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剛
中國鐵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 天津 300300
鐵路“三電”遷改一般是指在新建鐵路主體工程紅線范圍內,對影響鐵路工程施工或者不滿足規范要求的電力、通信、廣播電視線路等進行的遷改。
近年來,鐵路工程建設高速發展,國網基建項目也持續不斷,鐵路“三電”遷改投資支出巨大,且有逐年上升的趨勢。究其原因,既有行業的特殊性,也與業主管理不到位等因素有關[1-2]。
本文通過鐵路建設項目“三電”遷改投資控制情況的研究分析,針對目前普遍存在的鐵路“三電”遷改投資問題,提出一些有關對策和措施,以利于業主加強“三電”遷改的過程管理和投資控制。
鐵路“三電”遷改屬于征地拆遷范疇,但與土地、房屋等單純的拆遷不同,鐵路“三電”遷改專業性很強,產權單位多為大型壟斷國有企業,且遷改過程涉及多方參與,關系錯綜復雜。“三電”遷改的實施主體往往是產權單位,即使是項目業主,也缺乏主動性,再加上專業的特殊性和行業的壟斷性,使得鐵路“三電”遷改投資控制很難實現。目前,鐵路“三電”遷改投資嚴重超標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鐵路“三電”遷改一般具有線路里程長、點多面廣等特點,其行業的特殊性主要表現如下:
1)壟斷性。“三電”遷改涉及的產權單位,往往是移動、聯通、國家電網等大型國有企業,在市場中都是各自領域的龍頭企業。由于他們特殊的市場地位,在與其對接過程中,對方往往比較強勢,要求標準高、遷改費用大、協調困難。尤其是500 kV及以上電力線路、長大干線或國防軍用光纜的遷改,協調難度更大。
2)專業性。“三電”遷改包含電力線路、通信線路、廣播電視線路的遷改,其中電力又包括低壓、高壓、變壓器、配電箱(柜)等,通信又包括不同級別、不同線徑、不同數量的普通光電纜、軍用光電纜、基站等。由于其專業本身就具有特殊性,再加之行業技術更新換代較快,不論是各類新型電氣設備的投入使用,還是5G通信技術的發展,想要全面了解遷改的真實情況,十分困難。
基于以上原因,有關產權單位往往借助其自身的壟斷優勢,對項目業主的要價偏高,不但不提供真實的基礎數據和市場價格,而且毫無可靠依據地額外提高標準,在增加投資的同時,影響項目的正常進度。
鐵路“三電”遷改投資一般都是鐵路設計院統一負責編制,然后上報國鐵集團進行審批。當前中國的高速鐵路基本都推行合資建設,即國鐵集團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資建設。按照相關文件要求,國鐵控股的合資鐵路,地方政府作為征地拆遷實施主體,嚴格控制征地拆遷費用,地方政府對可研批復的征地拆遷費用股權包干,原則上不再調整。故作為投資控制額的設計概算準確與否,將直接影響到項目后期管理及投資控制。然而,目前在設計概算文件中的“三電”遷改投資計算準確性差,導致后期投資控制計劃無法落到實處,造成設計概算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現場調查工作不到位。通常情況下,在前期的現場調查過程中,鐵路設計院一般安排線路專業進行全線調查。由于設計人員工作量大,時間緊張,再加上專業上的差異,在實施過程中,很容易導致調查工作不到位。如果責任心不強,馬虎了事,情況就更嚴重,有時甚至連線路型號、電壓等級、產權單位等基礎數據都出現錯誤。如果以這樣粗略的調查結果作為設計概算的依據,則其準確值將會很低。
