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前 邱源斌
十六載風華物繁,少年有時,起落間至,睿智盈然。從2003年大學畢業之后進入迪拜中國貿易促進中心,到2005年開始創業至今,程偉已經在貿易和會展行業穩步行走了16年。如今的程偉,是嘉諾會展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亦是中國展覽行業發展的冷靜思考者和品牌差異化的踐行者。幾乎伴隨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契機而起的嘉諾會展集團(以下簡稱“嘉諾”),在他的帶領之下,不管是市場位置和業務構成,還是管理理念和服務理念,都似有一番超然的表現。
經久歷練,悟悉市場之規則、展商之所向。正如程偉所說,“要跳出會展看會展”,方能“一覽眾山小”,站在專業的高度為展商提供專業的服務。
正在展覽行業同仁為如何在海外市場取得更大的競爭優勢而煩惱時,嘉諾卻“回來”了。
“這與中國經濟發展有很大關系。” 程偉解釋說,經過多年的發展,現在中國不僅是出口大市場,而且開始成為消費大國。不過,做出了回歸本土的決定,并不意味著嘉諾放棄了經營多年的海外市場。
“嘉諾海外展覽業務并沒有停下來,仍然在穩健增長,同時我們也開始關注國內市場的消費升級和消費系統的擴大。我們把國外一些好的會展理念和會展技術帶到國內,幫助更多企業在會展行業做好、做強、做大,并幫助它們實現品牌和營銷的成長。” 程偉說。
這種轉變與客戶的市場轉向也密切相關。嘉諾的海外市場業務板塊已經比較成熟,服務范圍涵蓋中小企業和大企業。而近些年隨著國內消費市場的壯大,不少中國外向型企業逐漸轉向國內市場。說到底,嘉諾的步調是要跟著客戶走的。客戶要去哪個市場推廣產品和品牌,嘉諾就跟著它們到哪個市場去提供專業服務。
對于未來嘉諾的主攻方向是否為國內市場,程偉表示,嘉諾有專門的團隊分別負責國內市場和海外市場。從長遠來說,嘉諾會堅持海外市場和中國市場 “兩條腿”一起走。目前,嘉諾的主營業務仍然在海外市場。在國內,嘉諾作為承辦方已經策劃、設計和落地了多個項目,比如浙江農業博覽會、首屆浙江國際進口博覽會、第二屆未來交通大會、抖音嘉年華、淘寶品質電商節等。
“總的來說,與國外會展相比,國內會展較為落后,國外會展的理念和技術仍然比較領先。嘉諾在國外學習了這么多年,現在把國外積累的一些比較好的會展經驗帶到國內來,幫助中國企業更好地通過會展解決品牌和營銷的痛點。” 程偉說。
不少會展公司將自己定位為“會展服務公司”,但嘉諾不這樣框定自己的發展范圍。
舉例來說,一些中小企業派人員到海外參展,可能只想拿到展位做一下展示。嘉諾提供的服務并不局限在展位上,而是針對企業的特點,為它們提供“如何使參展更專業、更有效”的咨詢和培訓服務。由此,嘉諾利用自身在當地的資源優勢,為企業挖掘更多的商貿配對機會。針對大企業,嘉諾希望通過會展平臺,更好地幫助它們傳播品牌。因此,嘉諾對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管是客戶經理還是設計師,不僅要懂會展,還要懂品牌。
程偉認為,會展的本質是溝通和傳播。如果不了解這個本質,很多時候,大部分會展公司只是負責做執行而已。而這正是他想傳達的重要理念:跳出會展看會展。
“會展的本質不是只幫助客戶落地項目,而是要知道它們為什么做這件事情,即要懂得與客戶共創。”在程偉看來,如果沒有共創意識,那么會展公司的價值就只在于“手”和“腳”,而用不了“腦”。也就是說,把自己囿于“會展服務公司”的定位,就只能用微笑服務為客戶做基礎的工作,卻不能形成核心競爭力。
毋庸置疑,嘉諾已經打破了會展行業服務的傳統邊界,為參展企業創造了更多的附加價值。在海外市場,嘉諾已經進行了成功的嘗試:圍繞中小參展企業,除了提供基本的參展服務,還引導它們通過展前、展中、展后工作,更高效、更專業地去參展;對于大型參展企業,根據它們的品牌定位和調性,提供從策劃、設計、施工到現場服務、管理的系統解決方案,而不是只關注展臺搭建。
