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洪鋼
(武警廣東省總隊醫院,廣東廣州 510507)
呼吸機是醫院不可或缺的急救設備,目前,各醫院在呼吸機管理方面存在很多問題,如果醫院管理人員在呼吸機管理過程中,不能及時制定有效的呼吸機管理與維護制度,會影響呼吸機作用發揮。因此為了更好地對呼吸機進行管理,醫院應當先采用集中管理與預防性維護的方案,及時制定針對性管理制度,避免在呼吸機管理和維護中出現問題,以改善醫院呼吸機設備管理的狀況。
在醫院還未實行呼吸機集中管理時,各個科室的呼吸機都是由各科室自行管理和使用,使得呼吸機集中管理較為散漫,不利于醫院整體呼吸機的管理。除此之外,呼吸機的使用及調用需要復雜的操作流程,這也為呼吸機的分散使用埋下了安全隱患,使呼吸機無法在有效時間里發揮應有作用。使用呼吸機的患者驟增時,會出現呼吸機臨時借用情況,但是并非每位醫護人員都了解呼吸機的正確操作流程,一旦操作失誤,對呼吸機設備造成的損傷是不可逆的,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醫院設備成本。除此之外,調用呼吸機必須由醫療主管部門審批簽字,操作流程復雜。
目前,一部分醫院的科室在呼吸機的日常維護上存在很多問題,由于操作人員缺乏完備的呼吸機維護與保養制度,操作人員對呼吸機整機的管道和濾網進行清潔和消毒時操作不規范,時常發生消毒不徹底的情況,加劇了呼吸機的故障風險。除此之外,很多科室呼吸機的管道常年和呼吸機接口連接,管道彎曲變形嚴重等情況,嚴重影響了呼吸機使用壽命。
目前,部分醫院沒有建立完備的呼吸機使用操作管理流程與制度,購買呼吸機時,生產廠家只對呼吸機使用頻次較高科室的人員進行培訓。伴隨呼吸機功能的復雜化,對醫護人員的操作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此外,部分操作人員對借用的呼吸機的性能以及使用規范,如呼吸機按吸、呼氣相的切換方式分為定壓型、定容型以及定時型的不熟悉而導致事故發生。
對定壓型呼吸機來說,當病人呼吸道內壓力達到預計值后,呼吸機打開呼氣閥,胸廓和肺被動性萎陷或由負壓產生呼氣,當氣道內壓力不斷下降,呼吸機再次通過正壓產生氣流,并引起吸氣。對定容型來說,通過正壓將預計潮氣量送入肺內,達到預計潮氣量后,停止供氣,進入呼氣狀態。對定時型來說,其是按照預先設計的吸氣及呼氣時間供氣。但如果操作人員對臨時借用的各類呼吸機的使用不熟練,很容易在呼吸機使用過程中出現較多操作失誤,這不僅會損壞呼吸機的內部結構,同時還會危害操作人員的生命安全,從而增加事故風險的概率。因此,操作人員必須要熟悉各類呼吸機的使用范圍以及適用條件,提高操作水平。
為了進一步提高呼吸機的使用效率,延長使用壽命,節約醫院的設備成本支出,可以成立專門的管理小組對全院的呼吸機進行集中化管理。比如可以成立專門的呼吸機設備管理機構,由設備維護主管以及相應的負責人員專職負責管理全院的呼吸機設備,并按照呼吸機的類型進行分類維護。如將胸內或氣道加壓型呼吸機以及胸外型呼吸機進行分別維護,按照呼吸機的維護保養規范進行工作,保證呼吸機的管理及使用安全。設備維護主管要加強對在用呼吸機的巡視與管理工作,做到每日檢查,一旦發現問題必須記錄并在48 h 內解決。
為了有效協調因呼吸機分配不均或使用呼吸機病患驟增時出現的呼吸機外借情況,醫院需要制定一套完備的呼吸機調配制度。如,當醫院其他科室需要使用呼吸機設備時,必須由該科室的治療醫師向呼吸機管理中心(醫療主管部門)提出申請,醫療主管部門確認后可以將其他科室的呼吸機或備用呼吸機移送至病患病房。在操作呼吸機時,需要由專業的呼吸內科工作人員從旁輔助指導,協調好呼吸機的操作規范和其他需要注意的使用細節,規范醫生和護士的操作流程。除此之外,其他科室借用呼吸機需要由醫師填寫呼吸機借用單,從而方便醫療主管部門時刻了解呼吸機的使用情況。待其他科室使用完備用呼吸機后,需填寫呼吸機歸還單,并交由醫療主管部門進行統一的消毒和清潔工作。
