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照 勞拉

從左到右西裝 襯衫 長褲均為CéLINE珍珠項鏈TASAKI西服套裝CéLINE耳環Le Fame風衣 毛衣 圍巾均為DIOR棕色皮包PRADA長裙 皮包均為 BottegaVeneta長裙 鞋履均為PRADA
在2021年帷幕即將拉開之際,有哪些消費主義陷阱值得注意,又有哪些經濟趨勢悄然來到,我們在大家關注的潮流、健康、科技和玩樂等等領域中抽絲剝繭,希望和大家共同制作一期屬于年輕世代、屬于當下、屬于先鋒范疇的消費主義討論。
2020年對所有人都是莫測的一年,包括這些一只手可以撼動產業的巨子們,了不起的是,在這樣的一年中,仍有不少拿下輝煌成績的經濟人物。
農夫山泉董事長兼總經理、養生堂董事長
賣水究竟是不是一樁好生意?在農夫山泉創始人鐘睒睒取代許家印躋身2020胡潤百富榜第三名之后,或許沒有人再否認賣水的驚人利潤。這位低調的浙商從養生堂龜鱉丸做起,一步步通過保健品、生物醫藥和礦泉水產品創辦了兩家市值超過百億美元的公司,并都在2020年上市,個人財富飛躍式上漲。一起上漲的,是人們對于小小一瓶礦泉水的關注。作為“國內最大的包裝飲用水生產商”,鐘睒睒把營銷能力推到了行業極高的位置,他喊出的“農夫山泉有點甜”“我們不生產水,我們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等宣傳口號幾乎家喻戶曉,“水甜不甜”不知道,但農夫山泉“金錢的搬運工”實在是實至名歸。

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CEO
“火星企業”,這是今年字節跳動創始人張一鳴在自己創辦的企業遭到美國政府打壓的時候給字節跳動的定義,這一言論一出現就被網友們口誅筆伐,字節跳動的路人緣也一下子跌到了谷底。張一鳴何許人?“時間熔爐”是也。旗下今日頭條、抖音、火山小視頻無一不是殺時間利器,其掌握的用戶興趣數據應用可能性幾乎無窮無盡,這也遭到了人們普遍的擔憂——不過話說回來,集中注意力、拒絕“奶頭樂”,早已經成為鑒別意志力的重要衡量標準。
易車董事長,蔚來創始人、董事長、CEO
創辦易車、投資摩拜,多年來的創業成功經歷都沒有創辦蔚來這些年遭到的質疑多,李斌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從“小鮮肉”變成了眼角起褶子、頭發微白的“苦逼”企業家。去年蔚來燒掉幾百億都沒能獲得正向現金流,投資機構和地方政府均紛紛給李斌大發“閉門羹”,讓他一度獲得了媒體眼中“2019年最慘的人”的稱號——直到2020年2月,風投大師合肥市政府扮演了李斌的“白馬騎士”,一紙框架協議和天量注資直接讓蔚來起死回生,李斌也終于坐穩了國內新造車勢力的頭把交椅。
螞蟻金服首席執行官
股票代碼688688的螞蟻金服在科創板的上市波折,掀起了金融科技和金融創新的劇烈爭論,也將井賢棟這位螞蟻金服的幕后管理者推到了臺前。這個甚至必須專門搜索“井賢棟是哪里人”的阿里巴巴高層和喜歡高調的馬云乃至陸兆禧都不太一樣,他從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干起,2007年加入阿里,成了馬云的得力助手,執掌的支付寶、余額寶、網商銀行、天弘基金乃至螞蟻金服,為馬云的商業版圖拼上了金融服務最后的閉環,當然,也給“浙江人喜歡靚號”這一刻板印象做了最隆重的注腳——雖然井賢棟其實是個安徽人。
錘子科技截始人一個人能折騰的極限在哪里?羅永浩,這位愛折騰的胖子,折騰過教育、手機、電子煙,也折騰過許許多多我們看不太懂的玩意兒——盡管很多項目都沒成功。他最近折騰的是直播帶貨,心驚膽戰的主播們一度以為自己馬上就要失業了,不過老羅充分掌握了觀眾朋友們愛看脫口秀的特點,發揮自己口才一絕的才能,硬生生靠著直播帶貨還上了欠下的數億欠款,還自嘲要拍一部“真還傳”,成功保住了直播行業。最近,A股上市公司尚緯股份入股羅永浩直播的主體運營公司謀求控制權,或許是老羅事業反擊的前哨?
高瓴資本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一場疫情讓許多曾經在幕后的大佬們出現在了公眾面前,高瓴資本創始人張磊就是其中之一。在資本圈,張磊這個名字成名已久,投資騰訊、京東、百麗等案例讓其躋身“頂級私募大佬”行列,但是張磊明顯是覺得不過癮,趁著疫情花了兩個月就把書寫了,書名就叫《價值》。不少讀者都覺得這是一本售價118元的高瓴資本招股書,實屬多慮,能入張磊法眼的投資人圈層,絕大多數都不會是這本書的主要消費者;不過他對于投資的那套思維模式,不妨借鑒一下。
三星集團前會長、三星集團創始人李秉喆之三子韓國人最離不開的企業肯定有三星,最痛恨的企業里三星的排名也肯定不低。這家“帝國型”企業涉及韓國社會運轉的方方面面,李健熙則是這個“帝國的皇帝”,或者說是“先皇”。10月25日,李健熙去世的消息讓很多人開始追憶這位殺伐決斷的“先帝”如何從其父親手中將三星一步步發展壯大,艱苦攻克半導體技術、大刀闊斧改革組織、嚴格管控產品質量,成為市值近四倍于索尼的“超級帝國”。李健熙一生爭議頗多,路透社對其評價“李健熙打個噴嚏,韓國都要抖三抖”。如今他的離世,將會多大程度上重塑三星乃至韓國經濟呢?
在這一年,我們擁有了許多前所未有的體驗,學習到了許多聞所未聞的新知識,體會過了許多無與倫比的震撼感動……這些消費變化也伴隨著時間,改變著我們的生活,似突然出現,又潛移默化。如果可以許愿,你會讓今年重新來過嗎?
在線消費熱點延續至“后疫情時代”
疫情過后,很多日常生活中的習慣就這樣不知不覺地改變了。無接觸配送、無人自提柜繼續沿用,衛生安全;在線教育、網絡課程、遠程辦公軟件開發完善,方便快捷;直播平臺、短視頻分享平臺、內容電商平臺繼續火熱,必不可少;農產品打開網絡銷路后,農村電商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據統計顯示,前三季度全國網絡零售額超過8萬億。這些從疫情中到后疫情時代依舊火熱的“宅經濟”“直播經濟”“農村電商”“跨境電商”熱點,已然成為拉動消費的強勢力量,也成為每個人習以為常、不可或缺的生活日常。
跨境電商繼續連通世界
疫情讓地球村暫時無法串門,但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數字卻同比增長超過17%。日本、美國、澳大利亞成為進口額前三的國家,化妝品、糧油食品和服飾鞋帽成為排名前三的熱門品類。
服飾成直播消費品類No.1“限時優惠,大牌秒殺”“時尚主播直播爆款/同款”等等已經成為“最能吸睛”并驅動消費的服飾類直播熱門標題,根據中國消費者協會2020年1~3月的調研數據顯示,超六成的用戶在看直播時會跟著喜愛的主播購買服飾類產品。單價低、優惠多,并且能在直播間直觀看到真人穿搭效果,學到穿搭技巧、了解時尚潮流成為用戶觀看直播并成功下單的主要原因。而在當前“最熱”的兩大直播平臺中,用戶對于服飾品類熱銷產品的偏好也能看到明顯不同。老鐵的一只只快手更喜歡快速點向鞋襪,抖音用戶則更喜歡跟著主播購買同款外套和褲裝。
新興購物節催生新商機
“每年怎么有那么多節日需要花錢?”根據天貓平臺的—份報告稱,參與“5·20”促銷活動的奢侈品品牌數量創下歷史新高,這一因美好寓意而大火的日期為不少商家帶來商機,來自150個高端品牌的超過5000款新品亮相,并推出“5.20”特別版禮盒。近年來,大量新興大型購物節諸如情人節、“三八女王節”“5·20”“6·18”大促、七夕、“雙11”“雙12”等眾多購物節的誕生,越來越多的商家和品牌滿足消費者消費欲望的同時,會花更多心思尋找合適的契機輸出品牌價值觀和產品力。仿若現今的購物已經不需要考慮時間,只需要一個看上去合適的理由。
真正成雙的“雙11”
10月20日阿里巴巴集團宣布,第12個“天貓雙11全球狂歡季”提前22天拉開帷幕,今年的“雙11”也史無前例地從“單”變“雙”,活動售賣期除了11月11日當天之外,還特別增加了11月1日至3日,從中可以看出,精明的電商專家為消費者時常因猶豫不決而沉淪的購物車提供了更長時段的“潛伏期”。這一“雙”重時段也為商家提供了“雙”重機會,拉長互動時長,為消費者帶來遠超過雙倍快樂的購物體驗。“疫市”之下急速變化的消費趨勢,也讓直播互動成為今年“雙11”的主力輸出。
“單身經濟”成城市消費新熱點
現代城市里,近三成的單身男女“一言不合”“一拍腦門”就會購買奢侈品。“單身社會”伴隨著“單身經濟”的崛起煥發著新的商機。別看“單身狗們”雖然沒有伴侶,但卻及時行樂正當時,數據顯示,31.6%的單身者每月最大開銷為娛樂社交性消費,16%的人每周至少去一次酒吧、KTV等娛樂場所。他們在服飾、化妝品、游戲等品牌的消費上毫不吝嗇,認為是“對自己好”的體現;他們不定時吃飯,熱衷零食和外賣;喜好“說走就走的旅行”隨性飛;沉迷“擼貓”“鏟屎”化身“貓奴狗奴”;在追劇中尋找寄托,也會隨著新劇開播更換“臆想結婚對象”……而這樣的單身青年在一線、新一線和二線城市中,40%都處于“月光”狀態,四、五線城市的單身“月光族”更是高達76%,卻也養活了半個城市。
3千米圈消費:到家到店未來零售核心場景每個人的手機里,除了餐飲外賣的App外,一定增加了不少生鮮、水果、鮮花、藥品,甚至家政、上門維修等服務品類的App,各大平臺也在有限的界面空間里不斷優化,不斷豐富更多的功能。3千米,一個出租車起步價行程的距離,卻成了方圓眾多電商平臺的競技場。
半小時送達、極速達、1小時生活圈、1小時內生鮮送貨到家等不同即時配送到家服務的叢生,伴隨手機應用的發展和消費者因消費能力提高而更傾向在消費便捷性中尋求生活舒適感,到家服務正在快速發展,成為新的消費熱點。但線上流量和配送時效,勢必成為競爭中的巨大挑戰。
Z世代超前10年開始精致護膚
“一浪更比一浪強”也體現在了顏值管理上。數據顯示,相比85后和90后,1995年之后出生、在全面數字時代和經濟高速發展下成長起來的Z世代少女們超前10年便開始了精致護膚,更強的消費力讓她們成為了顏值消費的主力軍。近四成Z世代從16~18歲就開始護膚,超過三成會每天花費近一小時用于護膚。她們會在購買護膚品前做足功課,了解產品是否適合自己,研究成分、功效及安全性,并且除了基本的潔面、水乳、精華等“老三樣”外,她們還會注重功能齊全,購買功效性、針對性更強的產品,比如針對環境污染或長時間佩戴口罩之后產生的皮膚問題,修復精華、面膜和高效乳霜成為她們的主攻產品,她們也更加擅用專業的科技美容儀器,追求深層次的精致護膚。
想象不到的千億級“它經濟”寵物消費市場
“它經濟”催生出了眾多“它職業”——寵物攝影師、寵物美甲美容師、寵物減肥私教……造福了萌寵們,也滿足了各位寵物主人的寵溺之心。各大商圈也冬寵物店或寵物用品店納入標配。數據顯示,寵物醫院、寵物食品用品、寵物美容保健等行業因市場激增的需求而不斷走俏,中國寵物市場規模在今年預計達到3000億元。除了寵物用品、日用品外,電商平臺也在嘗試與不同行業的產業融合,“寵物+”概念的出現帶來了寵物酒店、寵物咖啡店、寵物學校、寵物健身房等新興商業模式的興起。
隨心飛到賺
只需花費3000+,就可在半年內在周末“無限次”“任意飛”,從年初宅家“發霉”,到下半年的“發愁這周去哪里”,快樂似乎就是在籌劃一次又一次旅行計劃和精打細算著揮霍的期待感中獲得。“十一”黃金周期間,光是東航的國內航班總班次就較去年同比增長15.08%。從6月中開始到10月中,飛行次數最多的用戶已完成了80個航段飛行,上海、三亞、茜安、拉薩、烏魯木齊等地成為最熱門的“隨心飛”目的地。
“中國野餐元年”
2020年被稱為“中國野餐元年”,因為冬天過后,城市里的我們太需要“野”了。數據顯示,從4月中到5月中,小紅書平臺上關于野餐的相關筆記發布量同比增長了13.6倍,周邊游的搜索量在“五一”小長假期間也增長了120%,“ins風野餐墊”“野餐穿搭”“野餐拍照指南”成為熱門搜索詞匯。
共享生活讓小變大
在一線城市漂泊的獨居青年們,他們都擁有些什么?“滬漂”們人均住在15.7m2的房間,在廣州是14.1m2,而在北京和深圳更是不足12m2。Co-living也成了這幫獨居青年間最洋氣的生活方式。他們合租前面試,一起租一套大別墅,分享各自的特長和技能,定期舉辦集體活動,制定公共區域使用規則,共享空間和共享快樂
健康為自己
疫情下,健康消費伴隨健康意識不斷增長。83%的消費者開始主動調整飲食結構,提升體能,預防疾病。運動健身獲得空前的關注,尤其是疫情期間,健身類App的使用時長和規模呈2倍增長。
一瓶“0糖、0脂、0卡”的飲料,在這個夏天,迅速切中了年輕人的消費痛點,想爽快又不想有負擔,讓他們為升騰的“快樂瘦宅水”迅速買單。
代餐市場有爆發增長空間這頓吃代餐粉or能量棒?一系列代餐食品的產生,似乎符合了現代人對飲食的大部分要求,高效便捷,飽腹又健康。目前國內代餐市場規模僅有200億左右,而2年后預計將達到1200億。
90后養生——只要心中flag不倒,就對健康有幫助?!捌【婆滂坭剑蓸放潼h參……”大概很多人對90后的“朋克養生”觀念都持懷疑態度,這樣真的行得通?其實這是一種態度,精力充沛的年輕人既不愿放棄自由放肆的生活,又不愿以健康為代價,于是“一邊蹦迪一邊養生”成為他們成全自我的口號,也成為他們的一種自我約束。

