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新集藏經(jīng)音義隨函錄》“又音”與同形字研究*

2020-02-20 19:11:02
語言科學(xué) 2020年4期

湖南師范大學(xué) 湖南 長沙 410006

提要 可洪《新集藏經(jīng)音義隨函錄》是一部極其重要的佛經(jīng)音義類書,具有多方面的研究價值。該書言及“又音”3129次,這中間大部分反映的是一字多音的問題,但也有“又音”反映的不是一字多音,而是一形多音,這一形實際上代表了兩個不同的字,與辨析同形字有關(guān)。論文對該書30條辨析同形字的“又音”進(jìn)行了辨析。

1 引言

可洪,五代后晉僧人,出生在漢中一帶。宋·志盤《佛祖統(tǒng)紀(jì)》卷43:“四年,敕國忌宰臣百僚,詣寺行香飯僧,永以為式。漢中沙門可洪,進(jìn)《大藏經(jīng)音義》四百八十卷。”(T49,p0391c)(1)〔1〕“T”指《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新文豐公司影印。“49”表示冊數(shù),“p”表示頁碼,a、b、c表欄數(shù),以下皆同,不再出注。可洪所撰《大藏經(jīng)音義》全名《新集藏經(jīng)音義隨函錄》,通稱《可洪音義》,可見于《高麗大藏經(jīng)》(線裝書局影印版)第62、63冊、《中華大藏經(jīng)》第59、60冊。可洪撰寫此書前后花了十年時間,先撰寫草本,然后修改并謄寫定稿,隨后將之入藏。該書將漢文佛典出現(xiàn)的難字逐一輯錄,然后辨析形體,標(biāo)注讀音,闡釋意義,從性質(zhì)上來說,其與玄應(yīng)《一切經(jīng)音義》、慧琳《一切經(jīng)音義》一樣都屬于佛經(jīng)音義類書。《新集藏經(jīng)音義隨函錄》內(nèi)容極其豐富,于文字、音韻、訓(xùn)詁、古籍整理都具有重要的價值,越來越受到學(xué)界的重視。

《新集藏經(jīng)音義隨函錄》一書言及“又音”3129次,這中間大部分反映的是一字多音的問題,如《新集藏經(jīng)音義隨函錄》卷11:“漏泄,私列反,又音曳。”(K62,p632a)(2)〔2〕“K”指《高麗大藏經(jīng)》,線裝書局影印。“62”指冊數(shù),“p”表示頁碼,a、b、c表欄數(shù),以下皆同,不再出注。“泄”本有“私列反”“音曳”兩音。但也有“又音”反映的不是一字多音,而是一形多音,這一形體實際上代表了兩個不同的字,與辨析同形字有關(guān)。(3)〔3〕《新集藏經(jīng)音義隨函錄》同形字問題,學(xué)界早已有過探討,鄭賢章(2007:54-60)、韓小荊(2009:163-190)都曾專章研究,前者考釋了40來個同形字,后者考釋了80多個同形字,可參。如《新集藏經(jīng)音義隨函錄》卷29:“枯杇,許久反,正作朽也,又音烏,悮。”(K63,p660c)“杇”本只有“烏”一音,又音“許久反”,乃“朽”字之訛。“杇”實際上代表了“朽”“杇”兩字。本文選取該書30條這樣的“又音”進(jìn)行辨析。

關(guān)于“同形字”,裘錫圭(1988:208)最早明確定義這一概念,他認(rèn)為:“不同的字如果字形相同,就是同形字。”此后,有關(guān)同形字的內(nèi)涵、范圍與類型,眾說紛紜,意見不盡相同。有廣義的同形字,有狹義的同形字。有造字層的同形字,有用字層面的同形字。本文辨析的同形字都屬于用字層面的,大部分因書寫形體訛誤所致,也有因書寫時發(fā)生構(gòu)件更換、構(gòu)件增減或形體類化所致。陳偉武(1999:158):“同形字是文字體系中以形體為紐帶的類聚,文字的形體演變、書寫方式和書寫錯誤都會造成異字同形的現(xiàn)象。”

