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鵬偉
(潞安環能股份公司常村煤礦,山西長治 046102)
在礦井下,高壓開關柜占據著極其關鍵的地位,不僅對各個設備的運行有著直接的關系,而且對各個運行環節有著一定的影響。但是,由于礦山在不斷的發展中,井下所需的電力設備也應當持續增加,其供電體系的運行極有可能為超臨界狀態。若運行負荷過高或者超出標準時,不僅對高壓電纜造成了極大的破壞,而且也極大地威脅到高壓柜中隔離開關的運行,進而導致觸頭的溫度不斷上升,嚴重的會達到表皮的燃燒界點,誘發火災。因此,針對該部位的溫度,應當研發一個有效的監測體系,對其實施嚴格的監測,其溫度一旦與預警值相接近,應當立刻采取措施,防止因火災的發生而造成一定的破壞。
選擇煤礦進行研究,根據高壓柜所處的環境及應當實現的功能,將相應的觸頭溫度系統所需實現的程度進行歸納:
(1)傳感器在監測到觸頭溫度時,將其轉變為電信號直接傳輸到上位機,應當確保測量具備即時性;
(2)信號的傳輸應當具備穩定性,其他的設備不會對其產生干擾,應當確保信號在覆蓋區域內的傳輸具備真實性;
(3)檢測系統應當保持較長的工作時間,因此需要保持獨立的供電系統。如果將相應的供電網介入其中之后,一旦溫度超出了閥值之前的瞬間短路,將不能對風險進行有效的規避[1]。
該方案應當涵蓋3部分的內容,分別為溫度的檢測、電力的供給及信號的傳輸。
根據檢測儀器是否與檢測部位相接觸來對溫度檢測進行劃分,其主要有兩種:
(1)接觸式檢測。利用溫感設備將溫度的改變來轉變為電信號,對觸頭的溫度進行檢測。該方法所具備的優勢在于具備較高的敏銳度,即便溫度所發生的變化極其微小,也可以產生反應,同時應用該設備不需要較高的成本,而且因其自身就處于電網循環之中,不需要額外的電力供應[2]。
(2)非接觸式檢測。指的是利用光纖及紅外兩種檢測方式,其檢測效果較為精確,誤差較小,但是光纖檢測器的價格較高,不具備適用性。與該檢測器相比,紅外檢測器的成本較低,但是該儀器的不足就是無法對小型的設備進行測量,而觸頭恰巧屬于這類部件,因此無法使用。與上述分析相結合,運用第一種方法來檢測觸頭的溫度,即使用相應的溫感設備來對其進行檢測。
借鑒國內外井下電氣系統的管理經驗,參考這些方式來為溫度檢測系統提供電力,根據其是否需要進行外部傳輸可以將其分為兩類。
(1)自給式,指的是通過設備上的電池來供電。這種形式又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只安裝容量較大的電池,其優點主要為不需要額外添加線路,缺點在于需要按時更替電池,檢修較為困難;另一種是通過安裝太陽能等設備,依靠高壓開關所在的環境來供電,以供系統使用,其缺點也較為明顯,即過于依賴環境,一旦環境中無光無風,將不再有電力的供應[3]。
(2)傳輸式,指的是將檢測體系之內的供電與現存的電網相連接。其存在的優點主要為便捷,缺點就是在產生故障之后無法實現預期的檢測效果。
對礦井下環境及經濟等各個因素進行有效分析,將電池作為提供電能的模式,確保發生故障時也可以具備較高的檢測精度。
借鑒礦井下通訊信號的傳輸方式,對溫度進行檢測的系統主要存在4種信號傳輸。
(1)光纖傳輸。它所具有的優勢為高寬帶,具有可靠的傳輸質量及速度;不足之處就是鋪設光纖會耗費較大的錢力物力,難以接受成本,因此對該方式不加以考慮。