詹一,丁香園丁香醫生數據研究院負責人
90后對于“身心健康”的消費觀念和上一代有什么不同?當他們步入老年,是否會成為當年自己口中“瞎買保健品的大爺大媽”?
詹一:90后是互聯網原住民,消費觀念和習慣都會和上一代有所不同,包括獲取更多的資訊,教育程度也高于上一代。因此他們在健康消費上會更加循證,循證就是一種理性的態度,拿證據來說明論點。
至于他們未來會不會瞎買保健品,這個問題蠻有趣的。我會分為“會不會買”和“會不會瞎買”兩個層面。會不會買?會。只要保健品還是一種指向健康的產品,步入老年的人都會對它有需求,但產品特性會隨著那一代老年人的觀念而產生改變;會不會瞎買?看誰來定義這個“瞎”,今天我們認為老年人參加一些不靠譜的活動買高價保健品是“瞎買”,但到時候可能就是60歲的李佳琦拿著一個新型保健品,說“買它,買它”。在下一代眼里可能這也是一群“瞎買保健品的大爺大媽”,畢竟每代人的消費觀念和行為都很不同。
在年初丁香醫生出品的《2020國民健康洞察報告》中有明確數據指出,雖然不及行動派的“硬核養生”來得那么高效,“朋克養生”還是明顯優于“佛系養生”和“嘴炮養生”,只要立了flag,養生意識就在你心中埋下了種子慢慢生根發芽。除此之外,90后健康養生的主要訴求是什么?消費傾向如何?未來90后又會引領怎樣的“健康消費”潮流?我們與丁香醫生數據研究院負責人詹一聊了聊90后養生那些事兒。

1.越來越多針對年輕人開設的養生館,其設計顏值年輕化,甚至成為大家拍照打卡的地標。圖為地處濟南芙蓉街的飲馬推拿館。

2.年輕世代對健康的重視與日俱增,深受年輕世代喜歡的Apple Watch在今年秋季推出了第六代新品,首次加入了血樣檢測功能,成為一大亮點。
在2019年關注保健品的人群年齡占比中90后約為49%,而在保健品購買者中90后占比達25%左右。90后養生用行動在說話,那么行動從何時開始的呢?詹一從三個方面做了分析——年齡、生活和輿論環境。第一批90后在2020年邁入30歲,最小的90后也很快面臨畢業步入社會的轉折點。年齡增長必然會帶來身體上的細微變化,而更重要的是90后逐漸成為社會中堅力量,企業的核心,家庭的頂梁柱……各方的壓力讓他們的身心產生了不可忽視的變化,“養生”順理成章地走進了90后的生活,再加上中國保健行業日益發展和完善的大好趨勢,90后對保健養生的信賴和依賴也與日俱增,消費也在不斷升級。
了解這些出發點,就不難理解為何“心、理健康、腸胃好、睡眠好”會成為90后心中健康標簽TOP3,而“不生病”卻屈居第四。不過今年因為疫情的影響,不生病大概成為了所有人的頭號愿望,而肥胖、脫發等“外在”問題,也是困擾90后的重大因素。有趣的是,脫發人群中男性占比更高,可從數據看起來男性并不太在意這個問題,僅有19%的人認為受脫發困擾,而這個數字在女性群體里是30%。
截至2019年底,全國60歲及以上人口約254億,占總人口的18.4%。老齡化人口群體勢必是健康保健品消費的主力軍,而相較于另一撥年輕化的主力養生隊伍90后,他們之間因為養生需求、消費心理和品牌偏好的不同,在健康品的消費上存在著巨大差異。
首先從功能需求上來看,詹一總結中老年旨在“改善生活質量”,而90后意在“提升生活質量”。中老年人希望通過保健品消費來延緩和減少疾病的侵擾,而90后則希望通過保健品的滋補能讓自己的生活品質更上一層樓。這之間的本質區別大概就相當于“雪中送炭”和“錦上添花”吧。
再從品牌偏好上來說,90后更愿意嘗試新品牌新產品,而中老年人則對老品牌情有獨鐘。這應該和兩代人的成長背景有極大關系,90后所處的互聯網時代,求新求變是永恒的主題,而隨時準備接受新鮮事物已成為融入他們血液的一種本能,而中老年成長在信息較為滯后的年代,所以對陪伴自己成長的品牌和產品更加信賴和關照。
最后從消費心理層面來看,不少中老年人購買保健品是出于社交需求。因為兒女的長期缺席,噓寒問暖的保健品銷售增加他們的“寄托感”,促使老年人產生了非理性消費,相較于這一點,90后消費明顯理性很多,不看廣告看療效。那么當90后老去時,他們會成為彼時自己口中“瞎買保健品的大爺大媽”嗎?90后有系統的科學觀和理性的消費觀,當然不會像他們的父母那一代那樣因為情感需求而斥巨資購買保健品,但是如果是60歲的李佳琦在直播間推薦一款自己都在用的新型保健品,“所有老男孩女孩”還能忍住不買嗎?在同時代的人看來這是他們之間的信任和默契,而在后輩看來,這也許就……
在未來以90后為代表的消費群體中將會流行何種“健康消費”方式?詹一作出了科學預測,關鍵詞是“食品健康化”。富有想象力的年輕人,當然不會是“健康品”就來者不拒,他們更希望在健康的同時還兼具美味,同時保持低卡低脂低糖,在味蕾享受美味的同時,不會打亂減脂計劃。因此我們看到輕食、代餐在年輕人中風靡開來,零卡飲料、低卡零食、非油炸泡面的市場份額也越來越大。
在人口老齡化趨勢下,大健康產業儼然成了資本新風口。尤其在疫情催化下,更激發了各年齡段對于健康的關注,也加速了大健康相關企業的提早入局。據天眼查App顯示,我國今年上半年新增的保健品相關企業數量超過34.8萬家,較去年同比增長25.6%。這個龐大的數據意味著“保健品”行業將迎來巨大的競爭和挑戰,用戶也將面臨更多的選擇和嘗試。這屆年輕人喜歡養生是好事,朋克式健康消費也讓我們看到了文化的多元性,這種多元性在未來還將更加豐滿。
相較于這一點,90后消費明顯理性很多,不看廣告看療效。那么當90后老去時,他們會成為彼時自己口中“瞎買保健品的大爺大媽”嗎?