2 “又音”辨析

[窴]《新集藏經(jīng)音義隨函錄》卷4:“窴者,上莫瓶反,暗也,正作冥也,又音填,非。”(K62,p372c)《新集藏經(jīng)音義隨函錄》卷1:“窈窴,下音冥,又音田,悮。”(K62,p247c)

按:“窴者”“窈窴”之“窴”,即“冥”字,可洪音“莫瓶反“或“冥”。《放光般若經(jīng)》卷1:“十方恒邊沙諸佛世界有窈冥之處,日月所不照。”(T08,p4a)《佛教難字字典·冖部》(1988:25):“冥,俗作窴。”B001(4)“B”指北圖敦煌寫經(jīng),北京圖書館影印。“001”指冊數(shù),以下皆同,不再出注。《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卷17:“或縛或打,閉在幽窴,杻械枷鎖,拷掠流血,饑渴難忍,裸形羸瘦,被發(fā)覆身,受無量苦,無能救者。”“幽窴”即“幽冥”,其中“窴”即“冥”字之訛。《新集藏經(jīng)音義隨函錄》卷6:“諸窴,莫瓶反,悮。”(K62,p446c)“窴”音“莫瓶反”,亦“冥”字。

“窴”,可洪言“又音填”或“又音田”,此“窴”本有讀音。《廣韻·先部》徒年切:“填,塞也,加也,滿也,又陟陳切。窴,上同。《字統(tǒng)》云:窴顏府,在北州。”

“窴”在可洪注釋中為同形字,實際上代表了“窴”“冥”兩個不同的字。

[祜]《新集藏經(jīng)音義隨函錄》卷29:“同祜,苦乎反,干也,朽也,正作枯、二形,又音戶,非也。”(K63,p647c)

按:“同祜”之“祜”,即“枯”字,可洪音“苦乎反”。《弘明集》卷5:“豈得與七尺同枯戶牖俱盡者哉!”(T52,p28a)“同祜”即“同枯”,其中“祜”即“枯”字。構(gòu)件“礻”與“木”俗寫常混。《新集藏經(jīng)音義隨函錄》卷10:“眾禮,側(cè)八反,正作札。”(K62,p612c)“札”作“禮”,可資比勘。

“祜”,可洪言“又音戶”,此“祜”本有讀音。《龍龕手鏡·礻部》:“祜,胡古反,福也。”“祜”在可洪注釋中為同形字,實際上代表了“枯”“祜”兩個不同的字。

[曖]《新集藏經(jīng)音義隨函錄》卷12:“若曖,奴管反,正作暖也,又音愛,悮。”(K62,p701c)

按:“若曖”之“曖”,即“暖”字,可洪音“奴管反”。《雜阿含經(jīng)》卷2:“若手,若石,若杖,若刀,若冷,若暖,若渴,若饑,若蚊虻、諸毒蟲、風(fēng)雨觸,是名觸閡。”(T02,p11b)“若曖”即“若暖”,其中“曖”即“暖”字。構(gòu)件“愛”與“爰”近似。

“曖”,可洪言“又音愛”,此“曖”本有讀音。慧琳《一切經(jīng)音義》卷85:“臨曖,下音愛,日景光也,從日,愛聲。”(T54,p858b)“曖”在可洪注釋中為同形字,實際上代表了“曖”“暖”兩個不同的字。

[建]《新集藏經(jīng)音義隨函錄》卷6:“王建,徒愛反,及也,正作逮,又居建反,非也。”(K62,p462b)

按:“王建”之“建”,即“逮”字,可洪音“徒愛反”。《六度集經(jīng)》卷1:“王逮臣民,相率受戒,子孝臣忠,天神榮衛(wèi),國豐民康,四境服德,靡不稱善。”(T03,p4a) “王建”即“王逮”,其中“建”即“逮”字。構(gòu)件“隸”與“聿”近似。

