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瑋
(河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 河北 保定 071000)
在傳統的裝配式建筑項目管理模式當中,存在著很多的資源以及時間成本的消耗,這與傳統裝配式建筑項目管理流程安排中存在著的諸多問題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當前在裝配式建筑項目管理工作當中,結合自己多年相關工作經驗,就此議題提出自己的幾點看法和建議。
就當前裝配式建筑項目策劃決策階段的實際發展情況來看,其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需求,分別是項目落地需求和系統性思維的應用需求。首先,關于項目落地的優化需求。當前建筑項目當中并不是所有的項目都有實施裝配式建造的需求,雖然相關政策文件中已經對工作的目標和具體措施都做出了明確的規定,但是這些文件里面的規定都給予了不同項目根據實際情況自行調整的權利,這就導致了裝配式建筑項目在落地階段就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因此,在落地階段就亟待得到優化,要進一步明確清楚哪些項目需要進行裝配式建造,實施裝配式建造的標準和思路是什么。其次,關于系統性思維的應用需求。根據筆者的調查和了解,發現當前很多具備實施裝配式建筑資質的建設單位都在總體方案的設計與策劃方面存在很大的欠缺,這也是需要在傳統可行性研究基礎上進行優化與升級的一個重要方向。
現階段,我國針對裝配式建筑項目規定的方式是原則上采用工程總承包的模式。而工程總承包模式又擁有著很強的主觀能動性,其可以針對裝配式建筑項目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分包,這就使得這種工程總承包的模式在實際運營過程中會涉及到非常多的主體、也會有非常多部門的參與,一旦管理流程需要面臨調整需求,那就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情況。因此,在招投標階段必須要進一步優化流程,確保流程的穩定性,減少對多方主體利益的影響程度。關于招投標階段管理流程的具體優化需求可以總結為以下三個方面:首先,要協調和解決好當前正在適用的招投標規定與工程總承包管理方式之間的矛盾和沖突,其中最亟待解決的一個矛盾就是在前期參與裝配式建筑項目咨詢、監理的機構和單位沒有資格參加投標的權利,這對于工程總承包方工作的開展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阻礙因素。其次,要增強具備承接工程總承包實力的企業數量和質量。裝配式建筑項目的周期長,對總承包方的實力要求非常之高,對于一些規模較大要求較高的裝配式建筑項目,參與招投標的企業數量很少,選擇性就會非常少,這是當前招投標階段需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對于裝配式建筑項目而言,其在規劃設計階段所涉及到的最重要的兩個影響因素便是設計環節的設計思維以及具體的工作模式。這兩大因素會直接影響到裝配式建筑的整體質量。在規劃設計階段,其在流程優化方面需要進行以下幾個方面的改進:
第一,建議選用方案未定的EPC 工程總承包模式,在確定裝配式建筑項目總承包單位之后再開始方案的設計,這樣一來,總承包單位對裝配式建筑項目的設計會更全面,更具針對性,而且EPC 工程總承包模式對于要求總承包單位對設計和建造負責也更加有利。
第二,建議預制構件的生產單位應該在初步設計環節就加入其中,與設計單位隨時保持溝通和聯系,就設計提出的對預制構件方面的需求要全程了解和跟蹤,與實際單位實現密切的配合。預制構件生產單位的早期介入可以使其更加充分的了解設計單位對預制構件的需求,這樣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有效避免異型構建的出現。
第三,建議在裝配式建筑項目剛開始進行的階段加入方案設計評審環節,由多方主體來共同參與和討論裝配式建筑技術方案的合理性,各自從專業的角度來分析技術方案的漏洞,在初始階段就達成對裝配式建筑技術方案的統一,其對于后續各項工作的開展是非常有幫助的。
第四,建議設計單位需要在施工圖紙當中編制裝配式建筑設計專篇,對裝配率、建筑面積、施工技術、結構類型以及預制構件種類等相關內容進行專項說明。
第五,建議落實施工圖設計與裝配式建筑相關要求的同步審查,拓展該審查階段的審查內容和審查范圍,建設單位應該將與施工圖以及與裝配式建筑相關的要求統一報送到相關機構進行審查,縮減時間成本,提高審查效率。
裝配式建筑項目施工階段管理工作主要集中在質量和工期的監管,其中涉及到幾個具體的優化需求,分別是:第一,增加施工組織設計的專家評審環節,由工程總承包方來牽頭組織專家評審,對施工組織設計提出專業的管理建議。第二,強化對現場施工的監管,定期或不定期對裝配式建筑設計和施工質量進行檢查。
總括:根據現在裝配式建筑項目的實際情況來創建起更加一套更具科學性與合理性的項目管理流程,通過流程的優化與完善來提高裝配式建筑項目管理工作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