(左起)劉鵬、夏鵬、楊路。The Fire Gang主理成員
小飛,TERRI CAMP創始人
曾經,郊游只是孩子們諸多課后作業中的一項。如今,厭倦了城市森林的當代青年們,紛紛盛裝打扮,帶著各種裝備投身自然懷抱。那里有最放松的休閑時光和最新潮的生活方式,人們聊天、拍照、野炊、玩鬧,以越發精致的姿態體驗戶外生活。
用幾個關鍵詞概括你心目中的理想camping。
小飛:不太遠、有風景、穿得美、吃得精致又簡單。
夏鵬:餓了有肉、冷了有火、孤單了有愛人,也可以有狗。
你如何看待“后疫情時代”的戶外經濟?
小飛:3年內發展到鼎盛,5年后翻篇,預計5年中會有上千家營地開放并倒閉。
夏鵬:大家都在說“今年會是個戶外大年”!其實也能說明戶外經濟會爆發的趨勢。市場發展越來越完善,用戶群體也越來越大,也算天時地利人和。
目前在國內外,還有哪些新的玩法?
夏鵬:獨自露營、騎行露營,或者像是有專門的火帳篷提供給有生爐火需求的人們。與其說是新玩法,我覺得說成是“露營不僅僅只是一種形式”更適合。每個群體都有自己更適合、更熱衷的露營方式。交通工具的不同、裝備設備的不同、季節天氣的不同,甚至是心情狀態的不同……露營有一千張面孔等待著 我們去挖掘。
TERRI CAMP創始人小飛曾因尋找合適的露營地,開車開到吐。面對那些無法避免硬傷的場地,他決定建立滿足自己玩法的固定基地。如今,由他創立的TERRI CAMP已經是國內露營界“最有人氣的”活動主辦方及策劃方,他希望能創造一個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社群:“露營也是一種自然教育,人們先要了解自然,才能學會在不破壞自然和生態的前提下,享受大自然的饋贈。”
夏鵬在TERRI CAMP的影響下,與劉鵬和楊路共同創辦了The Fire Gang,以美式燒烤為核心,推廣無拘無束、撒野、“放火”、吃肉的開闊生活方式。戶外活動的初衷會溯源到“原始與野性”,而隨著當代人的消費升級,露營等戶外活動也會朝著精致化、高階化發展。

戶外經濟在國內正處于上升階段,“戶外”正在成為年輕人越來越喜歡的一種生活方式,他們需要更為新式的派對基地。圖為國內頗具人氣的露營地天開自然營地。
小飛人生中的第一次野餐是兒時跟父母逛景點。一家三口在大石頭上胡亂坐下,維生素面包和火腿腸是提前準備的,汽水是在景點臨時買的?!皽蚀_地說,這種玩法叫春游,全家人或全校師生一起,要在一天內把景點里的路都走一遍,這是很累的事。”小飛覺得以現在的標準看,這根本不叫野餐,因為它簡直和部隊拉練一樣辛苦。
相比之下,歐美的野餐文化更為成熟。2018年小飛在觀看環法時,親身體驗了一把純正歐式野餐。他發現,歐洲人之所以癡迷環法,能夠享受野餐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于是他和朋友們在附近小鎮買了奶酪、火腿、肉醬、法棍和酒,跟當地人一起以正確的方式打開了環法。
而在夏鵬看來,露營的流行源自都市人對于回歸自然、享受自然的關注?!叭藗冊诰o張的生活和工作中,都需要這種喘息式的片刻逃離?!?h4>自然“潮態”,最是真實
最近一年,小飛真切感受到了中國露營市場的變化?!艾F在可以說是中國戶外的新浪潮,越來越多注重生活的人涉足戶外。”他們熱愛生活,愿意花時間研究自己喜歡的東西;他們注重品質,愿意為設計買單。來The Fire Gang玩兒的人也都很“潮”,夏鵬說,他們關注最新潮的生活方式、體驗趨勢,同時也都比較“自我”,很注重自我體驗、自我滿足。
大自然讓潮人們放下高冷和戒備,展現出真實而熱情的一面,“只要帳篷搭在一起,就是鄰居變朋友,吃喝玩樂一秒融入”。在TERRI CAMP今年秋季的活動上,一只流浪泰迪犬混入營地集市,跟幾家人一起度過了3天時光?;顒咏Y束后,其中一家人通過小飛找到并收養了它?!拔覀兌紴檫@只泰迪能重新擁有一個家而感到高興?!毙★w感嘆。
今年因為疫情宅了太久的人們,更需要在戶外環境中交流情感、轉換心情?!澳壳暗穆稜I趨勢,可能打破了大家對這項活動的固有印象。以前感覺戶外很艱苦,現在反而呈現的都是美的、有趣的、輕松的、自在的,所以更多的人開始從觀望到關注?!毕涅i身邊的許多朋友,從咨詢到買裝備,再到實踐都用了極短時間,入坑速度比他想象得快多了。
今年6月發布的《2020端午小紅書旅游趨勢報告》顯示,與去年同期相比,小紅書用戶的露營意愿翻了近3倍。據露營天下統計,截至2019年底,中國內地露營地總量為1778個,其中包括1565個已建營地、213個在建營地,全國營位數約56000個。
消費者露營需求的猛增,對行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服務層面的“更專業、更細化”是夏鵬的最大期盼:“從人人的后備箱里都有一張野餐墊,到把它進階到一個整體計劃。對有些國家來說,還會細分到搬家露營、騎行露營等門類。”小飛則從產品層面分享了看法,以帳篷為例,過去一套通用的基礎單品,如今根據季節、天氣不同,有各種功能的帳篷、睡袋等產品可以選擇,甚至會精確到一雙戶外專用的筷子。而且顏值的重要性日益顯著,戶外愛好者甚至會置辦很多烘托氣氛的小道具。小飛認為:“大家的戶外消費習慣正處在一個消費升級的過程中,正如大家的露營風格也開始變得越來越精致?!?/p>
今年春季,希爾頓酒店曾推出一項標價368元的野餐套餐服務。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認為,保姆級別的野餐服務是當下“精致懶”的年輕人享樂消費的一種縮影。在小紅書上5萬多篇關于露營的筆記里,幾乎找不到任何Glamping(Glamorous Camping,精致露營)之外的內容。戶外生活方式精致化,實為大勢所趨。
目前的露營趨勢,可能打破了大家對這項活動的固有印象。以前感覺戶外很艱苦,現在反而呈現的都是美的、有趣的、輕松的、自在的,所以更多的人開始從觀望到關注。

夏鵬與楊路和劉鵬共同創辦了The Fire Gang,以美式燒烤為核心,推廣無拘無束、撒野、“放火”、吃肉的開闊生活方式。
從80后、90后整齊劃一的運動校服和小白鞋,到Z世代百花齊放的個人風格,中國時尚在經歷過西方潮流的沖刷后漸漸找到了自己的彼岸。在專欄作家、拾壹羅漢時裝博客團成員林士堯看來,所謂“國潮”絕非一個名詞所能定義的,它的未來比世界更大、比理想更高。

林士堯,時尚專欄作家
今年的疫情給時尚行業帶來了哪些變化?
林士堯:人們對自然的認識更進一步,切實地感知到人類與自然界其他物種間是休戚與共的。曾經空喊很久的環??谔?,通過疫情,現在整個行業會有一個非常深入的反思和實踐。這一點在一年來有關“可持續發展”主題的各類時尚峰會上可見一斑。
近期是否有讓你欣賞的潮流趨勢?
林士堯:應該是充分結合實用主義的民族化元素的表達。這里說的民族化不一定是國內的,也可以是日本的、東南亞的、東歐的、南美的,民族性的東西本就是文化的根源。
用幾個關鍵詞概括你心中的理想國潮。
林士堯:集體記憶、腳踏實地、文化自信。
2010年5月,林士堯離開位于北京的某時尚雜志,回家鄉福建任教。在成為老師的最初幾個月里,通過為媒體供稿的契機,他收到了組建時裝博客團的邀約。該團體由國內多位資深時裝評論人和媒體人組成。此后的時間中,林士堯對潮流、時尚與生活方式,有了更加沉淀與獨特的理解。
林士堯在寫作及意見表達時昕呈現出的“集體意識”,亦是以80后、90后為先鋒的第一代“國潮”的最顯著特點。20世紀90年代中小學生統一著裝的運動校服和小白鞋,構成他最初的國潮記憶?!皶r代記憶放在今天卻可以成為一種潮流——‘潮不見得是嶄新的,集體記憶也是一類潮流?!绷质繄蛴胁殚啔v史資料圖片的習慣,他發現冷戰時期的東歐國家青少年,也擁有相同的集體記憶,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講,這種“國潮”在世界范疇內也足以引發共鳴。