“建”,可洪言“居建反”,此“建”本有讀音。《廣韻·愿韻》居萬切:“建,立也,樹也,至也。”“建”在可洪注釋中為同形字,實際上代表了“建”“逮”兩個不同的字。

[鴗]《新集藏經(jīng)音義隨函錄》卷2:“曇無鴗,上徒南反,下其列反,下又音立,悮。”(K62,p262a)

按:“曇無鴗”之“鴗”,即“竭”字,可洪音“其列反”。《道行般若經(jīng)》卷9:“是時世有佛,名曇無竭阿祝竭羅佛,般泥洹以來甚久,亦不聞經(jīng),亦不見比丘僧。”(T08,p471a)“曇無鴗”即“曇無竭”,其中“鴗”即“竭”之訛。構(gòu)件“鳥”與“曷”近似易混。《佛教難字字典·曰部》(1988:141):“曷”或作“”。“鳥”與“”近似。

“鴗”,可洪言“又音立”,此“鴗”本有讀音。《廣韻·緝韻》力入切:“鴗,水狗。《爾雅》謂之天狗。”“鴗”在可洪注釋中為同形字,實際上代表了“鴗”“竭”兩個不同的字。

[疧]《新集藏經(jīng)音義隨函錄》卷13:“令疧,丁禮反,又音祇,誤。”(K63,p38b)《新集藏經(jīng)音義隨函錄》卷2:“無疧,丁禮反,又音祇,悮。”(K62,p282c)

按:“令疧”“無疧”之“疧”,即“底”字,可洪音“丁禮反”。《小品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4:“世尊!般若波羅蜜甚深無量無底。”(T08,p554a)“無疧”即“無底”,其中“疧”即“底”之訛。構(gòu)件“廣”與“疒”、“氏”與“氐”俗寫常混。

“疧”,可洪言“又音祇”,此“疧”本有讀音。《廣韻·支韻》巨支切:“疧,病也。”“疧”在可洪注釋中為同形字,實際上代表了“疧”“底”兩個不同的字。

[淃]《新集藏經(jīng)音義隨函錄》卷13:“遘淃,上古豆反,下古項反,正作港,預(yù)流果別名也,又音倦,非。”(K63,p47a)《新集藏經(jīng)音義隨函錄》卷2:“溝淃,同上(港)也,又音倦,悮。”(K62,p284a)

按:“遘淃”“溝淃”之“淃”,即“港”字,可洪音“古項反”。《佛說義足經(jīng)》卷1:“梵志意解,便得第一溝港道。”(T04,p174c)“遘淃”即“溝港”,其中“淃”即“港”之訛。構(gòu)件“卷”與“巷”近似易訛。

“淃”,可洪言“又音倦”,此“淃”本有讀音。《廣韻·線韻》渠卷切:“淃,水名。”“淃”在可洪注釋中為同形字,實際上代表了“淃”“港”兩個不同的字。

[淴]《新集藏經(jīng)音義隨函錄》卷3:“枯淴,所立反,又音忽,悮。”(K62,p329b)

按:“枯淴”之“淴”,即“澀”字,可洪音“所立反”。《大方等大集經(jīng)》卷35:“能除外賊、惡風(fēng)、惡雨、惡獸、瀑水、非時寒熱、枯澀、苦辛、惡草等物,能令法母常住不斷,能建三寶。”(T13,p240a)“枯淴”即“枯澀”,其中“淴”即“澀”之訛。構(gòu)件“歮”與“忽”草寫易訛。B116《大般涅盤經(jīng)》:“弊惡眾生,所受中陰,如世間中麁淴氀褐。”“麁淴”之“淴”亦“澀”。

