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卡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紙質媒體的特點,同時探討新媒體環境對紙質媒體記者造成的影響,最后思考新媒體環境下紙媒記者的角色轉變方式。希望通過本文,能為紙媒記者更好適應新媒體環境提供一些參考和幫助。
【關鍵詞】新媒體環境? ?紙媒記者? ?角色轉變
一、紙質媒體的特點分析
1.權威性。新媒體因為可信度相對較低,且新聞存在著碎片化和淺閱讀的情況,所以大部分主流媒體或者黨政機關仍然會采用紙質媒體作為平臺進行發聲,因此紙質媒體具備一定的權威性。新媒體雖然傳播海量信息,但是傳播內容很難分辨真假,人們的信任度也相對較低。因此需要通過紙質媒體來進行輿論的正面引導,并對報道內容進行精細把握,在新媒體環境中發揮定海神針的作用。
2.信息處理嚴格高效。因為紙質媒體的版面空間十分有限,所以需要對內容進行嚴格的篩選處理,并對其進行高效率的整合,使得版面中的內容能夠實現簡潔明了和突出重點的效果。
3.記者專業性強。相比門檻較低的新型媒體來說,紙質媒體的記者有著更強的專業能力和更高的專業素養,這種優勢是很多新型媒體所無法比擬的。
4.傳播速度慢。因為紙質媒體有著媒介層面的限制,所以在時效性方面無法和新型媒體相媲美。在紙質媒體的報道過程中,需要經過采訪、編輯、排版、印刷和出版等多個環節,往往在這個過程中一些新聞就會過時,所以紙質媒體的時效性逐漸無法滿足人們的信息需求。
二、新媒體環境對紙媒記者造成的影響
1.改變新聞采編理念。很多原有的紙質媒體新聞采編理念都已過時,數據新聞所使用的理念是將數據作為主要的生產力,從而實現對數據價值的高效利用。而紙質媒體是將報紙作為主要內容,無論是紙質媒體中的深度報道還是短消息都會受到數據新聞理念的重要影響。
2.改變記者人才結構。在新媒體環境中,相比紙質媒體的采編方式,更加需要重視新型的報道方法。想要實現這一點,需要記者具備一定的信息處理能力、數據分析及深化能力。新型媒體對新型人才的需求,也改變了紙質媒體的人才結構。
三、新媒體環境下紙媒記者的角色思考
1.紙媒記者在新媒體環境中扮演的角色。在新媒體時代中,信息傳播方法發生了改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微博和微信這樣的信息傳播方式,所以信息傳播速度更加快速。
在這樣的背景下,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信息的傳播者和接收者,使得紙質媒體記者的作用逐漸被弱化。所以紙質媒體記者想要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就要對自身所扮演的角色重新定位,不但要突破傳統的角色框架,具備采編、寫作、攝影、剪輯等各項能力,同時也要積極掌握新媒體思維,將新聞通過更多的渠道進行傳播。
2.由新聞采寫變為全能型人才。在新媒體時代,紙質媒體記者僅具備寫作能力和采編能力是不夠的,而是要積極學習更多技能,向著全能型記者的方向進行轉變。不但要具備良好的寫作能力和采訪能力,而且要對新聞具有敏銳的嗅覺。具體來說,首先,新媒體時代更加強調記者能力的融合性,并要增強硬件使用能力。這需要記者不僅具備良好的采編能力,也要具備一定的組織策劃、攝影和剪輯能力。例如在攝影和視頻剪輯方面,要懂得構圖、抓鏡頭以及對報道節奏的控制,尤其是對鏡頭語言的合理運用,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技術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適應新媒體環境的發展。其次,要對原有的思維方式進行改變。新媒體時代記者所處的職業環境和以往不同,需要紙質媒體記者清晰了解新職業環境,從而積極轉變思維,并去主動適應這種轉變,掌握更多的新媒體報道技術。
3.由新聞發布變為新聞核實。在傳統媒體時代,紙質媒體記者是進行新聞發布的一方。但在新媒體時代,隨著互聯網、計算機以及智能手機的普及和應用,所有人都可以在不同的網絡平臺發布新聞。隨著互聯網的逐步發展,新媒體力量會不斷增加,從而在社會中獲得更大的影響力,新媒體也需要擁有自己的記者隊伍。在新媒體環境中,新聞的發布不再單純依賴記者。互聯網的發展使得信息的傳播變得更加簡單和迅捷,非專業人員也可進行新聞傳播。但在這個過程中,新聞真實度無法得到有效保證,一些人會在網絡中發布假新聞,從而帶來負面影響。在信息超載時代,受眾遇到的最大問題不在于是否獲得了足夠的信息,而在于是否獲得真相。因此,在這個事實先行與情感先行相互博弈的“后真相”時代里,媒體應當承擔起堅守新聞真實的重擔,新媒體采編隊伍也應增強自己的新聞素養,負起這個艱巨的責任。
4.由輿論主導變為輿論引導。在新媒體時代,掌握新聞話語權的不再僅是廣播媒體、電視媒體和紙質媒體,微博、微信也有著大量的關注度。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掌握著新聞話語權。在傳統媒體環境中,電視媒體、紙質媒體和廣播媒體掌握著新聞輿論,記者是對輿論進行主導的一方,如果記者在報道新聞事件時將自身的主觀情緒加入其中,一定會對受眾造成影響。在新媒體環境下,新聞發生后,每個人都可以通過微博或微信來表達自己的意見和觀點,媒體無法對輿論進行主導。記者由以往的輿論主導方逐漸轉變為輿論引導者。
四、結語
總的來說,隨著信息傳播方式的革新,媒體行業面臨更多的機遇和挑戰。隨著新聞產業的成熟與活躍,新聞報道從內容到形式都有了很大改觀。紙質媒體記者自身的能力和素養亟須強化,由單一角色向全能型轉變,才能更好地適應媒體的發展需求。同時,紙質媒體記者也要夯實專業基礎,提升自身的創新能力和編輯能力,及時更新知識儲備,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進一步提高政治素質和專業能力,提高遵守宣傳紀律和遵循宣傳規律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媒體業要堅決遏制虛假新聞,努力創建良好的新聞采編秩序,解決新聞道德領域的突出問題,積極引導從業人員勇敢地承擔社會責任,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從而促進傳媒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作者單位:保定日報社)
【參考文獻】
[1]陳引玉.全媒體環境下傳統紙媒記者角色再定義研究[J].采寫編,2019,(2):68-69;
[2]張嶸.紙媒記者如何應對媒體融合后的角色轉換[J].速讀(上旬),2018,(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