1.2018年,外模穿著繡有“中國李寧”的衛衣出現在紐約時裝周,這是最讓林士堯難忘的本土服飾品牌形象改造案例,設計者成功地將奧運符號和運動時尚元素統一了起來。

2.故宮從老名勝到新國潮的轉型成功,給了很多生活方式品牌思考的空間,很多人都想來聯名一把沾沾“國味”,但國潮概念泛濫化現象也相應存在,潮流文化的發展需要更加深入地打磨而非簡單粗暴地復制粘貼。
經濟、網絡和物流的通達,打破了城市間的壁壘,如今三線城市的消費者和一線城市并無懸殊不同。身份和視角的差異,也不再對時尚敏銳度和審美格調造成明顯影響。2018年,外國模特穿著繡有“中國李寧”四個大字的衛衣,走在紐約時裝周的天橋上。這是最讓林士堯難忘的本土服飾品牌形象改造案例,設計者成功地將奧運符號和運動時尚元素統一了起來。究其原因,除了經營理念的適時轉變,更不應忽視對于民族情結的提煉——這樣的設計擊中了國民“集體記憶”的痛點。
林士堯對潮流的關注和思索已經持續了將近20年,中國時尚經歷了突飛猛進式的跨越,掌握時尚話語權的“西方”,對中國市場的興趣越發濃厚。其間,國人對西方時尚的認識不斷完善,千禧一代海歸設計師快速成長,年輕設計師的作品在有利的市場環境當中得到認可;新興獨立品牌在積累客戶資源方面,也比過去更為游刃有余。在《這就是95后的國潮地盤》數據報告中也是如此,近三年線上潮流服飾消費保持增長,中國品牌文化自信和原創設計能力提升。
據林士堯觀察,10年前國人眼中的時尚主要是西方知名品牌,對時裝和潮流的認識流于表面:“所以才會有‘土豪一類標簽的火熱,因為當時的確有很多消費者,對時尚的認識是符號化的?!彪S著國內媒體和線上線下平臺的共同努力,這種情形很快得到了改觀:“我們看到在一線和二線城市,快速地涌現了一些經營理念很新的買手店,這是中國本土時尚業發展當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實體買手店、國際與國內電商平臺、國內獨立設計師、多元的媒體生態,四者協同造就了今天相對成熟的中國時尚產業小閉環。
近年,時尚的包容性越來越強,潮流不再以單一形式出現?!岸喑绷鞑⑿惺且粋€很好的現象,體現了人們對多元文化的尊重和接納。世界本來就是多元的,少數人的游戲在今天并不能被稱作時尚。具體一點兒說,我們現在走在城市街頭,可以看到很多有想法的個體穿搭表達,這是個性表達的需要,也是時代的鏡子?!?/p>
林士堯身迦旦逐國潮的人不在少數:“不見得是同齡朋友,主要是我的學生們?!盳世代的成長過程也是國家經濟體量增長的過程,“他們變得更加自信,不會過于盲目追隨西方品牌,在消費行為中他們有很強的主見,不容易被外界意見左右?!薄稌r尚2020,潮Z看!Z世代時尚消費洞察報告》預測,這群年輕人將為時尚行業持續提供3.5%、4.5%的增速,他們對時尚品類有著自己獨到的認知和理解,不跟風,不屈從于已有的權威認知,并在他們自我設定的場合里,把時尚品牌穿搭得游刃有余。
“崛起”、“趣味”、“潮流”等微熱點全網關鍵詞的表述,形成人們對“國潮”的印象。在林士堯看來:“概念可以是完整而統一的,模式是可以隨時調整來適應市場環境的,至于產品類別,就更加靈活了。”因此,近來被反復提及的關鍵詞,都可以代表現階段的所謂“國潮”。
即使“國潮”的流行多少反映了我們的文化自信,林士堯仍反對用“國潮”一類的詞匯去界定一種風格,“因為這個概念可寬泛也可狹隘,但都不是很準確。”詞匯熱度終會消退,但背后的潮流必將源源不斷。我們暫且沿用“國潮”這個稱謂,它的蓬勃扭轉了很多人對西方奢侈品的刻板印象,大家不再受限于對符號和標簽的迷戀?!霸谶@之外,消費者有了更為寬廣的選擇范圍,包括傳統意義上的運動服飾品牌和本土獨立設計師品牌等等。”
幾年前運動時尚概念的興起成為一種潮流的聯結點,國際潮流如今側重于后現代式的表達,比如一些品牌頻繁與當代藝術家合作,推出特別系列;而國內潮流則時??吹角腥肴藗兗w記憶的部分,“懷舊是每個人的本能,這個點找得非常準”。林士堯認為,潮流文化的最大優勢在于其扎實的群眾根基,無論是打集體記憶的痛點,還是走復古懷舊風,貼近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和成長感受,是全球潮流產業的一大共同特征?!皶r尚從‘神壇上走下來,實現潮流化,反映了時代思想的變遷和進步?!?/p>
“后疫情時代”,潮流亟待解決的關鍵議題,是如何建立健全的全行業可持續發展體系,因為“人終究是要依附于自然的”。
“后疫情時代”,潮流亟待解決的關鍵議題,是如何建立健全的全行業可持續發展體系,因為“人終究是要依附于自然的”。
電子消費市場的喧鬧和狂歡似乎并沒有因為新冠疫情的緣故而在2020年變得冷場,科技仍然作為重要的生產力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新手機持續發布,游戲下載量激增,未來科技似乎也近在眼前,電子消費文化正在成為一種新型“靈藥”,讓人們的顱內高潮此起彼伏綿綿不絕。

李大錘科技博主
新冠疫情使2020年的電子消費市場處于一個怎樣的狀況?
李大錘:從我自己的觀察看,疫情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電子消費市場,今年二、三季度平板電腦和筆記本市場都有增長,為了打發居家隔離的時間,Nintendo Switch健身環和動森價格也一路走高,供不應求,這都是疫情對電子消費市場的促進。
在未來你還會關注的科技領域興趣點在哪兒?
李大錘:我會繼續關注智能家居以及智能眼鏡的發展。
如果一些萌新讀者也想做一名博主或UP主,你有什么建議給到他們?
李大錘:內容創作應該是興趣驅動的,你要在其中感受到快樂才對,前期不要想著賺錢。但當一個興趣變成工作后就可能會變得無趣,需要堅持,也需要尋找新的興趣來給自己一個避風港。
科技博主的嗅覺似乎是最敏銳的,很多人都認為市場頹勢漸顯的當下,李大錘看到的是疫情對遠程辦公和教學的“促進”,平板電腦和筆記本市場的增長,科技娛樂單品的一路走高……時代向來有鏡子的兩面,當一面是低迷消沉時,另一面就是觸底反彈的高歌猛進。
電子消費文化似乎一直在由年輕世代們塑造著,每當我們在談論設計美學、性能跑分或者發展空間時,都離不開每一代年輕人息息相關的生活方式。李大錘認為:“譬如00后相比90后的興趣愛好就更加細分了,00后明顯更喜歡個性化的產品,這也導致了一些亞文化的崛起,人和人的審美和需求也越來越多元……”文化被世代塑造,個體又被文化引領著。
在Z世代的多項研究報告中,90后是手機用戶的核心所在,在李大錘的微博中,手機也是時常出現的關鍵詞,手機的發展似乎就是時代發展的一頁剪影。“我覺得未來的手機會成為個人計算中心,甚至是唯一設備。”他還推測著炙手可熱的折疊屏:“尺寸大屏幕的解決方案會讓未來手機折疊起來時是移動電話,展開時是平板電腦,連接外接鍵盤鼠標顯示器就是PC。同時手機會跟智能手表、智能眼鏡聯動為用戶提供更便捷的信息展示,還會跟智能電視、音箱、家具聯動,成為控制器。”
“未來電子消費市場必定會有智能家居領域的一席之地?!崩畲箦N如是說。目前國內的人工智能領域成為大勢所趨,從而導致智能家居的需求不斷上升,廣商也開始了“軍備競賽”,通過把價格壓低使其變成了人人都買得起的大眾消費產品,但智能家居的瓶頸在于普及之路。李大錘深有同感:“畢竟換房子或裝修的頻率遠遠不及換手機或汽車,再加之對智能家居感興趣的年輕人群體經濟實力限制,可以預見其漫長的普及過程?!奔幢闳绱?,家居智能化還是勢不可擋,智能門鎖、電視、空調、臺燈這些項目驅動了資本蜂擁而至,也受到了市場青睞。對于未來智能家居的行業前景,李大錘認為:“由于智能家居的核心目前只被少數廠商擁入懷中,所以不會出現特別激烈的品牌廝殺,大部分用戶選擇智能家居時也會根據自己所在的生態進行選擇,生態的壁壘決定了智能家居競爭不會特別殘酷?!?/p>
而智能汽車和自動駕駛領域的高速發展使李大錘感到興奮:“通過這項新技術,我們能夠看到各家廠商在背后的全速奔跑,仿佛回到了當年智能手機紅海競爭的狀態,這種高度競爭壓力會帶來比預想中更快的進展速度?!痹?020年的疫情大背景下,為了降低人傳人的風險,無人物流車、送餐機器人、無人清掃車等低速無人小車大顯身手,受到廣泛關注。雖然國內疫情逐步受到控制,但是在現在全球化的趨勢下,“后疫情時代”減少人群接觸仍然是剛需,尤其是在隔離區,將始終具有高使用需求。電子消費就是這樣在我們生活中的各個領域蔓延開來。
作為科技博主,可穿戴設備也是李大錘一直在關注的,可穿戴產品在未來將從手腕蔓延到眼睛,智能眼鏡產品將在可穿戴設備市場奪得重要地位。對此,李大錘預測道:“當前人們對社交網絡的依賴越來越大,視頻可能會取代文本,語音信息將成為下一個即時通信工具的載體?!爆F如今智能眼鏡的發展現狀要求各大廠商在產品具備良好的外觀設計,兼具美觀與實用的同時,降低成本與售價,推出適應大眾需求的新型產品。李大錘也頗具前瞻性地稱:“在未來智能眼鏡將不只局限于藍牙耳機形態,它可以在眼前顯示消息、拍照錄像甚至視頻通話,在5G全面覆蓋的時代,視頻即時通信極有可能成為新的溝通方式?!?/p>
這些看上去遠在天邊但又近在眼前的未來科技使我們眼花繚亂,李大錘對此無比期待:“讓人覺得靠譜的主意并不足以顛覆世界,只有那些真正超前的,我們感覺很遙遠的科技才是未來。”當問及科技領域欣賞和崇拜的對象時,他脫口而出:“喬布斯和馬斯克。喬布斯帶領蘋果開啟了移動互聯網時代,改變了智能手機的形態。馬斯克開啟了智能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的時代,他和特斯拉讓電動汽車和輔助駕駛變成了新標準,同時SpaceX還在做火星移民,大幅降低了太空旅行成本。”我們時常感嘆,在科技壘砌的時代大門前,無論是回首還是眺望,猛烈而舒適的顱內高潮總能如約而至,數字生活已經悄然融化在每個人的神經中,絲絲入扣。
電子消費文化似乎一直在由年輕世代們塑造著,每當我們在談論設計美學、性能跑分或者發展空間時,都離不開每一代年輕人息息相關的生活方式。

