停止作業。
本文主要闡述既有線軌道現場施工組織以及安全管理方面的內容,為確保既有線行車安全以及設備穩定性,施工過程中一定要有效落實安全防護措施,保證施工安全可控。通過本文的介紹能夠對既有線軌道施工管理提供一定參考和幫助,對于推動鐵路運輸發展具有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