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9月11日主持召開科學家座談會時,習近平總書記問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古DNA實驗室主任付巧妹:“(人類)從哪里來,你們搞明白了嗎?”
“在努力搞明白!”付巧妹向總書記匯報了這些年常被問到的一個問題:“經常有人問,‘你的研究有什么用?。我曾在很難維持實驗室的時候,也想過要不要去做熱門研究。希望國家進一步引導不以‘有沒有用評價和發展基礎研究……”
1983年出生的付巧妹很輕易就打破人們對于女科學家的“刻板印象”。她是學院女籃隊員,擅長用左手打乒乓球,愛攀巖愛健身,大禮堂的舞臺上也留下過她歌舞表演的倩影,但她更是Nature評選出的“十大中國科學之星”之一。
這是一支“中國制造”的古DNA研究團隊,在西方主導的古DNA技術變革浪潮中掀起浪花,創造性開發古DNA捕獲技術,從田園洞人的腿骨上提取到第一個早期現代人的核DNA,相繼獲取世界最古老的現代人基因組、東亞最古老的現代人基因組,影響并推進著西方以至全球古人類學研究的發展。
這支團隊有20名成員,平均年齡僅33歲,卻在古人類學,尤其是現代人起源與演化研究領域讓中國從跟跑者變為領跑者,向世界證明了“中國制造”的實驗技術和創新實力,可謂潛心積厚。
她們參與諸多如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等重點項目并積累有大量古DNA新數據,以期更深層次研究古人群遺傳圖譜和東亞人群的形成機制,在人類起源、演化、擴散和適應等重要問題上獲得新的認識和發現。
從西大到中科院,從德國馬克思·普朗克進化人類研究所到哈佛醫學院,到最后回到祖國,付巧妹之所以能在生物領域以及古DNA領域有卓越表現,正是因為她專注當下,沉淀心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