1.李大鍾接受采訪時提到那些看似離我們很遙遠的科技才代表著未來,“未來科技”也確是一步步走向我們的生活。SpaceX在今年已經NASA的批準,可以向國際空間站運送宇航員,這是NASA首次對私人企業進行載人飛船認證。

2.智能家居開辟了電子產品與生活方式更加珠聯璧臺的空間,每一個細節似乎都不會被巨頭品牌放過。圖為亞馬遜增加新菜單來讓消費者選擇Fire平板電腦以控制跟Alexa兼容的智能家居設備。
如今,每年深秋以西岸藝博會和ARTO21藝博會為核心的上海藝術季宛如一場匯集各類潮人的盛大派對,在大小畫廊和美術館中奔波趕場的不僅只有那些低調的傳統藏家,更多的是打扮新潮、對當代藝術充滿好奇熱情和全新探索欲的年輕人。藝術收藏已然成為現代都市生活的一種新趨勢,也成為了另一種“出國”的投資選擇。

陸尋,南京四方當代美術館創始人兼館長、藝術收藏家
在全球化退潮、經濟衰退的情況下,2021年是藝術投資的好時機嗎?
陸尋:藝術投資也許不是一個好時機。往往抱著簡單的投資目的購買的藝術品都會跌得很慘。但是2021年是藝術收藏的好時機,收藏很多時候需要緣分,我感覺明年會有很多奇妙的緣分出現。
中國年輕藏家異軍突起給整個藝術收藏行業帶來怎樣的變化?
陸尋:青年一代藏家信息獲取迅速,學習速度很快,很喜歡交流,愿意表達自己的想法以及享受藝術帶來的其他附加體驗。他們往往多金、有才華、感知力強,但是缺少專注以及容易抱團導致沒有自己的收藏性格。
在此時加入藝術收藏投資的行列,你會給予怎樣的建議?
陸尋:打開你所有的感官去盡量感知藝術給你帶來的所有東西,不要急著下手,同時相信自己的直覺。陸尋是當代年輕藏家中最具典型的代表。2003年他與父親一起在南京郊區的森林公園中開始實踐心中構想出的“烏托邦式”的藝術理想,他們開始創建在國內幾乎“前無古人”的一片大型藝術園區。
距離當初這個野心巨大的規劃已經過去了17年,陸尋儼然徹底沉浸在了充滿新奇變幻和未知挑戰的藝術藍圖里。如今,以2013年開幕的四方當代美術館為核心,這片隱居在古都山林湖色中的園區星羅棋布了24座來自世界各地建筑大師的作品,其中包含了3位“普利策獎”得主。同時,陸尋自己也在當代藝術收藏領域持續發力,以不斷成熟的視角擴充完善著藏品體系,當然他偶爾也會像任性的男孩,買下那件令他一見傾心的“白月光”。

1.年輕人開始關注藝術,離不開極具設計特色的藝術館出現在各個城市,成為全新的藝術地標。圖中南京四方當代美術館位于浦口區佛手湖畔,由美國著名建筑大師斯蒂文霍爾設計。

2.潮流藝術的發展一直也在源源不斷為藝術市場注入年輕活力,令年輕世代推崇的KAWS自2018年起展開《KAWS:HOUDAY》世界巡回展覽,在今年開啟新一趟旅程,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COMPANION升空,穿越大氣層,與世界各地的朋友一起居高臨下回望地球。
整個11月的藝術季陸尋幾乎是馬不停蹄,四方當代美術館迎來了一場新的展覽,呈現瑞士藝術家米利亞姆·卡恩與秘魯藝術家克勞迪婭·馬丁內斯·加拉伊在中國的首次雙人展,而在上海西岸藝博會上,陸尋常常是穿著一件深色的衛衣,用享受又審慎的目光看著來自世界各地的作品。正如四方當代美術館常常帶來那些陌生又先鋒的藝術家展覽一樣,他也一直關注著那些非傳統收藏的類別:潮流藝術、街頭藝術、多種類型的裝置。
目前,四方當代美術館共有400多件藏品,每一件都是陸尋親自挑選的。除了藏家的身份之外,他承擔著美術館總策展人的角色,站在美術館整個巨大的收藏網絡之上,陸尋從未給自己界定某些具體的收藏標準?!爸灰呛玫乃囆g,我不規定標準,我最關心的是作品跟作品之間的關系?!标憣ふf,“每一件作品的加入都關乎到整個體系的氣質?!彼袷怯坞x在任何具體展覽之外的收藏策展人,為他的美術館做著一場仍在進行中的長期“策展”。
從根本上吸引陸尋的是當代藝術的“不確定”和“未完成”,對他來說過去的藝術的確是時間和歷史沉淀證明的經典,但“當代藝術更多的時候是想辦法把現有的局面再往前推進、打開”。
可持續的變化讓作為收藏家和美術館館長的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現和探索的樂趣?!拔以诟M當代創作,往前看,同時我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學習,回顧歷史上的作品跟當代藝術再結合起來。”陸尋說。因此,四方當代美術館不僅是當代藝術的陳列所,還是難得的當代藝術實驗場。
“做一場行為藝術的拍賣”這個念頭已經在陸尋腦海里盤桓思考了很久,在他看來,中國有很多非常優秀的行為藝術,但由于行為藝術不進入市場,所以大部分很快就被遺忘了,也很難被收藏。為了改變這樣的現狀,陸尋與年輕的行為藝術家唐狄鑫曾討論,行為藝術該怎么去收藏,他想要找到讓藏家和機構能夠關注行為藝術的辦法,去挑戰現有體系中那些固有的印象。
早在2020年初,巴塞爾藝術集團和瑞銀集團推出的《2020藝術市場報告》中就明確指出,種種跡象表明全球藝術市場已經緊縮。某種程度上對于國外藝術家有較強依賴性的國內美術館也在2020年的特殊情況下面臨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但從佳士得和蘇富比方面了解到的數據來看,實際并沒有明顯的下滑跡象,特別是中國市場。陸尋也表示,“雖然整體市場在萎縮,但某種意義上資金會流向那些真正搶手、真正優秀的作品,競爭變得激烈,好的作品價格會越來越貴?!彼矊χ袊氖詹厥袌龀謽酚^的態度,同時他認為,“這段時間是一個特別好的重新審視自己收藏習慣的時期”。
只要是身處在中國藝術收藏圈的人都會感受到近幾年的明顯變化。正如陸尋所說,“我的個人感覺每天都有各式各樣的人從其他的圈子跳進藝術收藏,新晉藏家層出不窮?!被罱j的藝術經濟似乎成為了一個城市必不可少的潮流運動或是新的生活方式,對此陸尋也流露出了一絲擔憂?!半m然可以認識或者激活一些當地的收藏圈層,但藝博會過多,對藝術家和畫廊就是一種消耗?!标憣ふf,“對一些新藏家來說,是否可以長期持續地參與到這個系統里面是主要問題?!?/p>
因此,陸尋認為不論外界整體經濟狀況如何,在漫長的藝術投資歷史里,真正的收藏者的熱情不會因為客觀原因而減退。“我們需要把視線放長遠一點兒。”
從根本上吸引陸尋的是當代藝術的“不確定”和“未完成”,“未完成”,對他來說過去的藝術的確是時間和歷史沉淀證明的經典,但“當代藝術更多的時候是想辦法把現有的局面再往前推進、打開”。
(正方)陳銘:
肯定是消費升級了,我就拿最近在朋友圈刷屏的“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梗為例,喝奶茶仿佛已經滲透進了每一個人的生活中,在過去的10年間,人們“隨手喝”的價位隨著時間的推移在更上一層樓的同時,也變成了一個高頻的需求,從礦泉水、瓶裝飲料、奶茶類飲品的交替變遷,我們可以看出它是基于廣大人民群眾的需求,由此可見的消費升級之路絕對是步履堅定的。

(正方)陳銘:
不矛盾。在你的收入不斷升級的時候,心理消費預期也在不斷升級,從而理所當然地帶動了消費升級。消費者的購買欲永遠是“心比天高”的,我們在現實中不可能看到土豪去奢侈品店里說“把這一排都給我包起來吧”的偶像劇情節,因為當一個人的消費能力達到了這種程度,他早已不再拘泥于這個檔次的消費了。炒鞋、購買國際大牌歸根到底還是廣大人民群眾有切實的需求,也是基于中國消費者的習慣,集體主義導致我們會非常在意他人的眼光,我們的消費重點放在了能提升自己在整個集體或現如今在整個網絡中身價的地方。而與蹲直播搶便宜貨、拼多多團購的消費邏輯是一脈相通的,這個折扣本身就很吸引人,它與消費升級或是降級無關,因為人性的維度是一致的,消費無論升級到哪種程度,這種“占便宜”的心理都不會消失,消費升級是指大家有更高的能力來享受更好的貨品和服務,這兩者是不沖突的。

(正方)陳銘:
提升?,F如今家長們都越來越重視自家孩子的教育環境及生活條件,以至于學生必需的文具的價格都可以升至十幾元到幾十元不等,但即便如此,也會有人買單。正是父母面對孩子沒有不舍得花的錢的心理,才導致越來越多的人擔心給不了孩子最好的條件而選擇不生孩子。同時,因為消費升級,人們對自身的社會地位價值和自我認知價值進一步提升,對生活質量的看重引發了消費心理的變化。

《奇葩說》辯手 陳銘
余秋雨先生認為的“世界上最會說話的年輕人”“雙十一,嘹亮的哭窮聲有底氣,安靜才是真悲哀。”

雙十一成為每年電商的狂歡,你的消費升級
還是降級了?且聽二位辯手一探究竟。

(反方)熊浩:
我認為是降級了。正方忽視了一部分人群,就是我們常說的“五環外人群”,我們不應只看到被中產階級控制的輿論場。就接著正方舉的例子,奶茶類產品的內部也有著不同層次的劃分,注重品牌意識的能夠到20~30元的價位,但就在同等級城市同時出現的也有10~15元的為迎合市場的小眾品牌,這就是消費在降級的體現。經濟學里有一個概念叫作“如果你不是消費者,你就會被拋出存在的版圖”,如果我沒辦法在“雙11”期間購物,那么我的個人欲望、需求、關切等都不會被納入大數據的統計。正是科技的發展使我們觸達的人群越來越廣泛,我們了解到了并非傳統中產階級的生活方式,當這部分人的需求公之于眾,我們就會看到消費在降級。

