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鋮
河南神馬尼龍化工有限責任公司 河南 平頂山 467013
我國建筑工程領域正逐步走向國際化,如何保證項目施工安全、有效的進行,是我國所有建筑企業都需要注意的問題。邁入了21世紀以后,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建設企業施工現場機械化、自動化的提升,使得施工過程要求不斷提高,意味著施工管理要求也不斷提高,因此,在當下工程管理過程中,管理部門要不斷創新管理模式、完善管理體系,開創出一條有效的綠色、安全施工管理模式[1]。
(1)工程管理不夠到位。首先,在建筑施工管理過程中,相關管理人員對于管理模式的理解不夠深刻,缺乏對管理系統的、全面的認識,僅僅針對施工這一階段進行管理,并以此來制定相應的管理標準。其次,管理人員和施工人員的素質也是一大問題,建筑工程的材料采購人員沒有按照國家的設計標準來進行采購,甚至有些施工企業為了節約成本而選擇不合格的材料作為工程的基礎材料,這使材料本身就存在著很嚴重的質量缺陷。還有一部分原因則是由于施工人員本身的不負責任造成的,在其施工時完全不按照標準施工,管理人員在管理過程中責任意識也不足,對于施工的監督和管理過于松懈,最終導致施工管理難以實現,對企業的經濟效益造成一定的影響。國內在很長一段時間中,管理人員都是靠著關系或者憑借高層的喜好進行到管理層,管理者甚至都不懂管理方面的知識,就一頭扎進管理層中,進而使得建筑工程管理人員整體素質偏低,管理機構出現較大的問題。
(2)設備管理體系相對落后。社會經濟以及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意味著施工工藝也在不斷地更新,邁入信息化時代以后,各種先進的施工技術和機械涌入了建筑工程行業,給這個行業帶來了大量的新鮮血液,但是帶來新設備和新技術的同時,也對建筑工程行業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大跨度鋼結構的應用、巨量混凝土澆灌、大型施工設備的安裝已經讓設備管理制度變得相當滯后,如今的管理制度已經不能滿足建筑行業發展的需求[2]。
(3)施工進度管理落后。建筑工程具有的顯著特點之一就是不確定性,常常會出現施工進度延遲的情況,這種情況輕則增加項目的建設成本,讓整個項目陷入無法預料的失控狀態。而造成施工進度延遲現象的原因也是多種多樣的,比如環境影響、工程管理中出現失誤、工期臨時變化等等,這些不確定情況都會使得工程的實際進度落后于預期進度,造成工期延遲。
(1)實現設施和設備的標準化管理。設備標準化管理即讓施工企業按照相應的標準引進相應的施工設備,這些設備首先要能夠安全使用,然后就是要便于安裝和能夠重復使用。與此同時,還可以利用現代的信息技術在施工現場安裝監控系統,實現對施工現場的遠程監控,以便于項目管理人員能夠及時發現和消除安全隱患,保證項目的順利進行。
(2)對工程進行精細化管理。建筑工程精細化管理就是把工程控制作為核心手段,對工程進行全工程的監督,控制好工程的進度,保證工程能夠按時完成進而全面提升工程的管理水平。在工程進度上的精細化管理主要包括建設周期、項目的內容和工程的施工順序等方面,具體可以精確到各個階段,利用控制工程進度確保工程的合理性。比如,在工程建筑和實際進度計劃存在出入時,要及時分析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進行管理和控制,確保土木工程項目能夠在規定時間內完工[3]。
(3)加強現場監察管理。建筑工程管理人員要不斷到現場進行監察,以此來獲得相應的測量數據,判斷設計是否符合施工規范。比如工程的基本數據、鋼筋的規格和地基深度等數據,這些數據都需要管理人員有一個系統的、完整的把握。在測量完這些數據以后,工程管理人員要將結果通知給施工單位,以免施工中出現一絲差錯漏洞。而對于那些超出誤差范圍或者影響施工的部位,則需要施工單位進行相應的整改,提出整改方案,并對該整改方案進行復查,保證其不會出現問題后方可予以執行。
(4)完善安全化標準領導機構。組建安全標準化領導機構同樣是創新工程管理模式的重要內容。施工企業對各個施工分項目和交叉項目都要相當重視,且每一個施工層次都需要建立相應的施工安全管理領導機構,以確保安全施工管理體系的全面落實,管理單位要在制度落的過程中不斷的探究和完善,在每一層次的安全管理領導機構中,都需要安排一個項目總負責人,企業要明確負責人的主要管理職責,形成一個自上而下的標準化安全管理體系。
(5)加大管理體系落實力度。建筑施工永遠都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則,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是我們首先就需要考慮的。工程管理人員在設計施工計劃時,都是要在安全的基礎之上再進行策劃。在進行項目的實際管理時,要規劃好施工順序和方法,如果出現施工人員違背管理制度的情況,管理人員應該立即阻止,以防發生安全事故。機械方面的問題也需要定期檢查,其安放位置是否準確、質量是否過關、操作人員是否出現操作不當的情況等,這些方面都要進行全面檢查,以及時將這些潛在的安全隱患排除。
綠色施工和建筑節能一直以來都是我國建設的重點問題,對當下提倡的綠色節能社會的建設有著重大意義。然而在實際施工過程中,由于綠色施工理念和管理體系的限制,導致綠色施工難以有效展開。所以,施工人員要在深刻了解綠色施工理念的內涵,探尋出有效的綠色施工管理路徑,實現建筑領域的綠色可持續發展[4]。
(1)強化隊伍建設,提升綠色施工管理水平。建筑企業要嚴格按照相關的法律規章制度建立安全的、標準化的建筑工程綠色管理制度,并在此基礎上加大綠色管理力度,明確管理主體,明確管理人員的職責。在建筑綠色施工管理落實方面,要加大對相關管理設施的配置力度,培養出符合當下節能環保方面的管理人才,構建出一支高素質綠色施工隊伍。
(2)建立現場綠色檢測體系。建筑企業首先可以利用現代的互聯網、計算機等現代化技術,改變建筑綠色施工的管理模式和管理信息交互方式,構建出綠色施工管理模式,具體構建過程從以下兩個方面出發:一是建立一個綠色建筑施工設施展示區域。在建筑工程安全防護設計標準化和工具化的基礎上,為施工人員搭建出一個安全設施展示平臺,專門負責為施工人員展示設備的綠色環保使用方法和技巧,讓施工人員不僅能了解設備是如何操作,還讓他們能夠隨時查詢施工設備的使用規范,實現對施工設備的節能安全應用。其次是建立一個環境自動監測系統,許多建筑企業一般都會在施工現場安裝相關的環境監測設備,進行對現場噪音和水質的檢測,如果現場的灰塵超出PM2.5,那么該系統就會自動啟動噴淋系統,現在的大多數企業都已經引入了環境監測系統,相關設備的建設也比較齊全,在實際施工過程中,要充分利用這些設備并讓其發揮出相應的作用,做好建筑的綠色施工和管理[5]。
這些年來我國建筑行業一直在高速發展,但是在其高速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一些問題,例如較為常見的施工管理體系滯后、安全管理模式不夠完善等,給企業乃至社會都造成了不小的經濟損失。所以,這需要建筑管理改變傳統的管理模式,加大對管理資金投入,創新管理體系,并注重綠色施工管理,打造出一個安全有序的施工環境,全面提升施工質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