“淴”,可洪言“又音忽”,此“淴”本有讀音。《廣韻·沒韻》烏沒切:“淴,水出聲。”“淴”在可洪注釋中為同形字,實際上代表了“淴”“澀”兩個不同的字。

[惚]《新集藏經(jīng)音義隨函錄》卷3:“苦惚,奴老反,又音忽,悮。”(K62,p337a)

按:“苦惚”之“惚”,即“惱”字,可洪音“奴老反”。《大方廣十輪經(jīng)》卷2:“度三惡趣諸苦惱,為禮世尊而來此。”(T13,p686b)“苦惚”即“苦惱”,其中“惚”即“惱”之訛。《龍龕手鏡·心部》:“惚,奴老反,煩惱也,有所恨也。”

“惚”,可洪言“又音忽”,此“惚”本有讀音。《廣韻·沒韻》呼骨切:“惚,恍惚,亦作忽。”“惚”在可洪注釋中為同形字,實際上代表了“惚”“惱”兩個不同的字。

[訷]《新集藏經(jīng)音義隨函錄》卷3:“訷諂,上羊朱反,又音申,悮。”(K62,p345b)《新集藏經(jīng)音義隨函錄》卷5:“諂訷,羊朱反,又音申,非也。”(K62,p430b)

按:“訷諂”“諂訷”之“訷”,即“諛”字,可洪音“羊朱反”。《等集眾德三昧經(jīng)》卷3:“所言至誠,無有忿訟,所說如實,無有讒諛。”(T12,p986a)“諂訷”即“讒諛”,其中“訷”即“諛”之訛。構(gòu)件“臾”與“申”形體近似易訛。《新集藏經(jīng)音義隨函錄》卷7:“湏申,羊朱反,正作臾。”(K62,p477b)

“訷”,可洪言“又音申”,此“訷”本有讀音。《廣韻·真韻》失人切:“訷,訷說,信也。”“訷”在可洪注釋中為同形字,實際上代表了“訷”“諛”兩個不同的字。

[涃]《新集藏經(jīng)音義隨函錄》卷4:“枯涃,戶各反,水竭也,正作涸也,又音困,非。”(K62,p365c)

按:“枯涃”之“涃”,即“涸”字,可洪音“戶各反”。《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卷72:“大王未興世,津池悉枯涸,園苑多骸骨,望之如曠野。”(T10,p394b)“枯涃”即“枯涸”,其中“涃”即“涸”之訛。構(gòu)件“固”與“困”形體近似易訛。

“涃”,可洪言“又音困”,此“涃”本有讀音。《廣韻·慁韻》苦悶切:“涃,水名。”“涃”在可洪注釋中為同形字,實際上代表了“涸”“涃”兩個不同的字。

[欥]《新集藏經(jīng)音義隨函錄》卷4:“欥信,上音伏,敬也,正作服也,又音逸,非。”(K62,p374b)

按:“欥信”之“欥”,即“服”字,可洪音“伏”。《等目菩薩所問三昧經(jīng)》卷2:“以天最樂,以天服信,以天最自在,以天上意。”(T10,p582b)“欥信”即“服信”,其中“欥”即“服”之訛。《佛教難字字典·月部》(1988:142):“服”或作“肷”。“欥”與“肷”近似。

“欥”,可洪言“又音逸”,此“欥”本有讀音。《廣韻·質(zhì)韻》夷質(zhì)切:“欥,辝也。”“欥”在可洪注釋中為同形字,實際上代表了“欥”“服”兩個不同的字。

[諭]《新集藏經(jīng)音義隨函錄》卷5:“諭諂,上羊朱反,又音喻,非。”(K62,p397a)

按:“諭諂”之“諭”,即“諛”字,可洪音“羊朱反”。《普曜經(jīng)》卷1:“斯意質(zhì)直,而無諛諂怨結(jié)他念。”(T03,p484a)“諭諂”即“諛諂”,其中“諭”即“諛”字。“諭”乃“諛”換聲旁所致。

