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康


這半年來,黃浦區緊緊圍繞“思想認識到位、宣貫培訓到位、責任分解到位、體系建設到位、社會動員到位、工作實效到位”的總要求,全力推進本區生活垃圾分類各項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在此期間,黃浦區人大常委會結合上下聯動監督要求、結合區人大常委會“垃圾分類新時尚 人大代表在行動”主題活動以及創建文明城區點位巡查,重點圍繞各類主體、法定責任及分類管理要求的落實情況,共抽查暗訪300余個點位,組織市、區人大代表參與和監督有關生活垃圾分類巡查50余次,約900人次的市、區人大代表參與到本次調研暗訪,并在“黃浦人大”APP上發表意見建議,真正讓每位人大代表都成為一名監督員、示范員、引領員。
垃圾分類新時尚 人大代表在行動
2019年5月23日上午,由黃浦區人大常委會舉辦的“垃圾分類新時尚 人大代表在行動”主題活動正式啟動。黃浦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韓順芳與市十五屆人大代表許麗萍、黃浦區二屆人大代表曹志龍共同啟動本次主題活動。近百位市、區人大代表在現場簽名,承諾帶頭踐行“垃圾分類”,爭當綠色生活先鋒。區人大常委會號召全體代表開展“六個一”系列活動,即作出一份承諾、開展一次宣講、示范一次操作、上傳一份實情、參加一次巡查、提出一份建議。
小區里的垃圾分類要“再立規”
根據“有法規依法規,沒法規從約定”的原則,半淞園路街道耀江居民區曾經“發明”了具有“法律氣質”的《住戶守則》。2019年,耀江居民區的居民領到了《住戶守則2.0版》,它延續了上一版在法律方面的專業性,同時重點增加了關于垃圾分類的相關條款。
市人大代表、耀江居民區黨總支書記林龍全說:“關于垃圾分類工作,一是居委會、業委會、物業公司要將其作為重要的工作來抓;二是要不斷地推廣垃圾分類的流程,讓老百姓認識到整個過程的規范性,提高其積極性。”
AI助力,破解舊里小區垃圾分類“痛點”
黃浦區二元結構明顯,一些老舊小區由于流動人口較多,居民對定時定點投放不適應,加上管理人員和志愿者人手有限,很難第一時間找到亂丟垃圾行為的源頭,管理難度頗大。
在實地了解了此“痛點”后,黃浦區二屆人大代表、上海新聯緯訊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林衛慈,研發了一款針對垃圾分類管理的“啄木鳥垃圾分類監管系統”,能主動發現亂扔垃圾現象,對違章現象自動取證并發出語音勸阻。目前,“啄木鳥垃圾分類監管系統”已經在黃浦區淮海路建二居委會率先試點,使得當地亂扔垃圾情況得到了明顯改善,當地居委干部及廣大居民對這一“智能助力垃圾分類管理系統”給予了高度評價。
深入基層社區,匯集民智民聲
黃浦區龍門邨小區內無垃圾廂房,以前居民日常垃圾主要投放到小區內零星擺放的6個不分類的垃圾桶內。《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后,居民投放垃圾的時間段怎么定?投放的點位在哪里?垃圾廂房怎么落實?日常駐守指導的人員是誰?垃圾分類大家都表示支持,但真的將垃圾桶放在自家門口,大部分居民又不太愿意。帶著這些問題,黃浦區二屆人大代表、龍門邨居民區黨總支書記丁敏潔,通過逐戶走訪宣傳、召開居民意見征詢會等形式,不斷聽取居民意見,協調矛盾訴求,最終確定了每天干、濕垃圾的投放時間段,每周可回收物、有害垃圾以及大件垃圾的投放時間段,將日常生活垃圾投放點位從6處撤桶并點為2處,得到了全體小區居民認可。
區人大常委會還專門在“黃浦人大”APP的“網上議事”欄目中開設了“黃浦生活垃圾分類做得怎么樣”專題討論。這些意見經過匯總整理后納入區人大常委會關于垃圾分類的專項調研報告,區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二次會議審議時采納了調研報告中的意見,有力助推了新時尚在黃浦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