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嚴瑩,劉長軍,董澤滿,卓澤文,侯永利,李新強
(沈陽工業大學,遼寧 沈陽 111003)
近年來全國垃圾清運總量逐年遞增。據中國住建部數據,1979年我國生活垃圾清運量僅2500萬噸左右,2010年增至15805萬噸,2017年生活垃圾清運量達21521萬噸。隨著國家與社會對環境保護、能源利用以及可持續綜合利用問題重視度的進一步提高,垃圾分類的“強制時代”已慢慢開始融入我們的生活。同時,隨著互聯網的廣泛應用,許多國家和城市開始引進“互聯網+ ”垃圾分類的運營模式。下面將對互聯網“維尼TR”公司服務的運營方案及運營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詳細的準確分析與研究,并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法和合理建議。
在這個提倡生活垃圾代扔和分類的全新時代,“維尼TR”服務也就應運而生了。"維尼TR"服務以生活垃圾代分類代扔為切入點,成長為大型垃圾和廢物回收再處理綜合利用的平臺,在政府,居民(社區),企業(科技園區)以及垃圾處理企業之間架起一座橋梁。所提供的垃圾分類代扔服務平臺,適用于發布垃圾分類、垃圾處理相關政策及法規,居民、企業用于咨詢垃圾分類要求和發布垃圾處理訂單,垃圾處理企業用于發布垃圾處理能力和接收垃圾處理訂單。利用精準的垃圾分類技術與熱情的上門服務,幫助老齡人、疲于工作的年輕居民,解決垃圾分類及定時定點的垃圾倒扔等問題。
(1)組建團隊,明確目標:梳理運營結構,形成有效的組織,確定參與者的權力分工。確定未來一定階段內的企業發展戰略目標,使企業的各級人員都能夠充分知曉企業的共同目標,進而可以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構建平臺,完善運營模式: 建立“維尼TR”垃圾分類代扔服務平臺,創立"維尼TR"APP。不斷創新,執著于顧客的潛在需求,保持企業活力。注重員工的生活質量,仔細敲定每一個決策。
(3)拉取流量,塑造口碑:在有限的投入中,獲取更多的免費流量,增加服務咨詢,降低運營成本。采取企業配備員工每人負責一棟樓或一個小區,以點、線、面構建垃圾分類網絡。
(1)服務模式:首先客戶端進行分析給用戶提供便利,其次利用互聯網,通過大數據和后臺注冊需求的回收單位與用戶之間建立聯系。"維尼TR"在手機應用上提供預約服務,提前預約選擇固定時間段進行定時上門垃圾分類服務;“維尼TR”也提供雙服務,如個體工作者以及個體商戶同時預約,可享受折扣優惠;相對于殘障人士或老人及兒童等特殊人群,維尼TR將提供一鍵免等待服務。
(2)推廣模式:在微博、微信、抖音、嗶哩嗶哩等社交及娛樂平臺上進行推廣,創建小程序,APP推出服務平臺,用戶在此下單,選擇所需服務。同時也從政府(體現公益性和互聯網屬性)、居民和社區(體現服務的效率、質量和性價比)、企業和園區(體現服務的效率、質量和性價比)以及垃圾處理企業(體現未來客戶數量的潛力)角度來推廣。
(3)支付模式:①APP在線下單,贈送優惠卷,套餐服務,基于大數據分析的優惠服務,讓訂單源源不斷。 ②小程序自助下單,客戶通過小程序掃描支付二維碼后進行支付。
充分利用"維尼TR"APP,進行線上回收的舊圖書、舊衣物等,并將其轉化為公益積分。積分可線下可兌換生活用品,激勵居民被動變主動。企業將公益積分轉換為社會公益慈善基金,捐贈給無基本生活保障的貧困社會群體。聯合當地社區、企業單位、大學生志愿者等共同行動,組織志愿者們開展垃圾分類公益宣傳,推廣垃圾志愿服務等公益活動。
在網絡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互聯網時代,"維尼TR"互聯網的運營將會面臨各種挑戰。第一,難以形成新的市場規模和品牌效應;垃圾回收APP不是當今生活必備手機軟件,也不是傳統游戲、視頻等休閑娛樂的手機軟件,較其他軟件相比,競爭力較小,很難形成新的市場規模,一旦問題處理不好,會導致企業出現運營成本成本遠大于盈利的尷尬情況。第二,存在用戶需求的多樣化;每個用戶需要什么樣的服務,需要什么樣的保障是不同的。這個問題可能需要運營者拋開原來既定的一些規則,轉換大家的服務意識和運營思維的方式,這是一個巨大的機遇與挑戰。第三, 對運營數據的錯誤統計分析;通過垃圾分類回收代扔服務,收集運營數據并統計分析,根據所扔垃圾,進行對客戶消費喜好,生活習慣的了解,利用大數據技術,為廣大客戶和消費者提供個性化的優質服務。若運營數據分析有誤,則企業無法及時進行業務改化,創造出新的商業價值。
對于上述所面臨的挑戰,提出如下建議:一是創建垃圾回收代扔APP——“維尼TR”,聯系政府等相關部門進行號召,聯系權威媒體進行宣傳,使得使用垃圾回收代扔APP形成一種社會風尚。強化宣傳環保理念,推出相應的小程序,如:“今日你亂扔垃圾了嗎?”在微信小程序或我們的APP中進行好友pk評比,增強競爭意識,使 APP得到廣泛推廣,提高知名度。二是把控現狀,有針對性的進行客戶活動,增強客戶的積極性,通過互聯網獲取消費者對服務的反饋及需求,并根據消費者的個性化定制多元化的服務標準。保持敏銳的客戶感覺,習慣站在客戶的角度考慮問題。三是招聘數據分析人才,增強對數據正確分析所帶來的商業價值的意識。
科學垃圾處理技術的不斷進步,網絡信息技術的日漸成熟,將在經濟社會直接促使人們用互聯網時代的垃圾分類運營模式代替垃圾處理產業的運營管理模式獲得更好的形成與發展。更好的服務于民眾,確保了居民垃圾分類意識的培育和形成,實現可持續發展、垃圾分類處理局部深化及全國推廣的目標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