這是嘉諾在十多年發展過程中慢慢總結出來的經驗,也是嘉諾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覓得的一劑良方。要想達成青云之志,就要更專業,就要“與眾不同”。
與中國制造業一樣,會展行業發展到現在,已經走到了創新升級、打造好品牌的關鍵時候。在國內外市場身經百戰的嘉諾深知這一點,它因專注而專業,因鉆研而不同。“嘉諾專注會展行業,但不鉆牛角尖。我們不停地去探索會展的本質是什么,再走出一條差異化的路來。”程偉告訴記者。
把握了“會展的本質是溝通和傳播”這一要點,嘉諾對品牌的理解和定位更加深入和精準,由此在會展行業內體現出自身的差異化特點。
由于全球貿易環境的變化,一些會展公司抱怨行情變差,生意難做。在程偉眼中,這種情況其實屬于仍然在原先的賽道里考慮問題。所謂“原先的賽道”,即大家一股腦地擠進會展行業,然后提供一些常規化的產品和服務,而要想據此做大,很難。
“嘉諾要比一般的會展公司更懂品牌和營銷,更懂溝通和傳播。但同時,我們又要比那些公關公司在會展垂直領域更加專業,或者說更具有實操能力和落地能力。”程偉認為,公關公司在提煉方案方面是強項,但真正到落地時,還是要找專業的會展公司來做。這就體現出了會展公司的差異化特征。甚至一些大型參展企業已經跳開公關公司,直接找到嘉諾來策劃參展主題和內容。
不過,會展公司和公關公司不是相互替代的關系,而是相會依存、相互合作的關系。公關公司能做的一些事情,會展公司無法做得更專業;而會展企業能做的一些事,公關公司也做不了。這便是由專業性支撐的差異化。正如程偉所說:“嘉諾是會展垂直領域里的一家傳播公司,只做跟會展相關的公關和傳播。”
程偉對會展產業的理解有自己的獨到之處。對于如何理解會展業的全貌,從而真正走進能與全球會展大鱷相抗衡的會展業態,程偉做出了解釋。
“我們對會展的理解是,它一個大的概念。我們需要從溝通和傳播的角度來理解會展的價值,而不是僅僅幫助參展企業完成一項會展落地的活兒。”程偉說,會展企業要真正從更多的維度考慮會展的價值,幫助客戶解決品牌和營銷的難題。
如果會展公司不懂品牌和營銷,那么在與客戶進行前期溝通和共創時就插不上話,更談不上為客戶化解痛點了。“與公關公司比,嘉諾在垂直領域更專業;與一般的會展公司相比,嘉諾更懂品牌和營銷。這就是所謂的更為全面和立體的會展概念。”程偉概括地說。
經過多年發展,嘉諾形成了齊全的會展業務類型,涵蓋策劃、設計、工程、商旅、展覽等多個細分領域。同時,嘉諾圍繞客戶發展的整個生命成長期,在不同階段為它們匹配相應的服務。比如,針對中小企業和大型企業,嘉諾打造了差異化、定制化的服務套餐。這便是嘉諾對于未來會展業發展的戰略布局。
嘉諾在理解客戶的品牌的同時,對自身品牌的定位也毫不含糊。程偉對“品牌”有獨到的見解。他表示,品牌背后實際上代表著一個品類,比如可口可樂品牌代表了可樂這個品類。嘉諾會一直專注于會展,希望未來能夠代表新型會展的品類,堅定地做一家懂傳播、懂溝通、懂公關、懂品牌的會展企業。這是嘉諾的戰略定位。
“品牌代表了什么?這一定要想清楚。聽到你的品牌名稱,大家第一時間就知道你代表了什么,這才叫品牌。”在程偉看來,美國品牌比日本品牌做得更成功。日本公司通常很大,但一個品牌可能代表多個產品,導致品牌價值被稀釋。它代表了太多品類,導致它代表不了任何一個品類。而美國企業比較專注,品牌往往僅代表一個細分品類,價值很高。比較典型的美國品牌是蘋果,它只代表了智能手機。
程偉說,嘉諾未來一定不會走多元化的發展路線,而是專注于會展行業,做細分市場。提到“嘉諾”兩個字,大家立刻會想到新型會展的品類,那就可說嘉諾的品牌打造算是成功了。
在塑造品牌的過程中,嘉諾不忘積極擁抱互聯網新技術,運用互聯網賦能業務發展。例如,嘉諾現階段推出了在線會展服務平臺,能實現客戶數據和服務流程的在線化,簡化客戶參展的流程,降低信息搜集的成本。
“未來,我們不只要做到信息化,還要實現數據化和智能化,全面提升客戶的線上線下服務體驗。”程偉帶領下的嘉諾,現下沉穩,未來可期。
本文編輯:李前。聯系郵箱:1577207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