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磊
(新天綠色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莊 050000)
很多國有企業中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不能有效開展員工培訓工作,其實問題的根源上與本質上還是國有企業對培訓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所以導致了很多國有企業很少開展培訓工作,或者因為缺乏科學合理且適應自身企業的培訓方案,讓國有企業花費了大量人力和物力開展培訓工作后卻反響平平,還有一些國企的培訓工作純粹只是“走過場”。除此之外,還有一部分國企管理人員因為缺乏正確的人力資源管理意識,認為只要招錄進來的人才就需要擁有相應崗位的工作能力,如若不具備,工作能力水平不達標也更加沒有必要開展員工培訓工作。這類錯誤的人力資源管理意識也是造成了國企管理人員對培訓工作的不重視和認識不到位的大部分主要原因。
很多國企管理人員對培訓工作的不重視及認知度不高,所以他們覺得對培訓工作經費的投入就是一種吃力不討好的行為,而一些自身經濟效益不佳及資金運轉不周的國企,為了能緩解并降低自身企業的運營成本從而減少培訓工作的經費支出,這些現象造成了企業因為缺乏對員工開展針對性的培訓工作,而導致培訓中的很多知識內容不能深層次的滲透員工記憶,或者經歷過培訓經費壓縮后的培訓工作開展成效并沒有達到令人滿意效果,員工沒有得到深層次和具體化的培訓教育學習,不能達到培訓過后預期的能力水平目標。
很多國有企業雖然做到了認真的開展培訓工作,并且對其采取了高度的重視及關注,也花費了資金、人力專項開展這項活動,但是員工培訓后工作能力或工作技術卻依然沒有明顯的改變。主要就是企業沒有開展強有力的培訓考核制度和采取相應的獎罰措施來督促并確保員工切實掌握了培訓中的各類知識,所以這也是很多企業即使做了培訓前的各項工作卻始終沒有滿意效果的主要原因。
為了使國有企業中的培訓工作成效達到預期目標,取得令人滿意的結果,并且在培訓后切實提升員工各方面的工作能力水平,企業應該采取并實施以月度或季度或年度為標準的培訓考核制度,這樣不僅能督促員工在培訓中的認真態度和用心程度,還可以對培訓后的知識進行強有力的鞏固與復習,通過這種方式使員工真真正正的擁有專業技術能力,并且讓員工的整體綜合能力水平都有了不一樣的變化與提高。
在企業進行招聘工作、員工薪資管理及實行考核時,可以利用科學有效又合乎企業實際發展情況的職位分析方法,根據員工自身情況制訂出有針對性與深層次的培訓計劃,還可制訂出更加合適又全面的整體用人計劃方案,使員工也能合理的規劃自身職業路線及未來道路的發展。
因為部分國企對職位分析法的使用較為表面化,所以從企業自身長久的發展及經濟效益等方面來看,應該盡快針對不同的崗位來細致的劃分各崗位中的職責與相關的規章制度等體系,并且,在此基礎上還需要對崗位設置合理明確要求以及目標,使員工培訓工作能夠做到位的同時顯著的提升效果。
在年度培訓計劃制定過程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應指導相關部門在培訓內容的選擇上結合實際。側重對核心技術工種的培訓力度,尤其特殊工種人員要加強取證和復證培訓,確保特殊工種持證上崗率達100%;同時,突出形勢培訓,尤其要對兩級機關管理人員進行發展戰略、十八大精神等與全局重點工作相關業務知識的培訓,提升兩級機關管理人員的政策理論水平。再就是要突出專業培訓。針對企業發展過程中對特殊專業和特殊人才的相關素質要求,有重點的開展相應培訓。
以實現提升培訓效果為目的,不斷豐富培訓形式,結合實際全面開展班組長輪訓、基層隊長輪訓及兩級機關管理人員輪訓;進一步加強培訓管理信息化建設,在企業網頁上創建培訓專欄和交流園地等欄目,建立職工培訓和交流平臺,形成互動的培訓模式;加強培訓教材的收集整理和編寫開發工作,進一步提高培訓工作規范性;進一步加強培訓基地建設,逐步建立起核心工種教育培訓基地,使技術競賽與崗位培訓有機地結合起來。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新形式社會背景中,有很多國企沒有與時俱進跟上時代進步與發展的步伐而被當下社會所淘汰,所以這些現象對于我國國企來說要引以為戒,不能走被時代的淘汰的老路。而對于國企的管理人員來說,一定要根據當下新形勢對自身企業的管理理念及管理方式進行相應的創新,還需要針對性地展開創新理念的相關培訓工作,并且要激發員工對自身職位的危機意識及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同時使其明確自身工作方向及目標要求,以及建立對自身崗位職責的重視程度。
目前,很多國有企業都擁有一定數量的技師、高級技師和核心技術專家,所以要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讓他們承擔一定的培訓任務,并對其所負責的培訓班進行效果評價和考核,將考核結果直接納入年度考核中,對培訓效果不明顯、不能完成培訓任務的,實行一票否決制,直接解聘。對于聘用的其它內部培訓師,也將按上述考核方法進行考核,考核優秀的給予適當獎勵,不合格的給予相應處罰。
國有企業是我國黨執政興國堅定的政治基礎,國有企業進行變革與轉型不但是為了適應新形勢社會背景下的大勢所趨,還是國有企業為今后未來發展及前進方向所做出的必要性變革,以此來奠定良好的企業基礎,避免被新時期社會慘遭淘汰的厄運,為從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憑借自身綜合性優勢而占有一席之地。