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祥
受到社會環境、家庭環境、個性習慣、接受能力等的影響,班級中的學生會出現優、良、待優等不同的群體。待優生是每一個班級中都不會缺少的一個群體,一提起待優生,很多老師都會去抱怨他們,因為他們總給自己添亂,自己對他們付出很多,他們卻進步甚微,使老師們都很頭疼。但我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卻越來越發覺,對于待優生,老師要付出愛心、耐心、誠心,把他們從待優生轉化過來。
一、愛心引領待優生
記得有一年,從外校轉來了幾名同學,其中小袁同學是從鄰近學校轉來。班內有個學生和他原來是同班同學,告訴我說,小袁是個學習落后、上課不聽課、好惹事的同學,而且下課后也是個惹事大王。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發現的確如此,非但如此,甚至還有過之。比如,有一次站隊放學,五年級的一個大同學不小心踩了他一腳,他就罵了那個同學一句,那同學就找他評理,他就抓住那個比他大一截的同學的衣服,像要打架一樣,結果五年級的幾個大同學圍起他來,被我給制止了。課堂上他更是坐不住,不是惹這個同學就是欺負那個同學,全班同學和任課教師經常告他的狀,好多男同學都看不慣他的行為,經常群起攻之。
通過觀察,我發現他屬于一個沒有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同學,學習成績當然也不好。他的家長經常找到我商討教育孩子的辦法。針對他的表現,我認為這位同學是自感落后,自信心不足,缺乏上進的動力。我就開始與他經常溝通,使他分清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確定改正的方向,并且使他感覺到老師在關注著他。然后在教育方式上,我和同學們一起來挖掘他身上的優點,比如他字寫得好,就讓他出黑板報,在課堂讓他到黑板上板演,表揚他不但字寫得好,而且題也做得好,經常在家庭作業本上寫上幾句贊美他的話,讓他的家長也感受到他的進步。這樣的賞識教育,增強了他的自信心。他的學習成績提高了,那年寒假數學統考得了93分。
二、耐心提升待優生
記得我班小段同學,雖然學習成績不夠理想,但孩子很樂意為同學們服務,三四年級時能主動給一年級同學搬水,還受到一年級老師的表揚獎勵。五年級下學期,他積極競選科學課代表。有些人認為科學課是副課,很多學生經常忘記帶課本上課。小段同學當選后,每節科學課的課前都能主動檢查督促同學帶好課本,責任心特別強,成為老師的好幫手。
三、誠心感化待優生
還記得有一年,我接手五年級五班數學課教學后,第一次作業就發現班上的小武同學作業本上不但字寫得不好,就連本皮也臟乎乎的。我很生氣,課間就留下他重寫作業。只見他斜著身子,歪著本子,用左手拿筆,慢慢“畫”著字。我走上前去,只見他的字也寫得歪歪扭扭的,極其別扭,就趕忙幫他正過本子,扶正身子,糾正寫姿,盼望他能將字寫得有所改觀。但他仍舊慢慢“畫”著字。看到這種情景,我感覺到他可能就是養成了這種寫字姿勢和速度,不能再苛求他,否則就會適得其反。我就溫和地提醒他,說:“小武,沉住氣,慢慢寫,老師相信你能將字寫得很好,不要著急。”他會意地點點頭。我就幫他翻到本子的新的一頁,讓他重新來寫。看他認真地、慢慢地做完一道題,我才欣慰地說:“你這不也能寫好嗎?”他卻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這時,上課鈴又響了,我就叮囑他說:“小武,老師看到你寫的字有進步了,回家后把這幾道題認真重新整理到作業本上,相信你的字寫得會很棒的,你自己有沒有信心?”他看著我,肯定地說“有信心!”第二天,他主動跑到辦公室將作業交給了我,我發現他的作業確實比上次進步明顯,不但整潔了,而且確實字寫得規范多了。通過這件事,我感覺到,面對學生自身的不足,老師要溫和地指出來,使他們能主動接受、悅納。并且,老師要經常真誠表揚他們的閃光點,鼓起他們繼續上進的動力。
總之,老師要有一雙發現的眼睛,找到待優生身上的發光點,通過自己的愛心、耐心、誠心來引領他們,幫助他們發現自身的優點,不斷發揚光大這些優點,待優生就會越來越進步,在學習和素養方面獲得明顯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