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振華
(山西漳電大唐塔山發電有限公司,大同 037000)
在信息化發展背景下,發電廠均配置了自動化系統,其運行與應用需可靠的電源提供保障。發電廠為自動化系統配置雙路交流電源及電源切換裝置,在電源切換裝置應用前,應進行可靠性測試,確保其符合雙路交流電源切換要求,實現冗余供電,保障發電廠正常生產。
為實現電源冗余的目標,發電廠會在自動化系統中配置雙路交流220 V電源,并在機柜內安裝電源切換裝置。目前常用的電源切換裝置有以下三種:
(1)雙繼電器型
此類型的電源切換裝置配置兩個繼電器,利用該器件實現電源切換,切換電路如圖1所示。該裝置在發電廠自動化系統的獨立裝置中應用廣泛,具有故障少、操作便捷等優勢,切換時間大于20 ms,且存在耗電較大、電壓檢測功能不完善等問題,可靠性偏低。
(2)靜態轉換開關此類型的電源切換裝置屬于電源2選1自動切換裝置,簡稱STS,運行原理如圖2所示。在主電源正常運行時,負載與主電源連接;在出現故障時,負載會自動連接至備用電源;待主電源正常運行后,切回主電源,以此實現電源的不間斷切換。該裝置不能實現電氣隔離,阻礙其在發電廠的應用,但其未來應用前景較為廣闊,可通過技術創新優化解決電氣隔離問題,使其推廣普及[1]。
(3)自動轉換開關電器
此類型的電源切換裝置可自動完成電源切換,簡稱ATSE,運行原理如圖3所示。在發電廠自動化系統應用中,ATSE通常利用接觸器或斷路器進行電源切換,具有切換平穩、可靠性較高等優勢,且ATSE的開關配置機電聯鎖,支持延時控制、自投自復及手動—自動切換,滿足發電廠自動化系統電源控制的多種工況,是發電廠應用最為廣泛的電源切換裝置。但因ATSE屬于機械開關型式,該裝置易在電源切換過程中出現中斷供電現象,降低裝置可靠性。
基于自動化系統對供電可靠性的要求,電源切換裝置的切換時間應控制在20 s內。為實現確保電源切換裝置滿足要求,應對其進行可靠性測試。文中以ATES為例,設計一種測試系統,以此總結電源切換裝置可靠性測試方法,為發電廠提供理論與實踐參考,進一步提高發電廠的熱工自動化水平。
結合電源切換裝置運行原理,發電廠可通過模擬負載方式,測試不同工況下的電源切換裝置運行狀況,分析電源切換裝置的可靠性。就此,可靠性測試系統的原理如圖4所示。
結合上述原理,可靠性測試系統的硬件配置如下:(1)調壓器需配置2臺,輸入參數要求為交流220 V、輸出參數要求為0-300 V;(2)電流表與電壓表各配置3臺;(3)萬用表與示波器各1臺;(4)配置1套模擬負載,由工控計算機、電阻器、電容器及直流電源等部件組成,每個部件配置2個。在明確可靠性測試系統的硬件配置后,需設計相應的系統功能,全面分析電源切換裝置的可靠性,具體測試功能如下:
2.1.1 電源參數檢測
在可靠性測試系統應用前,技術人員應進行輸入電源參數測量,確保自動化系統與電源系統穩定可靠運行,避免其故障影響電源切換裝置的測試結果[2]。在電源參數檢測功能應用中,技術人員首先切斷電源切換裝置,檢測輸入電源參數,檢測工具為電壓表、錄波器與電流表。在電壓表檢測中,要求兩個電源的電壓處于(220×90%)V-(220×110%)V的范圍;在錄波器檢測中,要求兩個電源的相位相同,頻率處于(50×98%)Hz-(50×102%)Hz的范圍內;在電流表檢測中,要求電源電流測量結果為0A。上述參數均滿足要求后,方可進行電源切換裝置可靠性測試。
2.1.2 失電切換
在確保自動化系統與電源無故障后,技術人員可開啟電源切換裝置,測量輸出電壓u0,要求其與主電源的電壓u1相同;然后對主電源進行失電切換,驗證電源切換裝置的可靠性,具體驗證流程如下:
