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軼
語文是母語學科,工具性和人文性決定了語文核心素養的內涵。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是學生在積極的語言實踐中積累與構建起來,并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表現出來的語言能力及其品質。語文核心素養中的閱讀素養尤其受到關注。它通過一定形式的語文評價,檢驗學生獲得的語言知識與語言能力,思維方法與思維品質,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
一、精準定位語文評價設計的目標
PIRLS(國際閱讀素養進展研究)認為,“閱讀素養是學生從小學開始就應該掌握的最重要的能力”。語文評價設計中應該體現對兒童的閱讀素養的監測。國際學生評價項目(PISA)主要包括回憶信息、解釋文章、反思與評價。PIRLS關注并提取明確陳述的信息、進行直接的推論、解釋并整合觀點和信息。《語文課程標準》提出,中小學生閱讀是“運用語言文字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其本質是“學會閱讀”。如果梳理課標相關內容與要求,不難發現,除了認讀、理解、評價、遷移等能力要求外,課標還在閱讀興趣、習慣等方面有所要求。因此,要完整、全面測試學生的閱讀素養,需要將過程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有機統一起來。立足于此,我們可以依據素養目標以及達到目標的程度等確立我們的指向閱讀素養的評價目標:獲取與檢索、整合與解釋、反思與評價,并依據年段特點逐一設計相應的測評內容與形式。
二、科學體現語文評價設計的內容
PISA認為成人總是在某一特定情境下閱讀書面材料,與其評估目標相吻合,所以確定閱讀素養評估所使用的材料的各種情境是很重要的。我們的評估內容也要精心選取測試素材。閱讀材料應該選擇新穎的、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素材,充分考慮學生的心理差異、性別差異、興趣差異等。從學習心理學角度看,試題測試的內容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評價結果。如軍事題材的內容《現代兵器》,通常是男生更高于女生的。如非連續性文本的關于齲齒的數據閱讀,缺乏趣味性的枯燥文章,如篇幅過長超出正常閱讀速度的文章等,都不能充分體現評估的公平性和科學性。北京師范大學溫紅博教授還說,“出題不要與時俱進,信息不對稱導致不公平。相同的能力,答對某一道特定題目而言,會有區域性差別。”這種項目功能性差異檢驗增大了學生對評估內容中相關知識的理解及其本身的思維能力的差異。所以,評估素材呈現的內容最好能與學生生活有密切聯系,體現生活化,要生動活潑,便于學生將獲得的閱讀信息及新知識建構到自己的知識體系中,更好地檢測閱讀素養。
三、情境呈現語文評價設計的形式
“問題基于情境材料,問題來源于情境材料”,這種測評設計越來越廣受好評。合理的情境材料,包括文本、圖片、圖表、漫畫等,可以創設良好的測評情境。我們可以模擬真實的生活場景,建立情境與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評估學生在新情境中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對基本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以及實踐創新能力。如以藥品說明書為主要情境的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檢測設計:
下列做法中,哪一項是錯誤的?()
A.這個膏藥既可以直接使用,也可以用熱水沖飲。
B.糖尿病患者不可以隨意服用,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C.此藥可以治療氣虛咳嗽,可長期服用。
D.服用此藥不可以食用辛辣和油膩的食物。
這道題目檢測信息檢索能力,C選項不符合文本中“長期服用,應向醫師或藥師咨詢”的表述,所以是錯誤的。
小明最近咳嗽厲害,想服用這款“潤肺膏”和隔壁王阿姨推薦的止咳良藥“開瑞坦”,這種做法合適嗎?為什么?
這是檢測學生對信息對分析評價。文中“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本品前請咨詢醫師或藥師。”“藥物相互作用:如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發生藥物相互作用,詳情請咨詢醫師或藥師。”這些信息中明確表示需征求醫生意見。生活化的素材正是對學生閱讀素養的情境性評估。
再如,畢業班的習作設計:
照片會因為時間的流逝而泛黃,信件會因為歲月的腳步而丟失,只有珍藏于心頭的記憶會像美酒,愈久愈醇……畢業在即,在與同學、老師、親人一起生活、學習的美好時光中,一定有許多記憶值得珍藏吧?一堂生動的課,一次有趣的活動,一場激烈的比賽,一份特殊的禮物,一次小小的爭吵……每一份記憶就是一份值得珍藏于心的寶貴財富。
請以“珍藏”為主題,寫一篇450字左右的記敘文,記錄你在小學時期最值得珍藏的記憶。
這樣的富有情境性的描述,更能體現當時當下學生的心情,也讓學生有感而發,有話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