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美婷
(廈門市中醫院醫學工程部,福建廈門 361009)
目前隨著醫療的需求逐漸提高,醫院對醫療設備的質量越來越重視,在醫療技術快速發展的情況下,醫療設備向著大型、自動化、高精準以及信息化的方向發展,這就對醫院醫療設備的維修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1]。然而在實際醫療設備維修管理中仍然存在設備維修成本高、設備使用效率低以及設備維修效果不理想等問題。基于此,醫院應加強對醫療設備使用情況及維修情況的重視度,將精細化理念運用到管理中,提高醫療設備使用效率,促進醫院整個管理水平的提升。
目前仍有部分醫院為避免醫院醫療設備遭到人為破壞,分開核算醫療設備使用部門產生的成本以及維修部門產生的成本。因醫院沒有形成正式的維修收費標準或規定,這也出現了一些弊端,有些醫院維修部門對醫療設備的維修成本情況比較模糊,甚至隨意收費,從而引起其他部門不滿。而且醫療設備的使用部門不需要考慮設備的維修問題,因此也忽略維修部門所承擔的高昂維修成本以及實際維修效果,使用時沒有重視設備的保護及保養,導致部分醫療設備的高度損傷,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醫院醫療設備的維修成本,同時造成維修部門在工作上呈現出消極怠慢的狀態,設備維修效果也不理想。
現階段,已經有很多醫院提高了對醫院醫療設備維修管理的重視程度,但仍然缺乏具備高素質、高水平的專業維修人員,導致實際維修效果與預期效果出現較大偏差。由于醫院醫療設備使用頻率較高,若維修人員沒有相對專業的維修技術,這也會導致醫療設備使用效果受到制約,而且影響維修工作的順利進行,增加醫療設備的維修時間成本以及資金成本。醫療設備維修不當的情況下還會給正常診療工作帶來不利影響,降低醫療設備的使用效率。
醫療設備維修成本的核算在設備維修管理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精細化理念下,醫院需要精確醫療設備維修成本的核算,建立合理的維修成本核算機制[2]。第一,醫院應細化設備分類,量化收費標準。醫院醫療設備的基本成本構成主要有技術維修費以及基本成本費,技術服務費包含技術服務費以及專用維修儀器費等,基本成本費包含耗材費用、零配件費用以及交通運輸費用等。在基本成本核算中,設備科所使用的各類專用維修儀器也會產生一些費用,適當地收取一些折舊費用是合理的,這樣也有利于設備科維修儀器的更新換代,為醫療設備維修創造條件,同時也最大限度降低了各科室的設備維修成本。第二,醫院應細化對于醫療設備保養及搬遷所產生的服務費的制定收取標準。保養、搬遷也是醫院醫療設備維修管理中的重要部分,若醫療設備保養不及時,難免引發設備故障,嚴重情況下還會造成無法維修;工作人員搬遷過程中未做到細致、認真,造成設備損壞,也會增加醫療設備的維修成本。因此,醫院應遵循“市場化”規則,利用經濟杠桿設定合理的有償服務收費來降低各科室的設備維修成本,在減少設備故障、提高設備使用效率的同時,也可以為病人提供更優質的診療服務。第三,醫院應細化針對小型簡易醫療設備的維修成本核算機制。在醫院醫療設備中,小型簡易醫療設備的損壞率明顯較高,但維修人員卻認為該類設備的維修成本較低,因此不愿花費太多時間維修。然而該類設備在日常診療中的使用也較頻繁,產生的維修成本也明顯較高。因此,醫院可以將小型設備的成本核算與獎金分配與成本責任相掛鉤,促進各科室積極配合各種大小型醫療設備成本核算,最大限度降低醫療設備成本。
關于醫療設備維修以及保養過程的相關資料,均屬于設備的維修記錄,這些記錄對于醫療設備檔案的生成必不可少。建立醫院維修記錄是醫院對醫療設備進行動態管理的基礎工作,不僅僅是為了保存,更是最大限度地為醫院各項診療工作提供優質服務,這就要求相關維修記錄人員應做到認真、細致、負責,確保醫療設備維修記錄收集齊全、整理規范[3]。醫療設備維修記錄資料的收集具有一定難度,因為每一項記錄都是設備在日常使用過程中產生的,其第一資料往往分散在各個科室中,如果沒有及時將各個科室所記錄的資料收集齊全,就有可能被隨意地亂放,從而造成不可換回損失。因此,醫院應將各科室的醫療設備維修記錄收集渠道落實到位,指定專門工作人員收集及保管這些維修記錄,確保維修記錄完整、準確。在精細化理念下,每臺醫療設備都應該建立其相關的維修記錄,要求各科室按照相關的醫療設備維修記錄標準進行記錄,具體需要記錄的信息包括設備的名稱、型號、規格和使用該設備的科室、相關的負責人以及設備出現故障的具體內容、出現時間、原因、維修方式、維修內容、維修費用、維修類別、維修工程人員、維修日期、使用科室驗收和開機運行情況等。當醫療設備出現故障時,科室負責人應及時使用維修記錄,利于工程人員快速診斷設備故障原因,縮短醫療設備的維修時間。同時,對醫療設備的維修情況進行記錄,可以實現預防性維護,以及時消除設備中可能存在的故障問題,還可以最大限度保護醫療設備的性能,延長設備使用壽命,通過建立完善的、全面的醫療設備維修記錄,有助于開展醫療設備運行的實時跟蹤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保障設備正常工作。
隨著現代科技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大型設備以及尖端設備隨之出現,設備更新的同時,也對技術人員技能的更新有了更高要求[4]。在實際工作中,要想保障新型醫療設備充分地投入到臨床中,就需要醫院加強對醫療設備維修人員專業技能的培養,利用精細化理念有意識地培養新型技術人才,在提高維修人員專業素養的同時,進一步提升其專業技能。醫院相關負責人需要充分意識到,強化對醫療設備維修人員的培養,是醫院實現先進醫療設備有效配置的前提,更是先進醫療設備充分發揮效用的重要保障。第一,在任何醫療設備投入使用之前,醫院應對設備的直接使用者進行相關培訓,包括醫療設備的性能及操作流程,要求所有使用者嚴格按照醫療設備的使用標準進行診療工作。第二,醫院可以定期對各科室的醫務人員進行醫療設備維修的相關培訓,可采取集中講座的形式開展培訓。新上崗的醫務人員應作為重點培訓對象,要求其不僅需要全面了解醫療設備功能,同時還要具備在醫療設備故障時做出簡單判斷的能力。以此保障醫療設備能夠正確運用,促進醫療設備使用效率提升。第三,醫院應定期對醫學工程部人員進行專業性的技術培訓,從設備的使用情況、故障情況、完好情況以及資產利潤情況對工程部人員進行績效考核與評估,同時做好監督工作,重點把握好評價的維度與指標,為真正擁有高素質、高水平的專業維修人才提供一個可以自主發揮的平臺。第四,醫院應積極鼓勵醫療設備維修部門與使用部門進行維修技術交流,探討應急維修方式以及維修預防方式,支持維修部門各維修人員之間進行工作經驗交談,為表現優異的維修人員提供一個外出培訓的機會,將院外更好的維修技術引入本院中,以提高自身維修技術水平,同時也促進醫院醫療設備的維修質量進一步提高。
目前各大醫院的醫療設備維修管理雖已取得一定進展,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因此在醫院醫療設備維修管理中應用精細化理念十分必要。精細化理念的應用,不僅可以大大降低醫院醫療設備的維修成本,而且還可以促進醫療設備的使用效率進一步提升,為醫院診療活動的有序進行提供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