(反方)熊浩:
矛盾的。我們的身體里住著這兩種人:一個是愛炫耀的有錢人,另一個是精打細算的、摳門兒的窮人。吳伯凡老師提出過一個概念——“服裝,實際上縫合的是兩個功能,‘服是最基本的使用功能,而‘裝就是其具有的社會屬性?!蔽覀儼褧r間倒回疫情暴發期間,回想一下在不經常出門的時候,我們購買的衣服是質優價廉的,在保證基本美學的前提下,我們的消費逐漸回到了理性的狀態。由此可見,當我們基于務實的角度,炒鞋或是追求國際大牌都變得無關緊要。

(反方)熊浩:
是下降。當代人生活品質的下降是在于他覺得沒有辦法為自己而活,覺得自己總是在做這個龐大的社會機器或是任何一家公司的螺絲釘,社會現狀不允許或沒有時間允許個人發展的時候,這種意義上的消費升級是極度狹隘的。自身生活品質的保障是愿意生孩子的先決條件,但生活是具體的,它總要以它自己的方式得以持續,在挑戰人的韌性和適應能力的前提下去拔高,只會適得其反,揠苗助長。當一個人連他自己的愿望、偏好和價值觀都無法實現時,為自己而活的基礎欲求都成為南柯一夢,他只能將生孩子無限推后。
《奇葩說》辯手 熊浩
用獨特的角度發現事物的新觀點。
“物品社交的屬性在不斷延長,功能卻在不斷降低。”

2021年將會怎樣,誰都不得而知,但隨著市場上新商業體的開業,新生活方式項目的啟動,一些消費趨勢仍然能被窺探到。準備好為2021年消費了嗎?還是那句話,請根據自身需求,謹慎取用。
前灘是上海中環線以內少數還未被完全開發的地塊之一,但這里正在被打造成陸家嘴2.0。前灘太古里是前灘商業綜合體的重要組成部分,計劃將于今年年底竣工,2021年開業。這是內地第三座太古里。前灘太古里是都市與自然相結合的商圈模式,部分建筑采用天然木材和石材,其地面一層設有8000平方米城市中央綠軸,屋頂上有綠色的休息空間,商場之間還有80米景觀廊橋,走在上面能看到前灘公園和黃浦江。前灘太古里將成為上海新的商業地標,同時它的建筑風格也闡釋了未來商業的—種新模式——除了買買買,還要享受生活。
新旅界研究院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的2020年文旅產業發展形勢研究》中指出,近距離周邊游由于時間短、風險低,將率先恢復并爆發式發展,迎來客流高峰。這種近距離周邊游可以理解為微度假模式,人們無需長途奔波,無需做精密計劃,只需一個周末或一天就可實現,達到休閑身心的目的。近幾年,國內二、三線城市都在城郊建設了不少文旅小鎮、自然景點等。如果從疫情和工作壓力兩方面來衡量,微度假模式將成為2021年的一種新風尚,一種主流的消費模式。
有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電競市場規模達1521億美元,全球電競觀眾規模達4.5億,電競產業將會成為推動社會消費的新動能。在這樣的前景下,越來越多的城市正在挖掘電競線下消費新場景。深圳有著全球最大的游戲內容提供商,也正在電競產業中尋找新機遇。深圳大運中心是深圳的地標性建筑,其體育館副館將于2021年完成改建,成為專業的電競中心。電競中心里包括電競場館、實景演播廳、虛擬演播廳、電競培訓廳、產業辦公空間、線下泛游戲周邊商店等,兼備賽事演藝制作和電競俱樂部主場功能,未來還可舉辦落地深圳的大型國際電競賽事。
“報復性消費”是2020年的一個關鍵詞,國內疫情緩解后,不少人通過下館子、網購等方式實現了“報復性消費”,但體育迷們還沒有滿足。2020年原是“體育大年”,有東京奧運會,有美洲杯,還有一屆以巡回賽方式在歐洲12座城市舉行的“歐洲杯”,但這些賽事都被順延到了2021年。在經歷了—年沉悶的線上觀賽后,如果明年國際疫情穩定,如果賽事舉辦國出臺了新的入境政策,如果比賽將允許觀眾進場,那體育迷可能會計劃趕往現場,為愛開啟“報復性消費”。
北京環球度假區開園進入倒計時,預計在2021年開園。今年11月,官方已開售一輪“優先購票權”,結果1分鐘售罄。北京環球度假區包括北京環球影城主題公園、北京環球城市大道和兩家度假酒店,其中最令人關注的是北京環球影城主題公園,里面的七大主題景區是整個園區的核心,分別是功夫熊貓蓋世之地、變形金剛基地、小黃人樂園、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侏羅紀世界努布拉島、好萊塢和未來水世界。北京環球影城主題公園是全球第五座、亞洲第三座環球影城系列主題公園,第一座是1964年開園的好萊塢環球影城,之后在美國奧蘭多、日本和新加坡相繼開業。特點都是為游客提供沉浸式、主題化的娛樂體驗。很快,影迷們將會在北京迎來新的打卡地。
以前的國慶黃金周,朋友圈定位是世界各地,今年的國慶黃金周,定位紛紛指向大西北,露營、騎駱駝和坐熱氣球成為標準打卡三件套。據攜程發布的數據,國慶期間大西北的搜索熱度暴增475%;以西寧、敦煌等代表城市為特色的西北環線,成為國慶期間熱門旅行線路之一;寧夏、青海、甘肅新晉為旅游熱門省份TOP3。如果2021年出境游仍然難以實現,不少游客將會繼續選擇“穿越大半個中國”式的國內游。西北地區仍將以人口密度低、空間開闊等特點成為國內熱門旅游地。
由建筑大師倫佐·皮亞諾耗時8年打造的杭州天目里開幕了。這是一個集辦公、藝術中心、秀場、百貨等多元業態的綜合性藝術園區,占地面積23萬平方米,由17座單體建筑群組成。倫佐.皮亞諾將杭州天目里比喻成一個綠色蘋果,在硬質外殼的包裹下,有一顆柔軟有生命力的內核?!巴鈿ぁ敝傅氖怯赏该鞑A嫿ǘ傻?7座單體建筑,“內核”就是中央的綠色花園,以及相繼參與進來的店鋪和活動。中國首家蔦屋書店已入駐杭州天目里。蔦屋書店被稱為“全球最美書店”,店內書籍有設計、建筑、旅游、文學等很多種類,據稱只有12%的書與普通書店相同,是—個擅長引導人去思考的空間。
未來的世界會是如何?對于多數人來說,仍然是一個未知數。不過,我們仍然可以大膽預測,下一年可以期待的改變。
新冠肺炎的大流行,讓國人的出境旅行按下了暫停鍵。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9年全年,中國出境旅游人次達1.7億人次,而到了2020年,全球疫情暴發,許多國家相繼出臺了旅行禁令,跨境旅游幾近“歸零”。根據國際航協分析報告稱,與2019年相比,2020年全年的運輸量將下降66%,12月份的需求將下降68%。也因此,疫情令全球各行業喘息,也是旅游業停頓重整之年。在疫情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巨大的沖擊和震動之后,可以肯定的是,我們將會以全新的觀念審視旅行。
根據旅行網站Booking.com一項針對2萬名全球游客的調查意見顯示,盡管2020年有許多旅行活動被迫中斷,但是全球(包括中國)仍然有65%的旅客對重啟旅程滿懷期待,一旦全球旅游限制解除,不少中國旅行者將在之后的12個月里向著國內國外重新啟程。久居家中令他們出走世界的渴望日益增長,有的向往探索更多地方(69%),有的期待在旅途中找回今年丟失的時光(54%),有的則希望重定行程一圓中斷的旅行計劃(57%),或者通過旅行彌補因疫情而耽擱的重要時刻(47%),比如和家人相聚過一場難忘的生日,甚至是攜手愛人步入神圣的婚姻殿堂。

展望2021年,出境游仍然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取決于各國的疫情以及出臺政策。未來一年,選擇鄰近我們,并且防疫相對成功的國家和地區旅行,是較有可能實現的:韓國,被國際媒體稱為亞洲國家成功防疫典范之一,如若全球疫情得到控制,或許你又能看到在韓國免稅店里購物的中國游客。日本,2020東京奧運會被迫延后一年,據報道,日本預計于2021年1月匯整出具體的入境因應方案,并于2021年4月起試行,重新開放外國觀光客入境。此外,東南亞的泰國、新加坡也研擬制訂相關的旅行業復蘇計劃,預計未來將解禁包括中國旅客在內的國際旅客。
2020年,人們對于如何吃、吃什么、不同食物的營養成分對于身體營養和免疫功能的補充都有了全新的認識。許多消費者會比以往更重視閱讀食品標簽,了解食物中的成分、食物的來源以及應避免食用的食物等,改變了他們選擇食物的方式。

根據國際食品信息理事會(Internatinal Food Information Council)的“2020年食品與健康調查”顯示,同2010年相比,2020年有54%的消費者比10年前更加關注健康飲食的選擇,這一數據在50歲以上的消費者中更是高達63%,健康成為人們選擇食品的最大推動力,而不僅僅是口味和價格。Innova Market Insights發布的一項2021年食品飲料行業趨勢也表明了,“透明度的勝利”(Transparency Triumphs)將引領未來食品行業趨勢,食品的透明度將會主導消費者未來的需求,食品行業通過提高自身食物來源的透明度,以滿足消費者不斷變化的道德、環保和清潔標簽需求。而隱形條形碼和近距離無線通信技術等新包裝技術的成熟,更容易將創意、有價值的故事與品牌相結合。與此同時,消費者傾向于更清潔的生活方式,這也擴大并提高了人們對清潔標簽的期望值,包括人類和動物福利、供應鏈透明度、植物動力營養和可持續。

