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海燕
(大同煤礦集團白洞礦業公司, 山西 大同 037003)
礦用電氣設備穩定運行是煤礦安全高效生產的重要保障,電氣設備的投入使用大大提高了煤礦自動化水平,電氣設備主要通過內部控制電路進行送、放電功能,控制電路具有短路、過流、過壓、聯鎖等保護功能;但是在實際煤礦生產過程中,受設備安裝環境、設備安裝質量、供電網路穩定性等影響,電氣設備內控制電路經常出現故障,不僅加大了電氣設備檢修難度,增加了設備維修費用,而且很容易發生煤礦重大機電事故。根據白洞礦電氣隊統計發現,2017年—2018 年6 月份之間,井下隔爆開關、移動變壓器等電氣設備共計損壞14 臺,電氣設備故障率占27%,造成經濟損失達52.9 萬元,嚴重威脅著煤礦安全穩定生產。
煤礦電氣設備電氣控制系統主要由系統指令、判斷分析和系統執行三部分組成。設備電氣系統功能與控制系統是一致的。電氣系統具有占用面積小、搬運設備方便、設備防爆性強、對復雜環境適應性強、外殼堅固不易損壞的優點。按照電氣系統的運行方式可以將電路系統分為主電路和控制電路。控制電路通常由主電源、保護裝置、控制回路、按鈕、指令執行、各類數據監測設備、下游電路指令及有序電路組成。
隨著我國現代化礦井的不斷建成,根據使用方式的不同以及各供電系統間基礎和定義不同,電氣設備的供電系統具有不同的控制系統,可以通過電氣系統的集成控制來改變供電系統的交叉過程。
當電氣設備發生短路故障后,線纜內產生強大的電流。短路電流一旦超過了設備的額定電流,就會造成供電系統設備損壞,而且供電系統發生短路故障后,各類保護監測設備會自動跳閘斷電,將會引起整個供電系統癱瘓。
1)由于井下供電設備工作時間長且工作環境差,很容易造成線纜由于老化造成線纜的絕緣層受到破壞,線纜內的三相電纜發生接觸而發生短路故障。
2)供電設備在使用過程中很容易造成線纜擠壓,維修人員如沒有及時發現,線纜內的三相電纜發生接觸而發生短路故障[1-2]。
3)線纜在接入時,由于工作人員未按照接線的工藝進行安裝,線纜內的三相電纜發生接觸而發生短路故障。
1)自然故障。當供電系統在長時間運行后,系統將出現線纜老化、絕緣層損壞、設備腐蝕嚴重、螺栓松動、絕緣性下降、線纜擠壓等情況,將會造成整個供電系統癱瘓。
2)人為故障。檢修人員在日常的維護及線纜的安裝時,沒有按照規程要求的工序進行安裝,造成供電線纜達不到標準要求,電纜在供電后會出現開路故障。檢修人員在日常維護中未能對出現的故障及時處理,也會造成供電系統出現故障[3-4]。
只有電路的正確安裝才能保證供電系統正常。當電路在接線中出現錯誤時將會導致供電系統無法供電。電氣設備搬運過程中受到碰撞也會導致供電設備無法正常運行。因此,為了確保供電設備正常運行,檢修及施工人員在對供電設備安裝過程中,要嚴格按照規程要求的工序進行,安裝完畢后參照施工圖紙進行驗收,確保各部位的安裝準確。
設備在安裝完畢后,施工人員要對設備內的保護參數進行整定。如供電設備內的保護參數設定錯誤,將會造成設備無法正常工作。
為了確保井下發生爆炸事故后能夠及時切斷電源,供電系統要保證一個相對獨立的運行方式,同時為了井下發生電路故障后不會發生爆炸,當供電系統發生故障后,設備的保護裝置要以最快的速度切斷電源,確保整個供電系統的設備不受到傷害。該裝置包括快速斷電開關和移動變電站。當井下發生火災后,操作人員可以及時切斷電源,確保工作人員的安全,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
為了減少漏電事故的發生,需在各類開關上安裝漏電保護,漏電保護能夠確保供電系統發生漏電后及時監測并切斷上級電源。加強機電設備的檢修力度。檢修人員在日常的檢修過程中發現故障隱患時及時處理,對電氣設備老化的部件及線纜及時進行更換。
隨著礦井智能化水平的不斷提高,需建立礦井智能化監測設備的投入。智能化保護設備能夠及時地發現供電系統故障并報警,確保供電系統正常運行。智能化監測設備內裝有先進的保護裝置,能夠對線路的過壓、漏電、短路、過載等故障及時發現,給檢修人員處理故障提供參考數據,縮短了事故的處理時間。
1)電氣設備管理部門應加強對設備的檢修力度,電氣設備在安裝前應對設備內部元件進行檢查,保證設備零部件完好,并對設備進行充放電實驗,確保設備具有隔爆、防爆性能。
2)電氣設備在安裝過程中必須由專業技術人員指導安裝,對供電系統合理選擇合適參數的電氣設備,設備安裝后進行供電實驗,并進行電流、電壓整定;設備在使用過程中應定期對設備電氣系統、控制電路等嚴格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進行維修、更換。
白洞礦電氣隊對井下電氣設備采取預防措施后,2019 年電氣設備故障率降低至4%以下,大大降低了設備維修費用,保證了煤礦安全生產,取得了顯著的經濟、安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