(2)電力線載波。指的是PLC通信。將信息的傳輸依靠于電網中,利用電流所具有的信息來完成數據的傳輸。該方法具備較大的便捷性,但是在電網中,電流具有相應的轉換效果,極大影響著信號的傳輸,導致其傳輸的質量無法得到保障[4]。溫度體系所傳輸的信號不具備較大的強度,極易受到干擾,因此該方式也不加考慮。
(3)公用無線通訊網。它具有較高的成本,每年都需要支出一定的服務費用,對于礦山企業而言,這并不實惠,因此該方法也可以排除。
(4)無線射頻技術。ZigBee作為一種無線傳感網絡通信協議,其消耗的功率及經濟都處于可接受的范圍之內,適用于礦井下的信號傳輸,因此該方法具有較強的可行性。
選擇礦井進行研究,對礦井35 kV的高壓柜隔離開關觸頭所具有的溫度加以檢測,在該部位安裝相應的傳感器,對溫度變化加以轉換,使其成為電流強度的改變,利用無線射頻技術來傳輸相應的信息,判斷該溫度是否達到警戒點,若達到或超出預警值,其報警裝置將會做出反應,避免因觸頭的溫度過高而產生危險圈,系統的結構圖如圖1所示。
圖1 礦用高壓柜隔離開關觸頭溫度系統結構示意圖
當電腦接收到信息之后,電腦可以及時地顯示出信息,以確保相關人員可以精確掌握到觸頭的溫度,同時,相關部門應當對信息進行一系列的處理[5],例如設定時間段及周期性的數據比較,為維修提供可靠的依據,軟件功能的結構如圖2所示。
圖2 礦用高壓柜顆粒開關觸頭溫度系統軟件功能示意圖
電腦在收集到各種數據之后,應當進行分類處理,以助于日后的分析與查詢,其功能主要有以下幾點。
3.2.1 預警的功能
在對數據進行處理的過程中,其核心環節就是預警,當溫度與臨界點相接近的時候,警報將會啟動,若條件達到標準,應當再安裝一個連鎖裝置,將高溫線路加以切換,促使其成為備用線路,在經過一段時間之后再進行使用[6]。
3.2.2 信息儲存的功能
除預警之外,信息儲存也發揮著極其關鍵的作用。在獲取有效的信息之后,可以將其進行保存,其保存的時間間隔為10 s,可以取得某個時間段內時間與溫度所具有的關系,促使其對高壓開關的相關信息進行有效的分析,同時,在發出報警之后,其信息將會被儲存,從而使生產具備較強的安全性[7]。
對于硬件單元,其主要對傳感器、信號傳輸及信息儲存功能所具備的可靠性進行驗證。
處于同一溫度下,應當對礦井內的實際環境加以考慮,將-10~70℃之間定為溫度區,其監測的周期為10℃,對傳感器及溫度計兩個儀器的數據加以檢測,如表1所示。
表1 測試數據
根據結果可知,傳感器與溫度計兩個儀器所檢測的溫度并不存在明顯的誤差,其精確度較高,與現場的要求相吻合,可以加以應用。
在空蕩的房間中,選擇10 m作為步長來移動發射的源頭,其結果顯示,處于無障礙的狀況下,信號傳輸的距離可達到100 m。對礦井下的環境進行模擬,運用石板來覆蓋其表面,根據結果可知,在覆蓋完全的狀況下,信號的傳輸應當為5 m。由此可知,信號的傳輸與礦井的實際需求相吻合。
導出電腦收集到的數據,并將其打印出來,其時間間隔為30 mm,對下一個0.5 h的溫度進行預測,其結果顯示,在溫度的危險區域內,基于溫度升高的趨勢,將其達到臨界點的時間加以預測。同時,將20天作為1個周期,在5個周期以內,數據都可以取得較好的保存,其數據保存的有效性與礦井的實際需求相吻合[8]。
與井下的環境相結合,得到溫度系統所應達到的理論程度,基于現有的技術狀況,選取溫度感知元件、電池及無線射頻技術分別作為溫度檢測、電力供給及信息傳輸的方式?;诖藖碓O計出一套最佳的溫度系統,經過反復驗證,信息傳輸、溫度檢測及數據保存都具備較高的精確性,與井下的需求相適應,表明該系統的設計較為合理,極大確保了礦山生產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