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龍殿, 甄曉麗
(1.通遼市交通工程局, 內蒙古 通遼 028000; 2.通遼市城建檔案館, 內蒙古 通遼 028000)
交通運輸業呈現蓬勃發展的趨勢,車流量的增加給公路帶來不同荷載,大量重載的車輛更是對公路形成較大壓力,使公路路面開始出現一些病害現象,公路養護工作日益重要并成為目前相關部門探究的新內容。根據公路養護的實際情況,相關部門將機械化施工這套先進的工作模式應用于公路養護,不斷探索該工藝的優勢,尋找切實有效的施工策略,保證公路養護的質量及效率,滿足人們多樣化的需求。
機械化施工屬于一種較為先進的施工模式,相關部門將其應用于公路養護管理中,為了保證施工各環節的有序進行,應合理選擇機械化施工設備。
首先,選擇銑刨機。該設備是進行公路養護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相關部門在進行養護管理時應先對其進行合理的選擇,以滿足施工的要求。根據需要養護公路的實際情況,相關部門對銑刨機的切削寬度、可操作的最大厚度和整體的作業效率等方面進行選擇,保證該設備的各項工作指標符合公路養護的實際需求[1-2]。
其次,攤鋪機的選擇。相關部門應根據需養護公路的總長度、所處環境等情況,考慮該設備所攤鋪的寬度和厚度等方面,使之滿足施工的需要,體現選擇的合理性。
然后,拌合機的挑選。對于瀝青混凝土的公路,在養護前相關部門應提前選擇高性能的拌合設備,以保證瀝青混凝土拌合料可以連續提供,更好地保證公路養護施工的質量。
最后,機械設備的選擇。根據公路養護施工的需求和主要設備,需合理選擇發電機、壓路機等機械化的設備,保證后期操作的質量和效率。
相關部門結合養護公路的實際情況,對機械化施工設備進行科學調配,制定出相應的施工方案,減少因機械設備不合理的問題而影響施工進程,保證整體的養護質量[3]。
機械化施工中對于需養護的公路,施工人員應合理選擇瀝青混凝土拌制的原材料,這是養護施工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環節,是后續操作的基礎。在選料方面,可以優選表面粗糙,有著較好防滑效果的玄武巖碎石,使之發揮出自身嵌擠的作用,也能夠讓瀝青保持著一定的黏附度,提升整體的抗剝落性。養護時,施工人員可以選用材質較軟的AH90型瀝青,以其高黏度保證養護施工的質量,使養護后的公路路面不易老化[4]。
選定瀝青混凝土所需的原材料后,施工人員還要控制好各原材料的配合比,這是養護施工中重要的一個環節,影響著瀝青混凝土的質量,需加強配合比的控制。施工人員根據原材料的特性,結合養護公路的需求,通過分析和多方考慮制定出施工原材料的配合比,使瀝青、礦粉和所使用的骨料等保持科學的配比,提升瀝青混凝土混合料的質量,保證機械化公路養護施工的整體質量。
原材料配比制定完成后,施工人員應控制好拌制的質量,首先,注意骨料加工的溫度,根據施工的標準來控制瀝青混凝土的溫度,加強運輸的保溫工作,使鋪設時的溫度符合養護施工的需要。其次,選擇振動篩網,使拌合機的篩網振動時間比篩分時短,保證施工過程中拌合設備的正常運行。尤其注意拌合機的篩網振動頻率高,故選用的網篩應比實驗室中篩分時所使用的篩網大,以提升設備的功效。再次,將骨料與礦粉干拌5~7 s后將瀝青加入開始濕拌并持續半分鐘左右即可。最后,相關負責人應對最終的成品進行相應的檢測,通過抽樣檢查拌制后的瀝青混凝土,及時發現問題并選擇相應的解決措施。
首先,施工人員應檢測公路路面病害的嚴重程度,以確定銑刨的深度及整體的面積,有規劃地進行機械化公路養護的施工。在銑刨的過程中,施工人員要控制銑刨面的密實程度,不應存在松散層,以保證后續攤鋪的結合度,還要全面清洗公路的銑刨面,保證該面范圍內無雜物和垃圾,完成這些操作后在銑刨面噴涂透層油,使新舊路面形成較強的貼合性,提升養護的質量。對于路面接縫的處理,施工人員在公路銑刨的邊緣位置適當地選用乳化的瀝青進行涂抹,提升接縫處理質量。
其次,在銑刨環節后,施工人員開始進行瀝青混凝土的攤鋪。該養護操作對機械化公路養護的質量有著決定性的作用,需引起施工人員的注意,嚴控操作的每一步驟。根據公路病害的類型,施工人員勘察其嚴重的程度和養護的面積,選擇合理的瀝青混凝土鋪設方案。對于病害程度較小的路面,施工人員通常會選用鋼絲繩引導的方式進行路面攤鋪。對于病害較為嚴重且面積較大的路面,施工人員會通過平衡梁找平的方式來完成攤鋪操作。根據實際需要,施工人員選用有效的攤鋪方式,能很好地保證養護施工的質量,延長公路養護后的使用壽命。
再次,瀝青混凝土攤鋪完成后,施工人員應及時進行路面壓實的操作,保證最終的養護施工質量。施工人員在進行操作前,考慮所使用的施工工藝,結合環境的溫度等條件,根據養護的規定和要求來確定碾壓施工的溫度。如果溫度過高,在碾壓過程中容易出現兩側混合料的隆起,加之碾壓輪黏附混合料在壓實中出現推料碾壓的情況,導致施工質量的下降。在溫度過低的情況下,會增加壓實的難度,更易留下難以處理的碾壓痕跡,無法保證養護的質量。故施工人員要合理控制碾壓溫度,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調整溫度,使瀝青混凝土混合料不會被壓實設備黏起,也能避免無前輪推料問題。施工人員應將初壓溫度控制在110~130℃,對于復壓的溫度保持在90~110℃,使終壓溫度處于70~90℃,保證壓實環節的質量。
最后,施工人員要選擇碾壓的速度及振頻,在壓實試驗后確定碾壓的遍數,同時結合養護需求控制好碾壓速度,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選用較高的碾壓速度。對于碾壓層厚度小的路面,可以選用低振幅、高振頻的方式,保證最終養護的施工質量。
新時期下,相關部門結合未來發展趨勢,探索機械施工模式的優勢,將其與公路養護結合,實施科學且有效的養護管理,提升公路行駛的安全和可靠性。公路養護過程中,相關部門憑借先進的理念,改進以往的養護管理工作,合理選擇機械化的設備,嚴格把控公路養護施工中原材料的選用、保證科學的配合比等,以提升各環節的操作質量,為交通運輸及相關行業提供便利條件,給經濟的前行注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