“諭”,可洪言“又音喻”,此“諭”本有讀音。《廣韻·遇韻》羊戍切:“諭,譬諭也,諫也。”“諭”在可洪注釋中為同形字,實際上代表了“諭”“諛”兩個不同的字。

[瑀]《新集藏經(jīng)音義隨函錄》卷11:“琉瑀,上力由反,下力支反,下又音禹,非。”(K62,p667b)《新集藏經(jīng)音義隨函錄》卷5:“琉瑀,力支反,又音禹,非。”(K62,p417a)

按:“琉瑀”之“瑀”,即“璃”字,可洪音“力支反”。《悲華經(jīng)》卷5:“五十二號善見佛,五十三號毘琉璃幢佛。”(T03,p197c)“琉瑀”即“琉璃”,其中“瑀”即“璃”之俗。構(gòu)件“離”與“禹”易混。《新集藏經(jīng)音義隨函錄》卷3:“由,力義反,正作離。”“離”作“”,可資比勘。

“瑀”,可洪言“又音禹”,此“瑀”本有讀音。《廣韻·麌韻》王矩切:“瑀,石似玉也。”“瑀”在可洪注釋中為同形字,實際上代表了“瑀”“璃”兩個不同的字。

[梪]《新集藏經(jīng)音義隨函錄》卷3:“長梪,音短,又音豆,悮。”(K62,p348a)《新集藏經(jīng)音義隨函錄》卷5:“梪少,上都管反,不長也,正作短也,又音豆,非。”(K62,p427a)

按:“長梪”“梪少”之“梪”,即“短”字,可洪音“短”或“都管反”。《寶云經(jīng)》卷7:“我衣服短少,我缽器減少,湯藥、臥具減少。”(T16,p237b)“梪少”即“短少”,其中“梪”即“短”之俗。“短”或作“”。“梪”乃“”之訛。構(gòu)件“扌”與“木”草寫相混。

“梪”,可洪言“又音豆”,此“梪”本有讀音。《廣韻·候韻》徒候切:“梪,籩豆,或作,古食肉器也。”“梪”在可洪注釋中為同形字,實際上代表了“梪”“短”兩個不同的字。

[逯]《新集藏經(jīng)音義隨函錄》卷5:“逯得,上徒礙反,及也,又音錄,非。”(K62,p430c)

按:“逯得”之“逯”,即“逮”字,可洪音“徒礙反”。《持心梵天所問經(jīng)》卷1:“神通已達(dá),逮得總持,辯才無閡,三昧已定。”(T15,p1a)“逯得”即“逮得”,其中“逯”即“逮”之訛。《龍龕手鏡·辵部》:“逯,俗,徒愛反,及也,行及前也。”構(gòu)件“隸”與“錄”形體近似易訛。

“逯”,可洪言“又音錄”,此“逯”本有讀音。《廣韻·燭韻》力玉切:“逯,謹(jǐn)也,又姓。”“逯”在可洪注釋中為同形字,實際上代表了“逯”“逮”兩個不同的字。

[邽]《新集藏經(jīng)音義隨函錄》卷5:“大邽,博江反,國也,正作邦,又音圭,非也,悮。”(K62,p407a)《新集藏經(jīng)音義隨函錄》卷6:“大邽,博江反,又音圭,非也。”(K62,p460b)

按:“大邽”之“邽”,即“邦”字,可洪音“博江反”。《順權(quán)方便經(jīng)》卷1:“其大正士,如是所至到處,常能獨步,沙門梵志諸天人民,郡國縣邑州域大邦利益眾生,菩薩常行四恩之業(yè),救攝一切,修若干敬。”(T14,p924b)“大邽”即“大邦”,其中“邽”即“邦”之訛。構(gòu)件“圭”與“豐”形體近似。

“邽”,可洪言“又音圭”,此“邽”本有讀音。《廣韻·齊韻》古攜切:“邽,下邽縣,在馮翊。上邽縣,在隴西。”“邽”在可洪注釋中為同形字,實際上代表了“邽”“邦”兩個不同的字。