2)投資計算依據不準確。目前,鐵路設計院在“三電”遷改投資計算上,還是沿用常規的征拆補償思路,粗略地參照不同電壓等級的每基塔、每公里導線的價格來計算投資額。不注重考慮現場的具體遷改方案,也不更新國家或行業的相關定額和費率標準,只是按照以往的經驗給出一個綜合單價。其實,近年來,“三電”行業標準不斷變化,國家也提高了電力建設有關標準,如果設計院仍然一成不變,只是延續原技術經濟指標,必然導致投資差異巨大。
由于“三電”遷改的諸多特點,項目業主在管理過程中也容易處于被動局面,再加上工期方面的壓力,導致業主對于產權單位提出的額外費用支出幾乎全盤接受。同時,“三電”遷改涉及的單位多、部門廣,想要順利推進就要花費大量精力,業主為了省事,往往直接委托產權單位或者一家設計施工總承包單位全權負責遷改工作。而在實際實施過程中,設計、施工、監理往往就是產權單位自己的下屬企業。這種完全由一家大包大攬,“一言堂”的模式,是導致遷改投資嚴重超標的重要原因。
目前,“三電”遷改的合同一般約定110 kV及以上高壓電力線路、國防軍用光纜等特殊線路價格可調,并且以審價為結算依據。然而,實際情況并不理想,審價的最終價格與產權單位的合同價格差距并不大,對投資控制沒有太大幫助。首先是審價所需提供的資料多,而施工單位不能及時且完整地提供,有時候一份文件光蓋章就需要好幾家單位,流程上耽誤的時間和精力太多。其次是費用構成標準難統一,尤其是賠償支出更是種類繁多,執行什么文件,手續是否合法、完備,很難做到面面俱到。另外,審價工作量大,審價人員自身水平參差不齊,審價人員的責任意識不盡相同,這些都是導致無法合理降低合同價格的原因。
了解了鐵路“三電”遷改投資超標的主要原因后,就可針對性地制定相關措施和對策,既不影響土建施工,又能實現遷改投資控制目標。項目業主應加強如下幾方面的工作。
在鐵路前期勘測設計階段,要求鐵路設計院人員對現場可能影響鐵路建設的“三電”線路要進行全面細致的調查。尤其是35 kV及以上高壓電力線路、長大干線、國防軍用光纜等重要線路,不但要記錄數量,還要記錄線路名稱、等級、產權單位等關鍵參數,有條件的可附上現場照片,盡量詳細。要求鐵路設計院派電力專業人員隨同線路專業人員一起調查,對沿線高壓線路,設計人員應根據鐵路與電力線路的位置關系、現場地形地貌等實際情況,初步制定遷改方案,并對遷改費用進行初步估算。
新建鐵路從前期設計到土建進場施工,周期較長,一般快也得一兩年。在此期間,由于地方發展和建設,或者產權單位規劃線路的實施,前期調查的“三電”線路數量免不了有所增加。另外,土建施工單位進場后,都會對自己標段內的“三電”線路進場核查,弄清哪些線路影響本標段施工,他們的核查往往比鐵路設計院前期調查更準確。因此各參建單位進場后,業主應及時組織設計、監理、土建施工、遷改施工單位全線核查,簽訂五方核查表,形成統一臺賬。這樣做不但有利于業主有效管理,而且為后續新增量補充合同的簽訂以及業主把握遷改新增投資提供依據。
方案的選擇直接影響投資。尤其是高壓電力線路的遷改,采用架空還是入地,選取怎樣的路徑,改幾座基塔,用多粗的導線,每一個選擇都與投資密切相關。前面提到供電公司是比較強勢的壟斷企業,高壓電力線路的遷改方案,基本都委托地方電力設計院做。因此,業主必須熟悉有關電力設計標準規范和地方供電公司主要材料設備招標價格。在滿足電力行業標準的前提下,提出鐵路方的遷改原則及標準,盡量使遷改方案和前期調查時制定的一致。對于故意擴大遷改范圍,提高遷改標準,額外增加費用的方案應當堅決否定。對于個別可提高標準的方案,要求供電公司提供有效的依據文件,作為將來第三方審價的資料,以便據實申請增加投資。
