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弦
江蘇省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江蘇 南京 210036
城市因為其建設與發展的特殊性在自然綠化方面較為欠缺,但無論社會怎樣發展,人們對于自然都會有一種天然的依賴與歸屬感。人們在自然環境下容易放松心情,因此,園林景觀的建設有著改善城市生態與調節人們身心健康的雙重意義。在進行園林景觀建設過程中,設計師要充分利用園林植物材料的多樣性與季相的延續性,運用多種技術表達景觀主題,烘托場所氛圍,提升園林景觀的形象。
(1)適地,適樹。適地適樹是植物造景的前提和重要原則,也是不同地域之間形成景觀特色的重要手段。在進行植物造景時需注意植物的適應性。園林植物的生長環境本身與野外自然生長的植物有很大的區別[1]。在大尺度空間中應盡可能模擬自然,根據場地特性選擇適宜生長的植物品種,從而盡可能降低養護成本,但在小尺度空間造景時,則往往會選擇特殊的植物材料進行植物造景,尤其是在人工景觀營造時通過特殊的施工工藝達到獨特的景觀效果。
(2)表達景觀意境。城市園林的存在目的在于改善城市的生態環境,提高居民居住幸福感。這種幸福感來源于人本身對大自然有一種無可替代的歸屬與依賴性,在大自然中人們更容易放松自己的身心。因此在城市園林建造時更多的則是要通過模仿自然,營造一種意境,喚起一種共鳴。每一種植物都有獨特的姿態,都承載著一種精神屬性,設計師依照某種邏輯把各種植物和諧地搭配在一起,引發了人們的某種感受,這是微妙的。植物成為設計師的一種語言,不同的植物材料和不同的組合方式都可以表達不同的思想。施工技術往往在之中起到輔助作用,使得空間創意得以實現,正如垂直綠化將垂直硬質空間與綠化空間完美契合,智能灌溉技術、支撐技術、材料科技地融入,使得種植空間更富創意,使得綠化與其他元素的結合更具視覺沖擊力。植物景觀營造的最高境界是寄托一種感情,表達一種思想,引發一種共鳴。
(3)持續生長。每種植物都是一個持續生長的獨特的生命體,這決定了植物景觀的持續生長屬性。只要意識到植物景觀是個持續更新更替的過程,則更容易理解近期和遠期效果相結合,速生和慢生相結合的原則,在每個時期都要提供植物最合適的生長空間和條件。在建設過程中應注意避免盲目追求即時效果,求新求奇,鋪張浪費。避免對周邊原有的生態環境造成破壞。否則就違背的植物景觀建造的初衷。在后期的養護過程中,對原植物空間進行疏伐、補植、更替,使得植物生長更好地符合空間需求。
(1)科學選材,突出主題。植物材料的選擇除了因地制宜、適地適樹等籠統的原則之外通常被認為不具備唯一性,但當植物作為一種元素存在的時候,對他的選擇就變得近乎苛刻。每一種植物都有其應用的場景和適合他的配植方式。樹形姿態、葉色質感、開花結實,甚至樹干的紋理都會被當作評判的標準。從空間結構上來說,群植、片植追求樹形葉色質感的統一,哪怕有天際線變化的需求,也尤其需注意尺度規格要拉開級差。列植更追求樹形的一致,甚至分支點要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形成富有儀式感的矩陣效果。對景和孤景樹被當作一種有生命的雕塑存在,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更追求植物本身的藝術感。藝術感是一個非常籠統且具有極高概括性的范疇,植物在尊崇自然的同時表達出自然所不會有的簡潔與秩序,放大了植物個體美、形式美,容易形成感官沖擊力。
植物的選擇與所要表達主題和意境息息相關,必須依照主題風格來進行植物的選擇與空間設計。主題的選擇要符合當地的文化,其次要迎合當地的自然環境與周邊建筑,最終需要表達出想要表達的感情。比如婚慶的主題花園運用玫瑰、鳶尾、百合、虞美人、滿天星、紫羅蘭、繡球等富有寓意的鮮花和切花花材,表達走過貧苦與失敗,走向健康、富裕、成功、幸福的美好愿望。更常用的如中式園林中松、竹、梅的運用,日式園林對松和楓樹的運用等,只有真正調動了人們的心理感受,才能使植物景觀上升到一定的精神境界。
(2)組織空間,豐富視覺體驗。充分繼承傳統園林對于空間營造的精華,利用對景、框景、漏景、借景等手法組織空間,形成步移景異、小中見大,曲徑通幽的景觀層次,在實際運用中,首先確定可借之景,留出景觀通廊形成畫面,根據畫面組織空間。空間開合有致,核心是植物尺度。隨著植物的生長,開敞空間與密閉空間應逐步向半開敞林蔭空間轉化。如果主景是雕塑小品或建筑構筑物,植物應與其相匹配,或留出空間,或與之襯托。如主景為植物景觀本身,可選擇形態特別的造型樹、花境來吸引眼球。最終都應運用美學理論對整個場景植物的樹形、色彩等進行選擇、搭配,統一而富于變化,營造出不同的視覺體驗,給人一種藝術上的享受[2]。
(3)關注植物季相變化。植物具有季節性,不同的植物在不同的季節其生長狀態也是不同的。在進行植物景觀建造時應考慮到植物在四季中的生長變化,重視園林植物觀賞季節的延續性。在植物群落之中,可保證上層、中層、下層植物主要觀賞季節互補,例如松、楓、杜鵑的搭配或是無患子、櫻花、二月蘭的搭配。每個季節可以一種觀賞喬木植物為主,配置混合種植的下層植物,形成四時有景、花開四季的景觀風貌。
(4)增強景觀的標志性。在城市及田園植物造景可通過其他技術手段提升景觀的標志性。例如利用麥田營造的大地藝術,或將作物修剪成卡通、標志圖案。在道路綠化中大中型綠雕點亮城市綠化空間,在節點處利用特殊培育的造型樹增強整體景觀的點景作用。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于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必須在景觀植物造景技術上有所提升,增強藝術性,挖掘景觀內涵,有效地提升人們工作生活環境,以提供人們放松身心的自然空間。園林景觀植物造景技術對于城市發展有著重大意義,在未來也會迎來更好的行業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