[苔]《新集藏經(jīng)音義隨函錄》卷6:“棘苔,上居力反,下丑持反,下又音臺,悮。”(K62,p463b)

按:“棘苔”之“苔”,即“笞”字,可洪音“丑持反”。《六度集經(jīng)》卷4:“即收相國及嬖妾,以棘笞之。”(T03,p18b)“棘苔”即“棘笞”,其中“苔”即“笞”。《新集藏經(jīng)音義隨函錄》卷3:“榜苔,上步盲反,下丑之反,正作笞也。”(K62,p357a)構(gòu)件“竹”與“艸”俗寫常相混。《新集藏經(jīng)音義隨函錄》卷5:“信,上冬沃反。” “信”即“篤信”,“篤”作“”,可資比勘。

“苔”,可洪言“又音臺”,此“苔”本有讀音。《廣韻·咍韻》徒哀切:“菭,魚衣濕者曰濡菭,亦作苔。《說文》曰:菭,水衣。苔,上同,又蘚也。”“苔”在可洪注釋中為同形字,實際上代表了“苔”“笞”兩個不同的字。

[禂]《新集藏經(jīng)音義隨函錄》卷10:“禂林,上直由反,又音,悮。”(K62,p612b)

按:“禂林”之“禂”,即“稠”字,可洪音“直由反”。《大智度論》卷35:“譬如稠林曳木,曲者難出。”(T25,p316a)“禂林”即“稠林”,其中“禂”即“稠”。《龍龕手鏡·礻部》:“禂,都老反,牲馬祭也。又俗音紬。”“禂”,《龍龕手鏡》音“紬”,亦“稠”字。構(gòu)件“禾”與“礻”俗寫易相混。《新集藏經(jīng)音義隨函錄》卷9:“藁,上古老反,下古罕反。”“藁”即“藁稈”,“稈”作“”,可資比勘。

“脹”,可洪言“又音帳”,此“脹”本有讀音。《廣韻·漾韻》知亮切:“脹,脹滿。”“脹”在可洪注釋中為同形字,實際上代表了“脹”“腸”兩個不同的字。

[探]《新集藏經(jīng)音義隨函錄》卷9:“探水,上居六反,正作掬,又音貪,悮。”(K62,p572b)

按:“探水”之“探”,即“掬”字,可洪音“居六反”。《蘇悉地羯羅經(jīng)》卷1:“澡浴既了,應(yīng)以兩手掬水一掬。”(T18,p607a)“探水”即“掬水”,其中“探”即“掬”。《新集藏經(jīng)音義隨函錄》卷21:“探水,上居六反,正作掬。”(K63,p304b)

“探”,可洪言“又音貪”,此“探”本有讀音。《廣韻·覃韻》他含切:“探,取也。”“探”在可洪注釋中為同形字,實際上代表了“探”“掬”兩個不同的字。

[垔]《新集藏經(jīng)音義隨函錄》卷12:“垔灑,上與堊同,烏各反,又音因,塞也,非也。”(K62,p682b)

按:“垔灑”之“垔”,即“堊”字,可洪音“烏各反”。《中阿含經(jīng)》卷1:“若從剎利、梵志、居士、工師受信施房舍,泥治堊灑,窻戶牢密,爐火溫暖,何者為樂?”(T01,p426c)“垔灑”即“堊灑”,其中“垔”即“堊”之訛。

“垔”,可洪言“又音因”,此“垔”本有讀音。《廣韻·真韻》於真切:“垔,塞也。”“垔”在可洪注釋中為同形字,實際上代表了“垔”“堊”兩個不同的字。

[鋋]《新集藏經(jīng)音義隨函錄》卷12:“針鋋囊,上之林反,中相箭反,下乃郎反,中又音禪,悮。”(K62,p684b)

