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信南非工業園由海信集團和中非發展基金共同投資興建,2013年在南非西開普敦省開普敦市的亞特蘭蒂斯區建成投產。該工業園占地0.1平方千米,廠房面積為0.03平方千米。
海信于1996年進入南非市場,目前擁有海信南非銷售控股有限公司和海信南非制造有限公司。海信南非總部位于開普敦,并在約翰內斯堡、德班設有分部;銷售產品線包括電視機、冰箱、手機、空調、洗衣機、廚電、POS機、商用顯示等,覆蓋南非5000多家門店,并出口到安哥拉、納米比亞、莫桑比克、津巴布韋、馬拉維、贊比亞、博茲瓦納、留尼汪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海信南非工業園距離開普敦市約40千米,靠近N7國道,直通納米比亞。南非開普敦市擁有較完善的公路交通網,地處重要國際航道交匯點,港口條件優良。重要貨物港口桌灣港是南非僅次于德班的第二大集裝箱港口。
海信南非作為在西開普敦省投資的中資企業之一,起步投入3000萬美元,并追加投資510萬美元用于升級冰箱和電視機生產的自動化設備,冰箱線體年產能40萬臺,電視機工廠已具備58萬臺高端智能電視機的生產能力。
一是資本支持,提供內生動力。海信南非工業園項目以資本金的形式在非洲投資設廠,實施本地化管理;二是因地制宜、規劃先行,以貿易帶動投資,從貿易發展至建廠,推動非洲本地產能的優化升級;三是創新“產業+園區”模式,即通過引導產業上下游企業“抱團出海”,增強上下游企業間的協同,建立由當地人管理當地人的模式,產品引入、工藝、質量、生產培訓等由中方工程師主導,效率高,質量有保證,成本相對較低。推動非洲本地產能的優化升級模式,以及“產業+園區”產業鏈模式,可完善配套基礎設施,通過以非洲本地化生產為“根據地”的戰略,進一步完善和拓展產能,推動并加強中國品牌與非洲各國的貿易和互動,將“中國制造”發展成世界品牌。
海信南非工業園的優惠措施主要分為以下3類。
適配類別的企業將享受1—4年所需繳納的企業所得稅、增值稅等稅收返還,返還最高金額為投資額的75%(含搭建廠房和購買設備等方面的投資)。
全職員工培訓費用按照每年每位員工3.6萬蘭特(約2570美元)的標準免除征收,最長可免繳稅6年。
使用南非海關核準的保稅倉庫存放保稅貨物,免除出口關稅。園區配備搭建保稅倉庫的配套資質,適配對應出口貨品的倉儲和物流管理。
截至2019年6月,海信南非工業園為當地創造512個直接就業崗位,并帶動周邊配套企業和當地經濟的快速發展;間接促進了當地的原材料配件和加工企業的壯大,其中包括冰箱包裝本地生產的冰箱門縫,注塑泡沫原材料加工,電視機和冰箱產品的包裝紙箱、打包帶、焊錫條、助焊劑、酒精、錫膏等。與此同時,園區還發展了物流、可再生資源回收、安保公司、保潔服務等配套行業,創造4700多個就業機會。相關配套企業的發展壯大能為海信南非工業園區內的企業提供更好的服務。
2018年,海信南非共繳納稅款23.2億蘭特(約1.6億美元),其中繳納給南非稅務局(SARS)約4.8億蘭特(約0.3億美元),繳納海關進出口增值稅和關稅約18.4億蘭特(約1.3億美元)。
海信南非工業園以“走出去”“走上去”“融進去”和“可持續”4個環節為基點,營造良好的企業生態環境,建立由當地人管理當地人的模式,產品引入、工藝、質量、生產培訓等由中方工程師主導。
在規劃方面,以海信工廠為主導,分階段引入固定資產投資(設備和線體),提高本地生產效率,在滿足南非本土市場對質量和數量的需求后,再逐步擴大出口至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SADC)國家,后繼將延伸至周邊其他非洲國家。
中國和南非是全面戰略伙伴,中國支持南非成為共建“一帶一路”對接非洲的先行先試示范國家。南非大力推廣和實施工業開發區政策,吸引國內外直接投資,促進以出口為導向的制造業發展,著力形成產業集群。
在此背景下,海信將與物流領先企業海豐物流一起,利用各自優勢,借力資本方和合作方,計劃投資倉庫和車輛配備等關鍵基礎設施建設,打造以服務南非及非洲市場的綜合物流和電商企業。
[本文來自《中國境外經貿合作區投資指南(201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