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榮
摘 要:俗話說: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是學生主動學習知識的出發點,也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源泉,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千萬要注意興趣的培養,本文就從鼓勵與獎勵、小組競賽模式、多媒體教學三個方面來談談小學語文學科的興趣激發和培養。
關鍵詞:小學生語文興趣;小學生理解能力;教師教學方式
由于教育大綱上對語文的重視程度日益加深,很多學校把語文學科當作教學的主要任務,但由于大部分教師水平有限,跟不上教學要求和進度,只要求學生大量地機械地答題與背誦,這些方法往往是學生最為反感的,尤其是較低年級的學生。家長為此也是無奈,作為教師,應該思考如何讓學生愛上語文,由此來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科的興趣,提高成績。下面本人就來談談如何培養學生對語文學科的興趣,希望為廣大教師朋友帶來新的教學思路。
一、及時鼓勵和獎勵學生,讓學生緊跟教師
因為,每個學生都希望自己是好學生,是教師與父母喜歡的孩子,所以學生最喜歡聽教師的表揚,被表揚的學生就能有更好的表現。在課堂上,教師也要關注那些在學習上不是很突出,但是遵守紀律、作業認真完成的學生予以鼓勵,讓其他學生受到感染。其次,在一些學生回答完問題后,教師要對他們的回答說一些鼓勵的話,比如:“真棒”“回答的真好”之類的話,如果學生打錯了問題,教師也不要加以責罵,可以說“你先坐下想想,或者聽聽其他同學的回答”,然后鼓勵其他學生自告奮勇地回答問題,讓每一位學生都受到老師的重視和鼓勵,體會學習到語文知識的喜悅,覺得自己是課堂的主人,更加堅定學習語文知識的信心和勇氣。總之,教師要帶動好課堂的氛圍,并引導學生來做課堂的主人,讓學生越發感受到語文的魅力,激發語文的學習熱情,具體可以這樣做:
比如在課文《草船借箭》一篇中,可以采用與多媒體教學相結合的形式,先把主要人物的圖片放出來,讓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然后引導學生說一下圖片上人物的名字,再讓學生介紹三國時期的主要人物,學生興趣盎然后,課堂活躍起來,教師再進行授課,學生就會相對容易理解,學生自然而然也會對語文產生興趣,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二、設置小組競賽模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學生好奇心強,教師可以發現學生的這一特性,在教學方面有所創新,設置小組模式競爭機制,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躍語文課堂氣氛,最終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科的興趣,提高學習成績。具體實施的話,教師可以利用課堂表演、小組內外競賽、學生朗讀朗誦活動等多種形式的讓學生參與課堂,做課堂主人的機會。比如:在識字競賽方面的成語接龍、猜謎語、小組搶答、書法比賽等,讓學生在做游戲的過程中認識到新的字詞。還有朗讀比賽,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朗讀課文,朗讀過后比較小組之間回答問題的多少,賽后獎勵有進步和表現優秀的小組,鼓勵表現較為欠佳的小組,盡量照顧及到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產生對語文的興趣,學有所成。
如:學習課文《鳥》時,教師可以總結:“鳥兒媽媽為了救自己的孩子,可以付出自己的生命,偉大的母愛值得贊揚!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愛護小動物,不讓悲劇產生”,這時教師可以發動小組的功能,讓每一個學生暢所欲言,來說一說對課文的看法,把各個同學的觀點結合起來,每一個學生都會從同學的見解中發現長處,學習到新的知識,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也能在潛移默化的學習中得到升華,還可以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學習積極性。
三、借助信息技術教學與舉例教學,潛移默化感染學生
直觀形象、圖文結合的教學方法可以用其趣味性、藝術性來吸引學生。在教學中。語文教師要創造好的教學條件,與時俱進,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為學生創設他們感興趣的情境課堂,拓展學習的空間和廣度,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小學生是充滿生命力和好奇心的,新鮮的事物和教學手段都可以吸引到學生的眼球,從而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學習,這樣的學習方式一定會事半功倍。
比如:在作文課上講關于春天的作文時,如果只是讓老師單方面講解,很難會讓學生想象到那個美好的意境并描寫出來,而如果在多媒體上放出關于春的動畫,讓學生更加直觀感受到美的享受從而寫出好的文章,還可以引用朱自清先生的散文:“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可別惱。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樹葉卻綠得發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時候,上燈了,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靜而和平的夜。”學生學習到佳作后會向優秀的作者學習,在小組內互討論,尋找作文的最佳寫作手法,課堂氛圍必定也會高漲。此時,學生對于語文已經是自我需求了,他們會自發的學習語文知識并養成獨立思考或者與同學商量語文知識的學習習慣,融會貫通,全面發展。
四、結束語
要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教師就要研究好并抓住學生的興趣點,保持積極進取、銳意創新的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激發學生的潛能,讓學生在學習中進步,在進步中學習,完成教學目標,師生之間實現雙贏。
參考文獻:
[1]孫曉惠. 組織開展小學語文興趣小組活動的策略[J]. 教師博覽(科研版), 2011(6):32-32.
[2]毛賢妹. 別開生面的語文興趣小組[J]. 湖南教育, 1989(Z2):3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