按:“針鋋囊”之“鋋”,即“綖”字,可洪音“相箭反”。《中阿含經(jīng)》卷8:“未曾用針縫衣,未曾持針綖(宋、元、明本)囊。”(T01,p475b)“針鋋囊”即“針綖?zāi)摇保渲小颁a”即“綖”。“綖”蓋受上字“針”的影響類化換旁而作“鋋”。

“鋋”,可洪言“又音禪”,此“鋋”本有讀音。《廣韻·仙韻》市連切:“鋋,小矛。”“鋋”在可洪注釋中為同形字,實際上代表了“鋋”“綖”兩個不同的字。

[廋]《新集藏經(jīng)音義隨函錄》卷12:“不廋,所右反,又音叟,悮。”(K62,p699c)

按:“不廋”之“廋”,即“瘦”字,可洪音“所右反”。《增壹阿含經(jīng)》卷39:“復(fù)次,渡中流之牛不肥不瘦,亦不得渡,于中受其苦惱。”(T02,p761b)“不廋”即“不瘦”,其中“廋”即“瘦”。構(gòu)件“疒”與“廣”俗寫常混。

“廋”,可洪言“又音叟”,此“廋”本有讀音。《廣韻·尤韻》所鳩切:“廋,匿也。”“廋”在可洪注釋中為同形字,實際上代表了“廋”“瘦”兩個不同的字。

由此可見,書寫訛誤是用字層面的同形字產(chǎn)生的主要原因。不過,錯訛字與同形字是有區(qū)別的。所謂錯訛字是指一個字錯誤的寫成了另外的形體,但這兩個形體都指同一個字。如:“印”訛作“”(《偏類碑別字·印字》引《唐新使院石幢記》),“”這個形體無其他所指,“印”“”為同一個字。同形字則不同,一個字寫成了另外一個形體,而這另外一個形體恰好與另外一個字同形,這樣一來這個另外的形體就表達(dá)了兩個不同的字。如“逮”訛作“建”,而“建”這個形體恰好為另外一個字。在這里,“建”是“逮”的訛誤字,同時又是同形字,表達(dá)了“建”“逮”兩個不同的字,上面的“”則只能是“印”的訛誤字,不能為同形字。

同形字的存在,如不加辨析,會影響人們對文本的閱讀與理解。漢文佛典由于數(shù)量巨大、版本眾多,書寫差異較大。可洪利用“又音”將其所見佛經(jīng)中一個形體表兩個字的情況予以揭示,并通過加“悮”“非”等按語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客觀上起到了幫助人們正確認(rèn)讀佛經(jīng)的目的。

3 余論

同形字,要不要在大型字典收錄,人們似乎還沒有充分討論過這個問題。上面論述的30個同形字反映的一形兩字現(xiàn)象,皆未見《漢語大字典》收錄。不過,同形字問題在大型字典注釋中還是有體現(xiàn)的。《新集藏經(jīng)音義隨函錄》卷3:“摩姤,丁故反,又音構(gòu),悮。”(K62,p329b)《廣韻·候韻》古候切:“姤,卦名,遇也,又偶也。”“姤”音“構(gòu)(古候切)”,訓(xùn)“遇也”,是其本有音義。“姤”音“丁故反”,乃“妒”字。《龍龕手鏡·女部》:“妒”俗作“姤”。“姤”一形表“姤”“妒”兩字。《漢語大字典·女部》(2010:1119)“姤”字條已將“姤”表“姤”“妒”兩字的情況羅列出來。又如《新集藏經(jīng)音義隨函錄》卷11:“系闬,博計反,又音翰,非。”(K62,p651a)“闬”音“博計反”,即“閉”之俗,又音“翰”,是其本音。《廣韻·翰韻》侯旰切:“闬,里也,居也,垣也。”《漢語大字典·門部》(2010:4358)“闬”字條已將“闬”表“閉”“闬”兩字的情況羅列出來。

