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同方
(中石化勝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井下作業公司,山東東營 257000)
隨著人口不斷增多和社會不斷發展,能源對于我國的發展極其重要。而在各種能源當中,非可再生能源——石油所占的地位十分重要。并且隨著國家的發展,對于石油的需求量還在不斷增加。不過,我國的石油產量并不足以支持國家快速發展的需求,對國外石油的依賴較為嚴重,因此,提高我國石油產量成為當務之急。這就要對油田設備進行加強改進,對于設備管理的質量要求也更加精細,才能保證石油開采的安全與正常運營,從而達到提高產量的目的。
在石油工程中,設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對于設備的管理是油田開采的前提。我國石油的可開采數量并不占優勢,并且國家在發展過程中要遵循“可持續發展”的原則,這就要求在現有可開采的石油基礎上提高原油的開采率,要求有完善的油田設備管理機制,只有進行科學的維護和使用才能達到所想要的目的。同時,對于油田設備的管理不僅僅是對機械設備的管理,還有設備的操作人員、維護人員和管理人員的管理,都是對油田設備的管理。只有在多方面都建立了完善、科學的管理機制,才能保證油田的正常開采以及油田企業的正常運營,增加油田企業的經濟收益,并推動油田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傳統意義上,油田的設備管理機構是一個統籌性很高的職能型機構,其主要職責就是對整個企業的設備進行管理、分配和協調。但是我國油田企業在設備管理方面的分工并不是很明確,很容易出現“該管的問題沒有管,不該管的問題插手管”的現象,因為職責范圍的劃分不明確,就會導致在職責范圍內沒有完成好自己的工作卻再插手別人工作,對職責范圍外的工作造成干擾,影響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的關系,導致部門間分工不明、千絲萬連。這種現象不僅會影響工作的進行,還會增添額外的麻煩,從而拖延整個工程的進度,造成工作效率低下,工作完成度低。
此外,設備管理本身就處于申請維護資金、維修資金、購置新設備等需要向決策層申請資金的一個階段,設備本身的維護和維修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對于新的器械設備的購入就需要決策層針對新舊設備的優劣勢進行對比,同時結合設備成本與未來收益預測的分析,來決定是否需要購入新的設備來進行油田的開采和生產。這個決策的過程十分繁瑣、冗長,不利于設備管理機構進行及時的工作調整,進而影響工作效率。
設備是進行油田開采工作的前提,所以油田企業對設備管理機構十分重視,這就造成了對于設備管理機構往往都是進行一系列的獎勵機制來激勵設備管理的工作。但是,只有獎勵機制而不建立約束和懲罰機制,這將對企業的發展十分不利。但是目前我國的油田企業對于設備管理機構往往太過于重視或放縱,卻忘記了對其進行約束。這樣沒有約束和懲罰措施的行為會讓員工低估了對于工作的積極性和嚴謹性,從而拖延了工作的進度,工作的完成度也不甚完美。
我國油田企業在設備管理方面往往只重視其所帶來的經濟收益,考慮如何能讓設備發揮最大的作用、產生最高的收益,太過重視其在功能性方面的管理,卻忽視了設備本身也需要定期的維護和保養。企業往往在對整個工程的規劃當中忽略了維護保養的資金,對于設備在這方面的資金預算往往顯得不太“大方”。這就造成了企業對于整個油田開采工作的資金預算不夠,對設備的本身資產和后續所要投入的資金沒有一個完整的認識,從而對設備管理機構的理解和認識不完整。
目前我國在石油企業員工培訓方面沒有嚴格的要求,這方面的技術型人才還十分欠缺。這就造成了大多數石油企業所招募的員工沒有進行過系統的、有關于設備管理方面的培訓,在培訓理論知識方面也很欠缺,使得設備管理的工作進行得不太順暢。而理論指導的缺乏則是由于以往的工作人員都是憑借著在實際工作中得出的經驗來進行設備管理工作的,但是沒有在實踐中總結出相對應的理論知識。并且,國家對于理論方面人才的缺失,也導致了企業無法進行理論指導培訓的現狀。