在新冠疫情籠罩下,加劇了人們對增強免疫力的食品和補品的追求。根據Global Data 2020年6月的一項調查發現,全球有80%的消費者對疫情感到擔憂,而23%的消費者承認他們最近儲存了更多的維生素和補品。毫無疑問,新冠肺炎以多種方式喚醒了人類,使人們更加關注自身的健康狀態。對于健康方面的投資主導或將成為2021年消費者在食品支出的消費習慣。
人工智能技術已經成為人們耳熟能詳的詞匯,這一技術具有劃時代的變革性。人工智能令人興奮,同時也令人恐懼。最重要的是,人工智能無所不在。在過去的幾年里,我們一直聽到這種搖擺不定的敘述,未來也依舊如此。但在這前所未有的一年里,面對疫情,各國政府不得不采取社交距離手段以阻止疫情的傳播,也促使人們以及企業思考,如何找到一種安全的、富有創造性、大膽地應用人工智能和數字化的方法去應對疫情。
新冠病毒肆虐全球,顯著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工作和社交方式,雖然在社會的諸多領域都已出現穩定和強勁的數字化趨勢,但今年,我們目睹了一場數字化的狂歡和熱潮。2020年,全球各地的大型活動被迫取消、延后或大規模縮水。比如,美國紐約市政府宣布,知名地標時報廣場2021年新年除夕跨年活動,將不會舉辦大規模的群眾跨年倒數活動,而是改以大量的虛擬、視覺數字化,來填補娛樂表演有限的缺憾,這也是114年來首度不開放民眾到場倒數活動。
根據美國Enterprise Technology Research的調查,2021年全球永久在家辦公的員工比例預計將增加一倍。而專業評測機構Forrester更是預測,在2021年時,聰明的公司會將人工智能推向新的領域,例如用于遠程工作的全息會議和按需個性化的制造當中。他們將制訂戰略計劃,在會議室中建立模擬,并進入智能邊緣體驗。
而人工智能對于疫情能起到預測作用。根據《福布斯》雙周刊網站報道預測,人工智能研究將在未來18個月取得進一步突破,進而提高我們發現和應對病毒暴發風險的能力。
而5G技術將在2021年迎來大規模的普及,它帶來的不僅是智能手機體驗的提升,隨之而來的更是物聯網、智慧城市、車聯網、虛擬現實等應用場景的普及。
2021年全球疫情能否控制,人們的生活能多大程度恢復到疫情之前,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疫苗的到來,以及疫苗接種或感染后恢復免疫系統能保持保護作用的時間。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預計,新冠疫苗要等到明年年中以后才會廣泛接種。
如今,包括中國在內全球有多支新冠疫苗已進入審批階段,一旦審批通過則意味著疫苗可以上市,大眾可以接種。制藥公司輝瑞11月初表示,根據初步試驗結果,旗下實驗性新冠疫苗的有效性超過90%,標志著抗擊這場已造成逾百萬人死亡、撼動全球經濟,并顛覆人們日常生活的新冠病毒大流行的戰斗取得了重大勝利。
截至11月上旬,根據WHO官網公布的消息,全球共有47款新冠病毒候選疫苗進入臨床試驗階段。進入Ⅲ期試驗的有10款,其中中國4款。此外,根據CNN報道,—期臨床主要是安全性的指標的觀察,二期臨床是免疫原性和安全指標的觀察,三期臨床試驗則意味著要真正進入“大規模實戰”,在病毒流行的人群、區域中試驗,觀察疫苗是否能夠防止人類感染。
在可見的未來,2021年我們的生活能否恢復如初,很大程度將會取決于“新冠疫苗”的研發上市。

毫無疑問,新冠肺炎以多種方式喚醒了人類,使人們更加關注自身的健康狀態。對于健康方面的投資主導或將成為2021年消費者在食品支出的消費習慣。
去戶外露營什么帳篷住起來最靠譜舒適?在家中蝸居什么東西能提高居住品質?我們請到了這些領域內的專家,透過他們的眼睛挑揀出了這些最新、最好用的產品,助力你展開方方面面的日常生活。

1.∥NANGA手機睡袋
攀上高峰,卻發現手機過冷而關機了,這是因為低溫使放電率受到了影響,無法發出手機原本的電池電量,這個手機睡袋以NANGA最有名的羽絨技術打造,配上掛繩,拉緊收縮的設計,使它乍看之下就像是我們平時使用的睡袋,只不過是給手機的。
2.∥DOD免搭帳篷
創立于2008年的日本大阪戶外露營品牌DOD,傳達的是“自由與瘋狂”的思考,它給大多數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潮流”和“年輕化”,幾乎顛覆了大家對帳篷的刻板印象。
3.∥tentipi帳篷
SafirTM系列是為極端的條件而設計的,它是為數不多的可以在所有季節都真正舒適的帳篷。天氣較冷時,得益于較厚的織物,帳篷會變暖;夏季天氣炎熱時,得益于它的通風網,它比輕薄帳篷還涼爽。
4.∥wandrd攝影背包
一款包卻獲得了年度攝影大獎,不僅是因為全防水的設計,更是因為合理設置的存放區域??刹鹦兜南鄼C內膽包、可與背包集成的可拆卸相機肩帶、可用于多功能卡扣的附件帶、可拆卸的防雨袋以及其存放區域、可擴展的側袋,可以存放水壺以及三腳架、可拆卸調節的胸部以及腰帶、帶鑰匙扣的側方內襯口袋、磁力貼合提手…拿取東西,得心應手。
5.∥太陽能充電寶
太陽能發電的功率主要看受光面積,目前市面上的太陽能充電寶受光面積和充電寶一樣大,如此發電效率低到可以忽略,太陽能發電紙展開后的受光面積大,就不存在這樣的問題。
6.∥Kovea cube卡式爐
Kovea是專門研究和生產便攜式戶外爐具的品牌,品牌自1982年成立以來,為全球戶外和露營文化的創造與擴展做出了貢獻。這個卡式爐小巧安全,爐頭設計偏向高山,較為集中,加上兩側原木側板,質感非常好,簡直像一個發燒級的音響產品。
7.∥Trangia風暴爐
初見它似乎沒什么大不了,用了一陣子后,你就能體會到,來自瑞典冰天雪地歷經70年考驗的經典設計,確有獨到之處。半酒精爐天性非常怕風,但風暴爐的原始抗風設計足以在瑞典荒野中仰賴它生存,簡直是毫無對手。
8.∥kuplika打火石
Kupilka的意思是Little Cup,字根意思是芬蘭語——杯子。代表了芬蘭人常年不變的習慣,親友相聚,用小杯子盛裝熱飲,圍坐在火爐邊談天說地。品牌主要生產原生態的小眾餐具,這是去年獲得了斯堪的納維亞戶外獎和德國ISPO獎的作品,能在高達3000℃的溫度下產生巨大火花,潮濕的天氣條件下也可輕松生火。
9.∥Arctos多功能羽絨睡袋
靈活可變的營地保暖解決方案,羽絨褲是核心,它可以變成睡袋的下半部,和羽絨背心結合在一起拼接成睡袋。使用者無需再單獨攜帶睡袋,Primaloft Gold纖維和800蓬松度的羽絨保證腳部溫暖。如此保暖,卻因為立體剪裁,運動時沒有束縛感。
10.∥Leatherman胎面手鏈
極致穿戴與時尚體驗,共兩款不同顏色。可定制的TREAD隨身攜帶方便,功能全面,相當于隨身攜帶了一套多功能刀具。設計師在每段17-4不銹鋼手鏈的接口處加入了不同的工具,包括通用扳手、螺絲刀、套筒扳手等等,可隨時取用。
11.∥Petzl頭燈保護殼
85g的頭燈保護殼,可將光擴散,并把頭燈轉換成營地燈,從外部直接操縱頭燈,能放在物體表面、懸掛在帳篷里或腰帶上……萬用、方便。
林瀚 收藏家木木美術館聯合創始人

1.∥陳天灼的《眼》于千禧年后戰長起來的國內年輕藝術家是真正意義上中國第一代具有全球化視野的當代藝術創作者,陳天灼是這代藝術家中最鮮明的人物之一。在他的作品中你可以讀到多重元素——宗教、電子樂、俱樂部文化到流行歌曲、時尚卡通和日本舞踏……2019年,木木美術館舉辦了陳天灼的大型個展“入迷”,這件作品也被收入館藏。
2.∥陸揚的Delusinal Mandala
“潮玩”的定義不應局限于物理實體,尤其在當下這樣的數字時代。影像裝置也是另一種“潮玩”。陸揚是年輕一代新媒體藝術家的領軍人物之一,她作品中極富創造性的藝術實踐通過科學理論對人類經驗祛魅,用幽默揶揄人類荒誕的努力,以駕輕就熟的流行文化語言消解意義。這件作品也是木木館藏之一。
3.∥空山基和迪士尼聯名的《未來米奇》
將科幻元素、未來主義、機器冰冷感和傳統老牌動畫形象完美融合在一起。
4.∥Banksv的油漆桶天使
用涂鴉藝術解構文藝復興的古典審美。
5.∥Whatshisname的“便便氣球狗”
靈感來源于Jeff Koons的經典氣球狗形象,是對當代藝術的消費主義解讀。
6.∥泡泡瑪特的LABU BU招財貓
因為東京的消費者更偏好怪獸外形的潮玩,所以泡泡瑪特將怪獸外形的LABUBU改良為招財貓外形,強化怪獸元素,僅在日本售賣。
7.∥Josh Sperling的墻壁圖案
紐約藝術家Josh Sperling把墻作為畫布,用不同質感、色彩的材料組合出各種圖案。
8.∥Daniel Arsham的未來考古系列9件套
紐約當代藝術家Daniel Arsham常常以實體材料為介質,將抽象的時間變成可觸摸的雕塑作品,“未來考古系列”帶給我們關于日常物品的時間背景的錯覺。
石力 宜家中國家居創意總監
2020年,人們比以往的任何一年在家中度過了更長的時間,甚至對于不少人來說,這一年,他的家,就是他的世界。在這長達一年的磨合期中,我們發現,“舒適的家”永遠不夠舒適——總是有更好的布置方式,“萬能的家”也永遠不夠萬能一總是有更好的功能設置。明年,你想怎么開展新氣象的家居生活?
開放式廚房
疫情后人們更注重健康生活,更注重家庭成員之間的溝通交流,更關心家的居住性和私密性……基于這些變化的趨勢,我推薦一些我覺得在未來一段時間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你的家居生活的家居產品。第一個想推薦的是一套開放式廚房,一套秀外慧中的帶中島臺的廚房,讓做飯這件事變成家庭成員相互協助完成的一項工作,廚房可以成為又一個家庭交流互動的中心。
步入式更衣間
不是所有人都能擁有一個獨立的更衣間,而這種可以靈活組合的格架單元通過各種各樣不同的組合方式在你房間的不同角落搭建出尺寸各異但專屬于你自己的“衣帽間”,這一類的產品可以滿足不同人的需求,可以搭出一個完全獨立的步入式衣帽間,也可以搭出整整一面墻的大衣櫥,還可以和其他儲物家具搭配使用,不需要建墻,能隨時做減去或者做加法,這樣可持續的方式將會是一種趨勢。
智能家電
我們說科技改變生活,智能家居就是這樣的。作為一名家居行業的設計師,我更想推薦一個宜家智能單品——SYMFONISK希姆弗斯臺燈音箱,這款音箱是宜家和SONOS合作打造的一款智能產品,它具有SONOS的音質保證,同時還兼具臺燈的功能,可以調節光源的冷暖明暗,整體的設計造型現代簡約,也比較容易和現代家居裝飾的風格相匹配。
扶手椅
前一段時間參加了一個有關于后疫情時代我們的家居生活變化的討論,其中談到了人們呆在家的時間變長了,發現在家逐漸沒有了自我,從而開始排斥回家……我想推薦的是扶手椅,不像沙發那么重要,但是是你專屬角落的開始。在那把屬于你自己的扶手椅里,你可以安靜片刻,看看書,聽聽音樂……它可以很現代,有按摩功能,也可以很復古,高靠背絲絨面的,最重要是你喜歡,能體現你的品位,也能愉悅你的內心。
戶外用可折疊藤椅
曾經做過一個有關于家居夢想的調查,其中最多人的夢想是擁有一個花園一樣的陽臺,可以曬曬太陽喝杯茶,因此我推薦一把戶外用可折疊藤椅,用的時候打開,不用的時候可以折疊收起來,希望這把藤椅不再讓花園陽臺還停留在夢想的層面,它可以實實在在地走進我們的生活,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更多的浪漫情節可以成為家居生活的一部分。