目前看來,大型字典在處理同形字問題上隨意性比較大。我們認(rèn)為,對于書寫者偶然書寫訛誤所致的同形現(xiàn)象,因其實用性不強(qiáng),不必在大型字典中體現(xiàn),如“”表“”“吠”,“禂”表“禂”“稠”,“探”表“探”“掬”,而某一字的形體在俗寫中常表另外一個字的情況則應(yīng)在大型字典中體現(xiàn),如“瑀”表“瑀”“璃”,“諭”表“諭”“諛”,這有利于充分發(fā)揮字典為讀者釋疑解惑的工具性作用。具體到文中的30個同形字,通過我們對《新集藏經(jīng)音義隨函錄》《一切經(jīng)音義》《龍龕手鏡》《紹興重雕大藏音》《高麗大藏經(jīng)異體字字典》《佛教難字字典》用字的調(diào)查,出現(xiàn)頻率在3次以內(nèi)的,我們視為偶爾為之的同形,如(表、綏)、祜(表枯、祜)、曖(表曖、暖)、建(表建、逮)、鴗(表鴗、竭)、淃(表淃、港)、涃(表涃、涸)、欥(表欥、服)、梪(表梪、短)、逯(表逯、逮)、禂(表禂、稠)、探(表探、掬)、脹(表脹、腸)、邽(表邽、邦)、垔(表垔、堊)、(表、吠)、鋋(表鋋、綖),頻率出現(xiàn)在3次以上的,我們視為比較通行的同形,如窴(表窴、冥)、(表、)、(表抃、挊)、疧(表疧、底)、淴(表淴、澀)、惚(表惚、惱)、訷(表訷、諛)、諭(表諭、諛)、瑀(表瑀、璃)、廋(表廋、瘦)、(表、策)、苔(表苔、笞)、(表、延)。當(dāng)然,簡單通過頻率判斷是偶爾同形還是通行的同形,也許只是權(quán)宜之計,大型字典對同形字收與不收的界限怎么把握,限于篇幅,本文難以展開,有待今后進(jìn)一步探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做受免费视频| 中字无码精油按摩中出视频| 精品国产电影久久九九| 国产91丝袜在线播放动漫 | 久久亚洲天堂| 精品视频福利| 日韩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不卡片视频免费观看| 好久久免费视频高清|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免 | 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 色成人亚洲|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视频观看| 老司机精品99在线播放| 久草性视频| 婷婷亚洲综合五月天在线| 午夜激情福利视频| 久久鸭综合久久国产| 国产无码高清视频不卡|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韩免费| 亚洲综合色婷婷|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 国产视频资源在线观看| 伊人久热这里只有精品视频99| 激情无码字幕综合| 国产福利微拍精品一区二区| 四虎在线观看视频高清无码| 永久免费无码日韩视频|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影视| 香蕉国产精品视频| 久久久久88色偷偷| 欧美一级高清片欧美国产欧美|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乱码| 欧美日韩成人| 国产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网站| 国产区人妖精品人妖精品视频| 成人在线观看不卡| 高清色本在线www| 99热最新网址| 尤物精品国产福利网站| 在线国产你懂的| 色婷婷亚洲十月十月色天| 国产精品三级av及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福利在线小视频| 精品国产成人a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亚洲专区|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不卡| 日韩欧美国产综合| 四虎亚洲精品| 女人18毛片水真多国产| 亚洲欧美国产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kt| 免费不卡在线观看av| 亚洲第一成年网| 色网站在线视频| 美女被操黄色视频网站| 91丝袜在线观看| 欧美午夜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天堂无码专区| 欧美国产菊爆免费观看| 免费亚洲成人| 理论片一区| 97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欧美成人手机在线观看网址| 婷婷六月天激情| 国产农村妇女精品一二区| 国产永久无码观看在线| 一边摸一边做爽的视频17国产| 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好久久免费视频高清| 九九九国产| 自慰网址在线观看| 色综合天天娱乐综合网| 青青青国产视频| 久久精品一品道久久精品| 国产麻豆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福利片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av专区|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99| 99偷拍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激情亚洲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