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宇翔 劉建鵬 白 帆
日前,國家工程建設質量獎審定委員會發布公告。和克拉蘇氣田大北區塊地面建設工程一起,遼河油田建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遼河油建)承建的中俄原油管道二線工程第三標段項目,獲得2018-2019 年度國家優質工程獎。
從2016 年7 月25 日施工伊始,遼河油建克服了極度嚴寒、工期短以及穿越濕地、林區等復雜環境等諸多困難,科學組織,精心施工,在中國東北油氣能源動脈上再次擦亮遼河油建的金字招牌。

● 冰天雪地之間,國優工程在此誕生。 攝影/陳允長
“我們油建人靠手藝吃飯,干的是百年大計的工程。只有嚴格管理,焊接完的管線才能不出問題?!闭勂鸸こ探ㄔO心得,項目部焊接二機組機組長宋明員如是說。
盡管在該工程后來的施工中,焊接二機組闖出了名頭,但在項目初期,這支隊伍遭遇過“滑鐵盧”。
中俄原油管道二線工程是國內首條采用自動焊和機械化防腐補口施工的長輸原油管道,無現場經驗可供借鑒。在百口磨合階段,由于人機磨合不暢,他們的一次焊接合格率出現了83%的最低值,一度面臨被業主清出項目的尷尬局面。
質量是施工企業的生命線。項目部要求二機組立即停工,不把焊接合格率低的原因找準,不定出有效措施,寧可耽誤工期也決不能開工。同時,項目部從焊接參數入手,首先對機組技術人員和操作人員分別進行再培訓,并邀請公司培訓中心的焊接教練到場給予技術指導,重新調整參數。此外,針對二機組焊接設備舊、工況不穩定的情況,專門調配了經驗豐富的維修工常駐,給予貼身式服務。
措施有的放矢,效果立竿見影。一周后,二機組焊接合格率穩定在90%以上。一個月后,在業主競賽評比中,他們從曾經的“老末”一躍成為全線優勝機組。
把質量視為生命線,項目部堅決加強質量管理。結合工程實際,組織編制了《質量、安全風險案例管理手冊》,涵蓋14 項工序風險案例,為現場操作規范性、標準化提供了堅實保證。
同時,項目部廣泛開展質量意識教育,通過多媒體PPT 宣講、組織交流、現場懸掛質量標題橫幅、學習質量經典案例、開展各個工種理論考試培訓等多樣化活動,不斷提高項目參建人員的質量意識。
效果無疑是顯著的。整個工程單位竣工交驗一次合格率100%,采購物資交付質量合格率100%,管道防腐補口、補傷一次合格率98%以上,焊口檢測一次合格率95.28%,工程一次安全、平穩投產成功,各項性能指標達到設計要求,生產運行狀況良好。
中俄原油管道二線工程新的工藝要求和施工標準,與傳統的焊接、防腐施工技術存在很大的差別,對施工科技含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遼河油建將目光鎖定在性能更優的自動焊。
“自動焊不僅焊接速度快,而且焊口實體質量從理化試驗參數和機械性能試驗來看,都優于半自動焊口,機械化補口加熱效率高、溫度分布均勻、管口噴砂質量整體性能好,補口質量高?!比詣雍附优嘤柦叹殢埥鹌秸f。
遼河油建加大了新設備投入力度。在此基礎上,把參建隊伍提前開到前線,進行培訓與實戰磨合。張金平天天盯在現場,加強對操作人員使用設備的培訓。
不懈努力之下,參建人員克服了施工前期對設備性能的不熟悉,使自動焊、機械化補口施工技術在線路上成功實施運用。焊接一機組創下了月焊接長度13 公里的全線最高紀錄。
面對嚴寒作業、地形地質復雜、“三穿”工程量大等難題,遼河油建深知科技就是生產力,不斷加大新設備的投入力度,提高施工科技含量。
管線途經嫩江國堤,地下水位較高,常規挖溝、下溝方法不適用。項目部根據現場實際情況,調遣適合灘涂作業的水陸兩用挖掘機,在水上安全行走。通過超長挖掘工作裝置以及高效的回轉機械,提高施工效率,保證管線埋深。
為保證管線下溝質量,項目部采取“吊籃式”機械下溝。采取5 臺型號為GY70T吊管機,輔以管道下溝滾輪吊籃,同時建立數學模型,對管線曲率半徑和設備就位安全距離進行計算,在保證安全、質量的前提下,提高下溝綜合效率,有效解決了傳統下溝產生的管線外防腐層損傷和焊口內應力隱患。
“可以說,中俄原油管道二線工程第三標段是公司建設歷程施工中成果創新最多的項目?!表椖繄绦薪浝碇軅ス饪偨Y說。
為了讓項目人員盡快掌握全自動管線施工新工藝參數,項目部按照專業劃分,設計制作現場便攜式工藝卡。工藝參數集于一卡,簡潔醒目,便于操作人員和管理人員查看,提高了對現場質量安全的把控。
項目主體位于高緯度高寒地區,冬季寒冷,白天平均氣溫在-35℃左右。施工受嚴寒影響較大,尤其是設備材料,如保護措施不當,則影響正常的生產施工。
針對冬季施工寒冷特點,項目部設計制作了“D813 內對口設備保溫桶”“D813 外焊小車軌道運輸裝置”,保證設備材料符合使用標準。
冬季地表溫度低,無法挖掘細土裝填編織袋墊護管線外防腐層。為了避免凍土、石塊劃傷管線3PE 防腐層,現場采用了管墩頂端鋪設草簾保護管線防腐層。
管道穿越訥謨爾河、嫩江國堤時,通過巧妙制作管線推進“組裝式滑輪固定管線支架”,焊接完成后,接收井一側利用固定卷揚機順利將管線送進隧道內。
為保護現役管道安全,項目部技術、質量、安全三部門聯合設計、制造了“便攜式可移動鋼過橋”,避免了在施工、拉運、設備倒場等過程中,地面承載力突然增大影響在役管道安全運行。
…… ……
整個工程施工過程中,項目部2 項工法被評為遼寧省省級施工工法,1 項QC 成果被評為遼寧省工程建設質量管理小組一等獎,1 項施工技術研究與應用獲得遼河油田公司級的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施工裝置獲得實用新型專利,累計創效880.04 萬元,為項目優質高效完工提供了強勁的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