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恩澤

沐浴著地中海特別的神韻,比雷埃夫斯港碼頭上一派繁忙有序、欣欣向榮的景象。大型貨輪在港口停靠,集裝箱成排碼放,橋吊高聳林立,滿載貨物的“中歐陸海快線”班列整裝待發。
比雷埃夫斯港是希臘最大的港口,也是歐洲十大集裝箱碼頭之一,但是,其經營曾一度陷入危機。2010年,希臘爆發債務危機,各大行業均受到較大沖擊,比雷埃夫斯港也未能幸免。債務危機導致該港口虧損1300萬歐元,客戶幾乎流失殆盡,生產陷于停頓。
在中國資本和中國管理經驗的助力下,比雷埃夫斯港獲得新生,取得了飛躍性的發展,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全球排名從2010年的第93位躍升至2018年的第32位,對希臘直接經濟貢獻超過6億歐元,為當地1萬多人創造了就業機會。曾經的破舊老港已成為地中海地區最大的港口,也成為中國與希臘共建“一帶一路”的旗艦項目。
2019年11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希臘參觀中遠海運比雷埃夫斯港項目時說,中國倡議的“一帶一路”不是口號和傳說,而是成功的實踐和精彩的現實。“一帶一路”倡議堅持共商共建共享,不是一家說了算,而是大家共擔責任,共享成果。
希臘總理米佐塔基斯表示,事實證明,比雷埃夫斯港項目是互惠互利的,有力地促進了希臘經濟的復蘇和社會的發展,符合希臘國家和人民利益,得到了希臘人民的支持。
令人欣喜的是,比雷埃夫斯港只是“一帶一路”沿途無限風光的一個縮影,“一帶一路”讓開放的紅利惠及世界。在“逆全球化”上揚之時,中國本著互利互惠的原則,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更加密切和頻繁,彰顯了負責任的大國形象。

“一帶一路”把世界的機遇與中國的機遇連接在一起。諸如俄羅斯“歐亞經濟聯盟”、波蘭“琥珀之路”、英國“英格蘭北方經濟中心”、沙特“2030愿景”、哈薩克斯坦“光明之路”、阿塞拜疆“2020年戰略構想”、蒙古國“草原之路”、越南“兩廊一圈”、巴基斯坦“愿景2025”等多國發展戰略,也都在與“一帶一路”倡議進行緊密對接,進一步推動了“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的步伐,為實現互利共贏開辟了新路徑、新平臺、新空間。
“一帶一路”實施6年多來,16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與中國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協議。2013—2018年,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貨物貿易總額超過6萬億美元;中國企業在沿線國家直接投資約900億美元,在沿線國家新簽對外承包工程合同總額超過6000億美元。一個個數字惠及千千萬萬個家庭。“一帶一路”已成為經濟全球化的一面旗幟,成為惠及世界人民福祉的重要倡議。
中國光明磊落的胸懷全世界有目共睹,中國與各國借助“一帶一路”互惠互利的構想沒有“小算盤”。
然而,不久前,美國副總統伯恩斯就中美關系發表演講時,對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大潑污水,顛倒黑白。雖然美國有些人不愿正視“一帶一路”共建取得的豐碩成果,但16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與中國簽署了“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大量合作成果惠及各國人民,表明“一帶一路”合作是各國共享機遇、謀求共同發展的陽光大道,不會對任何國家構成威脅。
同舟共濟溢真情,合作共贏譜新篇。比雷埃夫斯港的“重生”故事令人動容。我們仿佛看到了比雷埃夫斯港不可限量的發展前景,更加堅信各方共建“一帶一路”互惠互利的光明未來。
(作者系財經媒體專欄作家、晶蘇傳媒首席分析師)
本文編輯:李前。聯系郵箱:1577207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