呼吸機作為醫院治療過程中頻繁使用的設備,隨著其功能的日漸完善,其造價也變得較為昂貴。一臺無創高性能呼吸機的購置費用為16 萬元左右,在呼吸機維護和保養過程中,充分利用好呼吸機開機后的自檢功能、完善的報警功能以及發生故障時的屏幕提示等優勢,對各類呼吸機進行維護與保養。維修會增加很多額外的費用支出,不僅會增加醫院用于呼吸機等設備維護的成本,也會影響呼吸機使用效率,因此,醫院應當對呼吸機進行定期的維護保養。
醫院可以利用數字信息技術將每臺呼吸機進行編號,安排有關人員對各個編號的呼吸機進行維護保養,并設置呼吸機維護保養記錄系統。呼吸機主管人員在定期檢查呼吸機時會彈出一個設備維護界面,管理人員在網頁中填寫呼吸機維護時間、呼吸機養護現狀以及檢查呼吸機時遇到的問題等,填寫完畢后該記錄會自動存儲到醫療主管部門的電腦系統中。
據統計,操作人員對呼吸機的錯誤操作是導致呼吸機產生故障的主要原因,占比為30%。為此,有必要加強對操作人員的技術指導。醫院在購進呼吸機設備時一定要讓生產廠家對醫院的設備維護人員以及科室醫生進行專業培訓,一方面幫助管理員和醫護人員掌握呼吸機的使用方法,另一方面幫助其了解如何對呼吸機進行養護和維修,增強醫護人員在呼吸機使用過程中應對突發狀況的能力,全面提高科室工作人員呼吸機操作水平。
為了避免在使用呼吸機的過程中操作不當對呼吸機造成損害,醫院可以制定相應的呼吸機操作指南,將指南打印成冊供科室學習。在指南中對呼吸機的使用規范進行詳細規定。針對不同類型的呼吸機制定相應的使用規范。如對高頻通氣型呼吸機來說,一般分為高頻正壓通氣,高頻噴射通氣,高頻振蕩通氣頻率>60 次/min。其優點為低氣道壓,低胸內壓,對循環干擾小,無需密閉氣道。但其使用不利于二氧化碳的排除。對常頻通氣來說,其通氣頻率約為<60 次/min。工作人員使用呼吸機之前,首先需要檢查設備性能,確認無誤后才能進行使用,呼吸機管道與管道口連接處因垂直放置,避免彎折。同時,在使用過程中要隨時檢查呼吸機的儲水設備,對儲水器中的冷凝水進行規律處理,以保障呼吸機正常運行。在使用完畢后要按照相應的說明書要求對呼吸機管道、接口進行消毒,徹底清潔管道中的痰、唾液和血絲并更換空氣過濾器,對呼吸機外表用酒精濕布進行擦拭。
為延長呼吸機的使用壽命,管理人員維護時一定要嚴格遵守醫院制定的維護要求,按照流程進行合規操作。管理人員需要每日按時巡檢在用的呼吸機設備,對備用呼吸機設備進行定期維護和消毒。如果發現呼吸機的管道或者零件發生損壞需要及時報修,并聯系設備生產廠家派遣維修人員進行維修與保養。除此之外,還要做好維修記錄,力求做到維護一次登記一次,在記錄系統中需要標注清楚設備的故障情況、更換的零件以及維修保養的時間等信息,為后期整機維護留存好數據記錄。
為了降低呼吸機在使用過程中發生故障概率,呼吸機管理小組一定要安排專人對呼吸機進行定期檢查。按照呼吸機的使用頻率制定相應的檢查周期,使用頻次高的呼吸機兩天檢查一次,頻率低的備用呼吸機一周檢查一次。檢查內容包括呼吸機的運行狀態、工作性能等,及時消除可見隱患,降低呼吸機故障發生頻率。
醫院要定期對備用、在用的呼吸機進行通電自檢,確保呼吸機可以隨時進行臨床使用。在通電自檢過程中,管理人員需要連通呼吸機的電源和氣源,對其氣密性以及開機后的運行情況進行檢測,同時還需檢測呼吸機的流量傳感器和氧傳感器的靈敏性。
為有效避免呼吸機性肺炎的出現,醫護人員必須做好以下工作。
(1)重癥患者在使用呼吸機前,需要及時清除患者口腔內的分泌物,去除原發病。
(2)必須將呼吸機內水凝液體的溫度調節至45 ℃以上,降低細菌感染的概率,在使用完呼吸機后必須徹底消毒,完全清除呼吸機管道中的冷凝水。操作時要十分謹慎,避免液體倒流回管道內部,如果管道使用時間超過48 h,則必須更換新的管道。
在呼吸機的管理上,為了明確各科室的責任,可以制定相應的呼吸機運行管理制度。若醫院醫療主管部門發現某科室存在呼吸機維護不夠及時或不符合要求時,需要及時督促整改,對整改不到位的科室,由科室的主治醫師帶頭檢討。除此之外,為避免各個科室因呼吸機借調引發不必要的糾紛,需要嚴格落實等級制度,某科室借用其他科室的呼吸機只能由主治醫師填寫借調單,其他醫生無權填寫,規避因呼吸機借調引發的科室矛盾。
集中管理和預防性維修可以有效避免呼吸機發生故障,保障其運行穩定,增加使用壽命。在提高呼吸機臨床使用安全性的同時,節約醫院設備購買開支,間接增加醫院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