由于“三電”遷改的特殊性,遷改實施主體往往都是產權單位。在遷改方案明確以后,與產權單位進行合同談判,并最終確定合同價格至關重要。合同談判要重點圍繞費用構成、取費標準等內容,以方案和概算為前提,主要材料設備市場招標價格為基礎,有理有據地談判。要特別注意措施項目費和其他項目費的條目和金額,如施工增加費、總承包服務費,對與遷改工程無關的或者明顯不合理的條目及取費標準,要據理力爭。對需增設新裝置的,如安裝分布式故障診斷裝置及視頻監測裝置,要有官方依據,并與市場價格作比較,防止對方要價過高。
另外,征地青賠工作最好能打包給產權單位并在遷改合同里體現,這樣既可以節省大量的精力,又能利用產權單位的地方資源優勢,降低投資。不過,如今產權單位往往只負責遷改本體工程的實施,不負責征地青賠。但在談判過程中,仍然要努力去嘗試,為自己爭取盡可能多的主動權。
“三電”遷改的實施要避免產權單位“一言堂”的模式,項目業主應通過公開招標,委托具有資質的監理單位對遷改過程全程盯控。同時,對重點線路的進展,業主要加強管理,主動掌握。不定期組織召開協調會議,了解實時動態,及時解決出現的問題。對于鐵路方負責的征地青賠工作,要提前布局,超前謀劃。對不同的征拆情況制定不同的策略,充分調動和發揮地方政府及地方鐵辦的力量。征地青賠工作不確定性很大,處理得當,既能保證工期,又能節約投資。處理不當,則會造成相反的結果。
鐵路“三電”遷改是鐵路工程建設的“排頭兵”,是為土建施工掃清障礙的。業主要根據線路等級、難易程度以及土建施組安排,合理制定遷改計劃。對于高壓電力線路、長大干線光電纜等遷改難度大、實施周期長的線路,以及影響土建控制工程施工的線路,應該優先安排遷改。當前的鐵路建設,工期都非常緊張,一旦不能按時給土建提供作業條件,導致其窩工或者設計變更,不但遷改投資增加,土建投資也相應提高。因此,有針對性的、分輕重緩急地制定遷改計劃,對投資控制十分有利。
新建鹽城—南通高速鐵路“三電”遷改工程,項目業主為蘇北鐵路工程建設指揮部。前期,在各施工單位進場后,指揮部積極組織遷改施工單位、站前施工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對全線“三電”遷改工程量進行了細致的核查,并簽訂了五方核查表,明確了工程量臺賬。由于鹽通鐵路建設工期非常緊張,指揮部根據各標段實施性施組制定了合理的遷改計劃,將資源力量最大化發揮。對高壓電力線路的遷改方案,組織方案審查會,結合鐵路電力設計規范,有理有據地優化方案,最大限度地避免提高標準。在實施過程中,建立鹽通鐵路“三電”遷改工作交流群,加強各單位之間的溝通,遇到問題第一時間反饋并解決。同時,每個季度對各施工單位進行一次綜合考核,充分調動施工單位的積極性。遷改引起的征拆和青苗賠償費用較大,指揮部安排第三方審價單位提前介入。召開審價工作布置會,明確審價資料、審價標準等關鍵內容,給遷改施工單位吃了一顆“定心丸”。
由于指揮部采取了這一系列有效措施,鹽通鐵路在巨大的工期壓力下,“三電”遷改工作有序推進,沒有耽誤年度建設工期目標。而且,由于第三方審價單位的提前介入,江蘇省鐵辦在遷改實施過程中兩次撥付超概資金,用于填補遷改工作中的合理超概費用,極大地保障了遷改工作的順利進行。
本文結合以往鐵路“三電”遷改工程項目的實踐經驗,通過對鐵路“三電”遷改實施過程中存在的管理不力、投資失控等問題進行研究分析,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一些有效的預防措施和防范對策,有利于項目業主順利完成鐵路“三電”遷改工程任務,實現鐵路“三電”遷改投資目標。同時,對改變鐵路方在遷改過程中的被動局面有一定的參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