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 潤,蔡 靜,劉 俊,孫 偉
(信陽農林學院 生物與制藥工程學院,河南 信陽 464000)
近些年在中國,雖然農村經濟得到了發展,溫飽問題已基本解決,居住、電力、交通等條件已逐步得到改善,但農村飲水設施建設尚停留在較低水平,明顯滯后于其他設施建設。信陽市作為“十佳宜居城市”,環境問題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1-2]。但是最近今年,隨著工業的發展,化工廠、染料廠等數量逐年增多,規模逐漸擴大,環境污染逐漸加劇[3]。在農村,山沒有以前綠了,空氣沒有以前清新了,水也沒有以前清澈了,甚至食用的水都會有一股說不明、道不清的怪味。為了保障人民的身心健康,確保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合理開發利用有限的水資源,一套系統的對農村人口飲水來源的調查及對水污染問題的整治措施,顯得尤為重要。
經調研,信陽市農村用水主要來源于三個方面:(1)地表水,信陽市地處淮河流域,主要包含在淮河干流、史灌河、潢河、白鷺河、竹竿河、小潢河、浉河、南灣湖等主要流域;(2)地下水,多數家庭在自己的家中配有水井,這也是目前信陽市農村居民主要用水來源;(3)自來水,隨著時代發展,鄉鎮的建設、配套設施日益完善,越來越多的居民家中裝有自來水管道[4]。
(1)洗滌用品的污染。由于環保意識的缺乏,很多居民為了省事,直接在河流中洗衣服、刷碗等,使含有很多有機物質的廢水直接流入河流中,導致水體的富營養化。藻類植物大量繁殖,覆蓋在水體表面,使水中的氧氣缺乏,造成魚、蝦等生物與的大量死亡,破壞力水域的生態平衡;(2)生活垃圾對水域的污染。由于農村生活配套設施還相對落后,生活垃圾得不到及時的歸類、處理,很多居民直接將垃圾倒入河流中或者堆積在河岸旁邊,導致水體污染的程度加重[5]。
信陽市南靠大別山,北臨黃河,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它成為河南省內主要的水稻生產基地。因此,在農產品生產加工的過程中會使用一些農藥、化肥、殺蟲劑等,這些殘留的藥品會滲入地下或者隨雨水流入河流中,造成水體的污染。另外,隨著城市用地成本的增加,越來越多的工廠向鄉鎮轉移,如:化工廠、服裝廠、造紙廠、印染廠等。未經處理的廢水是造成水體污染的主要原因,而且這些化學藥品殘留的代謝、消解困難,會在生物體內堆積,對人、動物、植物乃至整個生態系統都會有很大的破壞[6]。
自來水管道的材料多選用金屬,隨著使用時間的增加,管壁被氧化、腐蝕的程度也逐漸增加,從管道流出的水渾濁且鐵、錳金屬等含量均高于國家標準。另外,由于水箱及管道的清理不及時,技術不到位等問題,都導致水體的污染問題沒法及時得到解決。
在農村由于污染源分散,污水量少,資金有限,技術力量薄弱等原因,宜采用天然凈化系統,建立生活污水凈化沼氣池,處理生活污水。可以從“一池三改”著手,即建沼氣池、改圈、改廁、改廚。這樣,農民做飯再也不用煙熏火燎了,廚房、庭院、廁所干凈了,既改善農民的居住環境,又提高了生活質量。可以說一座沼氣池,就是一個家庭能源中心,就是一個家庭養殖場,就是一個有機肥生產車間,就是一個庭院凈化器,就是一個錢罐子。另外,可以對生活垃圾進行分類,將可以回收的廢品進行回收利用,將可以焚燒的垃圾送往發電廠進行焚燒處理。
走生態農業發展的道路,應充分考慮農村區域特點,實行生態平衡施肥技術,從源頭上控制化肥和農藥的用量。從經濟和政策上采取措施,鼓勵生產和使用高效低毒的農藥,對生產和使用高毒農藥采取懲罰性措施,引導農藥和化肥產業轉型和技術革新;鼓勵農民定期在土地上施人堆肥或糞肥,將有機物質返還給土壤以提高土壤肥力,按照不同類型的農作物需要的養分量,因地施肥,并采用一定的管理方法減少化肥徑流,節省肥料;對于農業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水污染,要采取措施,集中處理,防治污水滲入地下或者流入附近河流。
環境是人們賴以生存的根基,環保問題也是21世紀以來人類面臨的最嚴峻的問題之一。習總書記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要求我們要從根本上提高環保意識,因此,政府部門應當加大宣傳力度,使“綠水青山”成為家喻戶曉的口號。另外,要加強和完善控制企業環境污染的法制建設。要求城鄉企業做到污水排放達標,重點保護水源地,尤其是地下水水源,對污染嚴重、效益低下的企業,嚴格實行關、停、并、轉、遷,發展經濟決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
隨著科技的進步、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資源向城市集中,導致城鄉社會經濟的發展不平衡。在我國,由于農村人口的分布松散、生活習慣不同,凈化水的設備落后或者缺失等原因,導致農村地區的飲用水安全問題比城市飲用水的安全問題更為嚴峻。農村防治水污染措施的展開,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加強環保宣傳力度,提高居民的環保意識;加強生態農業理念、推廣生態農業技術;加大污染源的分類、治理力度,這樣才符合信陽市建設生態文明城市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