由于沒有明確劃分設備管理機構的職責范圍所導致的一系列的問題,需要企業對于設備管理的工作內容和工作范圍進行一個明確的劃定,從而讓每一個工作人員明白自己所處的位置,所要做的工作以及要達到的程度,這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快工作進度、使工作完成得更加完美。明確職責范圍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提高整體企業的工作效率,讓整個企業的設備資源配置以及企業的資產結構達到一個最優質的狀態。而設備在油田企業當中的地位,是進行石油開采和生產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產品的最終質量、生產過程所需要的成本等一系列問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設備機構所決定的。并且,既然是一個企業,那就是為了盈利而存在,那么產品的質量就是這個企業占據市場的重要依據。因此,只有明確了設備管理機構的職責范圍以及所要達到的標準,才能保證最終所呈現出的產品的質量。
隨著現代社會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科技對于現代一切的事物都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對于各行各業的工作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現代油田設備管理技術的發展,也同樣離不開先進的網絡技術。在現代油田設備管理中,用科學的理念設置設備生命周期的管理制度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而先進的科學技術能夠保證制定的制度與設備的吻合性、科學性,同時,能夠對制度執行的各個環節進行嚴格的監督、把控,確保制度的順利實施。另外,在對設備進行管理的時候要清楚地知道需要有哪些管理。維修和管理聽起來像是兩回事,但是卻又都包含在設備管理當中,要對設備管理中的內容先進行分開然后加以整合,方便管理的同時也提高了效率。
在油田的設備管理當中,不能只進行鼓勵機制,也要給予適當的壓力來激發工作人員的積極性,不只是在人員當中,在設備當中也同樣要進行優勝劣汰。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只有不斷淘汰不適應企業發展的部分,才能保證企業有所進步。同時,對于在企業當中耗資過重、成本較高的設備,有條件的情況下應選擇成本更低的設備來取而代之。
在淘汰掉一系列阻礙企業發展的事物之后,對于企業內部的管理制度就更加細致卻不繁瑣。新的管理機制要以利益最大化、效率最大化為原則,促進企業內各個部門的分工合作,根據市場的變化和要求不斷地對企業內的產品進行相應的調整和修改,讓每一個部門都互相了解又各司其職,在確保最終成品的質量的前提下提高效率、縮減成本,實現利益的最大化。只有企業建立起完整的管理制度,才能保證每一位員工在工作當中盡職盡責,保證設備管理有制度可依,保證企業可持續、健康、蓬勃的發展。
我國目前大部分的油田企業在員工培訓方面還沒有一套完整的理論指導,而建立起一套創新理念的員工培訓也可以看做是一項企業文化。對員工的崗前培訓是每一所企業都具備的一項內容,目的是為了讓員工更細致地了解自己所做的工作,讓他們在開始工作的時候少犯錯誤,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油田企業對于這方面的空缺很大,但是需求也很大。與其他商業性企業不同,油田企業關乎到國家資源的開采和國家能源科技的發展,我國對于這一方面的人才需求很大。因此,首先要提高對石油產業相關人才的重視程度,大力發展關于石油產業的技術性人才,促進石油產業的發展。其次,對于從事于石油產業的工作人員進行必要的崗前培訓,盡管因為人才的缺乏、導致石油企業對于崗前培訓“心有余而力不足”。面對這樣的事實,就需要企業總結多年的實踐工作、注意事項以及在工作當中的實際體驗,來為未來的人才提供有參考價值的重要信息,企業自身所總結出的理論經驗就可以作為本企業具有特色的企業文化來不斷發展。只有將這些實踐的經驗記錄下來,不斷參考、不斷改進,才能保證企業的不斷發展、不斷進步。
油田企業的發展影響到整個國家資源技術的發展,其影響力和重要性不可預估。在油田企業中,設備管理占據著重要地位和作用,對整個企業的技術管理和經濟發展都有一定影響。優秀的設備管理工作,能夠保證企業發展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