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訊員 籍江濤
2015 年12 月30 日,山東發展投資集團正式掛牌運營。作為省政府批準成立的首批省管功能型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山東發展投資集團堅決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以服務山東經濟社會發展、促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為己任,培育形成了基礎設施投融資、投資和資產管理兩大主業,成為支持全省基礎設施建設和現代產業發展的投融資主體。
5 年來,山東發展投資集團努力堅守初心使命,加快做強做優做大,經濟實力不斷躍升。資產規模達到310 億元,較成立之初翻了兩番;利潤總額接近6 億元,年均增長超過30%。累計實現投資113.2 億元,撬動社會資本1100 多億元,有力支持了全省經濟社會發展。
推動實施全省重大工程。參與組建煙臺裕龍島煉化項目公司,加快4000 萬噸大型煉化一體化項目實施,推進全省地煉行業整合。累計投資近40 億元,支持了海陽核電、萊州電廠等一批能源項目建設。出資40 億元支持我省高鐵建設,參與發起設立山東省鐵路發展基金,加快濟青高鐵、魯南高鐵等項目實施。作為我省在國家先進制造產業投資基金二期的出資人代表,認繳出資7.5 億元,積極推動國家級基金支持山東建設。與中國移動旗下聯仁健康醫療大數據公司合作,出資2 億元組建北方健康醫療大數據科技有限公司,未來將打造國內健康醫療大數據產業匯聚高地。
強力支持現代產業發展。先后發起、出資基金23 只,支持了浪潮大數據、濟南圣泉石墨烯、硅基仿生等一批“十強”產業項目建設。按照省政府部署,設立省直投基金,先后投資169 家中小科技型企業,其中4 家已成功掛牌新三板。聯合社會資本,引進以美國強生生物醫藥首席科學家掛帥的科研團隊,在濟南設立國際生物醫藥技術轉移中心。與工信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簽訂合作協議,順利推進青島“國家智造設計創新示范基地”建設。與平安資產管理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擬引入100 億元保險資金,支持新能源、新興基礎設施、綠色產業投融資等產業發展,首期20 億元保險資金已落地。
堅定不移打造綠色品牌。聯合國家能源集團、國家電投集團組建了山東綠色能源投資公司,落地央企資金近5 億元,構建了“一體兩翼”綠色板塊。承擔隴電入魯新能源基地項目,已完成規劃選址,正在開展測風測光,項目建成后預計每年可為山東減少煤炭消費約357萬噸,減排二氧化碳930 余萬噸、二氧化硫3 萬多噸。與中國電建集團、中國建筑、國家電投、深圳能源、遠景能源、國惠環保等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創造性采取“國際金融組織貸款+綠色環保產業”模式,發起設立規模100 億元的山東省綠色發展基金,利用國外金融組織資金總規模達4 億美元。是世界上首次利用國際金融組織資金設立的綠色基金,也是國內首只達到綠色標準的基金產品,重點投向省內節能減排、清潔能源、循環經濟等綠色項目,實施期內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750萬噸,直接或間接受益750 萬人。
建設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建立了黨委會、董事會、總經理辦公會議事清單,印發了黨委研究決定事項、前置研究事項及負面清單,厘清了黨委會和其他治理主體的權責邊界。議事程序規范完善,切實做到黨委把關定向、董事會依法決策、總經理辦公會貫徹執行,實現了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協調運轉、有效制衡。深入貫徹國務院國資委授權放權清單、省國資委出資人監管權力和責任清單、授權放權清單等,編制了集團公司授權放權清單。制定集團公司派出董事監事管理辦法,加強了對權屬企業的有效管控。
扎實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將混改任務完成情況納入權屬企業負責人年度績效考核,集團二級企業混改實現突破,圓滿完成改革任務。集團混改企業資產占比、混改企業戶數占比分別達到40.9%、63.3%,較2019 年分別提升30.3 個、39.3 個百分點。大力推進資產證券化,并購完成1 家主板上市公司,改組了董事會和經營層,提升了管理水平,實現了扭虧為盈。集團公司資產證券化率36.3%,較上年提升了22.3 個百分點。落實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要求,68 名應移交的退休人員全部完成移交。
加快推進“三項制度”改革。形成了“管理人員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的常態化機制。推行360 度全員考核機制,實行考核結果強制分布,對考核末位等次人員進行降級、降檔處理。制定出臺了“管理人員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實施辦法,今年以來通過公開招聘、中介機構獵聘吸引人才584 人,引進及自主培養省級高層次人才14 人,干部隊伍活力不斷增強。完成5家權屬企業經理層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7 家權屬企業職業經理人制度試點工作。加強投資管控,實行專業化大決策和大風控機制,提高了決策科學化水平。先后在4 家權屬企業開展了中長期激勵試點。
認真履行主體責任。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切實發揮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領導作用。壓實管黨治黨政治責任,把全面從嚴治黨貫徹到企業經營和管理的方方面面,認真履行黨委書記全面從嚴治黨第一責任人職責和領導班子“一崗雙責”,構建起了層層抓落實的責任體系。推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常態化,以過硬黨支部建設為抓手,開展了過硬黨支部建設暨基層組織建設提升行動。集團公司“過硬黨支部”比例超過70%,全資子公司絲路公司被省委表彰為“干事創業好團隊”,絲路公司黨支部成功獲評省國資系統“過硬黨支部”示范點。
企業文化建設卓有成效。聘請專業咨詢機構啟動集團公司文化建設,制定了企業文化手冊,明確了“綠動家園、律動舞臺”的文化定位和“推動綠色發展、建設美麗山東”的核心理念。深入開展“書香企業”讀書學習活動,建設“職工書屋”,組織了黨員捐款、無償獻血、“抗擊疫情傳遞溫暖”等一系列主題活動。成功創建省級文明單位,集團工會被授予“山東省職工信賴的職工之家”。
認真履行社會責任。聚焦脫貧攻堅,累計承接發放易地扶貧搬遷資金17.31 億元,圓滿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投融資任務。創新推動東西部扶貧協作,與重慶市聯合成立1 億元的魯渝扶貧基金,實施扶貧項目9 個,直接吸納貧困人口與殘疾人就業1000 余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要求,先后選派6 名干部赴冠縣、商河縣等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和“萬名干部下基層”服務隊成員,落實各類項目資金610 萬元,新發展農業產業項目5 個,建設高標準智能大棚等項目17 個,幫扶村貧困群眾實現全部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