(1)斷開開關主電源的開關1,觀察電源切換裝置是否能夠切換至備用電源。在該過程中,應用錄波器檢測電源切換裝置的切換時間,要求其≤20ms;觀察模擬負載的變化,要求其各項參數處于正常范圍,工控計算機未出現宕機或復位現象;電源切換裝置進行主電源故障報警。在電源切換裝置有效切換,且各項參數、現象滿足要求后,方可判斷電源切換裝置具備可靠性。
(2)閉合開關主電源的開關1,觀察電源切換裝置是否能夠切換至主電源。在該過程中,應用錄波器檢測電源切換裝置的切換時間,要求其≤20 ms;觀察模擬負載的變化,要求其各項參數處于正常范圍,工控計算機未出現宕機或復位現象;電源切換裝置應顯示主電源恢復運行的信號。在電源切換裝置有效切換,且各項參數、現象滿足要求后,方可判斷電源切換裝置具備可靠性。
在上述驗證過程中,因切換時間受峰值失電或零點失電的電壓影響,技術人員應重復進行測試,測試5次,選擇實驗中切換時間的最大值作為最終結果。
2.1.3 電壓降低切換
在電源切換裝置可靠性測試中,技術人員可通過調壓器調節主電源的電壓,測試電壓降低時電源切換裝置的切換效果,測試流程如下:
(1)通過調壓器調節主電源的電壓,使其不斷降低,直到電源切換裝置切換至備用電源。在該過程中,記錄輸出電壓,要求該數值≥170 V;觀察模擬負載與工控計算機,要求同上;電源切換裝置應顯示主電源故障報警。如電源切換裝置有效切換,且各項參數、現象滿足要求后,可判斷電源切換裝置具備可靠性。
(2)通過調壓器調節主電源的電壓,使其不斷升高,直到電源切換裝置切換至主電源。在該過程中,記錄輸出電壓,要求該數值≥180 V;觀察模擬負載與工控計算機,要求同上;電源切換裝置應顯示主電源恢復運行的信號。如電源切換裝置有效切換,且各項參數、現象滿足要求后,可判斷電源切換裝置具備可靠性。
2.1.4 備用電源檢測
在可靠性測試系統中,技術人員還需利用備用電源檢測功能,進行電源切換裝置的測試,測試方案有主電源相同,即失電切換與電壓降低切換。
在失電切換中,測試流程如下:(1)將備用電源的開關2斷開,觀察電源切換裝置是否保持輸出不變。在該過程中,應用電壓表測量輸出電壓,要求其與主電源電壓相同,觀察模擬負載與工控計算機,要求同上,電源切換裝置應進行主電源故障報警。(2)閉合備用電源的開關2,觀察電源切換裝置是否保持輸出不變。在該過程中,應用電壓表測量輸出電壓,要求其與主電源電壓相同,觀察模擬負載與工控計算機,要求同上,電源切換裝置應顯示主電源恢復運行。在電源切換裝置未切換,各項參數、現象符合要求的基礎上,可判斷電源切換裝置具備可靠性。
在電壓降低切換中,測試流程如下:(1)通過調壓器調節備用電源的電壓,使其不斷降低,直到電源切換裝置進行備用電源故障報警,測量此時備用電源的電壓,要求其≥170 V,并觀察模擬負載與工控計算機,要求同上。(2)通過調壓器調節備用電源的電壓,使其不斷升高,直到電源切換裝置呈現備用電源恢復運行信號,測量此時的輸出電壓,要求其≥180 V,并觀察模擬負載與工控計算機,要求同上。在電源切換裝置未切換,各項參數、現象符合要求的基礎上,可判斷電源切換裝置具備可靠性。
為驗證設計可靠性系統的可行性與測試準確性,以某發電廠熱控系統配置的電源切換裝置為研究對象,對其進行可靠性測試,測試結果顯示,電源切換裝置的切換時間為14 ms,各項切換測試中的參數、現象均符合要求,可判斷電源切換裝置具備可靠性,說明可靠性測試系統具備可行性。同時,在發電廠機柜內串聯調壓器,施加實際負載,測試電源切換裝置的切換時間,驗證可靠性測試系統結果是否準確[3]。測試結果表明,切換時間為14 ms,說明可靠性測試系統準確性較高,可推廣普及。結論:綜上所述,發電廠自動化系統電源切換裝置組成復雜,類型較多,發電廠可通過可靠性測試系統的設計,確保電源切換裝置符合要求。在可靠性測試系統應用中,發電廠可通過電源參數檢測、失電切換、電壓降低切換、備用電源檢測等功能,測試電源切換裝置的可靠性,保障自動化系統穩定可靠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