更遠的將來,家是什么樣?就像《黑鏡》中描述的世界,在更遠的將來……自動的、無屏的、仿人的、超現實的、晝夜自控的、極致感官的……對于更遠的未來家居生活,宜家的創意實驗室SPACE10開了一大堆現實的腦洞,盡管目前還在推進實驗階段,但設想已在眼前,落地還會遠嗎?
1.∥Space 10設想了一種基于增強現實的光學聲音系統,有點像以你的房間為畫布,展示音樂波形圖。播放的音樂會變成你熟悉的彩色顆粒和波浪隨著音律蔓延和流淌,只是這次展示的空間是四壁和地板。不光美觀,還有功用性:通過了解聲頻的傳播,人們還可以確定聆聽聲音的最佳場所,即發燒友所說的“最佳聽音點”。
2.∥濾光器,能讓你家里的燈光制造出隨著太陽的路徑而變化,燈泡能根據空氣質量改變顏色,從此燈泡就不再只是燈泡了,還是一個空氣檢測儀。設計師Timi Oyedeji也在燈泡上進行了實驗,他讓用戶通過手勢就能控制自己家的物體,比如說,揮動手指或握緊拳頭,就能改變燈光的強度、顏色、溫度等。再也不用從床上爬起來關燈,開關就在揮指之間。
3.∥Hidden Creatures,把你屋子里的家具都變成寵物,它們甚至會響應你的手勢互動。設計一個房間,首先要做的就是測量。這頭”充氣大象”可以幫你。借助AR、LiDAR雷達(光檢測和測距)、空間映射等技術,你可以讓一頭“充氣大象”在家中不斷膨脹、直至填滿,不僅讓人可以重新思考家里多余的空間,也省了裝修時搭梯子量尺寸的麻煩。
4.∥測好了,開始布置,你可以用到Room Shuffle這個助手:這個APP通過算法整合了室內設計規則,能給你的布置提供建議:把桌子放在那個角落吧!能節省空間。給桌子上擺一瓶花吧!那樣更美觀。此類APP還可以拓展一下,幫你“修理”:如果你家里的家具出了點問題,Studio Random幫你3D掃描破舊和損壞的家具。
5.∥Techno Carpenter實驗中的APP,結合了AR和VR,能讓你在虛擬的環境中揮動手指,邊看邊做,用3D形式塑造出你的夢中情椅。開發人員用算法訓練過這個APP,保證用戶零基礎也能入手設計。
方方Fantasia時尚美妝博主

1.∥Makeup by Mario MASTER METALSTM眼影盤
好萊塢明星彩妝師Mario Dedivanovic的個人自創品牌。這款5色眼影盤不僅色澤飽滿,還是干濕兩用的質地,更可以搭配混合液變成超級服帖不易脫妝的液體眼影質地,多種玩法就是彩妝達人的心頭好。
2.∥Made by Mitchell Feet on the Ground眼影盤
走紅Instagram的專業彩妝師Mitchell的自創品牌,飽和度和色彩搭配都超越一般人可以駕馭的范圍,美到犯規。
3.∥Natasha Denona Triochrome眼影知道明年最夯的眼影質地是什么嗎?我大膽猜測:“變色龍”。金屬色/鉆閃色/偏光色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購物欲了。意大利品牌Natasha Denona的這款節日限定眼影就是靠3個變色龍顏色撐起一整盤的顏值。
4.∥Jason Wu beautyHoney Fluff“fluffy” matte口紅
又一個試圖踏進美妝圈的服裝設計師品牌。全線產品雖然要到2021年的1月才上市,但是目測定位是好用不貴路線,首批新品25款產品會包括眼妝、唇妝、頰彩以及眉筆。
5.∥DR.DENNISGROSS SKINCARE DRx Spectra Lite Face Ware Pro面膜儀
這是我能想到最拉風的面膜儀器。醫用級“面具”,有家用設備所允許的最強大的抗粉刺藍光以及四個紅色光譜。100個紅色LED燈和62個藍色LED燈結合使用,號稱在短短兩周內就可以看到面部變化。
6.∥HERBIVORE玉石臉部滾輪
如果你相信玉石水晶礦物的磁場和能量學的話,這款來自HERBIVORE的玉石臉部滾輪真的太適合你了。采用東陵玉打造,想象在使用的過程中就充滿儀式感。
7.∥NUFACEFIX眼部按摩儀
我心中的家用美容儀器黑科技的扛把子品牌,能即時緩解眼部水腫,靠的是“微電流”技術,它會發出極低的電流,刺激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的產生并修復皮膚。雖然是短期效果,但是作為應急使用還是非常推薦的,而且很便攜。
8.∥Lilly LashesPOWER假睫毛
每個歐美妝愛好者化妝箱里的必備,萬萬沒想到他們還出了一款既是眼線也是睫毛膠的突破性產品。24小時防水還可以輕松去除,不會結塊殘留膠水!
9.∥TRIA脫毛儀
針對毛發根部,讓毛囊“喪失生長力”并逐漸使皮膚光滑。永久性的家用解決方案讓你擺脫刮剃上蠟脫毛的痛苦。
10.∥GLAMCOR Riki Super Fine Mirror具有三個亮度級別,可伸縮的指環和可充電電池,還有7倍放大鏡,可以將它安裝在其他RIKI化妝鏡上,也可以拿著戒指固定照明燈。
帥soserious運動健身博主
1.∥Biodex Svstem等速儀
在做等動收縮的訓練中它會有效的調動關節周圍的肌肉、韌帶,所以對運動損傷和恢復很有幫助。但很貴,目前無法普及,而且操作沒那么方便,等速儀器大多數用來做測試,如果是訓練一般也是用在康復訓練,而且需要專業人員來設定參數。但產品不斷更新,普及也是未來流行的趨勢。
2.∥空氣阻力器械
除了可以消除重量產生的慣性,更重要的是對平時有力量訓練的人來說加減重量變得非常方便而且還能精準地調節重量更加安全,極大地提升了訓練效率。相比之下這個器械的門檻遠遠沒有等動收縮那么高昂,所以我覺得它應該很快就能普及。
3.∥肌肉電流刺激(EMS)
原先適用于醫學和康復領域,如今也可以用來進行力量訓練。它可以幫助肌肉去極化,有利于肌肉纖維的募集從而加強肌肉主動收縮,就會有更高的訓練效率?;诨ㄙM和設備的使用難度,目前更多是針對高水平運動員,雖然不是很新穎,但是在頂級的健美領域我認為還是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4.∥冥想艙
將你導入冥想狀態的過程,從而刺激大腦產生更多創造力,同時這里面還有“雙音節拍”裝置幫助你集中注意力。頂尖運動員通常在賽前和賽后使用它,保持頭腦清醒。我覺得這幾年大家對于冥想和自我認矢口的追求,這個設備很可能出現在更多的場景,不僅僅適用于頂尖的運動員。
5.∥紅外線療法
這個設備其實是光學療法的一種,它最早是20世紀90年代在空間站培養植物的技術。它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幫助軟組織愈合以及幫助皮膚生成膠原蛋白,所以被一些美容院使用。近兩年來也被專業的運動員加入到平時的恢復流程用起來還挺方便的,只需要脫光站著十分鐘就OK了。
6.∥高壓氧艙
這個設備最早是用于潛水所造成的減壓癥,它有很多功效原本是用在醫院的。后面有運動員開始使用,為身體提供充足的氧氣,促進ATP合成,它能有效地幫助運動的恢復并緩解肌肉疲勞。但是和上面的第一樣東西一樣不僅價格昂貴,而且需要官方認證的專業人士進行操作。
7.∥normatec脈沖恢復系統
這個其實和上面的那些高科技相比就是個按摩器,只不過它專為運動員打造,而且是全包裹型的。主要是促進血液循環,進而幫助恢復。它最大的優勢就是攜帶方便,運動比賽期間帶著去往各個賽場相當于有個隨行的按摩師。即使不便宜,我還是覺得它未來會慢慢普及。
8.∥液氮冷凍艙
它的主要原理就是把你的身體放在極低的溫度下(大概是零下110攝氏度)來幫助你緩解運動后的肌肉酸痛。而它的優點是傳統的冰浴療法需要運動員在里面泡8~15分鐘,而這個只需要3分鐘,而且出來以后你的身體還是干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